第31章 帶點孝
迴府的真千金她一身反骨 作者:不要掃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林曦最終也沒有收下立誌當小狗腿的五姑娘。
小姑娘還是太嫩了點,她沒興趣在侯府裏弄個小細作慢慢培養。
不過林嬌顯然沒打算放棄,用過茶點後告辭,而後興衝衝跑去升平院自行刺探軍情去了。
而林曦派人給國公府送去的拜帖,當天便得了迴複。
也不知那封拜帖最終有沒有落到國公爺的手上,不過三日後的行程倒是明確定了下來。
安國侯還是從門房那兒得到的消息,一時間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發火。
畢竟這種事,理由由他這一家之主,再不濟由白氏出麵。
哪有個小姑娘親自寫拜帖通知對方她要去你家挑夫婿的?
可林曦做過的出格事實在太多,親自寫這拜帖送去好像也不算什麽了。
“你好好準備安排一下,再明確跟曦姐兒通個氣,到時我們跟著一起出發去國公府,別讓她自個先跑了。”
安國侯也懶得再說林曦的不是,隻交代白氏莫要失了禮數。
小孩子不懂事,他們做大人的總不能也跟著不懂事,總歸還是要給孩子找補一二,明麵上讓兩家的顏麵多保住些。
“我知道了。”
白氏又能說什麽,侯爺讓她怎麽做她就怎麽做。
若是可以的話,她也想病了不出門,真真是臉都丟光了。
“那晨姐兒的婚事,到時是不是一並給退了?”
想到病中的女兒,白氏難免心疼:“總拖下去也不是辦法,晨姐兒這兩天都瘦了。”
“退,你讓她安心養病莫要多想。”
安國侯沒什麽猶豫的:“到時你把信物那些都帶上,我直接找國公爺退婚就好。長公主的話擺在那裏,我們主動退還能落個好聽些的名聲。”
白氏心情好了不少,轉而想起昨晚上去看晨姐兒時聽說的那件事,笑容頓時又收了起來。
“侯爺,那薑大郎可真不是東西,我聽說他竟還有個青梅竹馬感情極好的表妹,兩人早就勾搭到了一起,孩子都懷上快三個月了!”
這樣的人哪裏配得上晨姐兒,那天曦姐兒罵薑述的話真是半點都沒罵錯。
“你聽誰說的?”
安國侯目光一凜:“晨姐兒告訴你的?什麽時候說的?她又是什麽時候知道的?”
白氏莫名有點心虛:“晨姐兒也是昨日才知曉,要是早知道薑大郎是這樣的人,她也不會想著把這門婚事讓給曦姐兒。”
“夫人,為夫可以理解你更偏心疼愛晨姐兒,畢竟五個手指都有長短,不過……”
安國侯看著白氏:“孩子們各有自己的小心思很正常,但身為母親你得幫著把握好分寸,不能什麽都由著孩子甚至你還幫著找借口。晨姐兒年紀小,行事未必周全,若真出了什麽事耽誤了她自己的前程,豈不是因小失大?”
“她也沒想做什麽,就是突然知道這麽個消息心裏更加不得勁,侯爺想多了。”
白氏替女兒說話:“我的意思是,若是退婚不順利的話,倒是可以考慮利用這個把柄好好宣揚,大家都知道薑大郎不是好東西,自然就不會把退婚的錯處推到晨姐兒身上。”
安國侯心知肚明這絕對是晨姐兒的意思,不過沒跟白氏爭辯。
他反倒點了點頭,很是誠懇先肯定了白氏:“夫人說的在理。不過,為夫倒是覺得拿捏住這個把柄暗示國公爺就夠了,沒必要現在便將薑大郎的醜事弄得人盡皆知,免得不明真相的還以為是我們侯府為了退婚,故意造謠抹黑。”
“當然,等兩家婚事重新定的定下,退的退完,那奸生子也生下來證據確鑿之際,咱們再找人把這事宣揚出去,既給孩子出了氣,又不會讓人懷疑到咱們侯府。稍加引導一下風向,還能幫晨姐兒贏取一些名聲。”
不得不說,安國侯這算盤的確打得好,話也說到了白氏心坎上。
果然還是夫君厲害,不僅替孩子考慮,而且想得周全長遠。
安國侯見狀又哄了白氏幾句,最後才看似隨意的感慨。
“晨姐兒往後走的路不簡單,咱們當父母的還是得多給她費費心把把關,以後再有類似之事夫人盡管第一時間找我商量。要是怕那孩子多想,咱們悄悄的就行,總歸都是為了孩子好。”
白氏對於這樣的安國侯完全沒有抵抗力:“夫君說得極是,以後我會多多留心的。”
達成目的後,安國侯又陪著白氏用了晚膳,才借口處理公務離開。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便到了登門國公府的日子。
出發時安國侯確定林曦沒有自己先跑,而是安安穩穩地跟著他們一起出發,莫名鬆了口氣,覺得這個女兒也不是那麽難溝通。
他沒騎馬,與妻女三人一起坐馬車,正好可以說說話,問問林曦打算跟國公府哪位公子訂婚。
“父親現在才問我,會不會遲了些?”
