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班主
被遺忘的角落:太平天國往事 作者:阿童木的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風急天高猿嘯哀。
落木蕭蕭。
苦夏老長,蚊蟲老多,恨不得把蒲扇甩出九九八十一種花樣。熬過這一段難捱的夏日,終於漸漸秋風起來。
烏程荒僻的田間野地,稀疏的種著些稻米。戰後人丁衰微,青黃不接。蘇湖熟,天下足。本該是金秋收獲的季節,大片拋荒的田地卻無情的展現在人們眼前。野草雜生,亂七八糟的植物物種爭搶著位置,傳播自己的種子。鳥雀這時候也特別多起來,率先成熟的穀子總會損失那麽一些,怎麽趕也趕不走。
鄭屠夫家有九畝田契,還是一片的肥沃水田。可惜春播的時候一家還在鬆江避難,迴來錯過了春種。
整個烏程今年鐵定歉收,大家一起過個災年吧。有錢人的生活硬是不同的。戰亂也罷,災荒也罷,隻要時疫不進門,照樣過的有滋有味。
富貴家總有頭疼腦熱,或者是過於富貴得的病。重中之重,趕緊的弄幾個醫術高明的郎中來烏程吧!再這樣讓小郎中折騰,小命難保,好大富貴也難享受。
同樣算是富貴人的周生貴,看的清楚情況。自打從鬆江迴到烏程,他就謀劃著做官商勾當。富貴險中求!
長毛禍亂之前的烏程,雖然說不得萬商雲集,也是商賈縱橫,遍地黃金的天下富足地方。要論錢財多少,就周生貴這小體格,要排到兩千多號以外去。
周生貴隨大流趕在長毛來前逃到鬆江租界。好過常大富那傻缺以為給錢就能保命,最後害得全家上黃泉路。但是周家也沒有逃過戰亂帶來的苦難。一大家人忍饑挨餓,風餐露宿不提,還因為瘟疫死了十來口人。兩個老祖宗、父母、嶽父母、弟弟弟媳、連襟、還有三個小孩說沒就沒了,這小門小戶的哪裏經得住?
一聽說湘軍在烏程和太平軍開戰,周生貴就開始準備返迴。鬆江這地方克周家,大大不吉利,早點迴去搞事業。
大戰之後百廢待興,搞鹽鐵軍需不行,別的生意擇機下手,總是有利可圖。你要等那些大戶醒了味掉頭迴來,再想和他們搶生意?小門小戶體格小遭不住。再有,埋在西牆根的一甕大小黃魚,全家就指望這點資本翻身。這時候真金比什麽都好用。就指望押這一把,乘勢而起了!
要不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周生貴別的沒指望,打起了小宗軍糧的主意。本來他就是糧商,戰前的糧店存好些米麵,也是很來錢的買賣。不然也存不下來這麽些黃魚。現在周生貴在外碼頭見了世麵,已經看不上糧店來錢的效率。
這年頭,借著這軍糧的由頭和營頭、漕運搞好關係。關係一通,弄幾條跑船,再組個船隊,聘些押船壯漢,這才是掙錢的正理。光賣糧食?白浪費了船運這門生意。要不是前頭潘天順這班槍船頭領們都吃了砍頭的下場,嚇住了周生貴,他本也有心填補這個空,做一做黑道買賣。
別說,江南漕運那可是真大款,絕對腰粗腿壯的那種。可有一條,漕運那幫人尋常也看不上眼一點點蠅頭小利。就看周生貴的人脈、手段夠不夠味,家裏東西趁不趁手。
摸遍周身,他這一家也湊不出更多好處。一甕大小黃魚看著不少,跑衙門打點上下還是夠嗆。周生貴也知道自己的斤兩,所以在家免不了唉聲歎氣。天老爺眷顧,怎麽打動黑心鬼們?
衙門口沒有新鮮事。周生貴雖然能倒騰一點軍糧,卻削尖腦袋也鑽不進漕運那張利益網。他心裏大急:再抓不住機會,等來人進了門就能把自己這小身板擠走。可恨漕運老爺們屁股肥,要價高,坐的穩穩的等魚自己往鍋裏跳。
這幫貪官!
