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太白奉旨籌備蟠桃會,白墨隨猴拜謁兜率宮
西遊從一隻老猴子開始 作者:行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玉帝寢宮,兩名暗衛躬身站定,將探得的消息詳細稟報。
玉帝聽完,目光投向蟠桃園,隨後傳召太白金星,仔細叮囑他籌備蟠桃會相關事宜。
而擬定的邀請函上,孫悟空的名字赫然不在其中。
玉帝心裏清楚,蟠桃是神仙們的修行根基,相當於俸祿,要是蟠桃丟失,必定引發大亂。
可他偏偏希望如此,隻有這般,以太上老君為首的道教聯盟才會出現裂痕,進而瓦解。
到那時,他隻需頒下旨意緝拿孫悟空,讓孫悟空在俯首稱臣與命喪黃泉之間做出抉擇。
畢竟眼下他已成功完成集權大業,在這權力的棋局裏,孫悟空已無太多轉圜餘地,結局不過一死,或者乖乖聽話、低頭服從罷了。
再與如來所代表的佛教勢力聯手,助力佛教在西方教中掌權。
如此一來,天庭之中佛道兩股勢力相互製衡、彼此牽製,而自己作為掌握最終決策權的人,便能穩穩地坐擁權力的巔峰之位,將大權牢牢把控在手中。
玉帝可不糊塗,明白自己無法與太上老君正麵抗衡。
太上老君是鴻鈞老祖派來協助他的,不管是封神榜引發的教派爭鬥,還是其他勢力博弈,背後主導者都是太上老君,其最終目的是為三界之外的三清積累功德。
玉帝扶持如來,如來即便推翻西方教,隻要供奉功德、尊西方二聖,在二聖眼中就是合格代理人。
隻要能得功德,西方二聖不會幹涉太多。
而聖人不能直接幹預三界事務,這便是玉帝最大的倚仗。
而如來是封神量劫後,太上老君化胡為佛安插進西方教的棋子,目的是奪取西方教果實。
三清與西方二聖相互競爭,聖人不能親自下場,隻能暗中較量,想法把對方功德據為己有。
如來是有野心,不願受製於太上老君,想把功德供奉給西方二聖,同時讓自己成為西方佛門新領袖。
而玉帝想獨攬大權,於是如來反水,借助玉帝,讓自己代替西方教成為佛門最高掌權人。
這些玉帝當然都是知道的。畢竟,他也打算借助佛門進行佛道製衡來掌權。
於是,二人聯手,借助孫悟空,合力下了一盤權力的大棋。
玉帝抬頭望向三十三重天的兜率宮,眼神一眯,暗自祈禱順利,千萬別出岔子。
不過令玉帝沒想到的是,卻是有白墨這個變數。
另一邊,白墨也得知了孫悟空在天上這幾天的經曆,也知道太上老君想見自己。
白墨心裏明白,自己根本無法瞞過身為聖人化身的太上老君。
斟酌之下,便與孫悟空一同前往,前去拜見太上老君。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兜率宮外。
正欲上前,那緊閉的大門就自動打開了。
緊接著,太上老君聲音從宮內悠悠傳來:“外界之人,我已經等候你多時了。”
孫悟空一時之間有些懵,不過他早有推測,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他感覺太上老君所說的外界之人,便是站在他身旁的白墨。
白墨也聽出來了,朝著裏麵鞠躬道:“小輩參見聖人。”
隻見眼前一花,孫悟空和白墨便進入太上老君的房間內。
太上老君盤坐在蒲團上,朝著旁邊的兩個蒲團指了指,說道:“坐吧。”
白墨和孫悟空坐下,孫悟空問道:“老君,你說的外界之人,具體是什麽意思?”
太上老君看著白墨,說道:“你給他解釋吧。”
白墨苦笑了一聲,向著孫悟空解釋了一遍。
孫悟空聽聞此言,驚訝的看向白墨道:“兄弟,你竟然不是這個世界的人,而是來自其他世界的?”
