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無人機地麵測試
四合院:開局四九,軍工天才 作者:一隻山竹榴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明遠戴上手套,小心地取出加工好的零件——一個複雜的渦輪葉片連接器,表麵光滑如鏡,每一處曲線都精確到位。
\"請檢查一下精度。\"李明遠將零件遞給質檢組組長。
質檢組長接過零件,迅速將其放在精密測量台上,用百分表和千分尺仔細檢測每一處尺寸。
隨著檢測的深入,他的表情越來越不可思議。
\"精度...精度在0.008毫米以內!\"質檢組長最終宣布,聲音幾乎是顫抖的,\"這比我們最好的手工師傅還要精確三倍多!\"
車間裏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唿聲,有人激動地拍桌子,有人難以置信地搖頭,更多的人圍上來,想要近距離看看這個\"奇跡\"。
\"這究竟是什麽原理?\"張教授急切地問道,\"這台''電子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李明遠輕輕敲了敲控製台:\"秘密在這裏。\"他打開控製台的側板,露出了裏麵密密麻麻的電路板。
\"這...這是晶體管?\"張教授瞪大了眼睛,\"您用晶體管構建了一個計算係統?\"
\"不僅是計算係統,\"李明遠解釋道,
\"這是一個完整的數字控製單元。它能夠讀取打孔卡片上的指令,將其轉化為電子信號,然後精確控製伺服電機的轉動。本質上,它是一個微型計算機。\"
\"微型計算機...\"張教授喃喃重複著這個詞,仿佛在品味一種全新的概念,\"這簡直是...簡直是...\"
\"革命性的突破。\"一位年輕技師接過話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李明遠點點頭:\"正是如此。更重要的是,這套係統可以迅速編程,適應不同零件的加工需求。我們可以在幾小時內切換生產線,而不是傳統方式需要的幾天甚至幾周。\"
他轉向所有人:\"從現在開始,我們將采用這套係統生產無人機的核心部件。每組派三名技術骨幹來學習操作,三天內必須掌握基本技能。\"
\"李總工!\"一位年長的技師舉手,\"這套係統看起來十分精密,如果出現故障怎麽辦?\"
李明遠笑了笑:\"我已經考慮到這點。係統設計了多重備份和自檢機製,即使某些部件失效,也不會影響整體運行。此外...\"
他從一旁的櫃子裏取出幾個備用電路板:\"我們有足夠的備件,而且我會培訓幾名技術人員掌握基本的維修技能。\"
就這樣,\"計算機輔助數控係統\"開始在研究所內部推廣,從最初的一台發展到一周後的十幾台,分布在各個生產組。
精密零件的製造效率提高了近十倍,質量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
三周後的一個清晨,研究所的組裝大廳裏聚集了近百人,包括各組的技術人員、軍方代表和特別邀請的專家。
大廳中央,一架覆蓋著紅布的物體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同誌們,\"趙部長站在臨時搭建的台階上宣布,
\"經過三周的艱苦奮戰,我們的第一架''神鷹''無人靶機終於完成了組裝。今天,我們將揭開它的神秘麵紗,進行地麵測試。\"
現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首先,讓我們感謝技術總工程師李明遠同誌的卓越貢獻。\"趙部長轉向站在一旁的李明遠,
\"沒有他的天才設計和不知疲倦的指導,我們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偉大工程。\"
掌聲再次響起,甚至比剛才更加熱烈。
李明遠謙虛地點點頭:\"成功屬於在座的每一位同誌。現在,讓我們看看我們共同的傑作。\"
他走到紅布前,拉動掛繩,紅布應聲滑落。
\"嘩——\"現場發出一陣集體的驚歎聲。
沒人預料到無人機竟是這樣的形態。
流線型的機身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劍,前掠翼設計既優雅又淩厲,整體塗裝為深灰色,在燈光下泛著低調的金屬光澤。
最讓人驚訝的是它的體積——比想象中小得多,看起來輕盈而靈活。
\"這就是''神鷹''?\"一位軍方將領忍不住問道,\"看起來...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李明遠走到無人機旁,輕輕撫摸著光滑的機身:
\"是的,將軍。機身長5米,翼展6米,最大起飛重量500公斤,其中100公斤是有效載荷。\"
\"它能飛多快?\"有人問道。
\"設計最大速度950公裏每小時,巡航速度800公裏每小時。\"李明遠迴答。
會場再次沸騰。950公裏每小時!
它比當時世界上大多數戰鬥機都要快!
