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虛張聲勢
權傾天下,從被流放開始 作者:杉龍有木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如今倭寇即將到達縣城。
沈青辰也沒有時間給他們具體解釋空城計是什麽了。
“空城計總而言之,就是虛張聲勢。”
“隻要讓倭寇誤認為城內仍有大量的官兵,想必他們就不敢進犯。”
“隻要咱們能拖到天亮。”
“陸指揮使他們就能帶兵返迴平安縣。”
顏子煜仔細想了想,認為沈青辰的這個計策很不靠譜。
“沈大人,若是倭寇不上當。”
“到時候該如何是好?”
沈青辰歎息道:“我也知道這個辦法很冒險。”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顏大人還有別的辦法嗎?”
此刻顏子煜早就六神無主了。
無論沈青辰的辦法行不行,顏子煜也隻能去試一試。
“好,就按照沈大人的計策來。”
“至於如何安排,還請沈大人直接下令。”
“隻要能解救城內百姓,本官一定全力配合,縣衙上下官員全部任你調遣。”
沈青辰略一沉吟,便開始下令。
“顏大人,你速速讓衙役召集起來兩千百姓,讓他們做出一萬個火把。”
“然後讓他們把這些火把全部點燃,分別綁在南北兩個城門的城牆之上。”
顏子煜立刻把縣衙的班頭叫了過來,很快把沈青辰命令吩咐了下去。
沈青辰繼續道:“顏大人,勞煩你派人召集一些婦人,去街上找家布行。”
“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一百麵旗幟來。”
顏子煜點點頭,向縣衙主簿吩咐道:“此事你去安排吧!”
縣衙主簿皺眉道:“旗幟都是刺繡的。”
“就這點時間,恐怕做不出了吧?”
沈青辰搖頭道:“用不著這般麻煩。”
“找一些顏色鮮豔的布,在上麵寫一個梁字,然後隨便縫一個能套在竹竿上套子就行了。”
“就倭寇那點能耐,根本看不出來旗幟的真假。”
縣衙的主簿點頭道:“下官明白了。”
“下官這就去安排……”
羅俊賢向沈青辰拱了拱手,主動請纓。
“沈大人,小人手裏還有八十青壯。”
“我們應該做些什麽?”
沈青辰想了想,開口道:“你帶人找一些銅鑼,負責維持秩序。”
“告訴城牆上的鄉親們,千萬不能亂。”
“若是讓倭寇看出蹊蹺,他們的妻兒一定會死在倭寇的屠刀之下……”
“若是有人不聽指揮,你盡管出手。”
“在這個關鍵時候,千萬不可有婦人之仁……”
羅俊賢拱手道:“小的明白。”
縣衙裏麵的眾人各負其責,紛紛忙碌起來。
江錦年第一次經曆這樣的大戰,緊張的一個勁的咽口水。
“青辰,這樣能行嗎?”
沈青辰歎息道:“行不行試試再說吧!”
“咱們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倭寇屠殺百姓。”
“倭寇隻有三千多人,他們必然不敢分兵一起進攻南北兩座城門。”
“若是事不可為。”
“你立刻從另外一個城門口撤離。”
江錦年點了點頭,心裏總算是有了點安慰。
如今一切都安排妥當。
至於能不能成功,也隻能看天意了……
沈青辰帶著江錦年和龐世傑,準備先去城牆上看看情況。
三人剛走出縣衙門口,沈青辰便看見在縣衙的門樓之下,有一麵堂鼓。
沈青辰指著門口的堂鼓對龐世傑吩咐道:“把這個帶上,一會你負責敲鼓……”
一個時辰之後。
倭寇首領織田大翔帶著三千餘由武士,劫掠浪人組成的海盜團夥,來到了平安縣城下。
沈青辰已經把一切準備完畢。
城牆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火把,亮如白晝。
寫著梁字的旗幟迎風飄揚,在空中獵獵作響。
織田大翔看著眼前的場景,立刻就愣住了。
這是怎麽迴事?
大梁的官兵不是都去昌和縣了嗎?
這又是哪來的官兵?
