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洋涇浜
被遺忘的角落:太平天國往事 作者:阿童木的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
晴空萬裏。
付友蘭撞到的洋人氣笑了。
一口風味挺獨特的中國話:“小赤佬!是你撞我!你讓我賠錢?”
“大人,你一定是財運亨通的富貴人!這一身的華服一定是有名的裁縫做的,配得上大人的長相。看得出來大人一定是慷慨大方的人。就算是小人犯錯撞到的大人,我們窮苦人來錢不易,你也一定會幫助小人吧?”
半個中國通的洋人聽身邊陪同翻譯說了好一會兒,眉開眼笑的得意:“hmm,smart kid,but it’s you knock into me. how do you think i should pay you?”
拽洋文付友蘭就抓瞎了。這黃毛也是故意的,剛才明明會講中國話。翻譯哈哈的樂著說:“小子你還挺機靈,會說話。說破天去也是你撞到的洋大人。你怎麽還要讓他給你錢?”
付友蘭尋思洋人既然有耐心和他理論,八成還是有戲的,可以拉扯拉扯。於是他做出一副哭喪的臉訴苦:“我們家掌櫃的出了名的*螺螄屁股劈精肉,蚊子肚皮刳脂油。小人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罩迴去不好交待。我一看就知道你們這位大人就是位富貴又慷慨大方的好人……”
翻譯慌慌的擺手示意付友蘭先不要說下去。他想了想,開始給望著他一副興趣盎然的洋大人翻譯。心裏恨恨的。
這位洋大人是一個古董商。他名叫倫茨,跑到中國淘金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倫茨的父親看到報紙,嗅到了一股濃重的金錢氣息。於是倫茨父親跟隨約翰牛的艦隊來華。迴國後他對自己年幼的兒子說:“遙遠東方有無數黃金和財富。帝國已經打破了東方的大門,是時候去冒險了!”倫茨開始對中國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他跟隨父親已經三次往返中國,最長的一次住了三年多。這一次他父親沒有再來。
倫茨是個中國通。他在廣城和鬆江都待過。鬆江臨近江南腹地,自宋以來曆代富庶,好東西不少。他主要搜羅一些宋明朝的書冊和繪畫,碰到瓷器更是狼見到肉一般。
古董商天然的憎恨贗品。倫茨凡事力求盡善盡美,非常注重細節。他作為專業的中國淘金客,特地還學習漢語和中國曆史。即便如此,他還是請了翻譯。因此倫茨對於翻譯的要求相當高,必須完整、準確、快速的翻譯,務必保證轉述過來的意思明確無誤。
所以翻譯恨恨的心裏暗罵:土鱉三還會拽詞兒,什麽“螺螄屁股劈精肉,蚊子肚皮刳脂油”。這是大街上正常一個土鱉三說的出來的?怎麽翻譯?就說掌櫃的是個摳屁眼兒的吝嗇鬼不好嗎?!
土鱉三付友蘭講不出這麽文雅的罵人話。他從趙永這兒學的舌,還講的不對原話。總之,翻譯有點犯難,洋人有點興趣,自己就多一點希望拿到錢。
反正翻譯想糊弄過去,倫茨不讓。他不滿的問翻譯:“is he really saying in this way? his boss is greedy?what’s meaning for ‘螺螄肉,蚊子脂油’?”
翻譯臉色變了變,果然混不過去。那就硬著頭皮,勉為其難講講洋涇浜看吧。“he is saying in an interesting way to describe a man who’s closefisted. it describes ‘cut meat from butt of spiral shell, and take fat from mosquito’s belt.’”
倫茨一臉啥玩意,你逗我玩的神情。翻譯想撞豆腐玩。
“as known, there’s no meat at the end of shell. the mosquito has no fat in it’s belt. but someone who want to get them. so have you got it?”翻譯也算是調用了全部的十成功力,腦漿子都幹冒煙。倫茨體會不到中國語言的藝術,這個是文化差異啊大佬!你自己說話直來直去的talk straight那一套,聽別人說話就要閱讀理解十級,扒出隱藏含義。
雙標怪!翻譯就不想說話。
倫茨平時喜歡端著,擺出一副約翰牛紳士的姿態。他就不為難翻譯了,畢竟還要趕時間去朋友那邊看一件物件。倫茨對於付友蘭屬實沒有多大的善意,隻能說自己碰到了一個有點意思的少年。僅此而已。
倫茨和翻譯兩個人離開,付友蘭也不好阻攔。他隻得迴身去商店。去之前他靈機一動,拉了個看到全程的路人做托兒。付友蘭答應他,事成不成都給十個銅板。
商店夥計哪管你們說的天花亂墜呢,什麽洋大人碰掉玻璃罩摔破了,他誰啊?麵子這麽大,白讓商店貼錢送你個玻璃罩。
他們在店裏吵吵嚷嚷的,圍來一群看熱鬧的。外麵的人都探著腦袋踮腳瞧新鮮,把門都給堵住了。這下把商店的老板給鬧出來。
老板老大的不滿,聽了個大概開始趕人:“吵什麽呢?就一個玻璃罩有什麽吵的!夥計,去庫房拿備用的給他。別耽誤生意!”