\"下麵,我們將進行地麵係統測試。\"李明遠示意技術人員準備。
幾名操作員迅速就位,一台看起來像簡化版雷達的設備被推到大廳前方。
這是控製係統的地麵站,通過無線電與無人機通信。
\"首先測試電源係統。\"
隨著命令下達,無人機的電池被連接,儀表盤上的指示燈亮起,顯示一切正常。
\"控製係統自檢。\"
操作員按下一係列按鈕,無人機的舵麵開始有規律地擺動,從升降舵到方向舵,每一個都精確地按照程序運動。
大廳裏響起一陣讚歎聲。
\"最後,發動機點火測試。為安全起見,請大家後退。\"
眾人迅速撤到安全區域,技術人員為無人機安裝了固定裝置,確保它不會在測試中移動。
隨著倒計時結束,操作員按下點火按鈕。
一瞬間,無人機尾部的噴口噴出一道橙紅色的火焰,隨即傳來一陣低沉的咆哮聲。
整個大廳裏迴蕩著發動機的轟鳴,那聲音充滿力量卻又出奇地平穩。
\"發動機穩定運行,轉速5000轉每分鍾,溫度和壓力都在正常範圍。\"操作員報告道。
\"提高到7000轉。\"李明遠命令。
隨著轉速提高,發動機的聲音變得更加響亮,但依然保持著穩定的節奏。
無人機紋絲不動地固定在測試台上,隻有尾部噴出的熱氣形成了模糊的氣流擾動。
\"轉速7000,一切正常!\"
\"提高到9000轉。\"
這是一個危險的測試階段,接近發動機的設計極限。
大廳裏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每個人都屏住唿吸,緊盯著測試台。
發動機的聲音達到了巔峰,深沉的轟鳴中帶著一絲金屬的尖嘯,那是高速旋轉的渦輪發出的聲音。
\"轉速9000,溫度略高但在可接受範圍,壓力正常,推力達到設計值的90%!\"操作員興奮地報告。
\"測試成功!關閉發動機。\"
隨著發動機逐漸停止,大廳裏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唿聲。
技術人員們互相擁抱,敬禮,有人甚至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正當眾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大廳門口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大家轉頭看去,隻見一個穿著軍裝的中年男子快步走進來,三步並作兩步地衝向測試區。
\"搞出這麽大動靜,也不通知我一聲!\"來人大聲嚷嚷著,臉上帶著一半怒氣一半興奮的表情。
\"請檢查一下精度。\"李明遠將零件遞給質檢組組長。
質檢組長接過零件,迅速將其放在精密測量台上,用百分表和千分尺仔細檢測每一處尺寸。
隨著檢測的深入,他的表情越來越不可思議。
\"精度...精度在0.008毫米以內!\"質檢組長最終宣布,聲音幾乎是顫抖的,\"這比我們最好的手工師傅還要精確三倍多!\"
車間裏頓時爆發出一陣歡唿聲,有人激動地拍桌子,有人難以置信地搖頭,更多的人圍上來,想要近距離看看這個\"奇跡\"。
\"這究竟是什麽原理?\"張教授急切地問道,\"這台''電子大腦''是如何工作的?\"
李明遠輕輕敲了敲控製台:\"秘密在這裏。\"他打開控製台的側板,露出了裏麵密密麻麻的電路板。
\"這...這是晶體管?\"張教授瞪大了眼睛,\"您用晶體管構建了一個計算係統?\"
\"不僅是計算係統,\"李明遠解釋道,
\"這是一個完整的數字控製單元。它能夠讀取打孔卡片上的指令,將其轉化為電子信號,然後精確控製伺服電機的轉動。本質上,它是一個微型計算機。\"
\"微型計算機...\"張教授喃喃重複著這個詞,仿佛在品味一種全新的概念,\"這簡直是...簡直是...\"
\"革命性的突破。\"一位年輕技師接過話頭,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
李明遠點點頭:\"正是如此。更重要的是,這套係統可以迅速編程,適應不同零件的加工需求。我們可以在幾小時內切換生產線,而不是傳統方式需要的幾天甚至幾周。\"
他轉向所有人:\"從現在開始,我們將采用這套係統生產無人機的核心部件。每組派三名技術骨幹來學習操作,三天內必須掌握基本技能。\"
\"李總工!\"一位年長的技師舉手,\"這套係統看起來十分精密,如果出現故障怎麽辦?\"
李明遠笑了笑:\"我已經考慮到這點。係統設計了多重備份和自檢機製,即使某些部件失效,也不會影響整體運行。此外...\"
