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姒最近剛剛專注練劍,練劍有成之後自然要設法報仇。


    但是,讓她帶一群人複國,她完全沒有心理準備。


    她很清楚自己沒有那個能力,這兩個月她一直跟著李長安做侍衛,她知道帶領一大批人有多難。


    就算人人都對李長安忠心,其中需要解決的問題,仍然數不勝數。


    李長安直接拒絕了曹長卿,沒有給她迴答的機會。


    在曹長卿來之前,薑姒已經答應了李長安當五年侍衛,換取龍雀劍的所有權。


    李長安緩緩說道,“曹官子,小姒不能跟你走。”


    聽到李長安叫她小姒,薑姒心頭一顫,很久以前李長安就是叫她小姒的。


    曹長卿不解道,“王爺,薑姒是我西楚的公主啊。”


    李長安道,“是本王將她從虎口中救出,本王救她之前的數年時間裏,你們什麽都沒做。”


    “那個時候小姒一人身處虎穴,周圍都是敵人。那個時候,你們這些西蜀舊臣又在哪裏?”


    “人是本王救出來的,薑姒就是本王的人。”


    李長安語氣緩慢,但是口氣不容置疑。


    薑姒聽到這番話,忍不住放心猛跳,她臉色泛紅,美眸中淚光閃閃。


    她心中被一直壓抑的情思,瞬間蹦了出來。


    被李長安這麽一說,曹長卿神色一呆,卻是無法反駁。


    李長安繼續說道,“就你曹長卿拉起的草頭軍團,讓小姒迴去做什麽?”


    “那些人各懷異誌,恐怕你自己都無法彈壓,你讓小姒迴去,不是將她架在火上烤嗎?”


    西楚複國勢力內部的確不團結,曹官子武道高超,但是卻不善管理。


    曹長卿想不到,李長安竟然連他們內部的問題都清楚。


    而且李長安說的話,的確是很有道理的。


    他眉頭緊皺,沉吟良久,然後歎了口氣。


    “唐王言之有理。”


    “待曹某整頓人馬,肅清內部之後再來迎迴公主!”


    說完之後,他向薑姒拱手,“公主保重。”


    “唐王說的沒錯,現在你待在這裏,比跟我迴去安全得多。”


    不知為何,薑姒感覺心中一鬆。


    “棋詔叔叔,是否跟你迴去,我也沒想清楚。”


    “我剛逃出北涼時間不久,請給我一段時間考慮吧。”


    曹長卿雙眸中閃過一絲失望,進而無奈的點了點頭,然後就離開了軍營。


    至少知道薑姒安然無恙,曹長卿也放心了不少。


    諸葛亮和顧大祖將曹長卿送出了軍營,中軍營帳中隻剩下了薑姒和李長安。


    薑姒想到李長安說的那句“薑姒是本王的人”,她就感覺身子有些發軟。


    在北涼的時候,薑姒隻需要定期掃掃墓,然後每天想著活著逃出去。


    但是現在出真逃出來了,再加上曹官子也來了,就讓她心中更加煩亂。


    她的潛意識裏,李長安要比曹長卿親近的多,因為在北涼王府的這幾年,隻有李長安派人一直和她聯絡。


    如果沒有李長安,薑姒可能要在北涼王府待一輩子,這個結果是她不敢想象的。


    軍營外。


    諸葛亮看著遠去的曹官子,麵色陰沉。


    顧大祖感慨道,“無論如何,曹官子矢誌複國的壯誌,還是令人尊敬的。”


    “等我們在西邊站穩腳跟,將此人吸納過來,倒也是一番助力。”


    諸葛亮卻緩緩的搖了搖頭,好像對顧大祖的說不太讚同。


    顧大祖又說道,“軍師不喜歡他,是因為他複國不是為了故國,而是為了替西楚皇後正名?”


    曹長卿複國不是為了故國,也不是為了生民,顧大祖也不太苟同。


    見諸葛亮還是沒有說話,顧大祖又猜測道,“曹官子硬闖軍營,著實無禮,軍師不喜歡他也是應該的。”


    想不到的是,諸葛亮隻是無奈的搖了搖頭,“倒也沒有那麽複雜。”


    “我不喜歡曹長卿,隻是因為……我不喜歡姓曹的。”


    顧大祖愕然,姓曹怎麽了,總比姓洪好啊!


