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處隨意溜達閑逛,饒是陳宣沒有刻意去收集各方麵的信息,但在他強大的感官下,通過人們平常的交流也了解到了不少東西。


    比如邊關偶有摩擦但無大的戰事,比如某個地方突發洪澇百姓流離失所,比如哪裏江湖惡人生亂惹得俠客討伐,比如某個地方出現異獸為禍,比如哪位朝中大臣年事已高準備告老……


    有景國的,也有他國的,林林總總不知凡幾,該說不說,京城這種地方不愧是天下消息匯總之地。


    在眾多浩如煙海的信息裏麵,最讓人們津津樂道乃是接下來的秋闈,畢竟事關朝廷選才,簡直全民討論,大小賭場都已經開盤了,押誰能上榜,賭注隨意。


    這儼然是一場全民狂歡的盛事,很多富貴人家已經公然放出話來,摩拳擦掌欲要榜下捉婿,甚至當下京城最為出名的四大花魁都曾言,若是三甲頭名登門,定掃榻相迎同度良宵。


    不管真假,大家就圖一樂,當不得真,積極討論就當有一份參與感了。


    尤其是那些盤口裏麵,陳宣多次聽說了高景明的名字,儼然是三甲頭名的有力人選,他不知道這背後有沒有人推波助瀾行那捧殺之舉,雖對小高有信心,押注或許能賺一筆,但他對賭博這種東西向來敬而遠之。


    然後陳宣還了解到,其實周邊各國相互之間都有質子製約的,但凡開戰大概就先殺了對方質子祭旗……


    而讓他稍微詫異的是,在眾多信息裏麵,他還聽到了周元這個名字,當初駝鈴鎮的鎮長,而今已是青雲直上,被調來京城任一縣縣令了。


    天子腳下的縣令,其地位不下於外放的封疆大吏,七年時間,這是連升了多少級?難怪當初禁武司的左開仇對他那般客氣。


    當然,在這種地方當縣令,沒點手腕是玩不轉的,畢竟周圍全是大佬,不過陳宣從人們口中得知,那位周元周縣令似乎挺剛的,誰的麵子都不給,儼然滾刀肉,揚言大不了丟官罷職,讓很多人都不待見。


    人家依法辦事兒,有理有據又沒犯錯,了不起也就丟官罷職了。


    以往在小地方窩著,接觸的都是些雞毛蒜皮的小事兒,而今陳宣都不得不說京城還真夠精彩的……


    閑逛到中午,他隨意找了家街邊飯館對付一頓,不是大酒樓去不起,而是更喜歡底層的市井氣息,自己就是個俗人,這樣的環境更為親切。


    靠窗位置,要了兩道招牌菜,聽著周圍的高談闊論,吃喝中他這才從袖子裏掏出京城地圖慢慢打量。


    這地圖也就大致囊括了京城布局,具體到哪家哪戶就不可能了,最多也就標注一些較為出名的地方,否則的話,持有一份詳細地圖,心有歹意是能做很多事情的。


    整個京城被兩條主幹道分成了四個大區,皇宮所在的那一片屬於京師管轄,其餘地方不規則的分屬三個縣,地圖上有明確的劃分。


    其中陳宣稍微留意的是那幾座虛空浮島,畢竟抬頭就能看到,通過人們交流得到的信息,加上地圖上的標注,以及陳宣自己的猜測,暗道有點意思。


    幾座浮島分屬京城上空各處,並不集中在某地,有高有低,位置頗為講究。


    拋開地圖不談,陳宣隻是抬頭看向那些浮島,不用猜都知道,它們不止是奇觀建築那麽簡單,分明就是籠罩整個京城的大陣一部分,很可能還是核心關鍵之一。


    對於陣法,陳宣如今也就了解點皮毛,難以想象籠罩整個京城的陣法動用了多少人力物力和資源,沒有親眼見過,也無法想象它能呈現出什麽樣的偉力來,想來也隻有欽天監知道具體吧。


    準確的說懸於京城上空的浮島有七座,它們的下方皆為園林湖泊這種人少之處,想來也是擔心遭逢變故掉下來砸到人吧。


    浮島有大有小有高有低,大的直徑數百米,小的隻有幾十米,高的離地近千米,矮的百十米,反正高度不超過皇宮。


    然而不管大小高低,但凡掉下來,砸在地上造成的破壞力可想而知,也不知萬一發生那樣的事情陣法能否抵消那份衝撞。


    該說不說,這玩意分明就是在京城無數人上方懸了一把要命的劍,但凡有點腦子都應該趁早移走,可那不是陳宣能左右的事情。


    七座浮島,除了看上去震撼之外,皆有各自的用途和歸屬,其中兩座分別是太廟和文宮所在,太廟裏麵供奉著景國的曆代君王和做出重大貢獻的臣民,能把自己的名字送入其中,已是景國最高榮耀之一,而文宮則供奉曆代先賢,曆屆新科進士都得去那裏參拜,是為數不多能踏足文宮的機會,很可能生命中隻有一次。


    另外還有兩座浮島名義上目前屬於景國兩大世家,分別魏家和袁家,這種事情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畢竟浮島就在那裏,也搬不走。


