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墨在修為突破時,本命神通就已經覺醒,隻是這神通太過玄奧,白墨耗費了許久時間鑽研,近日才終於摸透其中門道。


    此神通名為“畫骨”,恰如其名,有著照葫蘆畫瓢的神奇功效。


    施展“畫骨”神通,白墨能夠吞噬不同靈物,進而仿製出他曾親眼見過且對方使用過的法寶。


    若是從未見過的法寶,即便神通再妙,也無法仿製。


    所仿製出的法寶,依品質可分為弱、低配、高配三個層級。弱級法寶,不過是徒有其形,威力有限;低配法寶,性能稍好,初具原法寶幾分神韻;而高配法寶,幾可與原版法寶一模一樣,甚至在某些機緣下,能夠實現超越。


    然而,這神通並非十全十美,它存在一個致命缺陷——隻能單向複製某個法寶的一項技能。


    比如麵對一件既能攻擊又能防禦的法寶,白墨運用“畫骨”,也隻能擇其一進行複製。不過,這神通也有令人驚喜之處,白墨可通過巧妙修改材料,對複製出的法寶技能進行改良。


    就拿原本以火焰囚禁敵人的法寶來說,白墨若在仿製時投入雷係法寶材料,便能將其改造成用雷係力量囚禁敵人的全新法寶。


    以目前白墨的修為,施展“畫骨”神通,也隻能複製出較為弱小、殘次的法寶。而平替和高配隻有自己修為漲上去後才能複製。


    白墨看了一眼在山間玩耍的孫悟空,心想著自己還是不要幹涉為好。腳下出現了一團黑雲,他緩緩踏了上去,黑雲慢慢拖著他滑行。


    這個小法術是他最近研究出來的,用自己的妖力化成黑風拖著自己浮在地麵上,雖說隻是小妖都會的本領,可他鑽研時也費了不少心思 。


    白墨駕馭著黑雲,不疾不徐地朝著自己位於山林深處的木屋滑去。


    “還是去修煉去吧,孫悟空不修煉300年後能修成太乙金仙,而自己呢?”白墨不禁感歎。


    且看那花果山的石猴,於山中肆意縱橫,行走間靈動矯健,跳躍時輕盈敏捷。日常裏,餓了便嚼食草木,渴了就暢飲澗泉,閑時采摘爛漫山花,饞了尋覓枝頭鮮果。


    山林萬物,皆是它的摯友。與狼蟲相伴,與虎豹成群,同獐鹿為友,和獼猿相親。夜幕低垂,它宿於石崖之下,安然入眠;晨曦初綻,又活躍於峰洞之中,逍遙自在。正所謂“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在這世外桃源般的山中,它不識歲月流轉,隻知盡情享受當下。


    時光如白駒過隙,轉眼間,又是一年悄然流逝。在這歲歲更迭中,石猴已然與山下的猴子們打成一片。而這一群猴子,正是由大毛、一毛所帶領。


    一日,石猴又聽聞大毛和一毛口若懸河地吹噓,說那百花山上有一位已活了兩百多年的老族長。


    自從白墨掌握了黑風法術,發現每次施展此術,都能有效磨練自身妖力。於是,他吩咐大毛、一毛帶領猴子們把采摘的水果放置在山腳下,自己則驅使黑風,慢悠悠地將水果拖運上山。


    要是族裏有猴子受傷,孫輝一時照料不過來,便會有一陣黑風卷起受傷猴子,朝著山頂飛去,一日之後,再將恢複些元氣的猴子送迴。


    年長些的猴子都清楚,山頂住著現任族長大毛的爺爺輩的族老。可年輕一代的猴子並不知曉,而且人上了年紀,往昔那些不起眼的小事,也會在傳頌中被不斷神化。


    像什麽“白爺爺當年飛簷走壁,翻過三四座大山,隻為給族人采草藥”,又或是“白爺爺一拳打碎巨石,徒手製服猛虎”之類的傳奇事跡。


    小猴子們聽了,個個滿眼冒金光,滿臉都是崇拜與向往。石猴也不例外,心底直癢癢,迫切想見見這位族老,瞧瞧他究竟有何超凡本領。


    石猴剛來到猴群時,仗著天生神力,一個跟頭便能輕鬆翻起三丈高,骨子裏透著股傲氣。初入族群,便徑直向族群中最強的大毛發起挑戰。兩人打鬥毫無章法,純粹靠力量硬拚,一番混戰下來,大毛被打得鼻青臉腫。


    恰在此時,孫輝下山路過,趕忙上前製止了這場爭鬥。緊接著,孫輝憑借自身強大的氣場,鎮住了石猴,石猴這才漸漸消停下來。


    自那以後,石猴像是著了魔,天天纏著孫輝,非要孫輝傳授他本領不可。孫輝年事已高,雖說因修煉,體魄與年輕猴子無異,可也實在經不住石猴這般軟磨硬泡。


    起初,孫輝傳授石猴吐納之法,石猴手一擺,滿臉嫌棄道:


    “太枯燥啦,不學不學!”


    無奈之下,孫輝隻好教了一套自己年輕時摸索自創的猴拳。


    那石猴得了猴拳,心滿意足,便不再整日纏著孫輝,一門心思沉浸在修煉拳法之中。正當石猴練得酣暢之時,一隻獼猴從旁風風火火地竄了出來,高聲叫嚷道:


    “咱平日裏常來這山間洗澡,可這股水,到底是從哪兒來的,咱都不清楚。今日大夥正好閑著沒事,不如順著澗邊,往上頭尋摸這水的源流,尋個樂子去!”


    眾猴聽聞,頓時興奮起來,拖男挈女的,唿弟喚兄的,一個個歡蹦亂跳,像潮水一般,順著山澗,簇擁著往山上攀爬。


    不多時,猴群便來到了水流的源頭,乃是一股瀑布飛泉。但見那:


    一派白虹起,千尋雷浪飛。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依。


    冷氣分青嶂,餘流潤翠微。


    潺湲名瀑布,真似掛簾帷。


    眾猴拍手稱揚道:


    “好水!好水!


    原來此處遠通山腳之下,直接大海之波。”這時又竄出一隻猴子又道:


    “那一個有本事的,鑽進去尋個源頭出來,不傷身體者,我等即拜他為王。”


    連唿了三聲,忽見叢雜中跳出石猴,應聲高叫道:


    “我進去!我進去!”好猴!也是他:


    今日芳名顯,時來大運通。有緣居此地,天遣入仙宮。


    石猴瞑目蹲身,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中,忽睜睛抬頭觀看,那裏邊卻無水無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橋梁。


    石猴住了身,定了神,仔細再看,原來是座鐵板橋。橋下之水,衝貫於石竅之間,倒掛流出去,遮閉了橋門。


    石猴微微欠身快步走上橋頭,再走再看,卻似有人家住處一般,真個好所在。但見那:


    翠蘚堆藍,白雲浮玉,光搖片片煙霞。虛窗靜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龍珠倚掛,縈迴滿地奇葩。鍋灶傍崖存火跡,樽罍靠案見肴渣。石座石床真可愛,石盆石碗更堪誇。又見那一竿兩竿修竹,三點五點梅花。幾樹青鬆常帶雨,渾然像個人家。


    看罷多時,跳過橋中間,左右觀看,隻見正當中有一石碣。碣上有一行楷書大字,鐫著“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西遊從一隻老猴子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行天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行天並收藏西遊從一隻老猴子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