織田大翔不敢繼續前進,揮手讓整個隊伍停了下來。
“去看看怎麽迴事。”
兩個騎著戰馬的倭寇立刻離開隊伍,拍馬便向城門的方向而去。
還沒等兩騎進入城門的一箭之地。
城牆突然響起密集的鼓聲,以及響亮的銅鑼聲。
緊接著。
倭寇們又聽到萬眾齊唿。
“殺倭寇……殺倭寇……”
聲音震耳欲聾,城牆的戰旗徐徐而動。
看起來宛如千軍萬馬一般……
兩個倭寇頓時驚慌失措的勒住馬韁,直接返迴了倭寇的陣營。
“將軍,快撤……”
“城牆上全是官兵,至少數以萬計……”
織田大翔望著城頭晃動的人影,滿臉無奈的歎了口氣。
“撤……”
若是野戰的話。
即便是有萬餘的大梁士兵,織田大翔也敢帶著這三千餘人殺過去。
但攻城就不一樣了。
別說城牆上有萬餘士兵了。
即便是隻有幾千人,織田大翔也沒有把握把平安縣打下來。
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
織田大翔也隻能無奈的撤走……
城牆上百姓見倭寇開始灰溜溜的撤走,紛紛開始大聲的歡唿起來。
顏子煜望著逐漸離開的倭寇。
更是激動的老淚縱橫……
本來顏子煜對沈青辰的空城計,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隻要倭寇發起進攻。
恐怕城牆上的這些百姓便會逃之夭夭。
到時候沈青辰做出了這些布置,還能有何用處?
但沈青辰卻認為他的計劃有很大的概率成功。
因為他心裏很明白。
倭寇萬裏迢迢的來到大梁,沒有辦法補充兵力。
他們死一個人就會少一個人,根本就損失不起。
但凡遇到能有重大損失的戰役。
這些倭寇便絕不會冒險……
江錦年望著沈青辰仍舊有些稚嫩的側臉,心裏不禁感到有些唏噓。
當初沈青辰把江淩月從迎親的隊伍裏搶迴來。
雖然事後江錦年沒有說什麽,但心裏卻一直佩服萬分。
因為沈青辰做了他想做,卻一直不敢做的事情……
今日沈青辰又想出了一出空城計。
最後竟然嚇退了三千餘倭寇,保住了平安縣城中兩萬餘人的生命……
沈青辰智謀百出,做事雷厲風行,從來不拖泥帶水。
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江錦年突然覺得自己的妹妹給如此人物做妾,對江家來說也是很有利的一件事情。
畢竟通過沈青辰在中間這麽一攪和。
江淩月在永川府名聲響亮,已經很難再嫁出去了……
沈青辰也沒有時間給他們具體解釋空城計是什麽了。
“空城計總而言之,就是虛張聲勢。”
“隻要讓倭寇誤認為城內仍有大量的官兵,想必他們就不敢進犯。”
“隻要咱們能拖到天亮。”
“陸指揮使他們就能帶兵返迴平安縣。”
顏子煜仔細想了想,認為沈青辰的這個計策很不靠譜。
“沈大人,若是倭寇不上當。”
“到時候該如何是好?”
沈青辰歎息道:“我也知道這個辦法很冒險。”
“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顏大人還有別的辦法嗎?”
此刻顏子煜早就六神無主了。
無論沈青辰的辦法行不行,顏子煜也隻能去試一試。
“好,就按照沈大人的計策來。”
“至於如何安排,還請沈大人直接下令。”
“隻要能解救城內百姓,本官一定全力配合,縣衙上下官員全部任你調遣。”
沈青辰略一沉吟,便開始下令。
“顏大人,你速速讓衙役召集起來兩千百姓,讓他們做出一萬個火把。”
“然後讓他們把這些火把全部點燃,分別綁在南北兩個城門的城牆之上。”
顏子煜立刻把縣衙的班頭叫了過來,很快把沈青辰命令吩咐了下去。
沈青辰繼續道:“顏大人,勞煩你派人召集一些婦人,去街上找家布行。”
“然後用最快的速度,做出一百麵旗幟來。”
顏子煜點點頭,向縣衙主簿吩咐道:“此事你去安排吧!”
縣衙主簿皺眉道:“旗幟都是刺繡的。”
“就這點時間,恐怕做不出了吧?”
沈青辰搖頭道:“用不著這般麻煩。”
“找一些顏色鮮豔的布,在上麵寫一個梁字,然後隨便縫一個能套在竹竿上套子就行了。”
“就倭寇那點能耐,根本看不出來旗幟的真假。”
縣衙的主簿點頭道:“下官明白了。”
“下官這就去安排……”
羅俊賢向沈青辰拱了拱手,主動請纓。
“沈大人,小人手裏還有八十青壯。”
“我們應該做些什麽?”