    一個月後。


    李長安帶領兵馬來到了劍閣雄關前,隻要出了劍門關,前往沙州的路程將一路平坦。


    此時劍閣關上的慕容伏允,真切的體會到了什麽叫做騎虎難下。


    他萬萬想不到,李長安竟然將他的七萬人,慢慢的全部吃了下去。


    而李長安以戰養戰,不但沒有減員,反而越來越壯大。


    當初他帶出了十五萬人馬出征,到現在隻剩下劍閣關上的兩萬餘人了。


    在鄯善腹地駐守的兵馬,也隻有三萬餘人了,這個處境真是太危險了。


    劍閣關外遠遠跟在後麵的歸漢軍,本來不算什麽威脅,但是現在可不好說了。


    李長安在西,歸漢軍在東,兩麵一旦合圍,兩萬多鄯善軍隊,就活活憋死在劍閣關了。


    如果李長安有耐心,等著離陽朝廷中央軍派過來,鄯善軍隊更是十死無生之局。


    最可惡的是,李長安竟然將慕容伏允的人頭,掛在了劍閣關城頭上,殺人誅心啊!


    鄯軍隊見到王子頭顱,士氣已經泄了一半。


    終於,在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


    慕容伏允率領兩萬多殘軍,星夜棄關而走!


    為了躲開關外守株待兔的歸漢軍,慕容伏允特意繞路南下。


    最終,鄯善部落的番人借道瓦楞部落,逃迴了西域。


    李長安兵入劍閣關城,得到了短暫的休整。


    劍閣關城,堅固可靠,裏麵空間也不小,李長安正好可以在其中休整。


    幾日後,城外歸漢軍的首領在關下求見。


    對方名義上,是獨立於離陽朝廷的。


    雖然他們一直心向中原,但是很久沒有消息了。


    所以,李長安不清楚他們現在到底要做什麽。


    如果想合作對付番人,那當然可以合作。


    到時候,李長安進駐沙州,歸漢軍在敵後接應。


    用不了多久,就能滅了鄯善部落,拿迴甘台郡。


    歸漢軍對李長安是什麽態度,現在李長安摸不準。


    情報顯示,張議朝老將軍不在軍中。


    現在歸漢軍的首領,是張議朝的兒子張懷鼎,以及他的幾位堂兄弟一起主事。


    如果是赤膽忠心的張議朝,李長安不會有任何擔憂的。


    但是到了歸漢軍第二代,可就不好說了。


    說不定他們看李長安隻有一萬人,起了歹心,不得不防。


    所以,還是謹慎處置。


    就算這些人歹心,李長安還是想招降為主。


    畢竟這些都是西北漢人,在番人占領區堅持十幾年的同族。


    關城城牆之上,李存孝真氣勃發,向著關下喊話。


    “請歸漢軍駐紮城外,張小將軍可帶護衛覲見!”城牆下麵,傳來張懷鼎的聲音,“我等覲見唐王,理應如此!”


    隨後,張懷鼎帶著兩名牙將進入了關城。


    張懷鼎這樣做十分冒險,如果李長安有敵意可以直接將他扣下。


    “歸漢軍張懷鼎,參見唐王!”


    張懷鼎不到三十歲,身形壯碩,滿臉胡茬。


    李長安道,“張小將軍不用行此大禮,坐下說話!”


    張懷鼎坐在椅子上,神色看起來十分疲憊。


    李長安開門見山,“你這個歸漢軍首領,把自己送上門來,還要行此大禮。”


    “如果本王所料不差,歸漢軍是遇到什麽困難了吧。”


    張懷鼎歎了口氣道,“跟王爺沒什麽可隱瞞的,王爺的事情,我們都打聽的很清楚了。”


    “王爺敢跟徐驍幹,敢跟番人幹,這次入關的番人都是王爺殺的。”


    “得到王爺封到沙州的消息不久,父親就決定帶著兩萬歸漢軍歸附王爺。”


    陸詡說道,“北漢早沒了,北涼為了私利要排擠你們。”


    “你們和北莽西番都是死仇,你們歸附唐王,是唯一正確的選擇。”


    張懷鼎說道,“父親當時也是這麽說的。”


    “不過後來,因為內部出了叛徒,事情發生了變化。”


    “叛徒劫走了父親,歸漢軍內部也發生了內戰。”


    說到這裏,張懷鼎的眼窩漸漸發紅。


    “畢竟,我們已經堅持了十幾年了。”


    “有的兄弟堅持不下去了,父親也不怪他們!”


    “但是,他們不該挾持父親,向番人邀功!”


    李長安緩緩說道,“歸漢軍內戰,兩萬人變成了一萬人。”


    “剩下的這一萬人,都是真正的漢家兒郎。”


    “那些叛徒,將張老將軍劫持倒哪裏去了?”