周生貴在自家院子破口大罵,也不敢提漕運收錢不辦事。
等他歇了火,屋裏人趁這功夫問:“隔壁曾家院子租給一個戲班,整天吹拉彈唱怪熱鬧的。哪天問問他們進去看看?”
“就知道看戲,還嫌不夠亂?戲園子那是女人隨便進的?傳出去丟人啊!”周生貴沒好氣,把屋裏人說的直抹淚。
等他心煩意亂的到窗邊一站,剛好聽見一聲鑼響,傳來一個小旦咿咿呀呀的聲音。周生貴靈機一動,若有所思。
據說漕運主事大人獵豔無數,單送錢送女人不夠,那就讓戲班的小旦撥弄撥弄?門房透露的消息,主事官可是換了兩個俊俏的書童。這畫風明顯是歪的。
小旦不用說是青春貌美的少年,更擋不住風味不同,單這格調就高雅不少。你細品,身形俊秀還會輕語低唱,趣味無窮啊!
周生貴仰天大笑出門去。
他立馬去街上沽酒,訂了一個席麵的菜。哪個戲園的班主不喝幾杯的?我周某人與鄰為善,登門造訪,一起喝杯小酒嘮嘮嗑,總不至於被鄰居轟出來。
事實上情商爆表,智商140的周生貴出門在外還是很受歡迎的。因為鈔能力。
他和戲園班主在曾家院子擺開龍門陣。曹班主有人上門來請吃席,換誰不高興?不用自己花錢的嘛,不吃白不吃。
甩開腮幫的班主露出後槽牙黃黑的牙根,滿口應許:既然鄰居這麽貼心,免費來看孩兒們練功唱戲!甚至於以後開班唱戲,給個靠台雅座vip什麽的,也好說!茶水點心照價打八折。絕不讓鄰居吃虧!
班主開心的很,來烏程幾個月沒錢買酒吃肉。他就等著手下這幫人排練熟了好開張。每天淨流出沒入賬的,操心狠了。終於有個送上門的傻蛋,要不問問他有沒有想聽大戲的主顧?錢少收點沒事,這班人馬開銷得掙迴來啊。
怎麽這人三個頭六個胳膊,屬哪吒?有點五迷三道的班主緊著招唿,“喝酒喝酒!喝!兄弟走南闖北,樂意和周爺這樣的豪客結交。常來常往啊!想聽戲就來,一樣的席麵兒再來幾次……”
心裏話忍不住往嘴巴裏蹦躂。
周生貴抽抽著嘴角,喝了口酒。白撿飯票?長的不咋想得美!趕緊讓小旦來倒酒。
班主酒後大舌頭:“你看著……也……不像那種人哪!看……你的眼神。怎麽,有難言……之之之隱?”
“我沒有!”周生貴反駁。
班主嘿嘿嘿,擺出一副我懂的樣子。心裏很不屑。哼,有一個算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當初鬆江就有個有錢的富商看上這小旦。要不是當家花旦沒處找,人走了班子塌半邊,那時候就發賣了。白花花銀子八百兩,換成寶通號銀票能給一千兩呢——老家夥暗戳戳的想。
培養個小旦容易麽!怎麽能便宜你這麽個窮逼!瞅你這樣子,比鬆江富商差了好幾點意思。怎麽一個席麵一頓酒就想好事?美的你!我隻是說話不利索,心明眼亮著呢,甭想糊弄人。
這兩人心裏暗暗較勁,表麵笑嘻嘻,卻把對方都貶到泥土渣滓裏。
“老弟,咱不見外哈哈哈……我年紀大,就恬顏稱唿自己,老哥。”隻要你不惦記小旦,班主看這鄰居還是眉清目秀挺順眼的。他就想給自家戲班打個廣告,容易嗎?還得學酸文人的腔調裝讀過書的共情。
“哥哥我苦啊!帶著這戲班,走南闖北的,最北,都到了——天津衛……再抬腳,就能踢進京師!”
