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早朝。


    按照慣例,首先是內閣首輔嶽穆清,以及六部的官員向梁帝匯報國事。


    等這一套流程走完之後。


    都察院右副都禦史陳思明便手持笏板,走出列班。


    “陛下,臣要彈劾鷹揚衛鎮撫沈青辰。”


    “此次沈青辰奉旨去永川府徹查鹽引一案,本應清正嚴明,為陛下揪出朝廷之蛀蟲。”


    “可他卻辜負聖恩,犯下諸多不赦之罪。”


    “沈青辰到了永川府之後,對查案敷衍了事。”


    “卻一門心思結交當地富商,大肆收受賄賂。”


    “永川鹽商為求安穩,給沈青辰送上白銀數千兩,珍寶無數。”


    “沈青辰無視朝綱法紀,竟然照單全收……”


    “若是隻是收取賄賂到了罷了。”


    “沈青辰查案無果,為了向陛下交差。”


    “竟然假傳皇命,把永川都轉運使馮慕堯給抓了起來……”


    “如今永川鹽引一案已經真相大白。”


    “沈青辰此舉導致真兇逍遙法外,無辜之人卻在牢內蒙冤。”


    “其行令人發指。”


    “永川都轉運鹽使司失去主事之人。”


    “致使永川鹽政混亂不堪,鹽價上漲,百姓怨聲載道,鹽政官員亦是人人自危。”


    “此事關乎陛下尊嚴,朝廷綱紀。”


    “若不加以嚴懲,恐寒了天下百姓之心……”


    陳思明開了以一個頭。


    都察院的十幾個監察禦史立刻正義感爆棚,紛紛出列彈劾沈青辰。


    他們彈劾沈青辰的內容和陳思明差不多。


    無非就是說沈青辰乳臭未幹,屁本領沒有,隻知道假傳皇命,欺君罔上。


    沈青辰此等行徑。


    不僅破壞朝綱法度,更讓百姓對朝廷心生疑慮,有損皇威。


    更有甚者,竟然直接伏地大哭。


    大罵沈青辰為了功勞,竟然沒有經過陛下的允許,便把堂堂一位三品大員抓進了鷹揚衛的牢獄。


    沈青辰無視朝綱法紀,肆意妄為。


    罪同謀反,其罪當誅……


    並請求陛下斬殺沈青辰此等禍國殃民之人,以全國法,以警後人……


    鷹揚衛如此的無法無天。


    讓朝廷大臣都感到有些唇亡齒寒,紛紛出言附和。


    還有很多人對著鷹揚衛指揮使褚凱風就是一陣大罵。


    褚凱風低著頭,一聲不吭。


    沈青辰收取賄賂的事情,褚凱風早就給梁帝匯報過了。


    這根本就不算事。


    但褚凱風卻萬萬沒想到沈青辰會這麽猛。


    竟然連一位三品大員都敢抓。


    在沒有梁帝的允許之下,就算是他這個鷹揚衛指揮使,也不敢做出此等事情……


    內閣三位大學士也覺得沈青辰做的太過火了,緊皺著眉頭,沉默不語。


    朝堂一片喧嘩,立刻亂成了一鍋粥。


    陸雲旗愣了一會,立刻對陳思明大罵道:“簡直是一派胡言。”


    “當初沈青辰憑借一己之力,救下了平安縣兩萬餘百姓的性命。”


    “為了毒殺三千餘倭寇。”


    “沈青辰多次讓自己陷入險境之中,差點就沒有了性命。”


    “如此人物,豈能做出如此齷齪之事?”


    “還請陛下明鑒。”


    “右副都禦史陳思明對沈青辰惡意汙蔑,其罪當誅……”


    陳思明冷笑道:“沈青辰是你的義弟。”


    “你們本是一丘之貉,當然會向著他說話了……”


    陸雲旗聞言,感覺都要氣炸了。


    “你放屁……”


    “陛下,臣可以為沈青辰擔保。”


    “沈青辰一心為公,絕無半點不軌之心……”


    陸雲旗口沫橫飛,和一群言官相互吵翻了天。


    國子監祭酒趙維楨,鴻臚寺卿崔鴻漸也出麵維護沈青辰。


    結果他們剛說兩句話。


    就差點被言官們給噴自閉了。


    京衛指揮使司指揮使秦南笙見狀,根本就不敢出頭……


    陸雲旗一個人獨木難支。


    很快便在爭吵中敗下陣來。


    陸雲旗一個人被淹沒在言官們的吐沫中,甚至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這些言官們身經百戰。


    在吵架這一塊已經達到了宗師的級別。


    陸雲旗作為一個武將,吵架哪會是這些言官們的對手……


    大殿內頓時一片喧囂混亂。


    梁帝望著大殿內亂糟糟的情況,臉色一片鐵青。


    此案真相大白?


    騙鬼呢!


    永川都轉運鹽使司同知趙昱澄,副使吳承州夥同兩個戶部主事販賣鹽引,中飽私囊。


    從表麵上看很合理。


    但如今梁帝剛讓沈青辰永川府去查案,戶部便憑借一本賬冊,把這個案子破了。


    世上哪有這麽巧的事情?


    這分明是想讓梁帝把沈青辰召迴京城,另派他們去永川府,趕緊把此案了結……


    縱觀曆史。


    君主與臣子之間,永遠互相製約著權力。


    梁帝雖為九五之尊,也並非是隨心所欲。


    因為真正幫他治理天下的,還是朝堂中的這些大臣。


    所以梁帝明知如此。


    但在沒有確切的證據之前,也無法把此事挑破……


    陳思明手持笏板,向梁帝躬身道:“陛下讓沈青辰去永川府徹查鹽引一案,本是對他的信任。”


    “此人卻辜負了陛下所托。”


    “沈青辰如此的肆意妄為,已經激起民怨。”


    “若是讓他再胡作非為下去,後果將不堪設想。”


    “臣懇請陛下另派他人去永川府審理此案……”


    都察院的言官們紛紛附和,繼續對沈青辰咒罵個不停……


    梁帝猛地一拍龍椅的扶手,怒喝道:“夠了!”


    “永川鹽引一案關乎國計民生,律法尊嚴,不可輕忽。”


    “朕會傳旨令沈青辰押送涉案人員速速迴京。”


    “若是沈青辰並無真憑實據便假借皇命,肆意妄為。”


    “朕絕不姑息。”


    梁帝言畢,直接拂袖而去……


    陳思明等人見狀,頓時愣住了。


    因為事情和他們想象的有點不一樣。


    如今此案真相大白。


    陛下不應該趕緊免了沈青辰差事,讓他迴京請罪,然後重新派個人去永川查案嗎?


    結果梁帝卻根本不給他們任何諫言的機會,便直接拂袖而去。


    陛下怎會對沈青辰這個小兒如此信任?


    早朝過後。


    梁帝迴到了崇政殿,依舊是氣的臉色鐵青。


    靖國公認為永川鹽引一案,隻是一件小事。


    整個大梁上下,誰人不貪?


    隻不過他們是貪的多了一些而已。


    如今案情已經“真相大白”,想必梁帝也會順應朝臣的意思,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但梁帝卻認為今日早朝之事。


    是朝臣對皇權的一個挑釁,是對他的一次逼宮……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權傾天下,從被流放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杉龍有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杉龍有木並收藏權傾天下,從被流放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