林曦下意識地反問。
但很快想到那個父慈女孝的係統任務,便笑了笑盡量讓自己的態度看上去帶點孝。
“聽說你養父家的大哥跟國公府三房的薑三郎是同門師兄弟,而且關係不錯,為父以為你應該對國公府的情況有所了解,就沒再額外讓人給你打探消息。”
安國侯立馬明白自己這是習慣性的忽略,不過倒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麽錯。
這孩子就不是個客氣的,若真有這方麵的需要,早就直接吩咐了,一直沒說自然就是用不上。
“我大兄覺得選誰都一樣,畢竟國公府總共就那麽幾個年齡差不多的。所以到時再看,挑個合眼緣些的湊合便是。”
林曦想著任務,說的話雖然一如既往直白不知委婉,好歹放慢了語速讓語氣顯得平和不少。
實際上,大哥昨天就讓人送來了厚厚一大疊調查結果。
國公府那幾個適齡的公子全都榜上有名,甚至連他們的父母姨娘、兄弟姐妹的關係都寫得清清楚楚。
當然,其中最詳細的自然還是薑行深。
上頭記錄的一些事情,恐怕薑行深自己都不一定記得。
小姑娘還是太嫩了點,她沒興趣在侯府裏弄個小細作慢慢培養。
不過林嬌顯然沒打算放棄,用過茶點後告辭,而後興衝衝跑去升平院自行刺探軍情去了。
而林曦派人給國公府送去的拜帖,當天便得了迴複。
也不知那封拜帖最終有沒有落到國公爺的手上,不過三日後的行程倒是明確定了下來。
安國侯還是從門房那兒得到的消息,一時間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該不該發火。
畢竟這種事,理由由他這一家之主,再不濟由白氏出麵。
哪有個小姑娘親自寫拜帖通知對方她要去你家挑夫婿的?
可林曦做過的出格事實在太多,親自寫這拜帖送去好像也不算什麽了。
“你好好準備安排一下,再明確跟曦姐兒通個氣,到時我們跟著一起出發去國公府,別讓她自個先跑了。”
安國侯也懶得再說林曦的不是,隻交代白氏莫要失了禮數。
小孩子不懂事,他們做大人的總不能也跟著不懂事,總歸還是要給孩子找補一二,明麵上讓兩家的顏麵多保住些。
“我知道了。”
白氏又能說什麽,侯爺讓她怎麽做她就怎麽做。
若是可以的話,她也想病了不出門,真真是臉都丟光了。
“那晨姐兒的婚事,到時是不是一並給退了?”
想到病中的女兒,白氏難免心疼:“總拖下去也不是辦法,晨姐兒這兩天都瘦了。”
“退,你讓她安心養病莫要多想。”
安國侯沒什麽猶豫的:“到時你把信物那些都帶上,我直接找國公爺退婚就好。長公主的話擺在那裏,我們主動退還能落個好聽些的名聲。”
白氏心情好了不少,轉而想起昨晚上去看晨姐兒時聽說的那件事,笑容頓時又收了起來。
“侯爺,那薑大郎可真不是東西,我聽說他竟還有個青梅竹馬感情極好的表妹,兩人早就勾搭到了一起,孩子都懷上快三個月了!”
