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順藤摸瓜
重生80:我帶著狼崽子尋獵大山 作者:淵博之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不但打破了封鎖,還開辟了新的銷售渠道。
縣化工廠見這招不成,又出新招:
突然把化肥價格降到成本價以下!
這是要打價格戰啊!
立即召集銷售人員開會:
“記住!咱們比的不是價格,是質量!”
“從今天起,每一袋化肥都要檢驗,保證純度!”
果然,雖然價格比別人貴一點,但農民還是願意買他們的肥料。
“周國宏廠裏的化肥好用!”
“就是!用了就見效,值這個價!”
但縣化工廠最陰損的招數還在後麵。
這天,他們突然散布謠言:
說周國宏的化肥廠偷工減料,化肥都是假的!
這下可麻煩了。
很多農民都不敢買了,怕坑了莊稼。
周國宏二話不說,立即請來質檢部門。
當場從倉庫抽檢,結果證明:不光合格,還超過了國家標準!
這下謠言不攻自破。
但對手還不死心。
這天深夜,化肥廠突然著火了!
“不好了!”門衛急匆匆打來電話,“倉庫著火了!”
而且監控拍下了行兇者的身影:
是縣化工廠老總的兒子!
警察一查,順藤摸瓜,揪出了一個大案:
原來縣化工廠這些年沒少幹違法的事!
有的原料是走私的,有的化肥是摻假的,更有甚者直接用工業原料冒充!
“難怪他們的化肥這麽便宜!”周國宏恍然大悟。
市裏立即派人來查。
結果不要緊,問題可大了!
縣化工廠直接被勒令停產,幾個負責人也被抓了起來。
這下那些想搞破壞的人可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知道,要把化肥廠辦好,還有很多事要做。
“這次的事給了我們一個教訓。”
他說,“做企業要講誠信,要對得起農民!”
“從今天起,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寧可少賺點,也不能坑害農民!”
在農村辦企業,不光要有本事,還要有良心!
化肥廠走上正軌,周國宏又盯上了新項目:
辦個農藥廠!
這年頭地裏蟲害多,農藥需求大。
但市麵上的農藥不是太貴就是不好用。
“咱們也來幹這個!”周國宏對村委會說。
大家都支持,但張老爺子提醒:
“這事得謹慎。農藥是危險品,管理要嚴格!”
周國宏點點頭:“我明白。咱們一定按規矩來!”
立即著手籌建。
選址、環評、審批,事事都按程序辦。
但縣農藥廠顯然不願意看到新對手。
這天,他們派人來警告:
“周國宏,這行當不是你能幹的!識相的趕緊退出!”
“哼!你等著!”
對方放下狠話就走。
果然,第二天環保局就來人了。
說是要查汙染問題。
但周國宏早有準備:
環保設施一應俱全,達到了國家標準。
查來查去,挑不出毛病。
但縣農藥廠還不死心。
這天,他們突然在報紙上登廣告:
說周國宏的農藥廠存在安全隱患,讓農民不要買他們的產品。
周國宏二話不說,立即請來安監部門檢查。
結果證明:不光安全措施完備,還是全縣最規範的!
這下那些造謠的人可真是啞口無言。
但對手最陰險的招數還在後麵。
這天,一個送貨的師傅突然昏倒了!
送醫院一查:中毒!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
安全部門立即來查。
“必須停產整頓!”他們說。
立即調取監控錄像:
原來是有人故意往師傅的水杯裏下藥!
而幹這事的,正是縣農藥廠的人!
“這幫王八蛋!”
周國宏怒道,“居然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
警察一查,順藤摸瓜,揪出了一個驚人的黑幕:
原來縣農藥廠這些年一直在偷偷生產假農藥!
用工業原料勾兌,害死了不知多少莊稼!
縣農藥廠的幾個負責人全被抓了起來。
這下那些想整垮周國宏的人可真是自食其果!
但他沒有得意。
反而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這次的事給了我們一個教訓。”他說,“做農藥要講良心,要對得起農民!”
“從今天起,每一批產品都要檢驗。寧可產量少點,也不能出問題!”
