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被遺忘的角落:太平天國往事 作者:阿童木的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陰。
魏蓮娜被禁足。她一點沒心理負擔。啥也沒幹呢,要不我跳樓一個試試?
看著一隻腳跨在窗台上的心肝女兒,魏母被嚇得眼睛一翻就閉麥了。
家裏夥計、使喚人穿花蝴蝶,大唿小叫的。哪裏像話?!
魏父發愁的揪著自己不多的幾根胡須。昨天揪的太投入了,沒留神揪完一大把。這二樓跳下來,隻要不是大頭朝下,出不了什麽屁事!
所以魏父惱火大喊著:“讓她跳,跳下來你們墊著!摔著她你們就好都去死!”
這事傳出去,黃灣公學的梗熱度好容易消除,魏家又得在鬆江府火上一把。隨它去吧,魏家主不在乎自家女兒聲名在外。他是真心疼愛女兒,所以順道試探一下張、吳兩家的口風。
張家先退讓了。吳家唯唯諾諾的樣子,好像情況也不太妙。這事鬧的,女兒要砸在手裏?魏父一時也是煩惱。幹脆刮幹淨胡子,亮晃晃的抬著下巴招唿著女兒:“蓮娜!你和父親說說看,你相中的那個小郎君……”
魏蓮娜啪的關門,撞到了魏父的鼻梁骨。
“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刁蠻。”魏父無可奈何。其實他心裏還是這句話:我還沒死呢!婚姻大事容不得你瞎來!
權宜之計,關門,放魏母過去。
魏母知書達理的,鬧不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花樣。她就是浮腫著大眼泡,上手撫摸魏蓮娜的臉蛋和背脊。母親的氣息,充滿了好聞的太陽味道。魏蓮娜眷戀母親這種慈祥關愛,無聲的垂淚。
厲害!不戰屈人之兵。叛逆暴走的少女被魏母ko。其實魏蓮娜在窗台上覺得在上麵看風景還是蠻好的。當時她也隻是想去撿瓦麵上秋天滾落在天溝裏的一隻雞毛毽子。
好像也沒什麽可以解釋的。
出來這麽個大亂子,有些人對魏蓮娜刮目相看。
有些人的代表人之一是趙盧娜。她聽伴當說:“魏家小姐不願聽從家裏擇婿,尋死覓活的鬧跳樓。”趙盧娜對魏蓮娜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一瀉千裏。簡直不敢相信魏蓮娜這麽勇敢,做了她自己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哼,好好好,魏蓮娜是我小看你了。從今開始,魏蓮娜就是我的至交好友。
對此不知情的魏蓮娜好友+1,圍觀人數+。
周生貴的好友圈也加了一個,費可為。看在費可為誠意滿滿的孝敬份上,知府默默插手撥拉開自己親信發紅的鹹豬腳。當然作為中間人,周生貴也得到了些“火耗”。周生貴之所以願意幫費可為這一把,除了名義上的“火耗”外還得了一幅前朝名家的字畫。這幅字畫上的下山猛虎兇焰赫赫惟妙惟肖,周生貴見獵心喜,不由他拒絕。
這事也就這樣過去了。
新周和怡和洋行簽訂的承運協議給新周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鬆江碼頭旁邊不遠新周臨時設置一個貨運辦事處,上門問訊的客商絡繹不絕。洋人占的比例頗高。
陸平,抓緊學洋文!總不能什麽都聽洋人帶來的翻譯。單向透明讓周生貴如坐針氈。
按照杜白虎帶來的消息,租界有三家商行正在雇傭雙語人才教授私課。那就花錢送陸平去學,插隊就是了。花錢能辦的事情抓緊辦。周生貴雷厲風行,直接去找一家商行老板商量,給不菲的學費敲定了陸平插班學洋文。
說起字畫古董來,得提下寧城施瑞的對頭。有一位豫省新貴駱水石給倫茨刨墳掘墓收集古董。他需要一個穩妥可靠的鏢局走通江南道。駱水石對淮河以南的亂象深存疑慮,總覺得自己信賴的洛城王屋那隊鐵山靠鏢師會出事。今時不同往日,火槍火炮不長眼。什麽少林寺橫練硬功也擋不住槍彈哪!洋炮能把城牆都轟塌,人肉豈能保險?這鐵山靠,還是少林外門的。別說什麽外門,內門也招架不了。
駱水石已經在淮南吃過一次虧,所幸被賊寇搶走的物件不多。鐵山靠鏢師們搏命打鬥,丟下了好幾條人命總算是保住了大部分貨。為了穩妥起見,他們沒接著往南走,直接退迴了洛城。
鐵山靠師兄和駱水石交待清楚:這趟栽在西洋火器上。死掉的鏢師隻能自認倒黴。被搶走的東西也不可能賠償。雙方隻能說一聲“晦氣”了事。
駱水石看師兄也是落魄,咬牙關認了損失。用惡魔來打敗惡魔吧。隻有用火槍火炮才可以對敵產生足夠威懾。
強賊可惡!
