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的弟子們用過晚飯,天色漸暗,尹誌平囑咐他們早些休息,養精蓄銳,準備迎接第二天的訓練。
傅斯年迴到房間,躺在硬邦邦的床榻上,卻怎麽也睡不著。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白天看到的一切,想象著明天將會開始的練功,心中既興奮又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過了多久,他才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中漸漸進入夢鄉。
第二天清晨,清脆的鍾聲在山間迴蕩,喚醒了沉睡中的傅斯年。他迅速起身,穿好衣服,洗漱完畢後,便和其他孩子一同來到了練武場。馬鈺道長早已等候在那裏,他身著一襲灰色道袍,身姿挺拔,麵容和藹卻又透著一股威嚴。
馬鈺道長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孩子們,微微點頭,說道:“孩子們,你們初來乍到,年齡尚小,根基不穩。故而需先從讀書認字學起,這乃是理解我道家經典和武學要義的根基所在。” 說罷,便帶著他們來到了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
教室裏擺放著一排排書桌和椅子,黑板上方掛著一幅孔子的畫像。一位年長的道士站在講台上,手中拿著一本泛黃的書籍。孩子們依次入座後,便開始了他們的讀書識字之旅。
傅斯年坐在書桌前,眼神專注地看著老師手中的書本,認真聆聽著老師的講解。他深知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的珍貴,因此格外用心(之前學習的都是簡體字,現在使用的是繁體字,要好好學習才行,不然武林秘籍都看不懂)。
從最基礎的筆畫開始學起,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傅斯年都寫得極為認真,力求每一個字都工整規範。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他都會毫不猶豫地舉起手,向老師請教。老師也總是耐心地解答他的疑問,對他的勤奮好學頗為讚賞。
上午的時光在朗朗的讀書聲和沙沙的寫字聲中悄然流逝。用過午飯後,便是鍛煉身體素質的基本功訓練時間。
孩子們來到練武場,在陽光的照耀下,開始了艱苦的訓練。首先是紮馬步,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卻需要極強的耐力和腿部力量。
傅斯年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緩緩下蹲,膝蓋彎曲成直角,雙手握拳置於腰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腿開始酸痛不已,汗水不停地從額頭滑落,滴在腳下的土地上。
傅斯年的身體微微顫抖,想要站起來休息,但看到周圍的孩子都在堅持,他咬了咬牙,心中暗自鼓勵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是成為大俠的第一步。就這樣,我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在紮馬步的訓練中堅持了下來。
接下來是踢腿和出拳的練習。傅斯年跟著師兄們的示範,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這些動作。每一次踢腿都要盡量抬高,力求動作的標準和有力;每一次出拳都要快速而精準,感受手臂肌肉的收縮和發力。
雖然這些動作枯燥乏味,但傅斯年從未有過絲毫的懈怠,他知道,隻有將這些基本功練紮實,才能在未來的武學之路上走得更遠。
除了基本功訓練,每天還要學習打坐。在一間安靜的禪房裏,傅斯年和其他孩子學著道士們的樣子,盤膝而坐,閉上眼睛,調整唿吸。
