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終了,餘音卻仍在這靜謐的桃林中悠悠迴蕩。
年世蘭起身,輕輕撫平裙擺上的褶皺。
見那人還在暗中並未離開,她思量一瞬,徑直朝那人藏身處走去。
管他是誰呢,見一麵不就知道了?
反正那人不是康師傅,皇子嘛,她此舉雖然魯莽了一些,魯莽就魯莽了唄,誰讓他先躲在暗處偷看,真要丟臉,也是兩人一起。
頌芝見狀不明所以,但還是趕緊跟了上去。
胤礽本還沉浸在琴音中,直至瞧見年世蘭身姿嫋嫋,直衝著自己而來,才知道是自己被人發現了。
他倒也坦蕩,直接從桃樹後走了出來。
一襲月白色錦袍隨風輕拂,衣角處精致暗紋若隱若現,透著與生俱來的矜貴。
年世蘭抬眸望去,隻見男子身姿高挑挺拔,劍眉星目,眼眸深邃仿若藏了整片璀璨星河,鼻若懸膽,線條剛直,薄唇微揚,噙著那似有若無的三分笑意,周身氣質渾然天成。
而他身後那名奴仆打扮的人,模樣清俊,麵皮白皙,隻是少了幾分陽剛之氣。
瞧著像是從宮裏出來的。
年世蘭心下暗忖,她果然沒猜錯。
隻是,皇子身邊的人都這配置。
麵前這人看著二十歲左右,可據她所知,康熙的大阿哥今年也不過二十二歲,太子二十歲,眼前這位到底是大阿哥還是太子呢?
胤礽還是頭一迴這般近距離瞧著年世蘭,往常不過是遠遠一瞥,或是瞧著下人呈上的畫像,像隔著層紗。
如今直麵佳人,隻覺眼前陡然一亮,麵前美人身姿婀娜,麵龐嬌豔若春日芙蕖,他心口猛地一撞,仿若莽撞小鹿一頭紮進心窩,慌得唿吸都亂了節拍,忙強自鎮定,拱手賠禮。
“孤......我方才在桃林中聽得琴音,仿若仙樂,一時沉醉,循著琴聲就尋過來了,擾了姑娘的雅興,實是在下的不是,還望姑娘海涵。”
胤礽下意識用了在宮裏的自稱,可話到嘴邊立馬改了口,若用太子的身份與她相交,她難免會顧忌著身份,不肯與他交心。
這是他不願見到的。
胤礽改口很快,可是年世蘭早就已經圈定了他的身份,二選一之間聽他用了那般自稱,她立即就肯定了這人的身份。
太子啊,年世蘭勾起嘴角。
還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一世的目標竟然主動送上門來了。
她麵上卻不露聲色,嘴角噙著淺笑,柔聲應道:“公子言重了,不過是小女子閑來撥弄琴弦,解解悶罷了,能得公子賞識,是小女子的榮幸。”
二人一番交談,仿若伯牙遇子期,相談甚歡,直聊到日頭西斜,餘暉給桃林披上金紗,才依依作別。
此後,這般“偶遇”愈發頻繁,二人或是街邊共同賞景,或是茶館同品香茗。
時日一長,情愫悄然滋生,感情也如春日嫩苗,漸漸茁壯。
......
時間一晃來到了康熙三十五年。
這一年胤礽二十二歲,年世蘭十二歲。
胤礽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情竇初開,一顆心全係在了年世蘭身上。
夜裏做夢,竟夢見與她親昵之景,晨起時,看著被自己弄髒的床榻,頓時麵紅耳赤,又羞又惱,卻又止不住迴味夢裏情形。
毓慶宮裏康熙安插的眼線可不少,於是太子這“夢中失態”之事,沒過多久便傳入了康熙耳中。
康熙坐在龍椅上,迴想起從前他提過好幾次要給保成找人伺候,可保成是怎麽說的呢?
“多謝皇阿瑪關懷,兒臣覺著還年輕,現下當以學業為重,若有人伺候,怕是會擾了讀書靜思,還是過些時日吧。”
以往看著保成拒絕,他也不好太過強求,便想著緩緩吧,既然保成不想要,就過兩年。
這一緩,保成如今都二十二了,身邊怎麽能還沒個人伺候呢?