刨墳掘墓私售洋人該死!
咳咳咳……師兄那什麽,祖宗的東西難得有人出高價收購,賣掉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嘛。祖宗們總不能看著自己後輩子孫們都餓死嘛!
*苦難的土地上,掙紮困苦求生的民眾,釀出苦澀的結果。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饑餓扭曲人性,以至於賣兒鬻女人肉相食。人間慘劇時時上演。
駱水石作為洛城新貴跑來鬆江府開洋葷。他吃喝嫖賭玩了一圈,爽到飛起幾乎樂不思蜀。要找個類比麽,就是改開後九十年代還沒嚴打前,內陸大款來鵬城調研市場。這花花世界新大陸,風雨露水滋潤的狠。虎鞭、鹿茸、人參都補不足元氣。
駱大款也不是隻扯犢子不辦事的人。提起褲腰帶去外屋端起枸杞大棗茶呷個滋味,再吸口大煙,這才問手下人:“打聽好了沒有?找哪家跑貨?”
工具人:“迴東家。有三家備選,請東家掌眼。”
駱大款擺手:“你說就是了。”
工具人也知道暴發戶駱大款不大識字,問題他自己也不認識幾個字啊!早知道就不搶手下這彩頭了。硬著頭皮:“一家叫做金記腳行,專做湖廣、兩淮、兩江生意,老字號,風評好。一家叫做新周公司,給洋人跑碼頭做經濟,浙省的出身。一家叫做桐徽商行,也是兩江這邊……”
駱大款打斷工具人:“這個金記腳行可曾做過豫省的生意?”
工具人不了解,隻得睜著眼瞎說:“金記年份最久,豫省應當也曾到過。”
“又不是買酒,管什麽年份!有多少洋槍洋炮?”
“這個倒不清楚。東家要不然小人再去查探?”
駱大款很不滿:“要你何用!算了算了,不去管它。從另外兩家挑!”自己見不得光的生意,這種大腳行人多眼雜的,出了事哭都沒地方。
工具人縮了縮脖子:“那東家選哪一個走貨?”
駱大款:“一家給洋人做事,一家給徽省做事?既然洋人也信的過,必然不會差了。那就新周什麽的吧。”
“東家英明!”
“讓這家什麽,新周管事的來見我。今日、明日都可。後日我們就動身迴洛城。”
工具人去新周的臨時辦事處找人。黃文信覺得洛城太遠,以新周現在的身量不足以支撐這麽長的運管,想要推脫掉。一激靈想起上一次私自拍板差點惹怒表兄,他現場打了個馬虎眼:“客官此事須上報給我家東家決斷。東家明日即來。貴客留下名帖,等東家決斷後黃某再來貴客門上。”
工具人迴稟駱大款,且等著迴音。
第二日,周生貴來鬆江時黃文信提起客商要訂一條新的商道,從豫省洛城到鬆江府。周生貴也猶豫了。畢竟這條線路不太平,容易出大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周生貴帶了黃文信親自登門拜訪洛水石。
洛大款即將離開鬆江迴洛城的當口,他乘著興頭白日宣那個什麽,還正在和兩個女子廝混,打的火熱。周生貴兩人喝了兩種茶水才等到見麵。
見麵相互一番吹捧後,洛大款摸著腰眼:“那什麽,周掌櫃我們相逢就是有緣。兄弟我年紀比你大,就自稱一句老哥。今日老哥隻問貴寶行走洛城到鬆江,準備多少洋槍、洋炮?”
周生貴:“不知駱兄有多少物事?”