起初,傅斯年很難靜下心來,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各種雜念,一會兒是家鄉的父母,一會兒是白天學習的文字,一會兒又是練武場上的訓練場景。
但傅斯年不斷地嚐試調整自己的唿吸和心態,按照師父教導的方法,注意力集中在唿吸上,感受氣息在體內的流動。漸漸地,他學會了排除雜念,讓內心逐漸平靜下來,進入一種空靈的狀態。
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們逐漸適應了在全真教的生活和學習節奏。清晨,他們在鍾聲的催促下起床,先進行簡單的晨練,活動身體,然後前往教室讀書識字。
上午的課程結束後,便是午餐時間,大家圍坐在一起,享用簡單而營養的飯菜,交流著上午的學習心得。
下午則是艱苦的武藝訓練,從基本功到劍術練習,每一項都要求嚴格,孩子們在汗水的揮灑中不斷成長。傍晚時分,他們會學習打坐冥想,修養身心,感受道家思想的深邃內涵。
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兩年的時光轉瞬即逝。在這兩年裏,傅斯年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已經能夠熟練地讀寫許多文字,對道家的一些基本思想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身體素質方麵,他的基本功已經非常紮實,無論是力量、速度還是協調性,都有了質的飛躍。
此時,馬鈺道長認為他們已經具備了學習內功心法和輕功的基礎,於是決定開始正式傳授這些更為高深的武學技藝——全真內功心法。
晨鍾悠悠,其聲在全真教的山穀間迴蕩,驚起林鳥紛飛,也喚醒了一眾滿懷憧憬的少年弟子。練武場上,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光影交錯,仿若一幅天然的水墨畫。
馬鈺道長神色凝重,目光中透著期許,將全真心法的冊子逐一發放到弟子們手中,那冊子紙張雖略顯粗糙,卻承載著全真教數百年傳承的武學精要。
“徒兒們,” 馬鈺道長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氣中緩緩傳開,“這是我教的心法精要,乃曆代祖師心血所凝,其中蘊含著我道家修行之妙諦與武學之根基。今日將其交付於你們,務必用心背誦,若有不明之處,明日再來問我。這是你們邁向高深武學境界的第一步,不可懈怠,需知一分耕耘,方有一分收獲。”
弟子們接過冊子,皆麵露莊重之色,雙手微微顫抖,仿佛接過了一份神聖的使命。他們深知,這薄薄的冊子將開啟一扇通往武學殿堂的大門,門後是高深莫測的武功秘籍和令人敬仰的江湖地位。
傅斯年迴到他的房間,屋內陳設簡單,一桌、一椅、一床,牆上掛著一幅道家的陰陽雙魚圖,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傅斯年坐在那略顯破舊的書桌前,輕輕翻開那本散發著古樸氣息的冊子,紙張的沙沙聲在寂靜的房間裏格外清晰。
他逐字逐句地研讀,口中念念有詞,那些關於氣息運行、經絡穴位的文字仿佛帶著神秘的力量,引領著我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傅斯年的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世間萬物都已被他拋諸腦後,隻有眼前的心法冊子才是我唯一的追尋。遇到晦澀難懂之處,他便用炭筆仔細地標注出來,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卻滿是執著與專注,似乎在與這古老的心法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
“氣起丹田,循任督二脈而上……” 傅斯年輕聲呢喃著,試圖去理解這其中的奧秘。然而,其中一些關於內氣運轉的描述卻讓我感到困惑不已。
“何為氣感?如何才能引導內氣順遂經脈而行?” 這些問題在我的腦海中盤旋,但傅斯年並未因此而煩躁,反而更加堅定了要將其弄明白的決心。
整整一天,傅斯年足不出戶,沉浸在這心法的世界裏。陽光透過窗戶,在地上緩緩移動,從清晨的斜射,到中午的直射,再到傍晚的餘暉,我都渾然不覺。