大家都認真地記著。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做企業的根本。
農藥廠很快就打出了名氣。
“周國宏廠裏的農藥好用!”
“就是!打一次就靈,值這個價!”
生意越來越好,規模也越來越大。
這天,張清雅突然問他:
“老公,你就不累嗎?”
周國宏笑笑:“幹事業哪有不累的?”
“但隻要能幫到鄉親們,再累也值得!”
聽著丈夫的話,張清雅心裏暖暖的。
她知道,自己嫁對人了!
第二天一早,周國宏又開始忙活。
這次他盯上了新項目:
辦個農機修理廠!
現在農村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
拖拉機、收割機、打穀機……
但修理網點太少,農民遇到故障很不方便。
“必須辦一個!”
周國宏對村委會說。
大家都支持,但張老爺子還是提醒:
“這事也得謹慎。技術要跟得上,人才要儲備好。”
周國宏點點頭:“我已經想好了。”
立即派人去技校招工,培訓技術。
同時購置設備,籌建廠房。
但縣農機修配廠顯然不願意看到競爭對手。
“周國宏,這行當不是你能染指的!識相的趕緊退出!”
周國宏冷笑:“怎麽?想壟斷?”
先是設備供應商突然毀約,說是貨源緊張。
然後是技術人員也不來了,說是受到威脅。
最後連場地都租不到,說是有人施壓。
這是要把修理廠扼殺在搖籃裏啊!
首先,從外地買設備,雖然貴點但保證質量。
其次,自己培訓技工,雖然慢點但更可靠。
最後,在村裏建廠房,反而省了租金。
修理廠很快就建起來了。
第一天開業,就有不少農民送機器來修。
“總算有個地方修車了!”大家都說。
但縣農機修配廠顯然不會善罷甘休。
這天,他們突然降價:
修理費減半,配件也便宜一半!
立即召集技工開會:
“記住!咱們比的不是價格,是技術!”
“從今天起,每台機器都要修好,讓農民真正得實惠!”
果然,雖然價格比別人貴點,但農民還是願意來這修。
縣化工廠見這招不成,又出新招:
突然把化肥價格降到成本價以下!
這是要打價格戰啊!
立即召集銷售人員開會:
“記住!咱們比的不是價格,是質量!”
“從今天起,每一袋化肥都要檢驗,保證純度!”
果然,雖然價格比別人貴一點,但農民還是願意買他們的肥料。
“周國宏廠裏的化肥好用!”
“就是!用了就見效,值這個價!”
但縣化工廠最陰損的招數還在後麵。
這天,他們突然散布謠言:
說周國宏的化肥廠偷工減料,化肥都是假的!
這下可麻煩了。
很多農民都不敢買了,怕坑了莊稼。
周國宏二話不說,立即請來質檢部門。
當場從倉庫抽檢,結果證明:不光合格,還超過了國家標準!
這下謠言不攻自破。
但對手還不死心。
這天深夜,化肥廠突然著火了!
“不好了!”門衛急匆匆打來電話,“倉庫著火了!”
而且監控拍下了行兇者的身影:
是縣化工廠老總的兒子!
警察一查,順藤摸瓜,揪出了一個大案:
原來縣化工廠這些年沒少幹違法的事!
有的原料是走私的,有的化肥是摻假的,更有甚者直接用工業原料冒充!
“難怪他們的化肥這麽便宜!”周國宏恍然大悟。
市裏立即派人來查。
結果不要緊,問題可大了!
縣化工廠直接被勒令停產,幾個負責人也被抓了起來。
這下那些想搞破壞的人可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知道,要把化肥廠辦好,還有很多事要做。
“這次的事給了我們一個教訓。”
他說,“做企業要講誠信,要對得起農民!”
“從今天起,每一個環節都要嚴格把關。寧可少賺點,也不能坑害農民!”
在農村辦企業,不光要有本事,還要有良心!
化肥廠走上正軌,周國宏又盯上了新項目:
辦個農藥廠!
