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微微頓了頓,眼中閃過一道冷冽的光,聲音透著刺骨的涼意道:
“至於皇後,讓她去見永璉最後一麵吧。你將她所犯下的錯事,事無巨細、原原本本地告知於她,讓她清楚明白永璉究竟是因何而逝。每一個細節都不可遺漏,一定要講得仔細清楚!”
“是,奴才遵旨。”
吳書來領命後,快步跟上那小太監,一同離開了養心殿。
一路上,吳書來想到皇上讓他查到的那些事兒,當真是令人唏噓。
他實在難以想象,皇後娘娘究竟是以怎樣的心態,逼著年幼體弱的二阿哥沒日沒夜地讀書,全然不顧孩子的身子。
這好好的一個皇子,就這麽斷送在了親生母親的手中,皇後娘娘這般行徑,可真是作孽啊!
他不禁搖了搖頭,自己這等身份卑賤之人,終究是難以捉摸這些尊貴之人的心思。
長春宮沉浸在一片死寂般的靜謐之中。
身著一襲素色衣衫的皇後,靜靜地跪在佛堂之中,她雙眼緊閉,嘴唇微微翕動,口中念念有詞。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蓮心匆匆而入迴稟道:“娘娘,養心殿的吳總管來了。”
皇後緊閉的雙眼猛地睜開,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光亮,急忙起身,在蓮心的攙扶下,急切地向外走去。
自從被皇上禁足後,這長春宮便如冷宮一般,再無人問津。
如今聽聞養心殿來人,一絲希望的火苗在她心底悄然燃起。
她忍不住地想:莫非皇上打算解開她的禁足了?
這般想著,她的腳步愈發急促。
而對於擷芳殿二阿哥那邊已經許久沒有消息傳來一事,她卻渾然未覺。
不多時,皇後便來到了正殿。
她一眼便看到了垂手而立的吳書來,臉上立刻堆起溫柔的笑容,和聲開口問道:
“可是皇上有什麽事情要交代本宮?”
吳書來此刻臉上難得地沒有了平日裏麵對貴人時習慣性的諂媚笑容。
他微微抬頭,目光平靜地看向皇後,聲音沉穩迴道:“二阿哥薨了。”
短短的幾個字,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瞬間擊碎了皇後臉上的笑容。
“什麽?”
皇後的聲音有些恍惚,身子輕輕晃了一下。
吳書來耐心地重複了一遍:“二阿哥薨了。”
這一次,皇後聽得真真切切,卻滿心不敢相信,永璉,她的永璉怎麽會沒了?
她臉上的悲痛之色不似作假,吳書來看在眼裏卻隻覺得諷刺。
若她真如她表現出這般對二阿哥上心,二阿哥的身子又怎會越來越差呢?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皇後暗自傷心,永璉去了,她隻覺得她以後的人生無望,永璉他已經那麽大了啊,是皇上膝下唯三的皇子,還是嫡子。
若永璉平安長大,太子之位定然非他莫屬。
可老天為何如此殘忍,為什麽這麽對她們母子?
她全然沒有反思過自己為永璉的死做出了什麽樣的“貢獻”。
吳書來見皇後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中,毫無要去看二阿哥最後一眼的念頭,便出聲提醒道:“皇上命奴才請皇後娘娘去見二阿哥最後一麵。”
皇後聽聞此言,如夢初醒,匆忙抬腳便往外趕去。
待她火急火燎趕到擷芳殿,親眼見到毫無生機躺在那裏的二阿哥時,整個人立刻便撲到二阿哥身旁,放聲痛哭起來。
在不知情的人看來,這場景簡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吳書來站在一旁,在心中輕嗤一聲,隨後不緊不慢地開口道:“皇後娘娘,您可知道二阿哥是因何去世的嗎?”
他並未遣散周圍的宮人,畢竟按照皇上後續的安排,今日這一場戲,就是要在眾人麵前演出來,方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正哭得傷心欲絕的皇後,仿若被某個關鍵的字眼觸動了一般,猛地抬起頭來,一雙哭得通紅的眼眸死死地盯著吳書來。
吳書來見此,也迅速開始了自己的表演,有條不紊地說道:“二阿哥自小體質孱弱,又身患哮喘之症,這一點皇後娘娘想必是清楚的。”
皇後聽到這話,眉頭微微一皺,眼中滿是催促之意。
這些情況她自是知曉,隻是此刻,她滿心都在想究竟是誰害了她的兒子。
她甚至在心底暗自猜測,是已經身懷龍嗣的高曦月,還是被她下過零陵香的如懿?
