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一段時日,宮中仿若一潭靜水,風平浪靜得讓後宮眾人有些不真實。
提心吊膽的日子過久了,竟然有些害怕如今隻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
甄嬛在碎玉軒中終於接到了從西北傳迴來的家書。
當她看到信紙上熟悉的字跡時,眼眶瞬間就紅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細細讀來,看到父母說一切都好,甄嬛一直懸著的心這才徹底踏實下來。
這日,陽光正好,微風輕拂,甄嬛也有了閑情逸致,決定出去逛逛。
她帶著流朱來到禦花園,禦花園中各色花朵競相開放,花香四溢。
甄嬛尋了一處僻靜的角落,那裏有一座小巧的涼亭,周圍環繞著幾株翠竹,清幽雅致。
她拿出簫,輕輕吹奏起來。
那簫聲婉轉悠揚,飄蕩在禦花園的上空,傳得很遠。
......
今日陵容又迴了永壽宮,還不許雍正去尋她。
雍正批完折子後,覺得有些無聊,便叫人傳了果郡王入宮一同下棋。
兩人在棋盤上你來我往,殺得難解難分,雍正這才滿意了。
下完棋後,果郡王準備出宮迴府。
經過禦花園時,他遠遠地就聽到一陣略顯熟悉的簫聲。
隻是這次比之前多了些明快之意,果郡王心中一動,循聲而來。
待走近,見到吹簫之人,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他靜靜地站在一旁,待簫聲停歇,才開始鼓掌,由衷地誇讚道:“簫聲悅耳,姑娘的簫吹得極好,宛若天籟,不知姑娘師從何人?”
甄嬛正沉浸在自己的簫聲中,見一陌生男子突然出現,嚇了一跳。
流朱見突然來人嚇到甄嬛,忙把甄嬛護到身後,大聲道:“你是何人?竟敢在此驚擾我家小主!”
果郡王沒想到自己會被一個小丫頭防備至此,覺得有些好笑,心想這小丫頭倒是忠心。
甄嬛此刻被嚇到的心緩了迴來,見來人衣著華貴,氣度不凡,便猜到對方身份可能不簡單。
她將流朱拉迴自己身後,佯裝嗬斥道:“流朱,不得無禮。”
接著對對麵的果郡王行了一禮,歉聲道:“方才是流朱無禮,不過也是流朱太過擔心我才會如此,我替她向閣下道歉,還望閣下莫要怪罪。”
“姑娘不必如此,我並未怪罪於她,倒是我唐突了,嚇到了姑娘。”
甄嬛這才起身,然後問道:“不知尊駕何人?”
果郡王一愣,不答反問,“不知你可曾聽說過果郡王?”
“果郡王?”甄嬛微微皺眉,“莫非閣下就是果郡王嗎?”
“你聽說過小王?”果郡王有些好奇。
甄嬛聽對麵人這麽說,肯定了他的身份,笑著迴道:“傳言果郡王一表人才,風流倜儻,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果郡王笑了起來,擺了擺手道:“不過是世人吹噓之語,不值得放在心上。”
隨後果郡王便將話題引到了蕭聲上。
“方才見姑娘的簫吹得不錯,可見姑娘對這一方麵頗有心得。”果郡王眼中透著欣賞。
“在下也是愛簫之人,家中收藏了許多名貴的曲譜,若有機會,一道品鑒,如何?”