付友蘭兌現給了路人十個銅板,這次小心抱穩了迴米店。掌櫃的責怪他誤事,剛才來一車貨沒人清點。他親自看著力工稱重記數,還和力工吵架少了一袋貨。浪費時間!要不是打不過力工,掌櫃的都打算上去糊一巴掌。少一袋米又不是少十斤米,有什麽好吵的。點三遍怎麽了?!我也沒冤枉你。還嫌棄我點不清楚,自己心裏有點逼數!
掌櫃習慣性遷怒,付友蘭借口幹活躲了。
老四杜白虎跑碼頭兩個月沒迴烏程。劉繼中給的一大包洋貨都是托人帶迴去的。為此老四給了人三根蠟燭作為報酬,並許諾以後也幫忙帶貨。這次迴烏程剛好是主日。傍晚兄弟們聚在船上,按例搖船去湖心。老二陸平許久沒碰到老四了。老四天天跟船東奔西走的,難得來參加一次彌撒。
老二問老四:“盛小生學醫學的可好?”
老四撓撓頭:“還……好吧!我聽不懂的他聽得懂。他現在正跟劉教頭學摸脈診病。”
陸平露出羨慕的表情,神往的喃喃說:“那可真好。以後我們就能找盛郎中治病了。”
陸平的家世很好,但是家門不幸。他的故鄉遭受洪水後瘟疫肆虐。家裏三十多口人的性命都被瘟疫奪走。那時陸平已經四歲多,剛懂事就經曆了長輩雙親離世,無依無靠的苦難生活。他一直都遺憾和痛心眼看著親人在眼前逝去。
要是那時有郎中救命就好了!
老四看他又開始難過,連忙轉移話題,給夥伴們說起他在租界的見聞。
“洋人的教堂蓋的又高又大。那個劉教頭的相熟,黃毛托德說這叫做神聖莊嚴。在教堂禮拜是最接近上帝的地方,更容易被上帝聽到信徒的祈禱。”
少年們的眼睛亮晶晶,一臉的神往。
“劉教頭訓誡說,洋人和我們拜的雖是相同的天父天兄,但是洋人和天國兄弟最多隻能算義兄弟。既不同根又不同種,文不通言語也不通。所以我們不能去洋人的教堂參拜真神。”
老二問:“既然是同一個天父天兄,隻是參拜應當沒什麽妨礙?”
“劉教頭相熟的洋人托德都說,拜上帝還分成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呢!洋人們自己都會因為教派不同打仗。就像一家兄弟為了爭地爭祖產也會反目成仇。所以我們不能去洋人的教堂禮拜,隻能自己設案來做。”
張問遠點頭說:“我們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和黃毛說的什麽基督教、天主教之類雖是同根,卻是自成一體,互不幹涉。”
“但是托德希望我們信他們的新教。”老四給張問遠講起托德勸他受洗的事來。
毛學旺揮了揮手,趕走蒼蠅。“黃毛的教會我們不必參與。如果他來烏程傳教我們倒是可以交好。和黃毛相熟我們或許能弄到火槍和火藥。”
眾人統一了看法。老四在外碼頭跑,今後多和鬆江那邊的劉教頭等交換音訊。劉教頭認識托德,可以了解教會還有朝廷在江南一帶的動靜。至於槍彈,這種東西多多益善,搞到手之後就秘密藏起來,緊要關頭多一重保命的保障。新周公司這條線需要經營起來,才能找機會劃拉些槍彈補給。船隊常備火槍火藥,東西相對容易弄到手。至於問劉教頭動用托德的關係弄軍火?不用想,辦不到的。
張問遠長歎了口氣,拍拍老四肩膀:“你身上挑重擔,一個人忙的過來?”