周生貴心裏罵罵咧咧,怎麽還想搶圓明園不成。嘴裏一疊聲的勸酒。
“哎……苦啊啊啊。”班主也是悲從中來忍不住,客串上老旦了,有腔有調就差幾聲鑼鼓音鑔子響。
“老弟,世道……險惡啊。老哥我,難。”
周生貴看著搖頭擺尾的戲班主,若有所思突然問,“老哥,兄弟我認識一位大人。你可願意帶戲班去朝暉樓抬一場戲?”
班主大喜,搖晃著站起來,立腳不定還學斯文人作揖:“哎呀呀,我的老弟呀……你簡直是……砍柴送柴刀,要了命的好人哪!”
周生貴忍著一頭栽倒的氣,連忙站起來迴禮,“不敢不敢。”他實在心裏有氣,千年老烏龜裝什麽瓢巴子,就這老狗的架勢再喝兩斤絕對沒事。又有了吃喝,又做成了生意,還認了個兄弟,這買賣他精的很!不行,今天我非多喝幾杯。這花雕酒不便宜,輸酒也不能輸人!
所以,周生貴自己也不知道怎麽迴家上的床。屋裏人怕他喝死,新仇舊恨一起往他臉上打了好幾巴掌,以至於第二天周生貴摸著腫脹的臉疑惑,昨晚是喝高了用臉蹭著迴家?
—
“槍船”基本形製為首尾尖銳,形如蚱蜢。四槳雙櫓,機動靈活,行走如風。船上設置數杆發射霰彈的抬槍、鳥銃,故名“槍船”。太平天國期間,槍船匪軍在江南各地橫行。他們熟悉水路,行蹤飄忽,參加者大多悍不畏死,無惡不作。槍船不但襲擾太平軍,也攻擊清軍。清廷和太平天國雙方都很頭疼。
其中的一支,夾浦槍船首領潘天順先投太平軍,後因太平軍不受約束,滋擾湖州,潘意圖聚眾降清。東窗事發後,逃往太湖清軍占領的洞庭山島。清軍納降後始終防備他。天國滅亡之後,潘天順等幾個名氣大的槍船首領都遭到清算,被清廷砍了腦袋。
落木蕭蕭。
苦夏老長,蚊蟲老多,恨不得把蒲扇甩出九九八十一種花樣。熬過這一段難捱的夏日,終於漸漸秋風起來。
烏程荒僻的田間野地,稀疏的種著些稻米。戰後人丁衰微,青黃不接。蘇湖熟,天下足。本該是金秋收獲的季節,大片拋荒的田地卻無情的展現在人們眼前。野草雜生,亂七八糟的植物物種爭搶著位置,傳播自己的種子。鳥雀這時候也特別多起來,率先成熟的穀子總會損失那麽一些,怎麽趕也趕不走。
鄭屠夫家有九畝田契,還是一片的肥沃水田。可惜春播的時候一家還在鬆江避難,迴來錯過了春種。
整個烏程今年鐵定歉收,大家一起過個災年吧。有錢人的生活硬是不同的。戰亂也罷,災荒也罷,隻要時疫不進門,照樣過的有滋有味。
富貴家總有頭疼腦熱,或者是過於富貴得的病。重中之重,趕緊的弄幾個醫術高明的郎中來烏程吧!再這樣讓小郎中折騰,小命難保,好大富貴也難享受。
同樣算是富貴人的周生貴,看的清楚情況。自打從鬆江迴到烏程,他就謀劃著做官商勾當。富貴險中求!
長毛禍亂之前的烏程,雖然說不得萬商雲集,也是商賈縱橫,遍地黃金的天下富足地方。要論錢財多少,就周生貴這小體格,要排到兩千多號以外去。
周生貴隨大流趕在長毛來前逃到鬆江租界。好過常大富那傻缺以為給錢就能保命,最後害得全家上黃泉路。但是周家也沒有逃過戰亂帶來的苦難。一大家人忍饑挨餓,風餐露宿不提,還因為瘟疫死了十來口人。兩個老祖宗、父母、嶽父母、弟弟弟媳、連襟、還有三個小孩說沒就沒了,這小門小戶的哪裏經得住?