他時而閉目沉思,時而反複誦讀那些關鍵的語句,時而在房間內踱步,試圖通過身體的運動來體悟心法中所描述的境界。
當夜幕降臨,屋內光線漸暗,他才終於將冊子合上。傅斯年揉了揉酸澀的眼睛,看著那被標注得密密麻麻的書頁,心中雖仍有疑問,但已對這心法的大概有了初步的把握。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毫不畏懼,反而充滿了期待。
“明日師父定會為我們解答這些疑惑,屆時我定要將這心法徹底融會貫通。” 傅斯年暗暗下定決心,眼神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我吹滅了桌上的蠟燭,從儲物戒中拿出了一杯快樂水,喝完之後躺在床上,準備休息。雖然身體疲憊,但精神卻異常興奮,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心法中的文字和圖像,久久難以入眠。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尚未完全照亮天空,傅斯年便早早地起床,簡單洗漱後,便手持心法冊子來到了練武場。此時,練武場上已經聚集了不少弟子,他們或在小聲討論著昨日背誦的心法,或獨自在一旁默默沉思,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絲緊張與期待。
練武場中,清風拂動衣袂,馬鈺道長身姿筆挺如鬆,端坐在一眾弟子之前。他目光平和卻又透著威嚴,緩緩開口道:“徒兒們,今日為師便為你們講解這全真心法口訣,此乃我教之根基,務必凝神細聽。”
說罷,他雙手輕輕交疊於腹前,微微仰頭,聲若洪鍾:“氣沉丹田守玄關,心寧神定意自閑。” 一字一句,清晰沉穩,在空氣中悠悠迴蕩。弟子們皆正襟危坐,目不轉睛地盯著道長,傅斯年更是全神貫注,耳朵都似豎了起來。
馬鈺道長稍作停頓,目光掃過眾弟子,接著說道:“唿吸綿綿若有無,真機萌動在其間。” 他邊說邊微微抬起右手,食指輕點,仿佛在空氣中勾勒出氣息運行的軌跡,讓那抽象的口訣變得具象可感。弟子們的眼神緊緊跟隨著道長的手指,似要將那看不見的氣機變化牢牢印在心底。
此時,一隻飛鳥從練武場上空掠過,發出清脆的鳴叫聲,但弟子們皆沉浸在道長的講解中,無人分心。馬鈺道長繼續闡釋:“任督二脈通天地,陰陽調和身自安。” 他的聲音愈發低沉,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引導著弟子們去體悟那體內的陰陽循環與天地自然的交融之道。
傅斯年心中暗自揣摩,試圖去感受那口訣所描述的境界,他微微閉目,調整唿吸,按照道長所言去探尋體內那一絲若有若無的氣息。而其他弟子也都麵色凝重,有的輕輕點頭,似有所悟;有的眉頭緊鎖,仍在苦苦思索。
馬鈺道長見弟子們的神情,微微一笑,鼓勵道:“莫要著急,此口訣需反複體悟,方能有所得。且聽這最後一句:持之以恆功自成,超凡入聖心向仙。你們先結合今天講的與自己體悟的相互印證下,下午有問題咱們再講。” 話語中滿是對弟子們的期許。
到了下午,馬鈺道長看著下麵得的弟子,說道,“有什麽問題都問出來吧。”弟子們聞言,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有的弟子問道:“師父,這心法中所說的‘凝神靜氣’,到底要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入靜呢?” 還有的弟子問:“師父,關於內氣的運轉路線,弟子還是有些不太明白,能否再詳細講解一下?”
馬鈺道長一一耐心解答,他的聲音平和而舒緩,仿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夠驅散弟子們心中的困惑。我站在一旁,認真聆聽著師父的講解,不時對照著自己手中的心法冊子,將師父的話銘記於心。每當師父解答一個問題,他心中的疑惑便少了一分,對心法的理解也更進了一步。