果郡王相邀,甄嬛本該拒絕,可她實在眼饞果郡王的收藏,便答應了下來。
從前甄遠道雖然是四品官,可家中無甚底蘊,這些珍貴的東西難得一見,她本是愛簫之人,自然不舍得錯過。
自那日之後甄嬛總愛去禦花園散步,期間遇見了同樣來禦花園賞花的端妃。
那日她剛走到禦花園,就見端妃在丫鬟的攙扶下,緩緩向她所在的方向走來。
端妃身著一身素色宮裝,神色有些憔悴,但眼中卻透著一絲旁人不易察覺的精明。
端妃可不是來禦花園賞花的,自選秀之後,她就聽說這一屆的秀女十分出眾。
除了如今備受皇上寵愛的珍貴妃,還有一名被封為莞常在的秀女頗有從前純元皇後的風範,可一直未曾見到本尊。
之前本想主動拜訪,可聽聞莞常在一直閉宮養病,就沒有貿然上門。
端妃身子一向不好,雖然沒有她之前表現出來那般羸弱,可身體不好也是事實,她擔心甄嬛的病傳染給自己。
她之前就到過碎玉軒周圍,隻是從未遇到過甄嬛出門。
近日聽說甄嬛總愛到禦花園來,她也掐著時間每日都到禦花園來。
今日可算見到人了。
端妃遠遠的就見這莞常在眉眼和純元皇後十分相像,眼中一亮,主動迎了上去。
甄嬛不明所以,但礙於禮數,還是恭敬地行禮。
端妃親親熱熱地說道:“快起來吧,妹妹。往日在宮中養病,不曾見過妹妹,今日一見,覺得妹妹十分親切,就像故人一般,真真是一見如故呢。”
甄嬛微笑著迴應:“姐姐謬讚了,能得姐姐垂青,是嬪妾的福氣。”
端妃拉著甄嬛的手,眼中滿是喜愛:“姐姐在宮中與其他妃嬪無甚往來,每日甚是寂寞,往後妹妹可要與姐姐常來常往啊。”
“能陪伴姐姐,是嬪妾的榮幸。”
甄嬛嘴上應著,心中卻生了幾分厭惡。
她不經意間從端妃眼中看到了從前廢後看她時眼中常有的東西,那是一種把她看成了另外一個人的眼神。
若是剛入宮時,她或許看不懂端妃眼中的深意,可經曆了廢後那一係列波譎雲詭的事後,她成長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
端妃這般親近,定是心懷不軌,又是一個想要利用她的人。
雖然端妃沒有皇後那般露骨,但這種看似溫和的接近,同樣令她惡心。
可端妃終究是妃位,位分遠在她之上,甄嬛也隻能強忍著不適,與她虛與委蛇。
出了這事後,甄嬛心情受到了極大影響,總有一團烏雲籠罩在心頭,驅散不去。
到了與果郡王約定見麵的時間,甄嬛提前來到了約定的地方。
周圍靜謐無聲,隻有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
甄嬛拿出簫,吹奏起來,那簫聲不經意間就帶了幾分煩悶與憂愁。
果郡王還沒到遠遠就聽到了蕭聲。
那蕭聲與他第一次聽到時一樣,帶著無盡的惆悵,讓他的內心也莫名煩悶起來。
他加快步伐,匆匆趕來。
見到甄嬛,他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聽她吹簫。
待甄嬛吹完,果郡王走上前去,輕聲安慰道:“姑娘似乎有心事,若是願意,可與小王說說,若是不想,小王不會強求。”
甄嬛眉頭輕蹙,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她其實不欲與果郡王說起自己的煩心事。
在這宮中,她與他不過是以蕭會友,本就應該保持距離,不應有過多的交集,否則,稍有不慎,便可能給自己,給甄家招來禍端。
她微微垂眸,低聲道:“父親遠調西北,西北苦寒,不知何時能再見父母親,心中十分掛念,難免憂思。”
果郡王聽後,心中五味雜陳,一時竟不知如何安慰。
見了多次,他自然知道對麵之人是他皇兄的嬪妃。
他也認出了除夕夜倚梅園中許願之人就是對麵的女子。
不知出於什麽心理,他依然沒有改變對她的稱唿,仿佛這樣能讓他們之間的相處更自然一些。
他知道妃嬪一旦入宮,便如同籠中鳥,再難與家人相見。
更何況,她的家人如今遠在西北,再見之日更是遙遙無期。
兩人相顧無言,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變得沉重起來。
果郡王靜靜地站在甄嬛身旁,他看著她略顯單薄的身影,想要伸手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
可手伸到一半又縮了迴去,他知道這樣的舉動不合禮數。
他隻能默默地陪著她,讓她知道在這一刻,她不是孤單的。
......
不遠處走出兩道人影,可很快就消失不見。
提心吊膽的日子過久了,竟然有些害怕如今隻是暴風雨來臨前的平靜。
......
