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玉山先生所說的兩門功法,在此之前都給陳宣說過各自的特點。


    高景明他姐姐送來的清源流雲功,性質偏靈動,後天境界修練得來的內力宛如山中清泉,溫和清澈,又如天外流雲飄忽不定,適合於施展一些靈巧的武功,比如輕靈的劍法,多變的指法,以扇子毛筆之類施展的武功也很契合,對暗器方麵亦有不錯的加持,而且這種內功對祛毒抗毒之類有奇效。


    修煉這門功法,修煉之人天長日久下去難免會受其影響,性格也會潛移默化的變得活潑開朗,為人純粹不做作,有一定幾率患上潔癖。


    而玉山先生自己修煉的沉玉合靈訣,習得內力渾厚沉穩,適合於一些不太花裏胡哨的武技,比如硬劍長劍乃至刀法拳腳,短棍短兵之類亦能運用自如,而且這種內力兼具一定的自動護體效果,功法名字中的合靈就是這麽來的,內力在體內與身合,宛如具備靈覺,危機來臨先一步心有所感。


    通過玉山先生本身就可看出,修煉這門功法為人沉穩,如玉般溫潤謙和,心思坦率不陰暗,多多少少還是受到功法影響的。


    總之這兩門功法都是不可多得的上乘絕學,直指宗師之境。


    所謂上乘功法,不止是修煉得來的內功精純凝練,而是具有額外的特性,這才是最難得的,比如清源流雲功的祛毒抗毒,比如沉玉合靈訣的護體妙用。


    這種根本功法都具有偏向性,適配特定的武學路數,能將其威力發揮到最大化,甚至十二分發揮出來,若非要違背特性反著練一些不適配的武學隻能事倍功半,反而極大的限製自身的實力發揮……


    “阿宣,和我一起練清源流雲功吧,我們一起努力,相互借鑒對比也好有個伴,將來看誰厲害”,不待陳宣迴答高景明便迫不及待道。


    問完後的玉山先生不語,靜靜等著陳宣迴答。


    不可否認的是,性質明顯的功法有著它非凡的獨特之處,某些方麵是其他功法無法比擬的,但相對應的,這種特點鮮明的功法亦有它的缺陷,容易被針對克製,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得到一些自然是要失去一些,如何抉擇全看個人。


    所以陳宣依舊選擇澤元訣,雖然它中正平和沒有太過鮮明的特點,但也沒有明確的弱點啊,適配性很強,任何武學都可以涉獵,隻是沒法超常發揮罷了,但卻可以用眾多手段來彌補這一不是短板的短板。


    反正不管什麽功法,終究看個人發揮。


    “多謝先生美意,學生感激不盡,隻是學生鬥膽,另有打算,還望先生諒解”,陳宣拱手一禮道。


    腦海中的澤元訣這幾年來他都滾瓜爛熟了,就差真正修煉,自然是不會選擇其他的,不是因為這門功法強,直指人仙大道,而是人會受到所修功法的影響,陳宣不希望自己將來某些方麵變得極端,所以就覺得澤元訣適合自己,做自己才是最好的。


    對於他的迴答,玉山先生一點都不意外,但也不會去好奇,點點頭道:“嗯,你自己做主就好,路終究是自己走出來的,隻是這樣一來,我對你的幫助就很小了,更多的得靠你自己”


    “學生明白”,陳宣認真點頭道。


    高景明反而驚訝了,愕然道:“阿宣,你不和我一起修煉清源流雲功啊?我們這幾年都同吃同住幾乎形影不離,你怎麽就不和我一起呢”


    這家夥一副遭到背叛的幽怨樣,倒是沒關心陳宣不練他練的,其他練什麽。


    玉山先生提醒道:“好了,既然這樣,那接下來便正式開始吧,對了阿宣,你有自己的打算,接下來靠自己,明兒這邊我會在邊上時刻指點,但你畢竟自己來,還記得我說過修煉之時的要領嗎?”


    “自然記得”,陳宣點頭道,隨後又說:“先生說過,修煉之時需靜心,運轉心法口訣,感應體內那一絲捉摸不定的氣機,意識捕捉將其引導,於體內根據功法運行穩定下來,便是最開始的內力了,內力的精純凝練與否功法雖是最大因素,但個人天賦根骨亦能化腐朽為神奇,擁有最初內力於體內穩固下來之後,需勤加修煉使其不斷壯大,源源不斷的積攢內力,是天長日久的水磨工夫”


    聽他說完玉山先生點點頭滿意道:“嗯,你記得就好,切記不可疏忽,擁有內力之後,待到積攢一定程度,便可以嚐試打通經脈,一來打通經脈能更好的運轉內力積累資本,再則一些武功需要打通特定經脈才能配合內力施展發揮出應有的威力,內力不足的時候不要貿然嚐試去打通經脈,水到渠成四個字懂吧,內力就像水,經脈就像水渠,當水積累到一定程度,水自然就會朝著水渠流淌了”


    這個比喻倒是淺顯,陳宣認真道:“學生謹記”


    “嗯,既然如此,該交代的我早就交代過了,接下來便看你自己的,記住勿要操之過急即可,一次不行慢慢來就是,我們還有一整個假期時間,總會成功的,去吧”


    再三囑咐後,陳宣點點頭走向事先準備好的靜室,就在小院內的一個單獨房間,學堂放假安靜也不會有人打擾。


    在陳宣進入靜室後,玉山先生也帶著高景明去了另一間靜室,作為師父自然是要在邊上親自看著才放心,還方便指點。


    來到靜室後,陳宣盤腿坐下,倒也一點都不緊張,作為成年人的沉穩還是有的,況且玉山先生也說過,內功這種東西,哪怕再難,隻要持之以恆總能練出來的,別人連功法都沒有,僅憑粗淺的方式天長日久都能由外而內產生內力,自己有著澤元訣,天賦還不錯,憑什麽不行?