白墨輕輕點了點頭,看著孫悟空說道:“沒錯,我是無意間來到這個世界的,到現在也還沒找到迴去的法子。”
白墨微微歎了口氣,說道:“悟空,之前你身上被人布下了大算計,情況太過複雜危險,我擔心告知你我的身份會給你帶來更多麻煩,這才瞞著你,實在是我的不對。
孫悟空看著白墨咧開嘴,指著自己的胸口笑道:
“俺老孫向來相信自己的直覺,直覺告訴我,你這人值得信任!俺老孫的直覺可從來沒出過岔子,兄弟,你就放心吧!”
白墨有些感動地看著孫悟空。
太上老君輕咳一聲,打斷了二人之間的深情交流,緩緩開口說道:
“自打我察覺到悟空的命數變化,便用心細細推算了一番,如今已將前因後果都弄清楚了。”
“唉,著實是我低估了玉帝,竟能在我眼皮子底下把集權之事給辦成了。”
孫悟空和白墨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後,驚得合不攏嘴。
他們怎麽也想不到,高高在上的玉帝和佛祖,竟像孫悟空初到南贍部洲時看到的凡人那般,因貪圖金銀——也就是功德與權力,變得如此貪婪。
尤其是孫悟空,他雖早察覺自己被算計,卻沒料到從出生起,就已深陷這精心布置的局中。
瞧見孫悟空神情恍惚,太上老君伸出手輕輕一招,一個丹葫蘆便悠悠飄至跟前。
老君從葫蘆裏倒出一顆丹藥,抬手塞進孫悟空口中,語重心長道:“猴兒,定要守住心神,切不可讓心魔趁虛而入 。”
服下丹藥後,孫悟空的心神逐漸平複。
孫悟空雙手抱拳,對著老君行了一禮,感激說道:“多謝老君,俺老孫一時失神,差點著了心魔的道。”
不過想想也是,若知曉自己一生都被算計,換做誰都很難穩住啊。
太上老君目光落在孫悟空身上,問道:“猴兒,可還記得之前我提過,要你幫我辦件事?”
孫悟空聞言,當即點了點頭。
太上老君長歎一口氣,緩緩說道:“玉帝那集權的心思,我已然懶得再理會,隨他折騰去吧。”
“隻是,佛門休想拿走功德。我不便直接出麵,不過隻要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我定會幫你們二猴。”
孫悟空和白墨對視一眼,旋即躬身行禮,說道:“多謝老君!”
太上老君目光依次掃過白墨和孫悟空,繼續說道:“這天庭,我是不想再待下去了。”
“等這次事情了結,我想在你們花果山借個洞府用來煉丹,實在不願再跟玉帝有任何牽扯。”
“往後你們每隔些時日,上天把給玉帝發俸祿的丹藥送去就行。”
也難怪太上老君寒心,雖說自己的確限製了玉帝大部分的權力,但自己對他確實不薄。
不僅安排了完整的體係,還一直為玉帝煉製穩固他私權的丹藥。
可玉帝太貪心,不想在老君協助下治理天庭,一心想大權獨攬。
唉,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老君看著孫悟空,接著說道:“至於讓你幫的那個忙,有些事物乃命中注定,無法逃避。”
“西行取經一事必定會發生,到了那時,我期望你們兩隻猴子能助力道門獲取功德。 ”
隨後,太上老君目光轉向白墨,說道:“你的命數,我難以看透。”
“不過正因你的出現,孫悟空有了成聖的契機。這成聖的關鍵,就藏在西行的功德之中。”
白墨和孫悟空連連點頭,孫悟空得知了佛門和天庭的算計,對這兩方自然沒什麽好感,讓他們吃癟,孫悟空當然願意。
