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東海冥司陳猴禍,太白妙策促招安
西遊從一隻老猴子開始 作者:行天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日,玉帝高坐於金闕雲宮靈霄寶殿之上,此時正是文武仙卿齊聚早朝之時。
忽然,丘弘濟真人出列,恭敬啟奏道:“萬歲,通明殿外,東海龍王敖廣攜表文求見,正候天尊宣詔。”玉皇大帝聞言,當即傳旨:“著宣來。”
敖廣被引入靈霄殿下,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禮。一旁引奏仙童快步上前,接過敖廣手中的表文,呈遞給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神色平靜,徐徐展開表文,從頭至尾仔細閱覽。表文上寫道:
“水元下界東勝神洲東海小龍臣敖廣,啟奏大天聖主玄穹高上帝君:
“近來,花果山誕生、水簾洞棲居的妖仙孫悟空,行事張狂,竟強行奪取我東海定海神珍鐵。”
“此神鐵非同小可,被奪之後,引發海水劇烈翻滾,致使周邊諸多凡人城池慘遭淹沒,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水族亦深受其擾,龜鼉之類被嚇得倉皇逃竄。南海龍王整日戰戰兢兢,西海龍宮一片淒淒慘慘,北海龍王更是縮首歸降。”
“臣敖廣無奈之下,唯有舒身下拜,奉上神珍白玉柱,以及鳳翅金冠、烈焰赤鱗盔,還有鎖子甲、盤龍甲、步雲履、飛雲靴等珍寶,本期望能以禮相待,讓其歸還神鐵。”
“然而那孫悟空得寸進尺,收下寶物後,仍肆意賣弄武藝,大顯神通,還在海邊花果山招聚群妖,隱隱有圖謀不軌之心。”
“長此以往,臣恐其意圖造反,危及天庭威嚴。臣今冒死啟奏,伏望聖主明斷,懇請天兵天將下凡,收伏此等妖孽,如此方能使海嶽重歸清寧,下元百姓得以安泰。臣敖廣誠惶誠恐,頓首百拜,奉奏。”
玉帝微微點頭,旁邊眾仙卻不禁暗罵老龍王不要臉。尤其是哪吒,心中更是鄙夷:
“這不要臉的老泥鰍,還好意思提海邊凡人的安危。”
“卻不想想,每年在海邊、河邊,要求百姓向其獻上童男童女,舉行各種祭祀,才勉強求得降雨的又是誰?難不成那些不下雨的不是你龍王而是爬蟲嗎?”
“還有那妖猴,要是真如這表文裏說得那般,和這群老泥鰍一樣草菅人命,看我不敲碎他的猴腦!”
聖帝逐字逐句覽畢龍王表奏,神色未改,旋即沉穩傳旨:
“命龍神歸海,朕即刻差遣得力天兵神將,務必將那花果山妖猴擒拿歸案。”
老龍王聞旨,趕忙伏地,頓首恩謝後匆匆離去。
恰在此時,葛仙翁天師越眾而出,袍袖輕拂,恭敬啟奏:“萬歲,冥司秦廣王有緊急表文呈進。”一旁傳言玉女,接過表文轉呈玉皇。
玉皇亦從頭到尾看過。
表文道:“幽冥之境,為大地陰司中樞,維係陰陽輪轉之序。
“上有天庭眾神司掌陽間諸事,下有地府群鬼主理陰世百態,陰陽製衡,不可或缺。”
“禽鳥飛於天,走獸行於地,生死交替,雌雄繁衍,循環往複,此皆自然恆常之理,無可撼動。”
“然今花果山水簾洞天產妖猴孫悟空,逞惡行兇,對地府拘喚不服管教。其神通廣大,打絕九幽鬼,使地府傷亡慘重。”
“又恃力,驚擾傷十代冥王。大鬧森羅寶殿,讓眾鬼差重傷不起。”
“這般禍亂,致使背陰山數萬惡鬼趁亂逃脫,湧入凡間,攪得凡間亂象叢生,百姓苦不堪言。”
“陰陽輪迴因此大亂,生死秩序崩壞,眾生不得安寧。”
“妖猴行徑,膽大至極,公然冒犯天威。臣懇請陛下即刻調遣天兵天將,全力收降此妖,調理陰陽,使地府重歸太平,永安地府,謹奏。”
玉皇大帝將表文看完,傳下旨意:“著冥君迴歸地府,朕即刻便派遣將領前去擒拿那妖猴。”秦廣王聽後,趕忙跪地,重重地叩首謝恩,而後匆匆離去。
隨後,大天尊召集眾文武仙卿,開口問道:“這妖猴究竟是何年孕育誕生,出自哪一代,為何竟有這般高強的本領?”