一聽說湘軍在烏程和太平軍開戰,周生貴就開始準備返迴。鬆江這地方克周家,大大不吉利,早點迴去搞事業。
大戰之後百廢待興,搞鹽鐵軍需不行,別的生意擇機下手,總是有利可圖。你要等那些大戶醒了味掉頭迴來,再想和他們搶生意?小門小戶體格小遭不住。再有,埋在西牆根的一甕大小黃魚,全家就指望這點資本翻身。這時候真金比什麽都好用。就指望押這一把,乘勢而起了!
要不說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
周生貴別的沒指望,打起了小宗軍糧的主意。本來他就是糧商,戰前的糧店存好些米麵,也是很來錢的買賣。不然也存不下來這麽些黃魚。現在周生貴在外碼頭見了世麵,已經看不上糧店來錢的效率。
這年頭,借著這軍糧的由頭和營頭、漕運搞好關係。關係一通,弄幾條跑船,再組個船隊,聘些押船壯漢,這才是掙錢的正理。光賣糧食?白浪費了船運這門生意。要不是前頭潘天順這班槍船頭領們都吃了砍頭的下場,嚇住了周生貴,他本也有心填補這個空,做一做黑道買賣。
別說,江南漕運那可是真大款,絕對腰粗腿壯的那種。可有一條,漕運那幫人尋常也看不上眼一點點蠅頭小利。就看周生貴的人脈、手段夠不夠味,家裏東西趁不趁手。
摸遍周身,他這一家也湊不出更多好處。一甕大小黃魚看著不少,跑衙門打點上下還是夠嗆。周生貴也知道自己的斤兩,所以在家免不了唉聲歎氣。天老爺眷顧,怎麽打動黑心鬼們?
衙門口沒有新鮮事。周生貴雖然能倒騰一點軍糧,卻削尖腦袋也鑽不進漕運那張利益網。他心裏大急:再抓不住機會,等來人進了門就能把自己這小身板擠走。可恨漕運老爺們屁股肥,要價高,坐的穩穩的等魚自己往鍋裏跳。
這幫貪官!
周生貴在自家院子破口大罵,也不敢提漕運收錢不辦事。
等他歇了火,屋裏人趁這功夫問:“隔壁曾家院子租給一個戲班,整天吹拉彈唱怪熱鬧的。哪天問問他們進去看看?”
“就知道看戲,還嫌不夠亂?戲園子那是女人隨便進的?傳出去丟人啊!”周生貴沒好氣,把屋裏人說的直抹淚。
等他心煩意亂的到窗邊一站,剛好聽見一聲鑼響,傳來一個小旦咿咿呀呀的聲音。周生貴靈機一動,若有所思。
據說漕運主事大人獵豔無數,單送錢送女人不夠,那就讓戲班的小旦撥弄撥弄?門房透露的消息,主事官可是換了兩個俊俏的書童。這畫風明顯是歪的。
小旦不用說是青春貌美的少年,更擋不住風味不同,單這格調就高雅不少。你細品,身形俊秀還會輕語低唱,趣味無窮啊!
周生貴仰天大笑出門去。
他立馬去街上沽酒,訂了一個席麵的菜。哪個戲園的班主不喝幾杯的?我周某人與鄰為善,登門造訪,一起喝杯小酒嘮嘮嗑,總不至於被鄰居轟出來。
事實上情商爆表,智商140的周生貴出門在外還是很受歡迎的。因為鈔能力。
他和戲園班主在曾家院子擺開龍門陣。曹班主有人上門來請吃席,換誰不高興?不用自己花錢的嘛,不吃白不吃。
甩開腮幫的班主露出後槽牙黃黑的牙根,滿口應許:既然鄰居這麽貼心,免費來看孩兒們練功唱戲!甚至於以後開班唱戲,給個靠台雅座vip什麽的,也好說!茶水點心照價打八折。絕不讓鄰居吃虧!