他從一旁的櫃子裏取出幾個備用電路板:\"我們有足夠的備件,而且我會培訓幾名技術人員掌握基本的維修技能。\"
就這樣,\"計算機輔助數控係統\"開始在研究所內部推廣,從最初的一台發展到一周後的十幾台,分布在各個生產組。
精密零件的製造效率提高了近十倍,質量更是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
三周後的一個清晨,研究所的組裝大廳裏聚集了近百人,包括各組的技術人員、軍方代表和特別邀請的專家。
大廳中央,一架覆蓋著紅布的物體成為所有人關注的焦點。
\"同誌們,\"趙部長站在臨時搭建的台階上宣布,
\"經過三周的艱苦奮戰,我們的第一架''神鷹''無人靶機終於完成了組裝。今天,我們將揭開它的神秘麵紗,進行地麵測試。\"
現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首先,讓我們感謝技術總工程師李明遠同誌的卓越貢獻。\"趙部長轉向站在一旁的李明遠,
\"沒有他的天才設計和不知疲倦的指導,我們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這一偉大工程。\"
掌聲再次響起,甚至比剛才更加熱烈。
李明遠謙虛地點點頭:\"成功屬於在座的每一位同誌。現在,讓我們看看我們共同的傑作。\"
他走到紅布前,拉動掛繩,紅布應聲滑落。
\"嘩——\"現場發出一陣集體的驚歎聲。
沒人預料到無人機竟是這樣的形態。
流線型的機身仿佛一把出鞘的利劍,前掠翼設計既優雅又淩厲,整體塗裝為深灰色,在燈光下泛著低調的金屬光澤。
最讓人驚訝的是它的體積——比想象中小得多,看起來輕盈而靈活。
\"這就是''神鷹''?\"一位軍方將領忍不住問道,\"看起來...和我想象的完全不同。\"
李明遠走到無人機旁,輕輕撫摸著光滑的機身:
\"是的,將軍。機身長5米,翼展6米,最大起飛重量500公斤,其中100公斤是有效載荷。\"
\"它能飛多快?\"有人問道。
\"設計最大速度950公裏每小時,巡航速度800公裏每小時。\"李明遠迴答。
會場再次沸騰。950公裏每小時!
它比當時世界上大多數戰鬥機都要快!
\"下麵,我們將進行地麵係統測試。\"李明遠示意技術人員準備。
幾名操作員迅速就位,一台看起來像簡化版雷達的設備被推到大廳前方。
這是控製係統的地麵站,通過無線電與無人機通信。
\"首先測試電源係統。\"
隨著命令下達,無人機的電池被連接,儀表盤上的指示燈亮起,顯示一切正常。
\"控製係統自檢。\"
操作員按下一係列按鈕,無人機的舵麵開始有規律地擺動,從升降舵到方向舵,每一個都精確地按照程序運動。
大廳裏響起一陣讚歎聲。
\"最後,發動機點火測試。為安全起見,請大家後退。\"
眾人迅速撤到安全區域,技術人員為無人機安裝了固定裝置,確保它不會在測試中移動。
隨著倒計時結束,操作員按下點火按鈕。
一瞬間,無人機尾部的噴口噴出一道橙紅色的火焰,隨即傳來一陣低沉的咆哮聲。
整個大廳裏迴蕩著發動機的轟鳴,那聲音充滿力量卻又出奇地平穩。
\"發動機穩定運行,轉速5000轉每分鍾,溫度和壓力都在正常範圍。\"操作員報告道。
\"提高到7000轉。\"李明遠命令。
隨著轉速提高,發動機的聲音變得更加響亮,但依然保持著穩定的節奏。
無人機紋絲不動地固定在測試台上,隻有尾部噴出的熱氣形成了模糊的氣流擾動。
\"轉速7000,一切正常!\"
\"提高到9000轉。\"
這是一個危險的測試階段,接近發動機的設計極限。
大廳裏的氣氛變得緊張起來,每個人都屏住唿吸,緊盯著測試台。
發動機的聲音達到了巔峰,深沉的轟鳴中帶著一絲金屬的尖嘯,那是高速旋轉的渦輪發出的聲音。
\"轉速9000,溫度略高但在可接受範圍,壓力正常,推力達到設計值的90%!\"操作員興奮地報告。
\"測試成功!關閉發動機。\"
隨著發動機逐漸停止,大廳裏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和歡唿聲。
技術人員們互相擁抱,敬禮,有人甚至激動得流下了眼淚。
正當眾人沉浸在成功的喜悅中時,大廳門口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
大家轉頭看去,隻見一個穿著軍裝的中年男子快步走進來,三步並作兩步地衝向測試區。
\"搞出這麽大動靜,也不通知我一聲!\"來人大聲嚷嚷著,臉上帶著一半怒氣一半興奮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