白墨答應幫忙,自然是衝著成聖以及迴到自己的世界。
實際上,白墨和孫悟空根本沒有拒絕的餘地。
畢竟,麵對太上老君這般人物,他倆實在沒有拒絕的能力。
[為了避免大家閱讀時感到迷糊,在此作者對這段劇情大綱做個簡單的解釋:
天庭是以太上老君的聖人分身為主導,眾多道門勢力為輔建立起來的,類似於現實中聯合國的機構。
玉帝就如同聯合國的總控製人,雖沒有實際的權力,但擁有對眾神仙發號施令的權限。
這就好比在現實裏,沒人真正把玉帝這個“總控製人”放在眼裏。
所以,玉帝產生了集權的想法。
關於如來這部分情節,依據原著中太上老君的自我介紹,佛門是他化胡為佛的產物
(具體情節可參考孫悟空大鬧天宮,被金剛鐲砸中時太上老君出場那段,當時觀音菩薩也在現場,並未提出反駁。中國傳統神話典故中也有老子化胡為佛的說法)
道教掌控人間獲得的功德,都供奉給了聖人三清。
西方教獲得的功德,則歸於西方二聖。
於是,太上老君安插如來去瓦解西方教,創立佛教,目的是奪取西方教的功德,轉供給三清。
畢竟佛道兩家原本就在爭奪信徒和香火。
然而,如來不想再當太上老君的手下,畢竟聖人不能下凡,如來沒什麽可畏懼的,況且身後還有西方二聖庇護。
畢竟西方二聖可不管是誰給自己的功德,隻要給自己功德,那就是自己的好政權。
於是,如來與玉帝達成合作,如來的佛門取代西方教,玉帝則瓦解天庭的基本工資體係。
除了封神榜上那些三清的直係下屬,天庭中其他勢力屬於聯合性質。
一旦天庭的基本盤崩潰,隻要除掉孫悟空,引入佛門勢力打壓道教,當聯盟中出現兩個勢均力敵的超級大勢力時,玉帝作為最終下令者,他的權力將會被無限放大。
畢竟,各方為了製衡,再加上有道祖旨意,誰都不敢輕易動玉帝,反而讓玉帝有了更大的權力。]
作者身為寫作小白,文筆比較差,很多想寫出來的內容,都沒能寫出來。還望各位讀者老爺見諒!
這本書屬於作者的處女作,雖然數據有些差,但作者會將自己的想法盡力寫出來,爭取給這本書一個完整的結局。
玉帝聽完,目光投向蟠桃園,隨後傳召太白金星,仔細叮囑他籌備蟠桃會相關事宜。
而擬定的邀請函上,孫悟空的名字赫然不在其中。
玉帝心裏清楚,蟠桃是神仙們的修行根基,相當於俸祿,要是蟠桃丟失,必定引發大亂。
可他偏偏希望如此,隻有這般,以太上老君為首的道教聯盟才會出現裂痕,進而瓦解。
到那時,他隻需頒下旨意緝拿孫悟空,讓孫悟空在俯首稱臣與命喪黃泉之間做出抉擇。
畢竟眼下他已成功完成集權大業,在這權力的棋局裏,孫悟空已無太多轉圜餘地,結局不過一死,或者乖乖聽話、低頭服從罷了。
再與如來所代表的佛教勢力聯手,助力佛教在西方教中掌權。
如此一來,天庭之中佛道兩股勢力相互製衡、彼此牽製,而自己作為掌握最終決策權的人,便能穩穩地坐擁權力的巔峰之位,將大權牢牢把控在手中。
玉帝可不糊塗,明白自己無法與太上老君正麵抗衡。
太上老君是鴻鈞老祖派來協助他的,不管是封神榜引發的教派爭鬥,還是其他勢力博弈,背後主導者都是太上老君,其最終目的是為三界之外的三清積累功德。
玉帝扶持如來,如來即便推翻西方教,隻要供奉功德、尊西方二聖,在二聖眼中就是合格代理人。
隻要能得功德,西方二聖不會幹涉太多。
而聖人不能直接幹預三界事務,這便是玉帝最大的倚仗。
而如來是封神量劫後,太上老君化胡為佛安插進西方教的棋子,目的是奪取西方教果實。
