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發展壯大
重生80:我帶著狼崽子尋獵大山 作者:淵博之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周國宏眼前一亮:“這個主意好!”
他立即召集人手,開始規劃新項目。
這天,張老爺子來視察。
“小周啊,你這發展得不錯!”
老人家滿意地說,“不過要注意一點。”
“什麽?”
“農村水很深。這次把王二癩子父子送進去了,但難保不會有新的麻煩。你要多長個心眼。”
周國宏點點頭:“我明白。以後會更加謹慎。”
“兒啊,我聽說你要辦科技示範園?”
“是啊。”
周國宏說,“這樣可以帶動更多產業,讓大家都能致富。”
老太太欣慰地說:“好啊!你爹要是在天有靈,看到你現在這樣,會很欣慰的。”
這些年,他一直謹記這些話。
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走歪門邪道。
“老公。”
張清雅給他夾菜,“你又想爸了?”
周國宏點點頭:“是啊。要不是他當年支持我養豬,也不會有今天。”
“爸在天上看著呢。”
張清雅安慰道,“他一定為你驕傲!”
第二天一早,周國宏就開始規劃科技示範園。
首先是劃分功能區:養殖區、種植區、觀光區、科普區……
然後是完善配套設施:停車場、餐廳、休息區、展示廳……
最後還要考慮如何與周邊產業配套。
“周哥,這投資可不小啊!”
王老板算了算賬,“起碼要兩百萬!”
周國宏胸有成竹:“沒事,我已經想好了。”
他拿出一份計劃書:“首先是政府補貼,這個已經批了五十萬。”
“然後是銀行貸款,我準備貸七十萬。”
“剩下的,可以找社會投資。我已經聯係了幾個有實力的老板,他們都有意向……”
王老板佩服地說:“周哥,你早就想好了啊!”
周國宏笑笑:“做大事,當然要有準備。”
“宏伢子!縣裏的領導要來視察!”
“什麽時候?”
“後天!聽說還要在咱們這開現場會,推廣經驗!”
周國宏立即安排人手準備。
從衛生環境到資料展示,從接待流程到匯報材料,都要精心準備。
這天晚上,他召集全體員工開會。
“這次機會難得。”
他說,“一定要把最好的一麵展現出來!”
大家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第二天一早,養殖場就熱鬧起來。
工人們分工合作,有的打掃衛生,有的布置展廳,有的練習講解……
張清雅也忙著張羅飯菜,要招待上百號人呢!
終於,縣領導來了。
周國宏帶著他們參觀,詳細介紹了養殖場的發展曆程和未來規劃。
“很好!”
縣長連連稱讚,“這才是現代農業該有的樣子!”
“周總,你們這個模式很成功!”
分管農業的副縣長說,“迴去我就向市裏匯報,爭取更多支持!”
參觀結束後,現場會開始了。
縣領導在會上表揚了養殖場的做法,要求全縣推廣這種模式。
“要像周總這樣,既講效益,又重環保。既抓生產,又帶農戶。這才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正確方向!”
周國宏在台下聽著。
這些成績,是多少人的心血換來的啊!
散會後,張老爺子拉著他的手:“小周啊,你幹得很好!”
周國宏點點頭:“您放心,我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
晚上迴到家,張清雅給他按摩肩膀。
“老公,你累壞了吧?”
周國宏握住她的手:“有你在身邊,什麽都不累。”
看著妻子溫柔的樣子,他心裏說不出的溫暖。
這些年,要不是她一直支持,自己也走不到今天。
“對了。”
張清雅說,“今天我聽村裏人說,好多人想跟著你學養殖呢!”
周國宏點點頭:“好啊!正好可以帶動更多人致富。”
第二天一早,果然有不少人來找他。
有的是想學技術,有的是想要合作,還有的是想投資。
周國宏都認真記錄,然後一一分析。
“可以組建養殖合作社。”
他說,“這樣大家抱團發展,風險小、效益好。”
“而且政府對合作社有扶持政策,這也是個機會。”
村民們聽得很認真,紛紛表示支持。
這時,周興發也來了。
“宏伢子,算我一個!”