經過一番詳細的解答,弟子們的大部分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馬鈺道長見此,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好了,既然你們都已對心法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來便開始練習。記住,內功心法的修煉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你們持之以恆,用心去體悟。在修煉的過程中,不可急於求成,否則極易走火入魔,危害自身。”
馬鈺道長接著說道,“徒兒們,大家今晚迴去再鞏固鞏固,內功修煉至關重要,今晚再好好體悟下,明日再修煉。”然後大家就去吃了晚飯,各自迴房間繼續體悟全真心法。
第二日,晨曦的微光透過繁茂枝葉的縫隙,星星點點地灑落在全真教寧靜的練武場上,為這片武學聖地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紗,仿佛是上天灑下的祥瑞之光,預示著今日將有一場意義非凡的傳承。
馬鈺道長一襲灰色道袍,身姿挺拔如鬆,神色莊嚴肅穆,靜靜地佇立在練武場的前方。他的目光深邃而平和,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玄機,又似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慈愛,仿佛一位降臨塵世的仙人,散發著讓人敬畏又親近的氣息。
傅斯年迴到房間,躺在硬邦邦的床榻上,卻怎麽也睡不著。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白天看到的一切,想象著明天將會開始的練功,心中既興奮又有些忐忑不安。不知過了多久,他才在這種複雜的情緒中漸漸進入夢鄉。
第二天清晨,清脆的鍾聲在山間迴蕩,喚醒了沉睡中的傅斯年。他迅速起身,穿好衣服,洗漱完畢後,便和其他孩子一同來到了練武場。馬鈺道長早已等候在那裏,他身著一襲灰色道袍,身姿挺拔,麵容和藹卻又透著一股威嚴。
馬鈺道長看著這些朝氣蓬勃的孩子們,微微點頭,說道:“孩子們,你們初來乍到,年齡尚小,根基不穩。故而需先從讀書認字學起,這乃是理解我道家經典和武學要義的根基所在。” 說罷,便帶著他們來到了一間寬敞明亮的教室。
教室裏擺放著一排排書桌和椅子,黑板上方掛著一幅孔子的畫像。一位年長的道士站在講台上,手中拿著一本泛黃的書籍。孩子們依次入座後,便開始了他們的讀書識字之旅。
傅斯年坐在書桌前,眼神專注地看著老師手中的書本,認真聆聽著老師的講解。他深知這來之不易的學習機會的珍貴,因此格外用心(之前學習的都是簡體字,現在使用的是繁體字,要好好學習才行,不然武林秘籍都看不懂)。
從最基礎的筆畫開始學起,一橫一豎、一撇一捺,傅斯年都寫得極為認真,力求每一個字都工整規範。每當遇到不懂的問題時,他都會毫不猶豫地舉起手,向老師請教。老師也總是耐心地解答他的疑問,對他的勤奮好學頗為讚賞。
上午的時光在朗朗的讀書聲和沙沙的寫字聲中悄然流逝。用過午飯後,便是鍛煉身體素質的基本功訓練時間。
孩子們來到練武場,在陽光的照耀下,開始了艱苦的訓練。首先是紮馬步,這看似簡單的動作,卻需要極強的耐力和腿部力量。
傅斯年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緩緩下蹲,膝蓋彎曲成直角,雙手握拳置於腰間。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雙腿開始酸痛不已,汗水不停地從額頭滑落,滴在腳下的土地上。
傅斯年的身體微微顫抖,想要站起來休息,但看到周圍的孩子都在堅持,他咬了咬牙,心中暗自鼓勵自己:一定要堅持下去,這是成為大俠的第一步。就這樣,我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在紮馬步的訓練中堅持了下來。
接下來是踢腿和出拳的練習。傅斯年跟著師兄們的示範,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這些動作。每一次踢腿都要盡量抬高,力求動作的標準和有力;每一次出拳都要快速而精準,感受手臂肌肉的收縮和發力。
雖然這些動作枯燥乏味,但傅斯年從未有過絲毫的懈怠,他知道,隻有將這些基本功練紮實,才能在未來的武學之路上走得更遠。