三清與西方二聖相互競爭,聖人不能親自下場,隻能暗中較量,想法把對方功德據為己有。
如來是有野心,不願受製於太上老君,想把功德供奉給西方二聖,同時讓自己成為西方佛門新領袖。
而玉帝想獨攬大權,於是如來反水,借助玉帝,讓自己代替西方教成為佛門最高掌權人。
這些玉帝當然都是知道的。畢竟,他也打算借助佛門進行佛道製衡來掌權。
於是,二人聯手,借助孫悟空,合力下了一盤權力的大棋。
玉帝抬頭望向三十三重天的兜率宮,眼神一眯,暗自祈禱順利,千萬別出岔子。
不過令玉帝沒想到的是,卻是有白墨這個變數。
另一邊,白墨也得知了孫悟空在天上這幾天的經曆,也知道太上老君想見自己。
白墨心裏明白,自己根本無法瞞過身為聖人化身的太上老君。
斟酌之下,便與孫悟空一同前往,前去拜見太上老君。
不多時,他們便來到兜率宮外。
正欲上前,那緊閉的大門就自動打開了。
緊接著,太上老君聲音從宮內悠悠傳來:“外界之人,我已經等候你多時了。”
孫悟空一時之間有些懵,不過他早有推測,很快就反應過來了。
他感覺太上老君所說的外界之人,便是站在他身旁的白墨。
白墨也聽出來了,朝著裏麵鞠躬道:“小輩參見聖人。”
隻見眼前一花,孫悟空和白墨便進入太上老君的房間內。
太上老君盤坐在蒲團上,朝著旁邊的兩個蒲團指了指,說道:“坐吧。”
白墨和孫悟空坐下,孫悟空問道:“老君,你說的外界之人,具體是什麽意思?”
太上老君看著白墨,說道:“你給他解釋吧。”
白墨苦笑了一聲,向著孫悟空解釋了一遍。
孫悟空聽聞此言,驚訝的看向白墨道:“兄弟,你竟然不是這個世界的人,而是來自其他世界的?”
白墨輕輕點了點頭,看著孫悟空說道:“沒錯,我是無意間來到這個世界的,到現在也還沒找到迴去的法子。”
白墨微微歎了口氣,說道:“悟空,之前你身上被人布下了大算計,情況太過複雜危險,我擔心告知你我的身份會給你帶來更多麻煩,這才瞞著你,實在是我的不對。
孫悟空看著白墨咧開嘴,指著自己的胸口笑道:
“俺老孫向來相信自己的直覺,直覺告訴我,你這人值得信任!俺老孫的直覺可從來沒出過岔子,兄弟,你就放心吧!”
白墨有些感動地看著孫悟空。
太上老君輕咳一聲,打斷了二人之間的深情交流,緩緩開口說道:
“自打我察覺到悟空的命數變化,便用心細細推算了一番,如今已將前因後果都弄清楚了。”
“唉,著實是我低估了玉帝,竟能在我眼皮子底下把集權之事給辦成了。”
孫悟空和白墨了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後,驚得合不攏嘴。
他們怎麽也想不到,高高在上的玉帝和佛祖,竟像孫悟空初到南贍部洲時看到的凡人那般,因貪圖金銀——也就是功德與權力,變得如此貪婪。
尤其是孫悟空,他雖早察覺自己被算計,卻沒料到從出生起,就已深陷這精心布置的局中。
瞧見孫悟空神情恍惚,太上老君伸出手輕輕一招,一個丹葫蘆便悠悠飄至跟前。
老君從葫蘆裏倒出一顆丹藥,抬手塞進孫悟空口中,語重心長道:“猴兒,定要守住心神,切不可讓心魔趁虛而入 。”
服下丹藥後,孫悟空的心神逐漸平複。
孫悟空雙手抱拳,對著老君行了一禮,感激說道:“多謝老君,俺老孫一時失神,差點著了心魔的道。”
不過想想也是,若知曉自己一生都被算計,換做誰都很難穩住啊。
太上老君目光落在孫悟空身上,問道:“猴兒,可還記得之前我提過,要你幫我辦件事?”
