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連雲堡之戰,在高仙芝的率領下,隻一日便擊潰了吐蕃兵士的防守,唐軍大獲全勝。那監軍邊令誠向高仙芝等人豎起了大拇指,並毫不吝嗇的誇讚道:“前幾位將軍未能完成的,高將軍你隻一日便攻破了這連雲堡,大功一件。”


    高仙芝不敢苟同,他謙虛的說道:“公公言重了,離征服小勃律,趕走吐蕃人還甚遠呢。”


    隨後他指著遠處的埋在夜色之中的坦駒嶺說道:“公公,時間緊迫,咱們明日需翻越坦駒嶺,過了坦駒嶺之後,便能直衝而下,一鼓作氣拿下小勃律國的都城,那時才算再次征服小勃律國呢。”


    “那坦駒嶺很高啊,咱們的大軍一定得從上麵翻過去嗎?”白天時,邊令誠早就看到了那高高的,像一把巨大的鐵閘一樣橫亙在前方的坦駒嶺,那坦駒嶺高聳入雲,比蔥嶺還要高,而且上麵白雪皚皚,終年不化,甚是寒冷。邊令誠身體瘦小單薄,他連爬蔥嶺都覺得困難了,還得了瘴氣症,若再爬這坦駒嶺的話,很可能性命都要留在上麵,故而露出了些怯意。


    高仙芝答道:“公公,時間緊迫,咱們是必須翻越坦駒嶺山口的,那山口是從這裏前往小勃律國都城的必經之路,也是最快之路,否則的話就必須繞道,那樣的話將耗費極長的時間,吐蕃國內便有時間調兵支援小勃律,而且其他道路吐蕃人都有重兵把守,咱們未必就能過得去,若是如此,咱們之前的付出都將前功盡棄。”


    “高將軍,雜家明白你的意思,可是雜家這身體,恐怕...”邊令誠說道。


    高仙芝這下才明白邊令誠想要做什麽了,原來這死太監是自己膽怯啊,於是他說道:“這樣吧,公公,您就留在這連雲堡吧,這裏的物資豐富,又剛好在瓦罕走廊內,我再讓那三千病弱傷殘的兵士留在此地休整,他們可以保障您的安全,您看這樣安排可好?”


    邊令誠大喜,他早就想聽到高仙芝這句話了,於是點點頭表示認可。當然了,高仙芝也同樣不想把這個累贅帶在身邊,若真在翻越坦駒嶺時出了什麽差錯的話,他可不知道怎麽向李隆基交代呢。


    第二日一大早,大唐安西兵在高仙芝的帶領之下,浩浩蕩蕩的南下,往坦駒嶺山口而去。


    話說那坦駒嶺(現今的達爾闊特山口)山口海拔高達4800米,它北側河穀的海拔在3400米,也就是說大唐安西軍要翻越坦駒嶺山口的話,還需要往上再爬1400米。


    這1400米的高度,即便是平原地區,也能讓人累得半死不活的,更何況是在空氣稀薄,氣候寒冷的高原地區啊,再就是將士們的武器和鎧甲以及其他供給也增加了翻越坦駒嶺的負重,另外這前往坦駒嶺山口的道路還極為陡峭,為此,對於一直生活在低海拔地區中的大唐安西兵們來說,翻越坦駒嶺也將麵臨極大的挑戰。


    “李嗣業,你部負責前方開路,田珍,你部負責墊後,有落隊者,抬都要抬過這坦駒嶺。”高仙芝抬頭望著眼前這高聳入雲的坦駒嶺,吩咐道。


    兩位中郎將點點頭,各自安排去了。昆多是吐蕃人了,故而相對於其他人更適應這裏的環境,他走在隊伍的最前麵,把控著整個隊伍往上爬的節奏,這就好比結隊遷徙的大雁,領頭雁的作用除了在前麵領路破風外,還包括如何控製行進的節奏,最大化的節省體力。


    這坦駒嶺山口山高路陡,大唐安西兵們每十個人一組,用繩子綁在腰間,連在一塊,這樣既能防止某個人跌倒打滑跌入懸崖,也不至於讓那些體力不支的人掉隊。


    遠遠望去,這群安西兵們像一條長長的巨蛇一般,彎彎曲曲盤延於坦駒嶺的北側,就這麽往上艱難的爬行了三天,前方還要三四百步的路程便到那山口的頂端了,大夥兒決定繼續歇息片刻,再一鼓作氣爬上山口頂端。


    在這種環境中爬山,越往上爬,空氣越稀薄,唿吸越困難,快到山頂之時,每往上爬百來步就需要停下來休息片刻,然後往嘴裏塞幾粒茱萸,刺激血液循環,以抵抗這裏的嚴寒。


    好在此前把那些病弱傷殘之人留在連雲堡,而且這些大唐安西兵年輕力壯,又在高原行軍了幾個月,所以此時雖然有些兵士出現了瘴氣症,但還能行走,不至於嚴重到丟了性命。


    眼看就要到山口頂端了,李嗣業、楊虎、康寧等人躺了下來休息,他們望著天空,在這高海拔的大山之上,離天空越近,天也越蔚藍,實在是太美了,若周邊不那麽荒涼貧瘠的話,真願意一輩子都生活在這裏。


    “好了,起來了,最後幾百步,勝利就在前方。”李嗣業站了起來,對著自己的人馬大聲喊道,他生怕再歇下去的話,就更沒勁往上爬了,因為人的身體疲勞後再過長的時間處於放鬆狀態之下的話,它會認為接下來也會如此,再往上爬就會更累了。


    大夥兒很不情願的站了起來,再次挪開了那沉重的雙腿。半個時辰後,他們終於爬上了坦駒嶺山口的頂端。站在此處再望向四周,除了幾座高大的神山外,其餘群山都在腳下了,真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


    “你們看,那山腰上的那一隊人是誰?”康寧眼尖,他指著坦駒嶺南側遠遠的山腰,正在爬越一個小山脊的一隊人馬喊道:“是不是圭亞瓊他們?”


    李嗣業順著他指的方向望去,其實那隊人馬離他們極遠,看上去就像一隊螞蟻在那邊慢慢的爬行。圭亞瓊敗逃之後,便帶著剩餘一千餘殘兵往南撤退,晚上他們也不敢登山,故而也是第二日才往上爬的。圭亞瓊他們是吐蕃人,一直生活在三千米以上的高原,因而比大唐安西軍們來說,更適應這兒的環境,故而便領先了他們近一天的路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刀陌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莫墨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莫墨惜並收藏唐刀陌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