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武夫二境!
劍來:開局驪珠洞天,福緣遍地! 作者:挽山傍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月光如水,灑在山間小路上。
魏晉的視線落在李槐身上,這個虎頭虎腦的少年正眼巴巴地望著他,眼中滿是期待。
魏晉嘴角微揚,手腕輕輕一抖,掌心便出現了一排精致的泥塑小人。
五個半指高的小泥人栩栩如生:
一個負劍而立的劍客,衣袂飄飄;
一個手持拂塵的道人,仙風道骨;
一個身披重甲的武將,威風凜凜;
一個騎鶴的女子,裙裾飛揚;
還有個敲鑼打鼓的更夫,憨態可掬。
月光下,泥人表麵泛著淡淡的靈光。
\"讓它們熟悉你的氣機,說不定哪天就會活過來。“魏晉將泥人遞給李槐。
見李槐瞪大眼睛,他又補充道:”不過需要以火靈水精等五行精髓不斷喂養,它們最高修為也才相當於七、八境練氣士而已。\"
李槐沒有立即接過,而是轉頭看向方知寒。
得到小師兄肯定的眼神後,這才歡天喜地地將五個泥人一把摟入懷中。
小家夥心裏樂開了花:加上住在書箱裏的彩繪木偶,自己已經有六個小跟班了!
魏晉的目光轉向方知寒。雖然不知道阿良前輩最看重哪位後輩,但他一眼就看出這個青衫少年即將突破武夫二境。
沉吟片刻,魏晉開口道:“需要我幫忙嗎?\"
見方知寒露出疑惑的神色,他解釋道:”我雖是劍修,但幫武夫打熬體魄還是沒問題的。\"
方知寒眼中閃過一絲戰意,抱拳道:“求之不得。\"
月色下,兩人相對而立。魏晉將一身劍氣盡數收斂,僅憑肉身與方知寒交手。
第一拳揮出,看似輕飄飄的,卻讓方知寒連退三步,胸口如遭雷擊。
\"太慢了。\"魏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方知寒還未反應過來,後背又挨了一記肘擊,疼得他齜牙咧嘴。
但他很快調整唿吸,體內那條沉睡的火龍似乎被喚醒,開始在經脈中遊走。
\"再來!\"方知寒抹去嘴角的血跡,眼中戰意更盛。
魏晉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出手卻毫不留情。接下來的半刻鍾裏,方知寒幾乎成了人形沙包。
魏晉的拳腳看似隨意,卻總能找到他防禦的薄弱處。青衫少年被打得鼻青臉腫,但每一次跌倒都會立刻爬起來。
\"注意唿吸節奏。“魏晉在出拳的間隙指點道,”武夫二境講究的是‘氣與力合’,你的火龍太過急躁了。\"
方知寒聞言,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感覺到體內的火龍不再橫衝直撞,而是隨著唿吸有規律地遊走。
漸漸地,他的動作變得流暢起來,雖然依舊躲不開魏晉的攻擊,但每次挨打後恢複的速度越來越快。
\"砰!\"
一記重拳擊中腹部,方知寒卻沒有像之前那樣倒飛出去。
他雙腳如生根般紮在地上,體內火龍突然發出一聲長吟,周身毛孔噴薄出淡淡的白霧。
\"突破了?\"李寶瓶驚喜地叫道。
方知寒感受著體內澎湃的力量,確實已經踏入武夫二境。
但他還未來得及高興,就聽魏晉說道:\"別鬆懈,趁熱打鐵!\"
接下來的對練更加激烈。
突破後的方知寒動作快了三成不止,偶爾還能格擋住魏晉的攻擊。
月光下,兩道身影在山路上騰挪閃轉,拳腳相交的悶響驚起了林間的飛鳥。
一個時辰後,魏晉終於停手。
方知寒渾身是傷,卻神采奕奕,體內那條火龍已經安靜下來,在經脈中緩緩遊動,不時吐出幾縷精純的真氣滋養著受傷的部位。
\"不錯。\"魏晉難得地露出讚許的笑容,\"基礎打得很紮實,難怪阿良前輩會看重你。\"
方知寒鄭重行禮:“多謝魏師兄指點。\"
魏晉擺擺手,目光掃過這支小小的遊學隊伍。
夜風漸涼,東方已現出魚肚白。
魏晉牽過白色毛驢,對眾人說道:”天色將明,我就送到這裏了。\"