老人家說,“雖然沒多少錢,但這點積蓄都投進去!”
周國宏心裏一暖:“好啊爺!您老有這心就夠了!”
很快,養殖合作社就組建起來了。
周國宏當選理事長,負責統一管理和技術指導。
第一批就有二十戶入社,投資達到五十萬!
“這是個好事啊!”
李大富高興地說,“有了合作社,大家就能抱團發展了!”
周國宏點點頭:“是啊。這樣不光能讓更多人致富,還能形成產業集群。”
“周哥!市裏要來人了!說是要考察咱們的產業化模式!”
周國宏立即召集人手準備。
這次不光要展示養殖場,還要把合作社的情況也匯報上去。
讓領導們看看,他們是怎麽帶動農民致富的!
夜深了,周國宏坐在院子裏抽煙。
從最初的幾頭豬,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化養殖。
從單打獨鬥,到帶動全村致富。
這條路,走得值!
“老公,別抽了。”
張清雅披著外套走來,“明天還要忙呢。”
周國宏摟緊她:“有你在身邊,我什麽都不怕!”
清晨的陽光灑在科技示範園裏,工人們已經開始忙碌。
經過半年的建設,科技示範園已經初具規模。
現代化的養殖區、種植區一應俱全,科普館、展示廳也都建好了。
最讓他欣慰的是,合作社發展得很好。
現在已經有五十戶入社,存欄生豬突破兩萬頭!
“周哥!”
王老板匆匆跑來,“省裏來電話了!”
“說是要把咱們列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不光有政策支持,還能享受稅收優惠。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塊金字招牌!
他立即召集骨幹開會,研究如何借此機會做大做強。
“首先要擴大規模。”
他說,“現在的兩萬頭還不夠,要爭取達到五萬頭!”
“然後是延伸產業鏈。不光養豬,還要搞深加工。”
“最後是打造品牌。咱們的豬肉品質好,完全可以創立自己的品牌!”
他立即召集人手,開始規劃新項目。
這天,張老爺子來視察。
“小周啊,你這發展得不錯!”
老人家滿意地說,“不過要注意一點。”
“什麽?”
“農村水很深。這次把王二癩子父子送進去了,但難保不會有新的麻煩。你要多長個心眼。”
周國宏點點頭:“我明白。以後會更加謹慎。”
“兒啊,我聽說你要辦科技示範園?”
“是啊。”
周國宏說,“這樣可以帶動更多產業,讓大家都能致富。”
老太太欣慰地說:“好啊!你爹要是在天有靈,看到你現在這樣,會很欣慰的。”
這些年,他一直謹記這些話。
即使在最艱難的時候,也沒有走歪門邪道。
“老公。”
張清雅給他夾菜,“你又想爸了?”
周國宏點點頭:“是啊。要不是他當年支持我養豬,也不會有今天。”
“爸在天上看著呢。”
張清雅安慰道,“他一定為你驕傲!”
第二天一早,周國宏就開始規劃科技示範園。
首先是劃分功能區:養殖區、種植區、觀光區、科普區……
然後是完善配套設施:停車場、餐廳、休息區、展示廳……
最後還要考慮如何與周邊產業配套。
“周哥,這投資可不小啊!”
王老板算了算賬,“起碼要兩百萬!”
周國宏胸有成竹:“沒事,我已經想好了。”
他拿出一份計劃書:“首先是政府補貼,這個已經批了五十萬。”
“然後是銀行貸款,我準備貸七十萬。”
“剩下的,可以找社會投資。我已經聯係了幾個有實力的老板,他們都有意向……”
王老板佩服地說:“周哥,你早就想好了啊!”
周國宏笑笑:“做大事,當然要有準備。”
“宏伢子!縣裏的領導要來視察!”
“什麽時候?”
“後天!聽說還要在咱們這開現場會,推廣經驗!”