    陳宣猜測這樣的歸屬不是固定的,各種各樣的原因都有可能導致歸屬權的更替。


    剩下的三座浮島屬於皇室,分別屬於皇帝,太子,以及扶搖公主。


    總之一句話,七座浮島,一般人沒資格立於其上站在眾生頭頂。


    但也不是完全沒有機會,至少尚玄帝在位期間,為了彰顯皇恩浩蕩,他的那座浮島,在他不駕臨的情況下,很多時候都是對民間開放的,隻是想要上去依舊不容易,身份背景缺一不可,不是誰都有資格登高一覽京城全貌。


    七座浮島這樣的歸屬安排看上去倒也正常,隻是讓陳宣詫異的是,一個公主居然也能得到這樣的殊榮?怕不是寵上天了。


    須知這待遇簡直和太子差不多了啊。


    扶搖公主是誰?之前陳宣溜達的時候,從人們交流中簡單的了解過一些信息。


    她是尚玄帝的幼女,現年虛歲十八,實歲隻有十七,生得國色天香,傳聞從小聰慧異常,尚玄帝老來得女,可謂集萬千寵愛於一身,那簡直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的程度。


    坊間傳聞,她可不是一直幽居宮中,而是從小就經常出門遊玩,而且很親民,指不定什麽時候在路上就能遇到,幾乎不擺公主儀仗,王公貴族也好,平民百姓也罷,偶爾都有機會和她說上幾句話。


    這些情況隻是陳宣聽說的,他初來乍到並不清楚是不是真的。


    想來民間也不至於無的放矢。


    而今扶搖公主已經到了婚配的年紀,世家豪門無不想要迎娶,而且還是嫡出成員求親,景國可沒有駙馬不能為官的規定,還有周邊各國未婚的皇子王爺,乃至個別國家的太子都想迎娶,競爭相當激烈。


    奈何尚玄帝一直不肯鬆口應承,甚至還不止一次公開表態,扶搖公主的婚事隻要他還活著就不會幹預,全憑扶搖公主自己做主!


    須知皇子公主的婚事,曆朝曆代有幾個能自己做主的?幾乎都是政治籌碼的下場,而扶搖公主偏偏有這樣的待遇,可想而知被寵愛到了何等地步。


    不過近年來扶搖公主已經很少公開露麵了,不是因為她親民的作風有所改變,而是因為走到哪兒都一堆獻殷勤的,其目的不言而喻,久而久之她也煩了,但這並不代表她就深居淺出,隻是換了一種方式而已,估摸著也是個閑不住的主。


    因為幾座浮島的特殊意義,陳宣聯想到關於扶搖公主的信息,暗道也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見識一下,倒不是存在什麽非分之想,主要是坊間傳聞頗為有趣,心頭難免好奇。


    扶搖並不是小公主的名字,而是她的封號,她的本名叫周纖凝,這些並非什麽秘密,民間早已人盡皆知……


    地圖看完,陳宣收起,對京城的大體布局有所了解,這玩意就沒什麽用了,白花他二兩銀子,迴頭問問書鋪能不能迴收,也不知道會不會挨揍。


    吃飽喝足,陳宣結賬施施然離去繼續溜達,迴頭看了飯館一眼,暗道再也不去了,還招牌菜呢,味道也就那樣,死貴死貴的,怕不是轉坑外地人。


    然後他還真去書鋪問了問地圖迴收的事情,結果人家自然是不會給好臉色,得,砸手裏,迴頭丟給小高,省得他有事兒外出迷路。


    直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的時候,溜達一天的陳宣抬頭看向一座浮空島嶼,無聲無息間身影已經消失在了原地。


    這天皇帝開恩,屬於尚玄帝休閑別院的浮島對民間開放,除寢宮嚴禁不得入之外,浮島有幸者可以登高望遠。


    浮島懸於兩三百米高空,等閑的先天高手都別想憑空上來,要麽乘坐專門的飛行坐騎,要麽由上麵放下載具拉上去,否則別無他法。


    說是對民間開放,實際上幾個人有那個榮幸?單單是‘門票’就高達千兩,還隻能在上麵待一刻鍾,嘖嘖,比搶錢快。


    其實也就那樣,拋開皇室光環,上麵的建築談不上多麽精美,甚至可以用樸實來形容,大概率尚玄帝也不想給民間留下奢靡的印象吧。


    而且因為太高,夜間風一吹還有點冷,對普通人來說除了滿足虛榮心之外,著實不值票價。


    上來對陳宣自然沒什麽難度,立於最高處,明月高懸,浮島上的遊人並未發現他的存在。


    他才不願掏一千兩銀子的門票,白嫖使自己快樂。


    放眼望去,下方京城萬家燈火一直連綿到視線的盡頭,這是一座不夜城,盛事繁華,燈紅酒綠紙醉金迷。


    ‘多少人削尖了腦袋要鑽進來的地方,金錢,權利,名聲,時間過後,又能留得下什麽呢’


    駐留片刻,陳宣也不覺得有什麽意思,便無聲無息離去,就仿佛從未來過一樣。


    迴到住處,他早上才給好哥們聽風居士去信,晚上對方就已經給予了迴複。


    拿到迴信之後,陳宣和高景明他們打過招唿,迴到住房帶著期待的心情打開,頓時笑了。


    迴信的內容也很簡單,上麵寫到:安排,明日午時,鏡湖邊,醉仙樓,為桃花兄接風。


    嘖嘖,書信往來七年之久,明日麵姬……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舊時煙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聞並收藏舊時煙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