話還未說完,班列之中千裏眼、順風耳迅速閃出,迴稟道:
“這猴乃是三百年前天降奇石孕育而生的石猴。起初,我等並未將其放在心上,卻不知這幾年它在何處潛心修煉,竟然得以成仙,還擁有了降龍伏虎、強闖地府的驚人能耐。”
玉帝接著問道:“那該派哪路神將下界前去收伏?”
話音剛落,班列裏太白長庚星早已心領暗令,俯身伏地,恭敬啟奏道:
“上聖,在這三界之中,但凡有九竅者,皆有修仙的可能。”
“而這猴乃是天地孕育而成的身軀,日月滋養造就的靈體,它頂天立地,餐霞飲露。”
“如今既然修成了仙道,具備降龍伏虎的本領,和尋常仙人又有何差異呢?”
“臣懇請陛下,念及天地生化萬物的慈悲恩情,降下一道招安聖旨,將它宣召到上界來,授予它一個大小官職,將其名籍錄入仙籙之中,以便在此間對它加以管束。”
“倘若它接受天命,日後再論功行賞。若是違抗天命,便可當場將其擒拿。”
“如此一來,一則無需興師動眾、勞神費力,二則還能彰顯我天庭廣納賢才、招撫仙者的大道。”
太白金星這一番言論確實有理有據。孫悟空既然擁有大鬧龍宮和地府的本領,若派眾將下凡捉拿,難免耗費諸多人力物力。
倒不如給他個官職,將他納入天庭的組織管理體係之中。這樣既能限製他的行動,又能充分彰顯天庭的恢宏氣度 。
玉帝聽聞太白金星所言,心中甚為欣喜。
此番既可不費一兵一卒,便能將孫悟空拉至天庭,如此一來,也好為日後之事做好謀劃。
畢竟隻有這猴在天庭,才更有可能捅出簍子、惹出大禍,到時候正好借機收權 。
於是當即便道:“就依愛卿所奏。”隨即傳命文曲星官即刻撰寫詔書,又命太白金星前去花果山招安孫悟空。
忽然,丘弘濟真人出列,恭敬啟奏道:“萬歲,通明殿外,東海龍王敖廣攜表文求見,正候天尊宣詔。”玉皇大帝聞言,當即傳旨:“著宣來。”
敖廣被引入靈霄殿下,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禮。一旁引奏仙童快步上前,接過敖廣手中的表文,呈遞給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神色平靜,徐徐展開表文,從頭至尾仔細閱覽。表文上寫道:
“水元下界東勝神洲東海小龍臣敖廣,啟奏大天聖主玄穹高上帝君:
“近來,花果山誕生、水簾洞棲居的妖仙孫悟空,行事張狂,竟強行奪取我東海定海神珍鐵。”
“此神鐵非同小可,被奪之後,引發海水劇烈翻滾,致使周邊諸多凡人城池慘遭淹沒,無數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
“水族亦深受其擾,龜鼉之類被嚇得倉皇逃竄。南海龍王整日戰戰兢兢,西海龍宮一片淒淒慘慘,北海龍王更是縮首歸降。”
“臣敖廣無奈之下,唯有舒身下拜,奉上神珍白玉柱,以及鳳翅金冠、烈焰赤鱗盔,還有鎖子甲、盤龍甲、步雲履、飛雲靴等珍寶,本期望能以禮相待,讓其歸還神鐵。”
“然而那孫悟空得寸進尺,收下寶物後,仍肆意賣弄武藝,大顯神通,還在海邊花果山招聚群妖,隱隱有圖謀不軌之心。”
“長此以往,臣恐其意圖造反,危及天庭威嚴。臣今冒死啟奏,伏望聖主明斷,懇請天兵天將下凡,收伏此等妖孽,如此方能使海嶽重歸清寧,下元百姓得以安泰。臣敖廣誠惶誠恐,頓首百拜,奉奏。”
玉帝微微點頭,旁邊眾仙卻不禁暗罵老龍王不要臉。尤其是哪吒,心中更是鄙夷:
“這不要臉的老泥鰍,還好意思提海邊凡人的安危。”
“卻不想想,每年在海邊、河邊,要求百姓向其獻上童男童女,舉行各種祭祀,才勉強求得降雨的又是誰?難不成那些不下雨的不是你龍王而是爬蟲嗎?”