俯身輕拍老夥計的背脊,笑道:\"走嘍。\"
那白色毛驢踏著輕快的步子向前踱了幾步,忽又轉身小跑迴來,親昵地用腦袋蹭了蹭方知寒的臉頰,濕潤的鼻息噴在少年黝黑的麵龐上。方知寒下意識抬手撫摸驢耳,指尖觸到那些細軟的絨毛時,眼中閃過一絲溫柔。
\"倒是比我還念舊情。”魏晉搖頭輕笑,看著自家坐騎終於舍得載著自己起程。他白衣飄飄地斜倚在驢背上,隨著那熟悉的顛簸節奏微微搖晃。
這一路走來,名義上是李槐在照料白驢,可那毛躁小子哪耐得住性子?每日天不亮就悄悄起身給白驢添草料的是方知寒,頂著烈日為它刷洗鼻孔的是方知寒,夜裏舉著艾草驅趕蚊蟲的還是方知寒。這些細微處的用心,老夥計都記著呢。
方知寒站在原地,朝漸行漸遠的白驢揮手作別。
...
府邸前,月光如水。許弱手肘輕抵劍柄,姿態閑適卻不失威嚴。
他望著匾額下那道猩紅身影,輕喚一聲:\"楚夫人。\"便再無下文。
夜風驟停,連燈籠裏的火光都凝固了一瞬。
禮部韓郎中手中的燈籠微微傾斜,臂繞青蛇的繡花江水神不自覺地屏住唿吸。
嫁衣女鬼的冷笑聲劃破寂靜:\"怎麽,大人要跟妾身算總賬了?\"
許弱仰頭望向天幕上那道尚未完全愈合的劍痕。
那是魏晉飛劍留下的痕跡。
他搖了搖頭:\"楚夫人不必說氣話。我隻希望那些孩子平安離開,目盲道人一行順利北行,望夫人莫要節外生枝。\"
女鬼的嫁衣無風自動,袖口血珠滾動。許弱的聲音忽然轉冷:“但夫人殘害書生一事,必須到此為止。\"
他拇指輕推劍格,露出一線寒芒,”若再有讀書人失蹤,我會親自將夫人請入大驪水牢。\"
\"陛下念舊情,但更重規矩。“許弱歎了口氣,眼神竟帶著幾分真誠,”情分如燈油,總有燃盡之時。“
”請相信,我實在不願看到那一天。\"
楚夫人忽然安靜下來。她望向遠方,指尖輕輕撚動嫁衣袖角,這個動作竟顯出幾分少女般的嫻靜。\"
就衝你肯低頭與那少年說話...\"她聲音輕柔得不像厲鬼,\"我信你。\"
沉默良久,她神色複歸冰冷:\"我可以答應不主動加害書生。但若偶然遇見...\"嫁衣上的血珠突然沸騰,\"我未必控製得住自己。\"
\"這不是討饒。\"她猩紅的眸子直視許弱,\"隻是實話實說,屆時你要抓要殺,各憑本事。“
”大不了我先斷了這山根水源,大家同歸於盡!\"
夜風再起,吹動許弱額前碎發。他突然問道:\"夫人可是要問那少年所言真假?\"
韓郎中默默點頭。繡花江水神嘴唇翕動,卻被許弱抬手製止:\"不必遮掩了。\"
他轉向水神,\"這麽多年,夫人早該知道真相。“
”若是大驪問責,此事責任我一人承擔。\"
水神抱拳深揖:\"大人恩義,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許弱擺擺手,與韓郎中踏空而去。夜空中,他的聲音遙遙傳來:\"夫人保重。\"
楚夫人獨立月下,嫁衣上的血珠一顆顆墜落,在青石板上綻開朵朵紅梅。
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個負笈遊學的書生,也是這樣踏月而來,又乘風而去。
魏晉的視線落在李槐身上,這個虎頭虎腦的少年正眼巴巴地望著他,眼中滿是期待。
魏晉嘴角微揚,手腕輕輕一抖,掌心便出現了一排精致的泥塑小人。
五個半指高的小泥人栩栩如生:
一個負劍而立的劍客,衣袂飄飄;
一個手持拂塵的道人,仙風道骨;
一個身披重甲的武將,威風凜凜;
一個騎鶴的女子,裙裾飛揚;
還有個敲鑼打鼓的更夫,憨態可掬。
月光下,泥人表麵泛著淡淡的靈光。
\"讓它們熟悉你的氣機,說不定哪天就會活過來。“魏晉將泥人遞給李槐。
見李槐瞪大眼睛,他又補充道:”不過需要以火靈水精等五行精髓不斷喂養,它們最高修為也才相當於七、八境練氣士而已。\"
李槐沒有立即接過,而是轉頭看向方知寒。
得到小師兄肯定的眼神後,這才歡天喜地地將五個泥人一把摟入懷中。
小家夥心裏樂開了花:加上住在書箱裏的彩繪木偶,自己已經有六個小跟班了!
