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從諫如流
權傾天下,從被流放開始 作者:杉龍有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皇宮。
崇政殿。
梁帝看完蕭樂康送來的條陳,神情頓時變得有些凝重,臉上也浮現出一絲激動的紅暈,
今日梁帝在朝會上宣布了重啟丁賦之事,心情很不好。
因為梁帝心裏很明白。
等這條政令下達地方之後,他這個皇帝定會背上許多罵名。
但手上的這份攤丁入畝之策。
不但能讓國庫增收,減少民怨,簡化征收環節,還能避免了官吏的貪汙舞弊。
這簡直是一舉數得的仁政之策。
而他這個皇帝,也不用再背上千古罵名了……
蕭樂康滿臉期待的望著梁帝,問道:“父皇,這個方法可行嗎?”
梁帝長出了一口氣,緩緩點了點頭。
“可行。”
“這攤丁入畝之策,是誰給你的?”
正所謂知子莫若父。
蕭樂康是一個什麽樣的貨色。
梁帝心裏自然是一清二楚。
如此兩全其美的仁政,連混跡朝堂數十年的內閣大臣都沒有想出來。
更別說蕭樂康這個棒槌了……
蕭樂康卻一本正經道:“這攤丁入畝之策,正是兒臣想出來的。”
“兒臣可是日思夜想,數月方成。”
“父皇是不是該獎勵獎勵我?”
梁帝揚了揚手裏的紙筏,忍不住笑了笑。
“真的是你想出來的?”
如今蕭樂康的臉皮之厚,早就已經不亞於沈青辰。
“這當然是真的了……”
蕭樂康仰天歎了一口氣,臉上浮現出一股憂國憂民的沉痛表情。
“父皇,不是兒臣說您。”
“今日您打算重啟丁賦的決定,真是有些欠考慮了。”
“這完全就是一種曆史的倒退。”
“如今咱們大梁國庫空虛,財政不足,其實應該在地主鄉紳頭上想辦法。”
“您卻把這個負擔放在了貧苦百姓的頭上,就不怕激起民怨嗎?”
“這可是會動搖國本的大事。”
“兒臣不忍父皇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才想出了這攤丁入畝的政策……”
梁帝望著蕭樂康得意洋洋的表情,忍不住歎了口氣。
“你從小不服管教,到處惹是生非,沒少挨打。”
“如今想來,父皇好像好長時間沒打你了。”
“父皇可以給你一個選擇。”
“你喜歡藤條,還是戒尺?”
蕭樂康愣了一下,立刻毫不猶豫的就把沈青辰給賣了。
“父皇息怒。”
蕭樂康陪著笑道:“這些話都是沈青辰說的,兒臣隻是按照他的說法敘述了一遍而已。”
“攤丁入畝的政策是沈青辰想出來的……”
梁帝聞言,臉上立刻出現驚愕之色。
“沈青辰?”
蕭樂康趕忙點了點頭。
“對,就是這家夥。”
“今日兒臣和沈青辰閑聊,說到了今日在朝會上,父皇準備重新收取丁賦的事情。”
“沈青辰便提出了攤丁入畝之策。”
“兒臣認為此策可行,就趕緊給您老人家呈上來了……”
沈青辰為臨安公主寫下的金縷衣,梁帝也已經看過了。
臨安公主也因為這首詩,坐實了她才女的美名……
沈青辰有如此文采,又精通軍事,已經足夠讓梁帝驚訝的了。
但梁帝卻萬萬沒想到。
沈青辰居然還對政事如此精通……
梁帝十分鄙視的望了蕭樂康一眼,迴頭向大內總管李安福吩咐道:“宣內內閣成員覲見……”
等李安福一溜小跑的出去後。
梁帝又對蕭樂康道:“你去把沈青辰也叫過來……”
鷹揚衛北城千戶所。
蕭樂康走進沈青辰的房間,便昂著脖子道:“你獻上的攤丁入畝之策,已經被我父皇采納了。”
“你趕緊跟我去宮裏一趟。”
沈青辰皺眉道:“殿下,此事怎麽又扯到我身上來了。”
“你沒說是你想出來的嗎?”
蕭樂康笑道:“若是攤丁入畝之策能在大梁實施下去。”
“不但能解決國庫空虛問題,更可以活人無數。”
“如此大功,我豈能占為己有?”
沈青辰望著蕭樂康一副正大無私表情,歎息道:“行了,你就別演了。”
“肯定是你露出馬腳,被你父皇發現了……”
“就這點小事,你父皇都不相信是你想出來的。”
“我都替你感到悲哀……”
蕭樂康見沈青辰識破了他的謊言,頓時氣急敗壞的道:“別廢話了。”
“趕緊走。”
“我父皇還在宮裏等著你呢!”