“還有那妖猴,要是真如這表文裏說得那般,和這群老泥鰍一樣草菅人命,看我不敲碎他的猴腦!”
聖帝逐字逐句覽畢龍王表奏,神色未改,旋即沉穩傳旨:
“命龍神歸海,朕即刻差遣得力天兵神將,務必將那花果山妖猴擒拿歸案。”
老龍王聞旨,趕忙伏地,頓首恩謝後匆匆離去。
恰在此時,葛仙翁天師越眾而出,袍袖輕拂,恭敬啟奏:“萬歲,冥司秦廣王有緊急表文呈進。”一旁傳言玉女,接過表文轉呈玉皇。
玉皇亦從頭到尾看過。
表文道:“幽冥之境,為大地陰司中樞,維係陰陽輪轉之序。
“上有天庭眾神司掌陽間諸事,下有地府群鬼主理陰世百態,陰陽製衡,不可或缺。”
“禽鳥飛於天,走獸行於地,生死交替,雌雄繁衍,循環往複,此皆自然恆常之理,無可撼動。”
“然今花果山水簾洞天產妖猴孫悟空,逞惡行兇,對地府拘喚不服管教。其神通廣大,打絕九幽鬼,使地府傷亡慘重。”
“又恃力,驚擾傷十代冥王。大鬧森羅寶殿,讓眾鬼差重傷不起。”
“這般禍亂,致使背陰山數萬惡鬼趁亂逃脫,湧入凡間,攪得凡間亂象叢生,百姓苦不堪言。”
“陰陽輪迴因此大亂,生死秩序崩壞,眾生不得安寧。”
“妖猴行徑,膽大至極,公然冒犯天威。臣懇請陛下即刻調遣天兵天將,全力收降此妖,調理陰陽,使地府重歸太平,永安地府,謹奏。”
玉皇大帝將表文看完,傳下旨意:“著冥君迴歸地府,朕即刻便派遣將領前去擒拿那妖猴。”秦廣王聽後,趕忙跪地,重重地叩首謝恩,而後匆匆離去。
隨後,大天尊召集眾文武仙卿,開口問道:“這妖猴究竟是何年孕育誕生,出自哪一代,為何竟有這般高強的本領?”
話還未說完,班列之中千裏眼、順風耳迅速閃出,迴稟道:
“這猴乃是三百年前天降奇石孕育而生的石猴。起初,我等並未將其放在心上,卻不知這幾年它在何處潛心修煉,竟然得以成仙,還擁有了降龍伏虎、強闖地府的驚人能耐。”
玉帝接著問道:“那該派哪路神將下界前去收伏?”
話音剛落,班列裏太白長庚星早已心領暗令,俯身伏地,恭敬啟奏道:
“上聖,在這三界之中,但凡有九竅者,皆有修仙的可能。”
“而這猴乃是天地孕育而成的身軀,日月滋養造就的靈體,它頂天立地,餐霞飲露。”
“如今既然修成了仙道,具備降龍伏虎的本領,和尋常仙人又有何差異呢?”
“臣懇請陛下,念及天地生化萬物的慈悲恩情,降下一道招安聖旨,將它宣召到上界來,授予它一個大小官職,將其名籍錄入仙籙之中,以便在此間對它加以管束。”
“倘若它接受天命,日後再論功行賞。若是違抗天命,便可當場將其擒拿。”
“如此一來,一則無需興師動眾、勞神費力,二則還能彰顯我天庭廣納賢才、招撫仙者的大道。”
太白金星這一番言論確實有理有據。孫悟空既然擁有大鬧龍宮和地府的本領,若派眾將下凡捉拿,難免耗費諸多人力物力。
倒不如給他個官職,將他納入天庭的組織管理體係之中。這樣既能限製他的行動,又能充分彰顯天庭的恢宏氣度 。
玉帝聽聞太白金星所言,心中甚為欣喜。
此番既可不費一兵一卒,便能將孫悟空拉至天庭,如此一來,也好為日後之事做好謀劃。
畢竟隻有這猴在天庭,才更有可能捅出簍子、惹出大禍,到時候正好借機收權 。
於是當即便道:“就依愛卿所奏。”隨即傳命文曲星官即刻撰寫詔書,又命太白金星前去花果山招安孫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