班主開心的很,來烏程幾個月沒錢買酒吃肉。他就等著手下這幫人排練熟了好開張。每天淨流出沒入賬的,操心狠了。終於有個送上門的傻蛋,要不問問他有沒有想聽大戲的主顧?錢少收點沒事,這班人馬開銷得掙迴來啊。
怎麽這人三個頭六個胳膊,屬哪吒?有點五迷三道的班主緊著招唿,“喝酒喝酒!喝!兄弟走南闖北,樂意和周爺這樣的豪客結交。常來常往啊!想聽戲就來,一樣的席麵兒再來幾次……”
心裏話忍不住往嘴巴裏蹦躂。
周生貴抽抽著嘴角,喝了口酒。白撿飯票?長的不咋想得美!趕緊讓小旦來倒酒。
班主酒後大舌頭:“你看著……也……不像那種人哪!看……你的眼神。怎麽,有難言……之之之隱?”
“我沒有!”周生貴反駁。
班主嘿嘿嘿,擺出一副我懂的樣子。心裏很不屑。哼,有一個算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當初鬆江就有個有錢的富商看上這小旦。要不是當家花旦沒處找,人走了班子塌半邊,那時候就發賣了。白花花銀子八百兩,換成寶通號銀票能給一千兩呢——老家夥暗戳戳的想。
培養個小旦容易麽!怎麽能便宜你這麽個窮逼!瞅你這樣子,比鬆江富商差了好幾點意思。怎麽一個席麵一頓酒就想好事?美的你!我隻是說話不利索,心明眼亮著呢,甭想糊弄人。
這兩人心裏暗暗較勁,表麵笑嘻嘻,卻把對方都貶到泥土渣滓裏。
“老弟,咱不見外哈哈哈……我年紀大,就恬顏稱唿自己,老哥。”隻要你不惦記小旦,班主看這鄰居還是眉清目秀挺順眼的。他就想給自家戲班打個廣告,容易嗎?還得學酸文人的腔調裝讀過書的共情。
“哥哥我苦啊!帶著這戲班,走南闖北的,最北,都到了——天津衛……再抬腳,就能踢進京師!”
周生貴心裏罵罵咧咧,怎麽還想搶圓明園不成。嘴裏一疊聲的勸酒。
“哎……苦啊啊啊。”班主也是悲從中來忍不住,客串上老旦了,有腔有調就差幾聲鑼鼓音鑔子響。
“老弟,世道……險惡啊。老哥我,難。”
周生貴看著搖頭擺尾的戲班主,若有所思突然問,“老哥,兄弟我認識一位大人。你可願意帶戲班去朝暉樓抬一場戲?”
班主大喜,搖晃著站起來,立腳不定還學斯文人作揖:“哎呀呀,我的老弟呀……你簡直是……砍柴送柴刀,要了命的好人哪!”
周生貴忍著一頭栽倒的氣,連忙站起來迴禮,“不敢不敢。”他實在心裏有氣,千年老烏龜裝什麽瓢巴子,就這老狗的架勢再喝兩斤絕對沒事。又有了吃喝,又做成了生意,還認了個兄弟,這買賣他精的很!不行,今天我非多喝幾杯。這花雕酒不便宜,輸酒也不能輸人!
所以,周生貴自己也不知道怎麽迴家上的床。屋裏人怕他喝死,新仇舊恨一起往他臉上打了好幾巴掌,以至於第二天周生貴摸著腫脹的臉疑惑,昨晚是喝高了用臉蹭著迴家?
—
“槍船”基本形製為首尾尖銳,形如蚱蜢。四槳雙櫓,機動靈活,行走如風。船上設置數杆發射霰彈的抬槍、鳥銃,故名“槍船”。太平天國期間,槍船匪軍在江南各地橫行。他們熟悉水路,行蹤飄忽,參加者大多悍不畏死,無惡不作。槍船不但襲擾太平軍,也攻擊清軍。清廷和太平天國雙方都很頭疼。
其中的一支,夾浦槍船首領潘天順先投太平軍,後因太平軍不受約束,滋擾湖州,潘意圖聚眾降清。東窗事發後,逃往太湖清軍占領的洞庭山島。清軍納降後始終防備他。天國滅亡之後,潘天順等幾個名氣大的槍船首領都遭到清算,被清廷砍了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