崇政殿。
等蕭樂康帶著沈青辰進入崇政殿之後,大梁的三位內閣成員早就已經坐在了殿內。
沈青辰向梁帝拱手道:“臣鷹揚衛北城千戶所千戶沈青辰,拜見陛下。”
梁帝笑著向沈青辰擺了擺手。
“不必多禮。”
“坐吧!”
沈青辰老老實實的跪坐在下首,挺直了身子。
梁帝笑道:“你呈上來的攤丁入畝之策,朕和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商量過了,認為可行。”
“至於具體如何實施,你心裏可有腹案?”
梁帝從諫如流,能采納沈青辰的建議。
這讓沈青辰心裏也是高興不已。
畢竟攤丁入畝能夠順利實施,受益的大梁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但具體如何施行,沈青辰是真不會。
沈青辰有些不好意思的迴答道:“臣今日和燕王殿下閑聊之時,聽說了陛下欲重啟丁賦之事。”
“當時臣心有所感,便信口胡說了幾句。”
“所以攤丁入畝之策,其實就是臣的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至於如何實施,臣也不懂……”
沈青辰如此迴答,其實也在梁帝的意料之中。
畢竟沈青辰今年才十六歲。
若是他在這個年紀,便能洋洋灑灑的寫出數萬言,把攤丁入畝的條陳一步一步的都寫出來。
那沈青辰根本就不是一個人。
完全就是一個妖孽了……
內閣首輔嶽穆清捋須笑道:“沈千戶也不用妄自菲薄。”
“你小小年紀能想到這些,已經實屬難得。”
“可比老夫當年強多了……”
謹身殿大學士李文冉也是頻頻點頭。
“少年郎果然不凡。”
武英殿大學士羅鴻永看向沈青辰的目光中,也充滿了欣賞之意。
“沈千戶才學不凡,對政事也有獨到的見解。”
“你該當一個文官的……”
沈青辰也分不清這三個老狐狸是真心實意的誇他,還做給梁帝看的。
畢竟沈青辰呈給梁帝的這個攤丁入畝之策。
對他們來說有點打臉……
崇政殿。
梁帝看完蕭樂康送來的條陳,神情頓時變得有些凝重,臉上也浮現出一絲激動的紅暈,
今日梁帝在朝會上宣布了重啟丁賦之事,心情很不好。
因為梁帝心裏很明白。
等這條政令下達地方之後,他這個皇帝定會背上許多罵名。
但手上的這份攤丁入畝之策。
不但能讓國庫增收,減少民怨,簡化征收環節,還能避免了官吏的貪汙舞弊。
這簡直是一舉數得的仁政之策。
而他這個皇帝,也不用再背上千古罵名了……
蕭樂康滿臉期待的望著梁帝,問道:“父皇,這個方法可行嗎?”
梁帝長出了一口氣,緩緩點了點頭。
“可行。”
“這攤丁入畝之策,是誰給你的?”
正所謂知子莫若父。
蕭樂康是一個什麽樣的貨色。
梁帝心裏自然是一清二楚。
如此兩全其美的仁政,連混跡朝堂數十年的內閣大臣都沒有想出來。
更別說蕭樂康這個棒槌了……
蕭樂康卻一本正經道:“這攤丁入畝之策,正是兒臣想出來的。”
“兒臣可是日思夜想,數月方成。”
“父皇是不是該獎勵獎勵我?”
梁帝揚了揚手裏的紙筏,忍不住笑了笑。
“真的是你想出來的?”
如今蕭樂康的臉皮之厚,早就已經不亞於沈青辰。
“這當然是真的了……”
蕭樂康仰天歎了一口氣,臉上浮現出一股憂國憂民的沉痛表情。
“父皇,不是兒臣說您。”
“今日您打算重啟丁賦的決定,真是有些欠考慮了。”
“這完全就是一種曆史的倒退。”
“如今咱們大梁國庫空虛,財政不足,其實應該在地主鄉紳頭上想辦法。”
“您卻把這個負擔放在了貧苦百姓的頭上,就不怕激起民怨嗎?”
“這可是會動搖國本的大事。”
“兒臣不忍父皇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才想出了這攤丁入畝的政策……”
梁帝望著蕭樂康得意洋洋的表情,忍不住歎了口氣。
“你從小不服管教,到處惹是生非,沒少挨打。”
“如今想來,父皇好像好長時間沒打你了。”
“父皇可以給你一個選擇。”
“你喜歡藤條,還是戒尺?”