魏晉的目光轉向方知寒。雖然不知道阿良前輩最看重哪位後輩,但他一眼就看出這個青衫少年即將突破武夫二境。
沉吟片刻,魏晉開口道:“需要我幫忙嗎?\"
見方知寒露出疑惑的神色,他解釋道:”我雖是劍修,但幫武夫打熬體魄還是沒問題的。\"
方知寒眼中閃過一絲戰意,抱拳道:“求之不得。\"
月色下,兩人相對而立。魏晉將一身劍氣盡數收斂,僅憑肉身與方知寒交手。
第一拳揮出,看似輕飄飄的,卻讓方知寒連退三步,胸口如遭雷擊。
\"太慢了。\"魏晉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方知寒還未反應過來,後背又挨了一記肘擊,疼得他齜牙咧嘴。
但他很快調整唿吸,體內那條沉睡的火龍似乎被喚醒,開始在經脈中遊走。
\"再來!\"方知寒抹去嘴角的血跡,眼中戰意更盛。
魏晉眼中閃過一絲讚賞,出手卻毫不留情。接下來的半刻鍾裏,方知寒幾乎成了人形沙包。
魏晉的拳腳看似隨意,卻總能找到他防禦的薄弱處。青衫少年被打得鼻青臉腫,但每一次跌倒都會立刻爬起來。
\"注意唿吸節奏。“魏晉在出拳的間隙指點道,”武夫二境講究的是‘氣與力合’,你的火龍太過急躁了。\"
方知寒聞言,強迫自己冷靜下來。他感覺到體內的火龍不再橫衝直撞,而是隨著唿吸有規律地遊走。
漸漸地,他的動作變得流暢起來,雖然依舊躲不開魏晉的攻擊,但每次挨打後恢複的速度越來越快。
\"砰!\"
一記重拳擊中腹部,方知寒卻沒有像之前那樣倒飛出去。
他雙腳如生根般紮在地上,體內火龍突然發出一聲長吟,周身毛孔噴薄出淡淡的白霧。
\"突破了?\"李寶瓶驚喜地叫道。
方知寒感受著體內澎湃的力量,確實已經踏入武夫二境。
但他還未來得及高興,就聽魏晉說道:\"別鬆懈,趁熱打鐵!\"
接下來的對練更加激烈。
突破後的方知寒動作快了三成不止,偶爾還能格擋住魏晉的攻擊。
月光下,兩道身影在山路上騰挪閃轉,拳腳相交的悶響驚起了林間的飛鳥。
一個時辰後,魏晉終於停手。
方知寒渾身是傷,卻神采奕奕,體內那條火龍已經安靜下來,在經脈中緩緩遊動,不時吐出幾縷精純的真氣滋養著受傷的部位。
\"不錯。\"魏晉難得地露出讚許的笑容,\"基礎打得很紮實,難怪阿良前輩會看重你。\"
方知寒鄭重行禮:“多謝魏師兄指點。\"
魏晉擺擺手,目光掃過這支小小的遊學隊伍。
夜風漸涼,東方已現出魚肚白。
魏晉牽過白色毛驢,對眾人說道:”天色將明,我就送到這裏了。\"
俯身輕拍老夥計的背脊,笑道:\"走嘍。\"
那白色毛驢踏著輕快的步子向前踱了幾步,忽又轉身小跑迴來,親昵地用腦袋蹭了蹭方知寒的臉頰,濕潤的鼻息噴在少年黝黑的麵龐上。方知寒下意識抬手撫摸驢耳,指尖觸到那些細軟的絨毛時,眼中閃過一絲溫柔。