老四信心十足的挺胸:“張教頭,杜白虎必衝鋒向前,有進無退!”
毛學旺嗬嗬笑起來,調侃老四:“你怕不是要去搶城樓!張教頭是憐惜你一個人忙不開這麽多事。要麽幾個人裏再撥出一個來,也進你東家的新周公司。”
老四笑著說:“那最好不過。兩個人多便宜,有幫手好辦事。”
“你想讓誰做幫手?”
“老二或者老大。”
“那就老二吧!”
老大也挺想跑碼頭,能見世麵,看新鮮,少年人心性哪個不喜歡的?但是張問遠這邊還要有一個做串聯的幫手,他就放棄了。至於另外三個在客棧、飯館跑堂的小夥伴,他們當然也羨慕老四。老大都放棄了,他們自然也就歇了心思。
托德遠在鬆江,不知道他已經被老四這幫人安排的明白。
老四對老二說:“你明日來找我,時間湊的上我和東家說一聲帶你見見他。如今他也是難找的。”
張問遠想了想:“武生過幾天就迴班開戲了,班主就能放老二。”
不能進新周的船隊的幾個小夥伴希望到外碼頭見識。張問遠和毛學旺都是開明的人,同意他們各自擇時去見見花花世界。於是少年們爭先恐後的拉扯老四。老四隻得一一答應。
毛學旺若有所思:鬆江這個通商大埠門路眾多。這洋蠟燭、洋布、洋油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經營獲利的買賣。可恨烏程到鬆江的一路不太平。
“官府何時滅殺槍船哪!”
周生貴同樣也發出了這樣一聲感歎。“新周公司”頂著風險行走江湖,隻怕哪天碰到槍船團夥一不小心就翻船。
-
*《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麵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裏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在陸家浜畔桑園建造上海第一座教堂。 崇禎十三年(1640年),天主教神甫潘國光購買安仁裏世春堂,改建為天主教堂,名敬一堂,後稱老天主堂,是上海現存最早的教堂建築。
晴空萬裏。
付友蘭撞到的洋人氣笑了。
一口風味挺獨特的中國話:“小赤佬!是你撞我!你讓我賠錢?”
“大人,你一定是財運亨通的富貴人!這一身的華服一定是有名的裁縫做的,配得上大人的長相。看得出來大人一定是慷慨大方的人。就算是小人犯錯撞到的大人,我們窮苦人來錢不易,你也一定會幫助小人吧?”
半個中國通的洋人聽身邊陪同翻譯說了好一會兒,眉開眼笑的得意:“hmm,smart kid,but it’s you knock into me. how do you think i should pay you?”
拽洋文付友蘭就抓瞎了。這黃毛也是故意的,剛才明明會講中國話。翻譯哈哈的樂著說:“小子你還挺機靈,會說話。說破天去也是你撞到的洋大人。你怎麽還要讓他給你錢?”
付友蘭尋思洋人既然有耐心和他理論,八成還是有戲的,可以拉扯拉扯。於是他做出一副哭喪的臉訴苦:“我們家掌櫃的出了名的*螺螄屁股劈精肉,蚊子肚皮刳脂油。小人不小心打碎了玻璃罩迴去不好交待。我一看就知道你們這位大人就是位富貴又慷慨大方的好人……”
翻譯慌慌的擺手示意付友蘭先不要說下去。他想了想,開始給望著他一副興趣盎然的洋大人翻譯。心裏恨恨的。
這位洋大人是一個古董商。他名叫倫茨,跑到中國淘金的。第一次鴉片戰爭後倫茨的父親看到報紙,嗅到了一股濃重的金錢氣息。於是倫茨父親跟隨約翰牛的艦隊來華。迴國後他對自己年幼的兒子說:“遙遠東方有無數黃金和財富。帝國已經打破了東方的大門,是時候去冒險了!”倫茨開始對中國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他跟隨父親已經三次往返中國,最長的一次住了三年多。這一次他父親沒有再來。
倫茨是個中國通。他在廣城和鬆江都待過。鬆江臨近江南腹地,自宋以來曆代富庶,好東西不少。他主要搜羅一些宋明朝的書冊和繪畫,碰到瓷器更是狼見到肉一般。
古董商天然的憎恨贗品。倫茨凡事力求盡善盡美,非常注重細節。他作為專業的中國淘金客,特地還學習漢語和中國曆史。即便如此,他還是請了翻譯。因此倫茨對於翻譯的要求相當高,必須完整、準確、快速的翻譯,務必保證轉述過來的意思明確無誤。
所以翻譯恨恨的心裏暗罵:土鱉三還會拽詞兒,什麽“螺螄屁股劈精肉,蚊子肚皮刳脂油”。這是大街上正常一個土鱉三說的出來的?怎麽翻譯?就說掌櫃的是個摳屁眼兒的吝嗇鬼不好嗎?!