蕭樂康愣了一下,立刻毫不猶豫的就把沈青辰給賣了。
“父皇息怒。”
蕭樂康陪著笑道:“這些話都是沈青辰說的,兒臣隻是按照他的說法敘述了一遍而已。”
“攤丁入畝的政策是沈青辰想出來的……”
梁帝聞言,臉上立刻出現驚愕之色。
“沈青辰?”
蕭樂康趕忙點了點頭。
“對,就是這家夥。”
“今日兒臣和沈青辰閑聊,說到了今日在朝會上,父皇準備重新收取丁賦的事情。”
“沈青辰便提出了攤丁入畝之策。”
“兒臣認為此策可行,就趕緊給您老人家呈上來了……”
沈青辰為臨安公主寫下的金縷衣,梁帝也已經看過了。
臨安公主也因為這首詩,坐實了她才女的美名……
沈青辰有如此文采,又精通軍事,已經足夠讓梁帝驚訝的了。
但梁帝卻萬萬沒想到。
沈青辰居然還對政事如此精通……
梁帝十分鄙視的望了蕭樂康一眼,迴頭向大內總管李安福吩咐道:“宣內內閣成員覲見……”
等李安福一溜小跑的出去後。
梁帝又對蕭樂康道:“你去把沈青辰也叫過來……”
鷹揚衛北城千戶所。
蕭樂康走進沈青辰的房間,便昂著脖子道:“你獻上的攤丁入畝之策,已經被我父皇采納了。”
“你趕緊跟我去宮裏一趟。”
沈青辰皺眉道:“殿下,此事怎麽又扯到我身上來了。”
“你沒說是你想出來的嗎?”
蕭樂康笑道:“若是攤丁入畝之策能在大梁實施下去。”
“不但能解決國庫空虛問題,更可以活人無數。”
“如此大功,我豈能占為己有?”
沈青辰望著蕭樂康一副正大無私表情,歎息道:“行了,你就別演了。”
“肯定是你露出馬腳,被你父皇發現了……”
“就這點小事,你父皇都不相信是你想出來的。”
“我都替你感到悲哀……”
蕭樂康見沈青辰識破了他的謊言,頓時氣急敗壞的道:“別廢話了。”
“趕緊走。”
“我父皇還在宮裏等著你呢!”
崇政殿。
等蕭樂康帶著沈青辰進入崇政殿之後,大梁的三位內閣成員早就已經坐在了殿內。
沈青辰向梁帝拱手道:“臣鷹揚衛北城千戶所千戶沈青辰,拜見陛下。”
梁帝笑著向沈青辰擺了擺手。
“不必多禮。”
“坐吧!”
沈青辰老老實實的跪坐在下首,挺直了身子。
梁帝笑道:“你呈上來的攤丁入畝之策,朕和內閣的幾位大學士商量過了,認為可行。”
“至於具體如何實施,你心裏可有腹案?”
梁帝從諫如流,能采納沈青辰的建議。
這讓沈青辰心裏也是高興不已。
畢竟攤丁入畝能夠順利實施,受益的大梁千千萬萬的老百姓……
但具體如何施行,沈青辰是真不會。
沈青辰有些不好意思的迴答道:“臣今日和燕王殿下閑聊之時,聽說了陛下欲重啟丁賦之事。”
“當時臣心有所感,便信口胡說了幾句。”
“所以攤丁入畝之策,其實就是臣的一個不成熟的想法。”
“至於如何實施,臣也不懂……”
沈青辰如此迴答,其實也在梁帝的意料之中。
畢竟沈青辰今年才十六歲。
若是他在這個年紀,便能洋洋灑灑的寫出數萬言,把攤丁入畝的條陳一步一步的都寫出來。
那沈青辰根本就不是一個人。
完全就是一個妖孽了……
內閣首輔嶽穆清捋須笑道:“沈千戶也不用妄自菲薄。”
“你小小年紀能想到這些,已經實屬難得。”
“可比老夫當年強多了……”
謹身殿大學士李文冉也是頻頻點頭。
“少年郎果然不凡。”
武英殿大學士羅鴻永看向沈青辰的目光中,也充滿了欣賞之意。
“沈千戶才學不凡,對政事也有獨到的見解。”
“你該當一個文官的……”
沈青辰也分不清這三個老狐狸是真心實意的誇他,還做給梁帝看的。
畢竟沈青辰呈給梁帝的這個攤丁入畝之策。
對他們來說有點打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