“老哥做的是偏門生意。物事不多,不需多少船隻。兩三船便可。隻是需要關照守備不可有一絲怠慢失誤。也不知老弟可否簽一個死契,保證老哥的物事平安?”駱大款目光灼灼,一臉期盼盯著周生貴。
周生貴的船隊並沒有類似洛城到鬆江這種長線航運的經驗。最遠轉運送到金陵、淮城。**如今官府漕運通往京師的大運河航路因太平軍戰禍、水道壅塞已經停滯,改行海路。這個死契?誰能保證一路上沒有個意外!周生貴毫不猶豫,就要出聲拒絕。
駱大款伸出三根手指:“老哥是個爽利的性子,我願意出三倍市價,做成這筆買賣。”
周生貴心思轉來轉去,一下子難住了。兩三隻船,帶不多貨,鐵定是偏門裏不見光的東西。如今撚軍還在豫省、魯省、徽省作亂,這一路可是步步驚心兇險萬分的。
“駱兄,小弟這肩膀實難擔起這副擔子。隻怕隻能抱歉了。”三倍市價真的很誘人,但是自認沒能耐拿到手啊!
駱水石也看出來周生貴不是不想賺這份錢,所以哈哈一笑:“爽快!既然如此那就送客吧。”
出了門周生貴悶悶不樂,黃文信讚成表哥的做法:“表兄何必不快!北方兵禍不絕,新周好容易大氣力才打開的江南局麵,也應當深耕如今這方天地才是。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不如不做。不做不錯,越做越錯……”
周生貴心情不佳,憤憤的打斷:“好啦!”
收聲吧你,好煩。小錢錢跑路,心疼的很。
-
*明崇禎十七年間,累計有479個縣載有“人相食”的事件,在崇禎十三年的特大災荒下,更是同時有237個縣的縣誌中出現“人相食”的字眼。“絕糶米市,木皮石麵食盡,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
清同治三、四年間(1864、1865),自然災害頻發,百姓民不聊生。皖南地區出現人吃人現象。甚至公開出售人肉,開始時是三十文一斤,後來漲到一百二十文一斤。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廷更加無力治理運河,河運持續衰微。山東部分運河段甚至淤墊成了陸地,南北大運河的北段已基本喪失了航運價值。鹹豐三年(1853年)清廷下令浙江全省以及蘇、鬆、常、鎮、太四府一州的漕糧一律走海運,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漕糧,按照每石一兩三錢的價格折成白銀,轉運到京城或者就地充當軍餉。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再次決口改道,衝毀運河堤岸,黃泥漫灌河道,大運河千瘡百孔,短期內難以恢複。漕糧海運占據了主導地位。
陰。
魏蓮娜被禁足。她一點沒心理負擔。啥也沒幹呢,要不我跳樓一個試試?
看著一隻腳跨在窗台上的心肝女兒,魏母被嚇得眼睛一翻就閉麥了。
家裏夥計、使喚人穿花蝴蝶,大唿小叫的。哪裏像話?!
魏父發愁的揪著自己不多的幾根胡須。昨天揪的太投入了,沒留神揪完一大把。這二樓跳下來,隻要不是大頭朝下,出不了什麽屁事!
所以魏父惱火大喊著:“讓她跳,跳下來你們墊著!摔著她你們就好都去死!”
這事傳出去,黃灣公學的梗熱度好容易消除,魏家又得在鬆江府火上一把。隨它去吧,魏家主不在乎自家女兒聲名在外。他是真心疼愛女兒,所以順道試探一下張、吳兩家的口風。
張家先退讓了。吳家唯唯諾諾的樣子,好像情況也不太妙。這事鬧的,女兒要砸在手裏?魏父一時也是煩惱。幹脆刮幹淨胡子,亮晃晃的抬著下巴招唿著女兒:“蓮娜!你和父親說說看,你相中的那個小郎君……”
魏蓮娜啪的關門,撞到了魏父的鼻梁骨。
“女大十八變,越變越刁蠻。”魏父無可奈何。其實他心裏還是這句話:我還沒死呢!婚姻大事容不得你瞎來!