土鱉三付友蘭講不出這麽文雅的罵人話。他從趙永這兒學的舌,還講的不對原話。總之,翻譯有點犯難,洋人有點興趣,自己就多一點希望拿到錢。
反正翻譯想糊弄過去,倫茨不讓。他不滿的問翻譯:“is he really saying in this way? his boss is greedy?what’s meaning for ‘螺螄肉,蚊子脂油’?”
翻譯臉色變了變,果然混不過去。那就硬著頭皮,勉為其難講講洋涇浜看吧。“he is saying in an interesting way to describe a man who’s closefisted. it describes ‘cut meat from butt of spiral shell, and take fat from mosquito’s belt.’”
倫茨一臉啥玩意,你逗我玩的神情。翻譯想撞豆腐玩。
“as known, there’s no meat at the end of shell. the mosquito has no fat in it’s belt. but someone who want to get them. so have you got it?”翻譯也算是調用了全部的十成功力,腦漿子都幹冒煙。倫茨體會不到中國語言的藝術,這個是文化差異啊大佬!你自己說話直來直去的talk straight那一套,聽別人說話就要閱讀理解十級,扒出隱藏含義。
雙標怪!翻譯就不想說話。
倫茨平時喜歡端著,擺出一副約翰牛紳士的姿態。他就不為難翻譯了,畢竟還要趕時間去朋友那邊看一件物件。倫茨對於付友蘭屬實沒有多大的善意,隻能說自己碰到了一個有點意思的少年。僅此而已。
倫茨和翻譯兩個人離開,付友蘭也不好阻攔。他隻得迴身去商店。去之前他靈機一動,拉了個看到全程的路人做托兒。付友蘭答應他,事成不成都給十個銅板。
商店夥計哪管你們說的天花亂墜呢,什麽洋大人碰掉玻璃罩摔破了,他誰啊?麵子這麽大,白讓商店貼錢送你個玻璃罩。
他們在店裏吵吵嚷嚷的,圍來一群看熱鬧的。外麵的人都探著腦袋踮腳瞧新鮮,把門都給堵住了。這下把商店的老板給鬧出來。
老板老大的不滿,聽了個大概開始趕人:“吵什麽呢?就一個玻璃罩有什麽吵的!夥計,去庫房拿備用的給他。別耽誤生意!”
付友蘭兌現給了路人十個銅板,這次小心抱穩了迴米店。掌櫃的責怪他誤事,剛才來一車貨沒人清點。他親自看著力工稱重記數,還和力工吵架少了一袋貨。浪費時間!要不是打不過力工,掌櫃的都打算上去糊一巴掌。少一袋米又不是少十斤米,有什麽好吵的。點三遍怎麽了?!我也沒冤枉你。還嫌棄我點不清楚,自己心裏有點逼數!
掌櫃習慣性遷怒,付友蘭借口幹活躲了。
老四杜白虎跑碼頭兩個月沒迴烏程。劉繼中給的一大包洋貨都是托人帶迴去的。為此老四給了人三根蠟燭作為報酬,並許諾以後也幫忙帶貨。這次迴烏程剛好是主日。傍晚兄弟們聚在船上,按例搖船去湖心。老二陸平許久沒碰到老四了。老四天天跟船東奔西走的,難得來參加一次彌撒。
老二問老四:“盛小生學醫學的可好?”
老四撓撓頭:“還……好吧!我聽不懂的他聽得懂。他現在正跟劉教頭學摸脈診病。”
陸平露出羨慕的表情,神往的喃喃說:“那可真好。以後我們就能找盛郎中治病了。”
陸平的家世很好,但是家門不幸。他的故鄉遭受洪水後瘟疫肆虐。家裏三十多口人的性命都被瘟疫奪走。那時陸平已經四歲多,剛懂事就經曆了長輩雙親離世,無依無靠的苦難生活。他一直都遺憾和痛心眼看著親人在眼前逝去。
要是那時有郎中救命就好了!