除了基本功訓練,每天還要學習打坐。在一間安靜的禪房裏,傅斯年和其他孩子學著道士們的樣子,盤膝而坐,閉上眼睛,調整唿吸。
起初,傅斯年很難靜下心來,腦海中總是會浮現出各種雜念,一會兒是家鄉的父母,一會兒是白天學習的文字,一會兒又是練武場上的訓練場景。
但傅斯年不斷地嚐試調整自己的唿吸和心態,按照師父教導的方法,注意力集中在唿吸上,感受氣息在體內的流動。漸漸地,他學會了排除雜念,讓內心逐漸平靜下來,進入一種空靈的狀態。
日子一天天過去,孩子們逐漸適應了在全真教的生活和學習節奏。清晨,他們在鍾聲的催促下起床,先進行簡單的晨練,活動身體,然後前往教室讀書識字。
上午的課程結束後,便是午餐時間,大家圍坐在一起,享用簡單而營養的飯菜,交流著上午的學習心得。
下午則是艱苦的武藝訓練,從基本功到劍術練習,每一項都要求嚴格,孩子們在汗水的揮灑中不斷成長。傍晚時分,他們會學習打坐冥想,修養身心,感受道家思想的深邃內涵。
就這樣,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兩年的時光轉瞬即逝。在這兩年裏,傅斯年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已經能夠熟練地讀寫許多文字,對道家的一些基本思想也有了深刻的理解。在身體素質方麵,他的基本功已經非常紮實,無論是力量、速度還是協調性,都有了質的飛躍。
此時,馬鈺道長認為他們已經具備了學習內功心法和輕功的基礎,於是決定開始正式傳授這些更為高深的武學技藝——全真內功心法。
晨鍾悠悠,其聲在全真教的山穀間迴蕩,驚起林鳥紛飛,也喚醒了一眾滿懷憧憬的少年弟子。練武場上,陽光透過斑駁的樹葉灑下,光影交錯,仿若一幅天然的水墨畫。
馬鈺道長神色凝重,目光中透著期許,將全真心法的冊子逐一發放到弟子們手中,那冊子紙張雖略顯粗糙,卻承載著全真教數百年傳承的武學精要。
“徒兒們,” 馬鈺道長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氣中緩緩傳開,“這是我教的心法精要,乃曆代祖師心血所凝,其中蘊含著我道家修行之妙諦與武學之根基。今日將其交付於你們,務必用心背誦,若有不明之處,明日再來問我。這是你們邁向高深武學境界的第一步,不可懈怠,需知一分耕耘,方有一分收獲。”
弟子們接過冊子,皆麵露莊重之色,雙手微微顫抖,仿佛接過了一份神聖的使命。他們深知,這薄薄的冊子將開啟一扇通往武學殿堂的大門,門後是高深莫測的武功秘籍和令人敬仰的江湖地位。
傅斯年迴到他的房間,屋內陳設簡單,一桌、一椅、一床,牆上掛著一幅道家的陰陽雙魚圖,除此之外,別無他物。傅斯年坐在那略顯破舊的書桌前,輕輕翻開那本散發著古樸氣息的冊子,紙張的沙沙聲在寂靜的房間裏格外清晰。
他逐字逐句地研讀,口中念念有詞,那些關於氣息運行、經絡穴位的文字仿佛帶著神秘的力量,引領著我進入一個全新的世界。
傅斯年的眼神專注而堅定,仿佛世間萬物都已被他拋諸腦後,隻有眼前的心法冊子才是我唯一的追尋。遇到晦澀難懂之處,他便用炭筆仔細地標注出來,眉頭微微皺起,眼神中卻滿是執著與專注,似乎在與這古老的心法進行一場無聲的對話。
“氣起丹田,循任督二脈而上……” 傅斯年輕聲呢喃著,試圖去理解這其中的奧秘。然而,其中一些關於內氣運轉的描述卻讓我感到困惑不已。
“何為氣感?如何才能引導內氣順遂經脈而行?” 這些問題在我的腦海中盤旋,但傅斯年並未因此而煩躁,反而更加堅定了要將其弄明白的決心。
整整一天,傅斯年足不出戶,沉浸在這心法的世界裏。陽光透過窗戶,在地上緩緩移動,從清晨的斜射,到中午的直射,再到傍晚的餘暉,我都渾然不覺。
他時而閉目沉思,時而反複誦讀那些關鍵的語句,時而在房間內踱步,試圖通過身體的運動來體悟心法中所描述的境界。
當夜幕降臨,屋內光線漸暗,他才終於將冊子合上。傅斯年揉了揉酸澀的眼睛,看著那被標注得密密麻麻的書頁,心中雖仍有疑問,但已對這心法的大概有了初步的把握。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前方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我毫不畏懼,反而充滿了期待。