周國宏立即安排人手準備。
從衛生環境到資料展示,從接待流程到匯報材料,都要精心準備。
這天晚上,他召集全體員工開會。
“這次機會難得。”
他說,“一定要把最好的一麵展現出來!”
大家都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第二天一早,養殖場就熱鬧起來。
工人們分工合作,有的打掃衛生,有的布置展廳,有的練習講解……
張清雅也忙著張羅飯菜,要招待上百號人呢!
終於,縣領導來了。
周國宏帶著他們參觀,詳細介紹了養殖場的發展曆程和未來規劃。
“很好!”
縣長連連稱讚,“這才是現代農業該有的樣子!”
“周總,你們這個模式很成功!”
分管農業的副縣長說,“迴去我就向市裏匯報,爭取更多支持!”
參觀結束後,現場會開始了。
縣領導在會上表揚了養殖場的做法,要求全縣推廣這種模式。
“要像周總這樣,既講效益,又重環保。既抓生產,又帶農戶。這才是發展現代農業的正確方向!”
周國宏在台下聽著。
這些成績,是多少人的心血換來的啊!
散會後,張老爺子拉著他的手:“小周啊,你幹得很好!”
周國宏點點頭:“您放心,我不會辜負大家的期望!”
晚上迴到家,張清雅給他按摩肩膀。
“老公,你累壞了吧?”
周國宏握住她的手:“有你在身邊,什麽都不累。”
看著妻子溫柔的樣子,他心裏說不出的溫暖。
這些年,要不是她一直支持,自己也走不到今天。
“對了。”
張清雅說,“今天我聽村裏人說,好多人想跟著你學養殖呢!”
周國宏點點頭:“好啊!正好可以帶動更多人致富。”
第二天一早,果然有不少人來找他。
有的是想學技術,有的是想要合作,還有的是想投資。
周國宏都認真記錄,然後一一分析。
“可以組建養殖合作社。”
他說,“這樣大家抱團發展,風險小、效益好。”
“而且政府對合作社有扶持政策,這也是個機會。”
村民們聽得很認真,紛紛表示支持。
這時,周興發也來了。
“宏伢子,算我一個!”
老人家說,“雖然沒多少錢,但這點積蓄都投進去!”
周國宏心裏一暖:“好啊爺!您老有這心就夠了!”
很快,養殖合作社就組建起來了。
周國宏當選理事長,負責統一管理和技術指導。
第一批就有二十戶入社,投資達到五十萬!
“這是個好事啊!”
李大富高興地說,“有了合作社,大家就能抱團發展了!”
周國宏點點頭:“是啊。這樣不光能讓更多人致富,還能形成產業集群。”
“周哥!市裏要來人了!說是要考察咱們的產業化模式!”
周國宏立即召集人手準備。
這次不光要展示養殖場,還要把合作社的情況也匯報上去。
讓領導們看看,他們是怎麽帶動農民致富的!
夜深了,周國宏坐在院子裏抽煙。
從最初的幾頭豬,發展到現在的規模化養殖。
從單打獨鬥,到帶動全村致富。
這條路,走得值!
“老公,別抽了。”
張清雅披著外套走來,“明天還要忙呢。”
周國宏摟緊她:“有你在身邊,我什麽都不怕!”
清晨的陽光灑在科技示範園裏,工人們已經開始忙碌。
經過半年的建設,科技示範園已經初具規模。
現代化的養殖區、種植區一應俱全,科普館、展示廳也都建好了。
最讓他欣慰的是,合作社發展得很好。
現在已經有五十戶入社,存欄生豬突破兩萬頭!
“周哥!”
王老板匆匆跑來,“省裏來電話了!”
“說是要把咱們列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龍頭企業不光有政策支持,還能享受稅收優惠。更重要的是,這是一塊金字招牌!
他立即召集骨幹開會,研究如何借此機會做大做強。
“首先要擴大規模。”
他說,“現在的兩萬頭還不夠,要爭取達到五萬頭!”
“然後是延伸產業鏈。不光養豬,還要搞深加工。”
“最後是打造品牌。咱們的豬肉品質好,完全可以創立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