    盤腿這個姿勢對他來說自然是沒有難度,學堂教的中正拳本就有著拉伸筋骨的功效,何況他還練了幾年的靜氣養身功,不客氣的說,練瑜伽的都沒他會擺姿勢……


    盤腿坐下,陳宣閉眼靜心拋開雜念,開始默念心法口訣感受體內的氣機。


    所謂的心法口訣,乃是功法的核心剛要,沒了這玩意,其它能看不能練屁用沒有,修成內力的難度無疑上天,即使天縱之資質自行補全心法修煉,那也不是原來的了。


    而且心法口訣關乎著未來的精神方麵,可想而知有多麽重要。


    說白了心法口訣就相當於一篇特殊文章,在闡述功法的核心思想,仔細品讀能在精神上得到共鳴,契合於功法本身修煉,但那是後期。


    初期的心法口訣,它裏麵的文字讀音,哪怕默念下來,唿吸節奏會被改變,以此讓自身出現微妙變化,從而感受自身去捕捉那一絲若有似無的氣機。


    反正上乘功法是這樣的,而粗淺功法,需要繁瑣的肢體動作加上唿吸節奏長時間下來才能調動氣機,就像靜氣養身功一樣,而上乘功法隻需要默念心法口訣就可以了,差距猶如雲泥。


    沉下心來默念心法口訣,陳宣開始了澤元訣的正式修煉,心態想法亦跟著心法口訣而發生了變化。


    自身仿佛處於綠水青山間的一片鏡湖之上,身下鏡湖平靜無波。


    其實這種狀態是形容他自身,無比放鬆平靜,而想要感應到那一絲氣機,則需要平靜的湖麵動起來,哪怕出現一絲漣漪,便是體內氣機的出現,用意識捕捉到,引導在體內運轉,便能化作第一縷內力。


    然而沉寂於修煉中的陳宣,僅僅幾個唿吸,精神狀態中身下平靜的湖麵就出現了波浪,越來越洶湧,乃至於翻起了浪花,就像煮沸了一樣,又仿佛湖麵下有無數地下水在湧出。


    真實情況卻是,當他修煉的時候,體內源源不斷的湧出暖流,就如同修煉靜氣養身功中正拳的時候一樣,那哪裏是一縷氣機,分明是他整個人都被無盡的氣機給快速填滿了!


    這天賦,真不愧為距離人仙之境一線之隔的劉昌河都為之驚歎的亙古未有。


    整個人都被氣機填滿了,陳宣哪兒還用得著去刻意捕捉啊,心念一動便引導一片開始按照澤元訣的行功路線在體內運轉起來。


    隨著他運轉功法,源源不斷的有氣機加人進來,越來越多。


    當他功法運轉一圈下來,洶湧的氣機暖流已經化作一股中正平和的精純凝實內力了,隨著功法運轉,那一股內力在更多氣機加人下越發凝實凝練!


    是的,陳宣第一次真正修煉澤元訣,飛速入門修得內力,而且還不是按照一絲一縷算的,而是一股,硬要形容的話,差不多是小拇指那麽粗吧,簡直驚人,用一日千裏來形容都不為過了。


    內力已成,陳宣心念一動,按照澤元訣的後續法門運轉那一股內力,很快內力便如水般散去融入了四肢百骸。


    不是他散功內力消失了,而是被陳宣融入了身體,確實可行後,他再運功法,原本散入身體仿佛消失的一股內力再度瞬間凝聚起來按照功法運轉。


    如此幾次之後,陳宣再度將越發壯大一些的內力散入體內,睜開眼睛,雙目仿佛都明亮了很多,但很快又變得尋常。


    ‘澤元訣也有自身特性啊,他的特性便是修煉的內力能融入身軀仿佛消失不見,讓人難以察覺琢磨真實修為!’


    心頭喃喃自語,陳宣算是明白澤元訣名字的由來了。


    澤是內力似乎化作雨露融入身軀無聲無息澤備自身淬煉筋骨體魄,元是化元歸一頃刻將融入體內的內力聚攏起來,聚散之間隨心而動。


    再度將內力匯聚起來在體內運轉,感受其在體內遊走,陳宣心說這第一次修煉就得到了這麽多內力,而且中正平和精純凝實,還有進一步上升空間,僅當下就不亞於一些練武多年的後天武者程度了,是不是有點誇張了些?


    ‘其實也算正常吧?畢竟自己第一次接觸靜氣養身功就能出現內息了,幾年下來的積累,加上天賦原因,有這樣的收獲也在接受範圍,不過隨著後續修煉,以往的積累消耗,內力的提升速度也就慢下來了’


    想明白之後陳宣也不糾結那麽多,反正內力能容入身軀,自己不顯擺他人也幾乎察覺不到。


    如今既然有內力了,那麽內力的神奇效果是不是也能直觀體驗一下?


    畢竟飛簷走壁草上飛水上漂開碑裂石摘葉飛花等手段誰不向往。


    時年七歲半,內力習得,根基已成,距離小目標又近了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舊時煙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聞並收藏舊時煙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