老四看他又開始難過,連忙轉移話題,給夥伴們說起他在租界的見聞。
“洋人的教堂蓋的又高又大。那個劉教頭的相熟,黃毛托德說這叫做神聖莊嚴。在教堂禮拜是最接近上帝的地方,更容易被上帝聽到信徒的祈禱。”
少年們的眼睛亮晶晶,一臉的神往。
“劉教頭訓誡說,洋人和我們拜的雖是相同的天父天兄,但是洋人和天國兄弟最多隻能算義兄弟。既不同根又不同種,文不通言語也不通。所以我們不能去洋人的教堂參拜真神。”
老二問:“既然是同一個天父天兄,隻是參拜應當沒什麽妨礙?”
“劉教頭相熟的洋人托德都說,拜上帝還分成基督教、新教、天主教、東正教呢!洋人們自己都會因為教派不同打仗。就像一家兄弟為了爭地爭祖產也會反目成仇。所以我們不能去洋人的教堂禮拜,隻能自己設案來做。”
張問遠點頭說:“我們太平天國的拜上帝教,和黃毛說的什麽基督教、天主教之類雖是同根,卻是自成一體,互不幹涉。”
“但是托德希望我們信他們的新教。”老四給張問遠講起托德勸他受洗的事來。
毛學旺揮了揮手,趕走蒼蠅。“黃毛的教會我們不必參與。如果他來烏程傳教我們倒是可以交好。和黃毛相熟我們或許能弄到火槍和火藥。”
眾人統一了看法。老四在外碼頭跑,今後多和鬆江那邊的劉教頭等交換音訊。劉教頭認識托德,可以了解教會還有朝廷在江南一帶的動靜。至於槍彈,這種東西多多益善,搞到手之後就秘密藏起來,緊要關頭多一重保命的保障。新周公司這條線需要經營起來,才能找機會劃拉些槍彈補給。船隊常備火槍火藥,東西相對容易弄到手。至於問劉教頭動用托德的關係弄軍火?不用想,辦不到的。
張問遠長歎了口氣,拍拍老四肩膀:“你身上挑重擔,一個人忙的過來?”
老四信心十足的挺胸:“張教頭,杜白虎必衝鋒向前,有進無退!”
毛學旺嗬嗬笑起來,調侃老四:“你怕不是要去搶城樓!張教頭是憐惜你一個人忙不開這麽多事。要麽幾個人裏再撥出一個來,也進你東家的新周公司。”
老四笑著說:“那最好不過。兩個人多便宜,有幫手好辦事。”
“你想讓誰做幫手?”
“老二或者老大。”
“那就老二吧!”
老大也挺想跑碼頭,能見世麵,看新鮮,少年人心性哪個不喜歡的?但是張問遠這邊還要有一個做串聯的幫手,他就放棄了。至於另外三個在客棧、飯館跑堂的小夥伴,他們當然也羨慕老四。老大都放棄了,他們自然也就歇了心思。
托德遠在鬆江,不知道他已經被老四這幫人安排的明白。
老四對老二說:“你明日來找我,時間湊的上我和東家說一聲帶你見見他。如今他也是難找的。”
張問遠想了想:“武生過幾天就迴班開戲了,班主就能放老二。”
不能進新周的船隊的幾個小夥伴希望到外碼頭見識。張問遠和毛學旺都是開明的人,同意他們各自擇時去見見花花世界。於是少年們爭先恐後的拉扯老四。老四隻得一一答應。
毛學旺若有所思:鬆江這個通商大埠門路眾多。這洋蠟燭、洋布、洋油這些東西,都是可以經營獲利的買賣。可恨烏程到鬆江的一路不太平。
“官府何時滅殺槍船哪!”
周生貴同樣也發出了這樣一聲感歎。“新周公司”頂著風險行走江湖,隻怕哪天碰到槍船團夥一不小心就翻船。
-
*《醉太平·譏貪小利者》奪泥燕口,削鐵針頭,刮金佛麵細搜求:無中覓有。鵪鶉嗉裏尋豌豆,鷺鷥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內刳脂油。虧老先生下手!
**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在陸家浜畔桑園建造上海第一座教堂。 崇禎十三年(1640年),天主教神甫潘國光購買安仁裏世春堂,改建為天主教堂,名敬一堂,後稱老天主堂,是上海現存最早的教堂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