這可不行。
康熙心想,保成從前怕是不知道女子的好處,才一再推拒。
可如今聽下麵人報上來的消息,他便覺得,是時候再將此事提一提了。
康熙還暗自反省,自己是不是太過忽略太子了,怎麽在此事上如此粗心大意?
思量一番,便決定挑幾個妥帖的人先送去毓慶宮伺候,同時也該著手籌備挑選太子妃之事了。
他在保成這個年紀孩子都生了好幾個了。
一日,父子倆在禦書房議事完畢,康熙放下手中折子,似笑非笑地看著胤礽。
“保成,你如今也不小了,身邊該有幾個人伺候著,打理起居,也該學著些人事了。”
胤礽一聽,心裏一緊,皇阿瑪怎麽又提起這事兒了,過了一會兒他才囁嚅著迴道:“多謝皇阿瑪關懷,兒臣覺著還年輕,現下當以差事為重,還是過些時日吧。”
康熙見兒子這麽說,皺了皺眉,這話怎麽這麽耳熟呢?
細細一想,以往好像保成也是這般拒絕他賜人的,以前看著他拒絕,便想著緩緩吧,這麽一緩就到了康熙三十五年,胤礽二十二歲。
保成都二十二歲了,怎麽還要過些時日呢?
康熙坐在禦案之後,眉頭緊緊皺起,眉心的褶皺深得能夾死蒼蠅。
他麵色凝重,腦海中思緒翻湧,念頭一個接一個。
他甚至想過保成這麽抗拒,難不成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可他細細琢磨,也不像啊。
忽然,康熙似想到了什麽,輕咳一聲,試探著緩緩開口:“保成,你......”
說話間,眼神不經意掃向胤礽的下半身,帶著探究,仿若要透過衣袍瞧出個子醜寅卯來。
胤礽察覺到皇阿瑪的眼神,心生窘迫,頓覺如芒在背,臉上滾燙,脖頸處都泛起可疑的紅暈。
可窘迫過後,他便明白,這次怕是再難以含糊其辭、蒙混過關了。
他深吸一口氣,腦海中瞬間浮現年世蘭嬌俏的臉龐,心裏勇氣頓生。
沒多猶豫,胤礽雙膝一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頭也深深埋了下去,聲音透著一股決絕。
“兒臣不孝!”
————
年世蘭起身,輕輕撫平裙擺上的褶皺。
見那人還在暗中並未離開,她思量一瞬,徑直朝那人藏身處走去。
管他是誰呢,見一麵不就知道了?
反正那人不是康師傅,皇子嘛,她此舉雖然魯莽了一些,魯莽就魯莽了唄,誰讓他先躲在暗處偷看,真要丟臉,也是兩人一起。
頌芝見狀不明所以,但還是趕緊跟了上去。
胤礽本還沉浸在琴音中,直至瞧見年世蘭身姿嫋嫋,直衝著自己而來,才知道是自己被人發現了。
他倒也坦蕩,直接從桃樹後走了出來。
一襲月白色錦袍隨風輕拂,衣角處精致暗紋若隱若現,透著與生俱來的矜貴。
年世蘭抬眸望去,隻見男子身姿高挑挺拔,劍眉星目,眼眸深邃仿若藏了整片璀璨星河,鼻若懸膽,線條剛直,薄唇微揚,噙著那似有若無的三分笑意,周身氣質渾然天成。
而他身後那名奴仆打扮的人,模樣清俊,麵皮白皙,隻是少了幾分陽剛之氣。
瞧著像是從宮裏出來的。
年世蘭心下暗忖,她果然沒猜錯。
隻是,皇子身邊的人都這配置。
麵前這人看著二十歲左右,可據她所知,康熙的大阿哥今年也不過二十二歲,太子二十歲,眼前這位到底是大阿哥還是太子呢?