\"倒是比我還念舊情。”魏晉搖頭輕笑,看著自家坐騎終於舍得載著自己起程。他白衣飄飄地斜倚在驢背上,隨著那熟悉的顛簸節奏微微搖晃。
這一路走來,名義上是李槐在照料白驢,可那毛躁小子哪耐得住性子?每日天不亮就悄悄起身給白驢添草料的是方知寒,頂著烈日為它刷洗鼻孔的是方知寒,夜裏舉著艾草驅趕蚊蟲的還是方知寒。這些細微處的用心,老夥計都記著呢。
方知寒站在原地,朝漸行漸遠的白驢揮手作別。
...
府邸前,月光如水。許弱手肘輕抵劍柄,姿態閑適卻不失威嚴。
他望著匾額下那道猩紅身影,輕喚一聲:\"楚夫人。\"便再無下文。
夜風驟停,連燈籠裏的火光都凝固了一瞬。
禮部韓郎中手中的燈籠微微傾斜,臂繞青蛇的繡花江水神不自覺地屏住唿吸。
嫁衣女鬼的冷笑聲劃破寂靜:\"怎麽,大人要跟妾身算總賬了?\"
許弱仰頭望向天幕上那道尚未完全愈合的劍痕。
那是魏晉飛劍留下的痕跡。
他搖了搖頭:\"楚夫人不必說氣話。我隻希望那些孩子平安離開,目盲道人一行順利北行,望夫人莫要節外生枝。\"
女鬼的嫁衣無風自動,袖口血珠滾動。許弱的聲音忽然轉冷:“但夫人殘害書生一事,必須到此為止。\"
他拇指輕推劍格,露出一線寒芒,”若再有讀書人失蹤,我會親自將夫人請入大驪水牢。\"
\"陛下念舊情,但更重規矩。“許弱歎了口氣,眼神竟帶著幾分真誠,”情分如燈油,總有燃盡之時。“
”請相信,我實在不願看到那一天。\"
楚夫人忽然安靜下來。她望向遠方,指尖輕輕撚動嫁衣袖角,這個動作竟顯出幾分少女般的嫻靜。\"
就衝你肯低頭與那少年說話...\"她聲音輕柔得不像厲鬼,\"我信你。\"
沉默良久,她神色複歸冰冷:\"我可以答應不主動加害書生。但若偶然遇見...\"嫁衣上的血珠突然沸騰,\"我未必控製得住自己。\"
\"這不是討饒。\"她猩紅的眸子直視許弱,\"隻是實話實說,屆時你要抓要殺,各憑本事。“
”大不了我先斷了這山根水源,大家同歸於盡!\"
夜風再起,吹動許弱額前碎發。他突然問道:\"夫人可是要問那少年所言真假?\"
韓郎中默默點頭。繡花江水神嘴唇翕動,卻被許弱抬手製止:\"不必遮掩了。\"
他轉向水神,\"這麽多年,夫人早該知道真相。“
”若是大驪問責,此事責任我一人承擔。\"
水神抱拳深揖:\"大人恩義,末將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許弱擺擺手,與韓郎中踏空而去。夜空中,他的聲音遙遙傳來:\"夫人保重。\"
楚夫人獨立月下,嫁衣上的血珠一顆顆墜落,在青石板上綻開朵朵紅梅。
她忽然想起很多年前,那個負笈遊學的書生,也是這樣踏月而來,又乘風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