    張懷鼎說道,“瓦楞部落占據的玉門郡。”


    諸葛亮說道,“如果是玉門郡的話,馬上就要交還給王爺了。”


    張懷鼎點了點頭,“等王爺一到,他們應該會撤走的。”


    “但是現在的玉門郡,還是番人在占據,如果他們要撤離,很有可能將家父也一起帶走。”


    “他們留著家父,就是要脅迫歸漢軍投降!”


    說到這裏,張懷鼎不禁怒火中燒。


    冷靜的陸詡繼續分析道,“所以你們這一萬人,現在糧草已經嚴重不足。”


    “你們竟然敢偷偷跟著鄯善大軍,其實是看能不能趁火打劫。”


    “如果能搶到一些軍糧,你們就能再堅持一段時間!”


    張懷鼎道,“這位先生所言不差,這都怪那些狗娘養的叛徒!”


    “他們竟然將我們辛苦積攢的糧草,全部毀於一旦!”


    說到這裏,張懷鼎再次單膝跪地,“王爺!”


    “如果王爺能救出家父,歸漢軍願意整軍歸附!”


    這個時候,李長安沒有說話。


    陸詡接著說道,“張小將軍,這話不對。”


    “你們走投無路了,你們隻能歸附王爺。”


    “之後,王爺給你們一條活路,再一起設法救援張將軍!”


    陸詡的想法,是先收複這些歸漢軍,然後說其他事情。


    張懷鼎的意思,先讓李長安幫忙救出張議朝,再歸附。


    還是雙方不信任對方的原因,張懷鼎沉默不語,顯然還是想堅持。


    李長安說道,“張懷鼎,你不能再猶豫了。”


    “安西郡的番人隨時會撤走,張將軍隨時會被帶入西域腹地。”


    “想必以張將軍的剛烈,是絕不願意踏入西域土地的。”


    “而且你們現在沒有糧草,岌岌可危,本王對歸漢軍一向欽佩,尤其是張老將軍。”


    “西北有孤忠,可敬又可歎!”


    “隻要你們同意歸附,糧草器械之類的待遇,與本王本部軍馬一般無二!”


    聽到這個承諾,陸詡和諸葛亮馬上就急了。


    “王爺三思!”


    “軍隊最難歸心,更何況是張家私軍!”


    “歸漢軍的忠心,始終是向著張家的!”


    李長安淡淡一笑,如果按常理,的確是這樣的。


    但是李長安有係統,隻要兌換五千精銳唐軍模板就行了。


    隻要這些士兵答應形式上的歸附,李長安讓一萬歸漢軍中的一半融合模板。


    一萬人中有一半忠於李長安,這隻支軍隊一定不會出亂子。


    說不定有一天,歸漢軍能真正入關,逐鹿中原!


    李長安道,“你們不用再勸,此事本王自有主張。”


    接著,李長安對張懷鼎厲聲說道。


    “張懷鼎,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西北脊梁,國之幹城張議朝,正陷於敵營之中!”


    “你歸漢軍現在歸附,本王立刻派殺手死士,將張將軍救迴來!”


    “你們歸附本王,本王一定能帶你們光複沙州七郡!”


    “沙州府城敦煌城,一定能收迴來,本王最後再給你一次機會!”


    李長安一番話,說的張懷鼎熱淚盈眶!


    老父陷於敵手,他比誰都著急。


    而且,李長安說到了敦煌城,那是張家起兵的地方,現如今已經陷入敵手數十年了!


    這天下能幫張家光複沙州的,沒有幾個人。


    徐驍、顧劍棠、燕敕王……還有李長安!


    但是,前麵幾個人,會幫他們嗎。


    張懷鼎咬了咬牙,“末將張懷鼎,率領一萬兩千歸漢軍,歸附唐王殿下!”


    西北漢子虎目含淚,字字鏗鏘!


    李長安頷首道,“很好!”


    “北漢已亡,你們不要叫歸漢軍了!”


    “你們要歸附的不是北漢,也不是離陽!”


    “而是中原千百年的大義,從今天起,你們改名歸義軍!”


    【消化紅塵值5000,兌換大唐歸義軍模板5000人!】


    大唐歸義軍是盛唐時期的精騎,都是八品武夫,但是已經比北涼騎兵要強多了。


    陸詡聞言又緊張起來了,這是謀士的條件反射,凡事先往壞處想。


    剛剛投靠的軍隊不一定可靠,哪怕是鐵骨錚錚,孤忠西北的歸漢軍。


    張懷鼎琢磨著歸義軍的名號,竟然覺得比歸漢軍更順口。


    接著李長安就說道,“走吧張小將軍,隨本王檢閱歸義軍!”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諸天:從慶餘年到大奉打更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千山關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千山關並收藏諸天:從慶餘年到大奉打更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