這年頭地裏蟲害多,農藥需求大。
但市麵上的農藥不是太貴就是不好用。
“咱們也來幹這個!”周國宏對村委會說。
大家都支持,但張老爺子提醒:
“這事得謹慎。農藥是危險品,管理要嚴格!”
周國宏點點頭:“我明白。咱們一定按規矩來!”
立即著手籌建。
選址、環評、審批,事事都按程序辦。
但縣農藥廠顯然不願意看到新對手。
這天,他們派人來警告:
“周國宏,這行當不是你能幹的!識相的趕緊退出!”
“哼!你等著!”
對方放下狠話就走。
果然,第二天環保局就來人了。
說是要查汙染問題。
但周國宏早有準備:
環保設施一應俱全,達到了國家標準。
查來查去,挑不出毛病。
但縣農藥廠還不死心。
這天,他們突然在報紙上登廣告:
說周國宏的農藥廠存在安全隱患,讓農民不要買他們的產品。
周國宏二話不說,立即請來安監部門檢查。
結果證明:不光安全措施完備,還是全縣最規範的!
這下那些造謠的人可真是啞口無言。
但對手最陰險的招數還在後麵。
這天,一個送貨的師傅突然昏倒了!
送醫院一查:中毒!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
安全部門立即來查。
“必須停產整頓!”他們說。
立即調取監控錄像:
原來是有人故意往師傅的水杯裏下藥!
而幹這事的,正是縣農藥廠的人!
“這幫王八蛋!”
周國宏怒道,“居然用這種下三濫的手段!”
警察一查,順藤摸瓜,揪出了一個驚人的黑幕:
原來縣農藥廠這些年一直在偷偷生產假農藥!
用工業原料勾兌,害死了不知多少莊稼!
縣農藥廠的幾個負責人全被抓了起來。
這下那些想整垮周國宏的人可真是自食其果!
但他沒有得意。
反而更加嚴格要求自己。
“這次的事給了我們一個教訓。”他說,“做農藥要講良心,要對得起農民!”
“從今天起,每一批產品都要檢驗。寧可產量少點,也不能出問題!”
大家都認真地記著。
因為他們知道,這是做企業的根本。
農藥廠很快就打出了名氣。
“周國宏廠裏的農藥好用!”
“就是!打一次就靈,值這個價!”
生意越來越好,規模也越來越大。
這天,張清雅突然問他:
“老公,你就不累嗎?”
周國宏笑笑:“幹事業哪有不累的?”
“但隻要能幫到鄉親們,再累也值得!”
聽著丈夫的話,張清雅心裏暖暖的。
她知道,自己嫁對人了!
第二天一早,周國宏又開始忙活。
這次他盯上了新項目:
辦個農機修理廠!
現在農村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
拖拉機、收割機、打穀機……
但修理網點太少,農民遇到故障很不方便。
“必須辦一個!”
周國宏對村委會說。
大家都支持,但張老爺子還是提醒:
“這事也得謹慎。技術要跟得上,人才要儲備好。”
周國宏點點頭:“我已經想好了。”
立即派人去技校招工,培訓技術。
同時購置設備,籌建廠房。
但縣農機修配廠顯然不願意看到競爭對手。
“周國宏,這行當不是你能染指的!識相的趕緊退出!”
周國宏冷笑:“怎麽?想壟斷?”
先是設備供應商突然毀約,說是貨源緊張。
然後是技術人員也不來了,說是受到威脅。
最後連場地都租不到,說是有人施壓。
這是要把修理廠扼殺在搖籃裏啊!
首先,從外地買設備,雖然貴點但保證質量。
其次,自己培訓技工,雖然慢點但更可靠。
最後,在村裏建廠房,反而省了租金。
修理廠很快就建起來了。
第一天開業,就有不少農民送機器來修。
“總算有個地方修車了!”大家都說。
但縣農機修配廠顯然不會善罷甘休。
這天,他們突然降價:
修理費減半,配件也便宜一半!
立即召集技工開會:
“記住!咱們比的不是價格,是技術!”
“從今天起,每台機器都要修好,讓農民真正得實惠!”
果然,雖然價格比別人貴點,但農民還是願意來這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