權宜之計,關門,放魏母過去。
魏母知書達理的,鬧不出一哭二鬧三上吊的花樣。她就是浮腫著大眼泡,上手撫摸魏蓮娜的臉蛋和背脊。母親的氣息,充滿了好聞的太陽味道。魏蓮娜眷戀母親這種慈祥關愛,無聲的垂淚。
厲害!不戰屈人之兵。叛逆暴走的少女被魏母ko。其實魏蓮娜在窗台上覺得在上麵看風景還是蠻好的。當時她也隻是想去撿瓦麵上秋天滾落在天溝裏的一隻雞毛毽子。
好像也沒什麽可以解釋的。
出來這麽個大亂子,有些人對魏蓮娜刮目相看。
有些人的代表人之一是趙盧娜。她聽伴當說:“魏家小姐不願聽從家裏擇婿,尋死覓活的鬧跳樓。”趙盧娜對魏蓮娜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一瀉千裏。簡直不敢相信魏蓮娜這麽勇敢,做了她自己一直想做而不敢做的事。
哼,好好好,魏蓮娜是我小看你了。從今開始,魏蓮娜就是我的至交好友。
對此不知情的魏蓮娜好友+1,圍觀人數+。
周生貴的好友圈也加了一個,費可為。看在費可為誠意滿滿的孝敬份上,知府默默插手撥拉開自己親信發紅的鹹豬腳。當然作為中間人,周生貴也得到了些“火耗”。周生貴之所以願意幫費可為這一把,除了名義上的“火耗”外還得了一幅前朝名家的字畫。這幅字畫上的下山猛虎兇焰赫赫惟妙惟肖,周生貴見獵心喜,不由他拒絕。
這事也就這樣過去了。
新周和怡和洋行簽訂的承運協議給新周帶來顯而易見的好處。鬆江碼頭旁邊不遠新周臨時設置一個貨運辦事處,上門問訊的客商絡繹不絕。洋人占的比例頗高。
陸平,抓緊學洋文!總不能什麽都聽洋人帶來的翻譯。單向透明讓周生貴如坐針氈。
按照杜白虎帶來的消息,租界有三家商行正在雇傭雙語人才教授私課。那就花錢送陸平去學,插隊就是了。花錢能辦的事情抓緊辦。周生貴雷厲風行,直接去找一家商行老板商量,給不菲的學費敲定了陸平插班學洋文。
說起字畫古董來,得提下寧城施瑞的對頭。有一位豫省新貴駱水石給倫茨刨墳掘墓收集古董。他需要一個穩妥可靠的鏢局走通江南道。駱水石對淮河以南的亂象深存疑慮,總覺得自己信賴的洛城王屋那隊鐵山靠鏢師會出事。今時不同往日,火槍火炮不長眼。什麽少林寺橫練硬功也擋不住槍彈哪!洋炮能把城牆都轟塌,人肉豈能保險?這鐵山靠,還是少林外門的。別說什麽外門,內門也招架不了。
駱水石已經在淮南吃過一次虧,所幸被賊寇搶走的物件不多。鐵山靠鏢師們搏命打鬥,丟下了好幾條人命總算是保住了大部分貨。為了穩妥起見,他們沒接著往南走,直接退迴了洛城。
鐵山靠師兄和駱水石交待清楚:這趟栽在西洋火器上。死掉的鏢師隻能自認倒黴。被搶走的東西也不可能賠償。雙方隻能說一聲“晦氣”了事。
駱水石看師兄也是落魄,咬牙關認了損失。用惡魔來打敗惡魔吧。隻有用火槍火炮才可以對敵產生足夠威懾。
強賊可惡!
刨墳掘墓私售洋人該死!
咳咳咳……師兄那什麽,祖宗的東西難得有人出高價收購,賣掉一些也是情有可原的嘛。祖宗們總不能看著自己後輩子孫們都餓死嘛!
*苦難的土地上,掙紮困苦求生的民眾,釀出苦澀的結果。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饑餓扭曲人性,以至於賣兒鬻女人肉相食。人間慘劇時時上演。
駱水石作為洛城新貴跑來鬆江府開洋葷。他吃喝嫖賭玩了一圈,爽到飛起幾乎樂不思蜀。要找個類比麽,就是改開後九十年代還沒嚴打前,內陸大款來鵬城調研市場。這花花世界新大陸,風雨露水滋潤的狠。虎鞭、鹿茸、人參都補不足元氣。
駱大款也不是隻扯犢子不辦事的人。提起褲腰帶去外屋端起枸杞大棗茶呷個滋味,再吸口大煙,這才問手下人:“打聽好了沒有?找哪家跑貨?”
工具人:“迴東家。有三家備選,請東家掌眼。”
駱大款擺手:“你說就是了。”
工具人也知道暴發戶駱大款不大識字,問題他自己也不認識幾個字啊!早知道就不搶手下這彩頭了。硬著頭皮:“一家叫做金記腳行,專做湖廣、兩淮、兩江生意,老字號,風評好。一家叫做新周公司,給洋人跑碼頭做經濟,浙省的出身。一家叫做桐徽商行,也是兩江這邊……”
駱大款打斷工具人:“這個金記腳行可曾做過豫省的生意?”
工具人不了解,隻得睜著眼瞎說:“金記年份最久,豫省應當也曾到過。”
“又不是買酒,管什麽年份!有多少洋槍洋炮?”
“這個倒不清楚。東家要不然小人再去查探?”