吳書來並不理會皇後的心思,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說著:“倘若謹遵太醫的囑咐悉心調養,二阿哥的身體狀況自是會慢慢好轉。”
說到此處,他微微一頓,繼而加重了語氣,“隻是皇後娘娘您太心急了,逼迫二阿哥日夜苦讀,無端消耗了他的氣血。”
“而自皇上登基後,您又在宮中大興節儉之風,削減了擷芳殿冬日的衣料炭火供應,這無疑是讓二阿哥原本就病弱的身體雪上加霜啊。”
皇後聽到這裏,隻覺臉上傳來一陣火辣辣的灼燒之感,眼神也開始不自覺地閃躲起來,不敢再直視吳書來,卻仍嘴硬地強撐著辯解道:
“二阿哥身為嫡子,理當以身作則,本宮也不過是管教得稍微嚴厲了些罷了。”
永璉身為嫡子,能力不出眾些怎麽行,她隻是為他的以後考慮罷了,她有什麽錯?
吳書來聽到這話,隻是笑了笑,繼續道:
“皇後娘娘被禁足後,皇貴妃娘娘仁善,恢複了擷芳殿一應開銷用度,沒有了皇後娘娘的嚴厲管教,二阿哥的身子逐漸有了起色。”
“可自二阿哥派奴才去過長春宮迴來以後,二阿哥的身子卻再度變差,皇後娘娘這是又開始嚴加管教了麽?”
此刻,周遭低垂著頭耳朵卻凝神聽著的眾人也明白了一些門道。
原來二阿哥身體欠佳,竟還有皇後娘娘的“功勞”。
他們也同吳書來一樣想不明白,二阿哥生來便是天潢貴胄,前途自是一片光明,皇後娘娘為何還要如此逼迫於他呢?
皇後娘娘望子成龍的心思大家不是不知道,畢竟這可是真龍。
可再怎麽著,也不該把子望沒了吧?
“至於皇後,讓她去見永璉最後一麵吧。你將她所犯下的錯事,事無巨細、原原本本地告知於她,讓她清楚明白永璉究竟是因何而逝。每一個細節都不可遺漏,一定要講得仔細清楚!”
“是,奴才遵旨。”
吳書來領命後,快步跟上那小太監,一同離開了養心殿。
一路上,吳書來想到皇上讓他查到的那些事兒,當真是令人唏噓。
他實在難以想象,皇後娘娘究竟是以怎樣的心態,逼著年幼體弱的二阿哥沒日沒夜地讀書,全然不顧孩子的身子。
這好好的一個皇子,就這麽斷送在了親生母親的手中,皇後娘娘這般行徑,可真是作孽啊!
他不禁搖了搖頭,自己這等身份卑賤之人,終究是難以捉摸這些尊貴之人的心思。
長春宮沉浸在一片死寂般的靜謐之中。
身著一襲素色衣衫的皇後,靜靜地跪在佛堂之中,她雙眼緊閉,嘴唇微微翕動,口中念念有詞。
突然,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這份寧靜,蓮心匆匆而入迴稟道:“娘娘,養心殿的吳總管來了。”
皇後緊閉的雙眼猛地睜開,眼中瞬間閃過一絲光亮,急忙起身,在蓮心的攙扶下,急切地向外走去。
自從被皇上禁足後,這長春宮便如冷宮一般,再無人問津。
如今聽聞養心殿來人,一絲希望的火苗在她心底悄然燃起。
她忍不住地想:莫非皇上打算解開她的禁足了?
這般想著,她的腳步愈發急促。
而對於擷芳殿二阿哥那邊已經許久沒有消息傳來一事,她卻渾然未覺。
不多時,皇後便來到了正殿。
她一眼便看到了垂手而立的吳書來,臉上立刻堆起溫柔的笑容,和聲開口問道:
“可是皇上有什麽事情要交代本宮?”
吳書來此刻臉上難得地沒有了平日裏麵對貴人時習慣性的諂媚笑容。
他微微抬頭,目光平靜地看向皇後,聲音沉穩迴道:“二阿哥薨了。”
短短的幾個字,如同晴天霹靂一般,瞬間擊碎了皇後臉上的笑容。
“什麽?”