甄嬛在碎玉軒中終於接到了從西北傳迴來的家書。
當她看到信紙上熟悉的字跡時,眼眶瞬間就紅了,眼淚在眼眶裏打轉。
細細讀來,看到父母說一切都好,甄嬛一直懸著的心這才徹底踏實下來。
這日,陽光正好,微風輕拂,甄嬛也有了閑情逸致,決定出去逛逛。
她帶著流朱來到禦花園,禦花園中各色花朵競相開放,花香四溢。
甄嬛尋了一處僻靜的角落,那裏有一座小巧的涼亭,周圍環繞著幾株翠竹,清幽雅致。
她拿出簫,輕輕吹奏起來。
那簫聲婉轉悠揚,飄蕩在禦花園的上空,傳得很遠。
......
今日陵容又迴了永壽宮,還不許雍正去尋她。
雍正批完折子後,覺得有些無聊,便叫人傳了果郡王入宮一同下棋。
兩人在棋盤上你來我往,殺得難解難分,雍正這才滿意了。
下完棋後,果郡王準備出宮迴府。
經過禦花園時,他遠遠地就聽到一陣略顯熟悉的簫聲。
隻是這次比之前多了些明快之意,果郡王心中一動,循聲而來。
待走近,見到吹簫之人,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他靜靜地站在一旁,待簫聲停歇,才開始鼓掌,由衷地誇讚道:“簫聲悅耳,姑娘的簫吹得極好,宛若天籟,不知姑娘師從何人?”
甄嬛正沉浸在自己的簫聲中,見一陌生男子突然出現,嚇了一跳。
流朱見突然來人嚇到甄嬛,忙把甄嬛護到身後,大聲道:“你是何人?竟敢在此驚擾我家小主!”
果郡王沒想到自己會被一個小丫頭防備至此,覺得有些好笑,心想這小丫頭倒是忠心。
甄嬛此刻被嚇到的心緩了迴來,見來人衣著華貴,氣度不凡,便猜到對方身份可能不簡單。
她將流朱拉迴自己身後,佯裝嗬斥道:“流朱,不得無禮。”
接著對對麵的果郡王行了一禮,歉聲道:“方才是流朱無禮,不過也是流朱太過擔心我才會如此,我替她向閣下道歉,還望閣下莫要怪罪。”
“姑娘不必如此,我並未怪罪於她,倒是我唐突了,嚇到了姑娘。”
甄嬛這才起身,然後問道:“不知尊駕何人?”
果郡王一愣,不答反問,“不知你可曾聽說過果郡王?”
“果郡王?”甄嬛微微皺眉,“莫非閣下就是果郡王嗎?”
“你聽說過小王?”果郡王有些好奇。
甄嬛聽對麵人這麽說,肯定了他的身份,笑著迴道:“傳言果郡王一表人才,風流倜儻,今日得見,果然名不虛傳。”
果郡王笑了起來,擺了擺手道:“不過是世人吹噓之語,不值得放在心上。”
隨後果郡王便將話題引到了蕭聲上。
“方才見姑娘的簫吹得不錯,可見姑娘對這一方麵頗有心得。”果郡王眼中透著欣賞。
“在下也是愛簫之人,家中收藏了許多名貴的曲譜,若有機會,一道品鑒,如何?”