孫悟空聞言,當即點了點頭。
太上老君長歎一口氣,緩緩說道:“玉帝那集權的心思,我已然懶得再理會,隨他折騰去吧。”
“隻是,佛門休想拿走功德。我不便直接出麵,不過隻要在規則允許的範圍內,我定會幫你們二猴。”
孫悟空和白墨對視一眼,旋即躬身行禮,說道:“多謝老君!”
太上老君目光依次掃過白墨和孫悟空,繼續說道:“這天庭,我是不想再待下去了。”
“等這次事情了結,我想在你們花果山借個洞府用來煉丹,實在不願再跟玉帝有任何牽扯。”
“往後你們每隔些時日,上天把給玉帝發俸祿的丹藥送去就行。”
也難怪太上老君寒心,雖說自己的確限製了玉帝大部分的權力,但自己對他確實不薄。
不僅安排了完整的體係,還一直為玉帝煉製穩固他私權的丹藥。
可玉帝太貪心,不想在老君協助下治理天庭,一心想大權獨攬。
唉,事已至此,多說無益。
老君看著孫悟空,接著說道:“至於讓你幫的那個忙,有些事物乃命中注定,無法逃避。”
“西行取經一事必定會發生,到了那時,我期望你們兩隻猴子能助力道門獲取功德。 ”
隨後,太上老君目光轉向白墨,說道:“你的命數,我難以看透。”
“不過正因你的出現,孫悟空有了成聖的契機。這成聖的關鍵,就藏在西行的功德之中。”
白墨和孫悟空連連點頭,孫悟空得知了佛門和天庭的算計,對這兩方自然沒什麽好感,讓他們吃癟,孫悟空當然願意。
白墨答應幫忙,自然是衝著成聖以及迴到自己的世界。
實際上,白墨和孫悟空根本沒有拒絕的餘地。
畢竟,麵對太上老君這般人物,他倆實在沒有拒絕的能力。
[為了避免大家閱讀時感到迷糊,在此作者對這段劇情大綱做個簡單的解釋:
天庭是以太上老君的聖人分身為主導,眾多道門勢力為輔建立起來的,類似於現實中聯合國的機構。
玉帝就如同聯合國的總控製人,雖沒有實際的權力,但擁有對眾神仙發號施令的權限。
這就好比在現實裏,沒人真正把玉帝這個“總控製人”放在眼裏。
所以,玉帝產生了集權的想法。
關於如來這部分情節,依據原著中太上老君的自我介紹,佛門是他化胡為佛的產物
(具體情節可參考孫悟空大鬧天宮,被金剛鐲砸中時太上老君出場那段,當時觀音菩薩也在現場,並未提出反駁。中國傳統神話典故中也有老子化胡為佛的說法)
道教掌控人間獲得的功德,都供奉給了聖人三清。
西方教獲得的功德,則歸於西方二聖。
於是,太上老君安插如來去瓦解西方教,創立佛教,目的是奪取西方教的功德,轉供給三清。
畢竟佛道兩家原本就在爭奪信徒和香火。
然而,如來不想再當太上老君的手下,畢竟聖人不能下凡,如來沒什麽可畏懼的,況且身後還有西方二聖庇護。
畢竟西方二聖可不管是誰給自己的功德,隻要給自己功德,那就是自己的好政權。
於是,如來與玉帝達成合作,如來的佛門取代西方教,玉帝則瓦解天庭的基本工資體係。
除了封神榜上那些三清的直係下屬,天庭中其他勢力屬於聯合性質。
一旦天庭的基本盤崩潰,隻要除掉孫悟空,引入佛門勢力打壓道教,當聯盟中出現兩個勢均力敵的超級大勢力時,玉帝作為最終下令者,他的權力將會被無限放大。
畢竟,各方為了製衡,再加上有道祖旨意,誰都不敢輕易動玉帝,反而讓玉帝有了更大的權力。]
作者身為寫作小白,文筆比較差,很多想寫出來的內容,都沒能寫出來。還望各位讀者老爺見諒!
這本書屬於作者的處女作,雖然數據有些差,但作者會將自己的想法盡力寫出來,爭取給這本書一個完整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