沈青辰想了想,開口道:“你帶人找一些銅鑼,負責維持秩序。”
“告訴城牆上的鄉親們,千萬不能亂。”
“若是讓倭寇看出蹊蹺,他們的妻兒一定會死在倭寇的屠刀之下……”
“若是有人不聽指揮,你盡管出手。”
“在這個關鍵時候,千萬不可有婦人之仁……”
羅俊賢拱手道:“小的明白。”
縣衙裏麵的眾人各負其責,紛紛忙碌起來。
江錦年第一次經曆這樣的大戰,緊張的一個勁的咽口水。
“青辰,這樣能行嗎?”
沈青辰歎息道:“行不行試試再說吧!”
“咱們總不能眼睜睜看著倭寇屠殺百姓。”
“倭寇隻有三千多人,他們必然不敢分兵一起進攻南北兩座城門。”
“若是事不可為。”
“你立刻從另外一個城門口撤離。”
江錦年點了點頭,心裏總算是有了點安慰。
如今一切都安排妥當。
至於能不能成功,也隻能看天意了……
沈青辰帶著江錦年和龐世傑,準備先去城牆上看看情況。
三人剛走出縣衙門口,沈青辰便看見在縣衙的門樓之下,有一麵堂鼓。
沈青辰指著門口的堂鼓對龐世傑吩咐道:“把這個帶上,一會你負責敲鼓……”
一個時辰之後。
倭寇首領織田大翔帶著三千餘由武士,劫掠浪人組成的海盜團夥,來到了平安縣城下。
沈青辰已經把一切準備完畢。
城牆上全是密密麻麻的火把,亮如白晝。
寫著梁字的旗幟迎風飄揚,在空中獵獵作響。
織田大翔看著眼前的場景,立刻就愣住了。
這是怎麽迴事?
大梁的官兵不是都去昌和縣了嗎?
這又是哪來的官兵?
織田大翔不敢繼續前進,揮手讓整個隊伍停了下來。
“去看看怎麽迴事。”
兩個騎著戰馬的倭寇立刻離開隊伍,拍馬便向城門的方向而去。
還沒等兩騎進入城門的一箭之地。
城牆突然響起密集的鼓聲,以及響亮的銅鑼聲。
緊接著。
倭寇們又聽到萬眾齊唿。
“殺倭寇……殺倭寇……”
聲音震耳欲聾,城牆的戰旗徐徐而動。
看起來宛如千軍萬馬一般……
兩個倭寇頓時驚慌失措的勒住馬韁,直接返迴了倭寇的陣營。
“將軍,快撤……”
“城牆上全是官兵,至少數以萬計……”
織田大翔望著城頭晃動的人影,滿臉無奈的歎了口氣。
“撤……”
若是野戰的話。
即便是有萬餘的大梁士兵,織田大翔也敢帶著這三千餘人殺過去。
但攻城就不一樣了。
別說城牆上有萬餘士兵了。
即便是隻有幾千人,織田大翔也沒有把握把平安縣打下來。
為了避免無謂的傷亡。
織田大翔也隻能無奈的撤走……
城牆上百姓見倭寇開始灰溜溜的撤走,紛紛開始大聲的歡唿起來。
顏子煜望著逐漸離開的倭寇。
更是激動的老淚縱橫……
本來顏子煜對沈青辰的空城計,並沒有抱太大的希望。
隻要倭寇發起進攻。
恐怕城牆上的這些百姓便會逃之夭夭。
到時候沈青辰做出了這些布置,還能有何用處?
但沈青辰卻認為他的計劃有很大的概率成功。
因為他心裏很明白。
倭寇萬裏迢迢的來到大梁,沒有辦法補充兵力。
他們死一個人就會少一個人,根本就損失不起。
但凡遇到能有重大損失的戰役。
這些倭寇便絕不會冒險……
江錦年望著沈青辰仍舊有些稚嫩的側臉,心裏不禁感到有些唏噓。
當初沈青辰把江淩月從迎親的隊伍裏搶迴來。
雖然事後江錦年沒有說什麽,但心裏卻一直佩服萬分。
因為沈青辰做了他想做,卻一直不敢做的事情……
今日沈青辰又想出了一出空城計。
最後竟然嚇退了三千餘倭寇,保住了平安縣城中兩萬餘人的生命……
沈青辰智謀百出,做事雷厲風行,從來不拖泥帶水。
前途一定不可限量。
江錦年突然覺得自己的妹妹給如此人物做妾,對江家來說也是很有利的一件事情。
畢竟通過沈青辰在中間這麽一攪和。
江淩月在永川府名聲響亮,已經很難再嫁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