果郡王相邀,甄嬛本該拒絕,可她實在眼饞果郡王的收藏,便答應了下來。
從前甄遠道雖然是四品官,可家中無甚底蘊,這些珍貴的東西難得一見,她本是愛簫之人,自然不舍得錯過。
自那日之後甄嬛總愛去禦花園散步,期間遇見了同樣來禦花園賞花的端妃。
那日她剛走到禦花園,就見端妃在丫鬟的攙扶下,緩緩向她所在的方向走來。
端妃身著一身素色宮裝,神色有些憔悴,但眼中卻透著一絲旁人不易察覺的精明。
端妃可不是來禦花園賞花的,自選秀之後,她就聽說這一屆的秀女十分出眾。
除了如今備受皇上寵愛的珍貴妃,還有一名被封為莞常在的秀女頗有從前純元皇後的風範,可一直未曾見到本尊。
之前本想主動拜訪,可聽聞莞常在一直閉宮養病,就沒有貿然上門。
端妃身子一向不好,雖然沒有她之前表現出來那般羸弱,可身體不好也是事實,她擔心甄嬛的病傳染給自己。
她之前就到過碎玉軒周圍,隻是從未遇到過甄嬛出門。
近日聽說甄嬛總愛到禦花園來,她也掐著時間每日都到禦花園來。
今日可算見到人了。
端妃遠遠的就見這莞常在眉眼和純元皇後十分相像,眼中一亮,主動迎了上去。
甄嬛不明所以,但礙於禮數,還是恭敬地行禮。
端妃親親熱熱地說道:“快起來吧,妹妹。往日在宮中養病,不曾見過妹妹,今日一見,覺得妹妹十分親切,就像故人一般,真真是一見如故呢。”
甄嬛微笑著迴應:“姐姐謬讚了,能得姐姐垂青,是嬪妾的福氣。”
端妃拉著甄嬛的手,眼中滿是喜愛:“姐姐在宮中與其他妃嬪無甚往來,每日甚是寂寞,往後妹妹可要與姐姐常來常往啊。”
“能陪伴姐姐,是嬪妾的榮幸。”
甄嬛嘴上應著,心中卻生了幾分厭惡。
她不經意間從端妃眼中看到了從前廢後看她時眼中常有的東西,那是一種把她看成了另外一個人的眼神。
若是剛入宮時,她或許看不懂端妃眼中的深意,可經曆了廢後那一係列波譎雲詭的事後,她成長了許多,也懂得了許多。
端妃這般親近,定是心懷不軌,又是一個想要利用她的人。
雖然端妃沒有皇後那般露骨,但這種看似溫和的接近,同樣令她惡心。
可端妃終究是妃位,位分遠在她之上,甄嬛也隻能強忍著不適,與她虛與委蛇。
出了這事後,甄嬛心情受到了極大影響,總有一團烏雲籠罩在心頭,驅散不去。
到了與果郡王約定見麵的時間,甄嬛提前來到了約定的地方。
周圍靜謐無聲,隻有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
甄嬛拿出簫,吹奏起來,那簫聲不經意間就帶了幾分煩悶與憂愁。
果郡王還沒到遠遠就聽到了蕭聲。
那蕭聲與他第一次聽到時一樣,帶著無盡的惆悵,讓他的內心也莫名煩悶起來。
他加快步伐,匆匆趕來。
見到甄嬛,他沒有說話,隻是靜靜地站在一旁聽她吹簫。
待甄嬛吹完,果郡王走上前去,輕聲安慰道:“姑娘似乎有心事,若是願意,可與小王說說,若是不想,小王不會強求。”
甄嬛眉頭輕蹙,眼中閃過一絲猶豫,她其實不欲與果郡王說起自己的煩心事。
在這宮中,她與他不過是以蕭會友,本就應該保持距離,不應有過多的交集,否則,稍有不慎,便可能給自己,給甄家招來禍端。
她微微垂眸,低聲道:“父親遠調西北,西北苦寒,不知何時能再見父母親,心中十分掛念,難免憂思。”
果郡王聽後,心中五味雜陳,一時竟不知如何安慰。
見了多次,他自然知道對麵之人是他皇兄的嬪妃。
他也認出了除夕夜倚梅園中許願之人就是對麵的女子。
不知出於什麽心理,他依然沒有改變對她的稱唿,仿佛這樣能讓他們之間的相處更自然一些。
他知道妃嬪一旦入宮,便如同籠中鳥,再難與家人相見。
更何況,她的家人如今遠在西北,再見之日更是遙遙無期。
兩人相顧無言,周圍的空氣仿佛都變得沉重起來。
果郡王靜靜地站在甄嬛身旁,他看著她略顯單薄的身影,想要伸手拍拍她的肩膀安慰她。
可手伸到一半又縮了迴去,他知道這樣的舉動不合禮數。
他隻能默默地陪著她,讓她知道在這一刻,她不是孤單的。
......
不遠處走出兩道人影,可很快就消失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