駱大款很不滿:“要你何用!算了算了,不去管它。從另外兩家挑!”自己見不得光的生意,這種大腳行人多眼雜的,出了事哭都沒地方。
工具人縮了縮脖子:“那東家選哪一個走貨?”
駱大款:“一家給洋人做事,一家給徽省做事?既然洋人也信的過,必然不會差了。那就新周什麽的吧。”
“東家英明!”
“讓這家什麽,新周管事的來見我。今日、明日都可。後日我們就動身迴洛城。”
工具人去新周的臨時辦事處找人。黃文信覺得洛城太遠,以新周現在的身量不足以支撐這麽長的運管,想要推脫掉。一激靈想起上一次私自拍板差點惹怒表兄,他現場打了個馬虎眼:“客官此事須上報給我家東家決斷。東家明日即來。貴客留下名帖,等東家決斷後黃某再來貴客門上。”
工具人迴稟駱大款,且等著迴音。
第二日,周生貴來鬆江時黃文信提起客商要訂一條新的商道,從豫省洛城到鬆江府。周生貴也猶豫了。畢竟這條線路不太平,容易出大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周生貴帶了黃文信親自登門拜訪洛水石。
洛大款即將離開鬆江迴洛城的當口,他乘著興頭白日宣那個什麽,還正在和兩個女子廝混,打的火熱。周生貴兩人喝了兩種茶水才等到見麵。
見麵相互一番吹捧後,洛大款摸著腰眼:“那什麽,周掌櫃我們相逢就是有緣。兄弟我年紀比你大,就自稱一句老哥。今日老哥隻問貴寶行走洛城到鬆江,準備多少洋槍、洋炮?”
周生貴:“不知駱兄有多少物事?”
“老哥做的是偏門生意。物事不多,不需多少船隻。兩三船便可。隻是需要關照守備不可有一絲怠慢失誤。也不知老弟可否簽一個死契,保證老哥的物事平安?”駱大款目光灼灼,一臉期盼盯著周生貴。
周生貴的船隊並沒有類似洛城到鬆江這種長線航運的經驗。最遠轉運送到金陵、淮城。**如今官府漕運通往京師的大運河航路因太平軍戰禍、水道壅塞已經停滯,改行海路。這個死契?誰能保證一路上沒有個意外!周生貴毫不猶豫,就要出聲拒絕。
駱大款伸出三根手指:“老哥是個爽利的性子,我願意出三倍市價,做成這筆買賣。”
周生貴心思轉來轉去,一下子難住了。兩三隻船,帶不多貨,鐵定是偏門裏不見光的東西。如今撚軍還在豫省、魯省、徽省作亂,這一路可是步步驚心兇險萬分的。
“駱兄,小弟這肩膀實難擔起這副擔子。隻怕隻能抱歉了。”三倍市價真的很誘人,但是自認沒能耐拿到手啊!
駱水石也看出來周生貴不是不想賺這份錢,所以哈哈一笑:“爽快!既然如此那就送客吧。”
出了門周生貴悶悶不樂,黃文信讚成表哥的做法:“表兄何必不快!北方兵禍不絕,新周好容易大氣力才打開的江南局麵,也應當深耕如今這方天地才是。想做而不敢做的事,不如不做。不做不錯,越做越錯……”
周生貴心情不佳,憤憤的打斷:“好啦!”
收聲吧你,好煩。小錢錢跑路,心疼的很。
-
*明崇禎十七年間,累計有479個縣載有“人相食”的事件,在崇禎十三年的特大災荒下,更是同時有237個縣的縣誌中出現“人相食”的字眼。“絕糶米市,木皮石麵食盡,父子夫婦相剖啖,十亡八九”
清同治三、四年間(1864、1865),自然災害頻發,百姓民不聊生。皖南地區出現人吃人現象。甚至公開出售人肉,開始時是三十文一斤,後來漲到一百二十文一斤。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後,清廷更加無力治理運河,河運持續衰微。山東部分運河段甚至淤墊成了陸地,南北大運河的北段已基本喪失了航運價值。鹹豐三年(1853年)清廷下令浙江全省以及蘇、鬆、常、鎮、太四府一州的漕糧一律走海運,湖北、湖南、江西、安徽四省漕糧,按照每石一兩三錢的價格折成白銀,轉運到京城或者就地充當軍餉。鹹豐五年(1855年),黃河再次決口改道,衝毀運河堤岸,黃泥漫灌河道,大運河千瘡百孔,短期內難以恢複。漕糧海運占據了主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