皇後的聲音有些恍惚,身子輕輕晃了一下。
吳書來耐心地重複了一遍:“二阿哥薨了。”
這一次,皇後聽得真真切切,卻滿心不敢相信,永璉,她的永璉怎麽會沒了?
她臉上的悲痛之色不似作假,吳書來看在眼裏卻隻覺得諷刺。
若她真如她表現出這般對二阿哥上心,二阿哥的身子又怎會越來越差呢?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啊!
皇後暗自傷心,永璉去了,她隻覺得她以後的人生無望,永璉他已經那麽大了啊,是皇上膝下唯三的皇子,還是嫡子。
若永璉平安長大,太子之位定然非他莫屬。
可老天為何如此殘忍,為什麽這麽對她們母子?
她全然沒有反思過自己為永璉的死做出了什麽樣的“貢獻”。
吳書來見皇後沉浸在自己的悲傷中,毫無要去看二阿哥最後一眼的念頭,便出聲提醒道:“皇上命奴才請皇後娘娘去見二阿哥最後一麵。”
皇後聽聞此言,如夢初醒,匆忙抬腳便往外趕去。
待她火急火燎趕到擷芳殿,親眼見到毫無生機躺在那裏的二阿哥時,整個人立刻便撲到二阿哥身旁,放聲痛哭起來。
在不知情的人看來,這場景簡直是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吳書來站在一旁,在心中輕嗤一聲,隨後不緊不慢地開口道:“皇後娘娘,您可知道二阿哥是因何去世的嗎?”
他並未遣散周圍的宮人,畢竟按照皇上後續的安排,今日這一場戲,就是要在眾人麵前演出來,方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正哭得傷心欲絕的皇後,仿若被某個關鍵的字眼觸動了一般,猛地抬起頭來,一雙哭得通紅的眼眸死死地盯著吳書來。
吳書來見此,也迅速開始了自己的表演,有條不紊地說道:“二阿哥自小體質孱弱,又身患哮喘之症,這一點皇後娘娘想必是清楚的。”
皇後聽到這話,眉頭微微一皺,眼中滿是催促之意。
這些情況她自是知曉,隻是此刻,她滿心都在想究竟是誰害了她的兒子。
她甚至在心底暗自猜測,是已經身懷龍嗣的高曦月,還是被她下過零陵香的如懿?
吳書來並不理會皇後的心思,依舊按照自己的節奏說著:“倘若謹遵太醫的囑咐悉心調養,二阿哥的身體狀況自是會慢慢好轉。”
說到此處,他微微一頓,繼而加重了語氣,“隻是皇後娘娘您太心急了,逼迫二阿哥日夜苦讀,無端消耗了他的氣血。”
“而自皇上登基後,您又在宮中大興節儉之風,削減了擷芳殿冬日的衣料炭火供應,這無疑是讓二阿哥原本就病弱的身體雪上加霜啊。”
皇後聽到這裏,隻覺臉上傳來一陣火辣辣的灼燒之感,眼神也開始不自覺地閃躲起來,不敢再直視吳書來,卻仍嘴硬地強撐著辯解道:
“二阿哥身為嫡子,理當以身作則,本宮也不過是管教得稍微嚴厲了些罷了。”
永璉身為嫡子,能力不出眾些怎麽行,她隻是為他的以後考慮罷了,她有什麽錯?
吳書來聽到這話,隻是笑了笑,繼續道:
“皇後娘娘被禁足後,皇貴妃娘娘仁善,恢複了擷芳殿一應開銷用度,沒有了皇後娘娘的嚴厲管教,二阿哥的身子逐漸有了起色。”
“可自二阿哥派奴才去過長春宮迴來以後,二阿哥的身子卻再度變差,皇後娘娘這是又開始嚴加管教了麽?”
此刻,周遭低垂著頭耳朵卻凝神聽著的眾人也明白了一些門道。
原來二阿哥身體欠佳,竟還有皇後娘娘的“功勞”。
他們也同吳書來一樣想不明白,二阿哥生來便是天潢貴胄,前途自是一片光明,皇後娘娘為何還要如此逼迫於他呢?
皇後娘娘望子成龍的心思大家不是不知道,畢竟這可是真龍。
可再怎麽著,也不該把子望沒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