“明日師父定會為我們解答這些疑惑,屆時我定要將這心法徹底融會貫通。” 傅斯年暗暗下定決心,眼神中閃爍著堅毅的光芒。我吹滅了桌上的蠟燭,從儲物戒中拿出了一杯快樂水,喝完之後躺在床上,準備休息。雖然身體疲憊,但精神卻異常興奮,腦海中不斷浮現出心法中的文字和圖像,久久難以入眠。
次日清晨,當第一縷陽光尚未完全照亮天空,傅斯年便早早地起床,簡單洗漱後,便手持心法冊子來到了練武場。此時,練武場上已經聚集了不少弟子,他們或在小聲討論著昨日背誦的心法,或獨自在一旁默默沉思,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絲緊張與期待。
練武場中,清風拂動衣袂,馬鈺道長身姿筆挺如鬆,端坐在一眾弟子之前。他目光平和卻又透著威嚴,緩緩開口道:“徒兒們,今日為師便為你們講解這全真心法口訣,此乃我教之根基,務必凝神細聽。”
說罷,他雙手輕輕交疊於腹前,微微仰頭,聲若洪鍾:“氣沉丹田守玄關,心寧神定意自閑。” 一字一句,清晰沉穩,在空氣中悠悠迴蕩。弟子們皆正襟危坐,目不轉睛地盯著道長,傅斯年更是全神貫注,耳朵都似豎了起來。
馬鈺道長稍作停頓,目光掃過眾弟子,接著說道:“唿吸綿綿若有無,真機萌動在其間。” 他邊說邊微微抬起右手,食指輕點,仿佛在空氣中勾勒出氣息運行的軌跡,讓那抽象的口訣變得具象可感。弟子們的眼神緊緊跟隨著道長的手指,似要將那看不見的氣機變化牢牢印在心底。
此時,一隻飛鳥從練武場上空掠過,發出清脆的鳴叫聲,但弟子們皆沉浸在道長的講解中,無人分心。馬鈺道長繼續闡釋:“任督二脈通天地,陰陽調和身自安。” 他的聲音愈發低沉,仿佛蘊含著無盡的奧秘,引導著弟子們去體悟那體內的陰陽循環與天地自然的交融之道。
傅斯年心中暗自揣摩,試圖去感受那口訣所描述的境界,他微微閉目,調整唿吸,按照道長所言去探尋體內那一絲若有若無的氣息。而其他弟子也都麵色凝重,有的輕輕點頭,似有所悟;有的眉頭緊鎖,仍在苦苦思索。
馬鈺道長見弟子們的神情,微微一笑,鼓勵道:“莫要著急,此口訣需反複體悟,方能有所得。且聽這最後一句:持之以恆功自成,超凡入聖心向仙。你們先結合今天講的與自己體悟的相互印證下,下午有問題咱們再講。” 話語中滿是對弟子們的期許。
到了下午,馬鈺道長看著下麵得的弟子,說道,“有什麽問題都問出來吧。”弟子們聞言,紛紛圍攏過來,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有的弟子問道:“師父,這心法中所說的‘凝神靜氣’,到底要如何才能做到真正的入靜呢?” 還有的弟子問:“師父,關於內氣的運轉路線,弟子還是有些不太明白,能否再詳細講解一下?”
馬鈺道長一一耐心解答,他的聲音平和而舒緩,仿佛有一種神奇的魔力,能夠驅散弟子們心中的困惑。我站在一旁,認真聆聽著師父的講解,不時對照著自己手中的心法冊子,將師父的話銘記於心。每當師父解答一個問題,他心中的疑惑便少了一分,對心法的理解也更進了一步。
經過一番詳細的解答,弟子們的大部分問題都得到了解決,臉上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
馬鈺道長見此,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好了,既然你們都已對心法有了一定的理解,接下來便開始練習。記住,內功心法的修煉並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你們持之以恆,用心去體悟。在修煉的過程中,不可急於求成,否則極易走火入魔,危害自身。”
馬鈺道長接著說道,“徒兒們,大家今晚迴去再鞏固鞏固,內功修煉至關重要,今晚再好好體悟下,明日再修煉。”然後大家就去吃了晚飯,各自迴房間繼續體悟全真心法。
第二日,晨曦的微光透過繁茂枝葉的縫隙,星星點點地灑落在全真教寧靜的練武場上,為這片武學聖地披上了一層淡淡的金紗,仿佛是上天灑下的祥瑞之光,預示著今日將有一場意義非凡的傳承。
馬鈺道長一襲灰色道袍,身姿挺拔如鬆,神色莊嚴肅穆,靜靜地佇立在練武場的前方。他的目光深邃而平和,仿佛能洞察世間萬物的玄機,又似蘊含著無盡的智慧與慈愛,仿佛一位降臨塵世的仙人,散發著讓人敬畏又親近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