這樣的人哪裏配得上晨姐兒,那天曦姐兒罵薑述的話真是半點都沒罵錯。
“你聽誰說的?”
安國侯目光一凜:“晨姐兒告訴你的?什麽時候說的?她又是什麽時候知道的?”
白氏莫名有點心虛:“晨姐兒也是昨日才知曉,要是早知道薑大郎是這樣的人,她也不會想著把這門婚事讓給曦姐兒。”
“夫人,為夫可以理解你更偏心疼愛晨姐兒,畢竟五個手指都有長短,不過……”
安國侯看著白氏:“孩子們各有自己的小心思很正常,但身為母親你得幫著把握好分寸,不能什麽都由著孩子甚至你還幫著找借口。晨姐兒年紀小,行事未必周全,若真出了什麽事耽誤了她自己的前程,豈不是因小失大?”
“她也沒想做什麽,就是突然知道這麽個消息心裏更加不得勁,侯爺想多了。”
白氏替女兒說話:“我的意思是,若是退婚不順利的話,倒是可以考慮利用這個把柄好好宣揚,大家都知道薑大郎不是好東西,自然就不會把退婚的錯處推到晨姐兒身上。”
安國侯心知肚明這絕對是晨姐兒的意思,不過沒跟白氏爭辯。
他反倒點了點頭,很是誠懇先肯定了白氏:“夫人說的在理。不過,為夫倒是覺得拿捏住這個把柄暗示國公爺就夠了,沒必要現在便將薑大郎的醜事弄得人盡皆知,免得不明真相的還以為是我們侯府為了退婚,故意造謠抹黑。”
“當然,等兩家婚事重新定的定下,退的退完,那奸生子也生下來證據確鑿之際,咱們再找人把這事宣揚出去,既給孩子出了氣,又不會讓人懷疑到咱們侯府。稍加引導一下風向,還能幫晨姐兒贏取一些名聲。”
不得不說,安國侯這算盤的確打得好,話也說到了白氏心坎上。
果然還是夫君厲害,不僅替孩子考慮,而且想得周全長遠。
安國侯見狀又哄了白氏幾句,最後才看似隨意的感慨。
“晨姐兒往後走的路不簡單,咱們當父母的還是得多給她費費心把把關,以後再有類似之事夫人盡管第一時間找我商量。要是怕那孩子多想,咱們悄悄的就行,總歸都是為了孩子好。”
白氏對於這樣的安國侯完全沒有抵抗力:“夫君說得極是,以後我會多多留心的。”
達成目的後,安國侯又陪著白氏用了晚膳,才借口處理公務離開。
時間一晃而過,很快便到了登門國公府的日子。
出發時安國侯確定林曦沒有自己先跑,而是安安穩穩地跟著他們一起出發,莫名鬆了口氣,覺得這個女兒也不是那麽難溝通。
他沒騎馬,與妻女三人一起坐馬車,正好可以說說話,問問林曦打算跟國公府哪位公子訂婚。
“父親現在才問我,會不會遲了些?”
林曦下意識地反問。
但很快想到那個父慈女孝的係統任務,便笑了笑盡量讓自己的態度看上去帶點孝。
“聽說你養父家的大哥跟國公府三房的薑三郎是同門師兄弟,而且關係不錯,為父以為你應該對國公府的情況有所了解,就沒再額外讓人給你打探消息。”
安國侯立馬明白自己這是習慣性的忽略,不過倒也不覺得自己有什麽錯。
這孩子就不是個客氣的,若真有這方麵的需要,早就直接吩咐了,一直沒說自然就是用不上。
“我大兄覺得選誰都一樣,畢竟國公府總共就那麽幾個年齡差不多的。所以到時再看,挑個合眼緣些的湊合便是。”
林曦想著任務,說的話雖然一如既往直白不知委婉,好歹放慢了語速讓語氣顯得平和不少。
實際上,大哥昨天就讓人送來了厚厚一大疊調查結果。
國公府那幾個適齡的公子全都榜上有名,甚至連他們的父母姨娘、兄弟姐妹的關係都寫得清清楚楚。
當然,其中最詳細的自然還是薑行深。
上頭記錄的一些事情,恐怕薑行深自己都不一定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