胤礽還是頭一迴這般近距離瞧著年世蘭,往常不過是遠遠一瞥,或是瞧著下人呈上的畫像,像隔著層紗。
如今直麵佳人,隻覺眼前陡然一亮,麵前美人身姿婀娜,麵龐嬌豔若春日芙蕖,他心口猛地一撞,仿若莽撞小鹿一頭紮進心窩,慌得唿吸都亂了節拍,忙強自鎮定,拱手賠禮。
“孤......我方才在桃林中聽得琴音,仿若仙樂,一時沉醉,循著琴聲就尋過來了,擾了姑娘的雅興,實是在下的不是,還望姑娘海涵。”
胤礽下意識用了在宮裏的自稱,可話到嘴邊立馬改了口,若用太子的身份與她相交,她難免會顧忌著身份,不肯與他交心。
這是他不願見到的。
胤礽改口很快,可是年世蘭早就已經圈定了他的身份,二選一之間聽他用了那般自稱,她立即就肯定了這人的身份。
太子啊,年世蘭勾起嘴角。
還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
這一世的目標竟然主動送上門來了。
她麵上卻不露聲色,嘴角噙著淺笑,柔聲應道:“公子言重了,不過是小女子閑來撥弄琴弦,解解悶罷了,能得公子賞識,是小女子的榮幸。”
二人一番交談,仿若伯牙遇子期,相談甚歡,直聊到日頭西斜,餘暉給桃林披上金紗,才依依作別。
此後,這般“偶遇”愈發頻繁,二人或是街邊共同賞景,或是茶館同品香茗。
時日一長,情愫悄然滋生,感情也如春日嫩苗,漸漸茁壯。
......
時間一晃來到了康熙三十五年。
這一年胤礽二十二歲,年世蘭十二歲。
胤礽不過二十出頭的年紀,情竇初開,一顆心全係在了年世蘭身上。
夜裏做夢,竟夢見與她親昵之景,晨起時,看著被自己弄髒的床榻,頓時麵紅耳赤,又羞又惱,卻又止不住迴味夢裏情形。
毓慶宮裏康熙安插的眼線可不少,於是太子這“夢中失態”之事,沒過多久便傳入了康熙耳中。
康熙坐在龍椅上,迴想起從前他提過好幾次要給保成找人伺候,可保成是怎麽說的呢?
“多謝皇阿瑪關懷,兒臣覺著還年輕,現下當以學業為重,若有人伺候,怕是會擾了讀書靜思,還是過些時日吧。”
以往看著保成拒絕,他也不好太過強求,便想著緩緩吧,既然保成不想要,就過兩年。
這一緩,保成如今都二十二了,身邊怎麽能還沒個人伺候呢?
這可不行。
康熙心想,保成從前怕是不知道女子的好處,才一再推拒。
可如今聽下麵人報上來的消息,他便覺得,是時候再將此事提一提了。
康熙還暗自反省,自己是不是太過忽略太子了,怎麽在此事上如此粗心大意?
思量一番,便決定挑幾個妥帖的人先送去毓慶宮伺候,同時也該著手籌備挑選太子妃之事了。
他在保成這個年紀孩子都生了好幾個了。
一日,父子倆在禦書房議事完畢,康熙放下手中折子,似笑非笑地看著胤礽。
“保成,你如今也不小了,身邊該有幾個人伺候著,打理起居,也該學著些人事了。”
胤礽一聽,心裏一緊,皇阿瑪怎麽又提起這事兒了,過了一會兒他才囁嚅著迴道:“多謝皇阿瑪關懷,兒臣覺著還年輕,現下當以差事為重,還是過些時日吧。”
康熙見兒子這麽說,皺了皺眉,這話怎麽這麽耳熟呢?
細細一想,以往好像保成也是這般拒絕他賜人的,以前看著他拒絕,便想著緩緩吧,這麽一緩就到了康熙三十五年,胤礽二十二歲。
保成都二十二歲了,怎麽還要過些時日呢?
康熙坐在禦案之後,眉頭緊緊皺起,眉心的褶皺深得能夾死蒼蠅。
他麵色凝重,腦海中思緒翻湧,念頭一個接一個。
他甚至想過保成這麽抗拒,難不成是有什麽難言之隱?
可他細細琢磨,也不像啊。
忽然,康熙似想到了什麽,輕咳一聲,試探著緩緩開口:“保成,你......”
說話間,眼神不經意掃向胤礽的下半身,帶著探究,仿若要透過衣袍瞧出個子醜寅卯來。
胤礽察覺到皇阿瑪的眼神,心生窘迫,頓覺如芒在背,臉上滾燙,脖頸處都泛起可疑的紅暈。
可窘迫過後,他便明白,這次怕是再難以含糊其辭、蒙混過關了。
他深吸一口氣,腦海中瞬間浮現年世蘭嬌俏的臉龐,心裏勇氣頓生。
沒多猶豫,胤礽雙膝一彎,“撲通”一聲跪倒在地,頭也深深埋了下去,聲音透著一股決絕。
“兒臣不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