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應對
修什麽仙?我忙著養爹呢! 作者:十二月的小雪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蕭亦山已悄然走到老爹身旁,陸堅畢竟曾是京巡衙門的人,此刻不便露麵。
他方才便提醒蕭亦山,曾廣通外號笑麵狼,說話真假難辨,毫無信義,卻極善討好上司。
此刻聽曾廣通對老爹這麽一說,蕭亦山便道:
“京巡衙門可真是會辦事,曾總領帶了這麽多人過來,不立刻抓人,卻要等到西集鎮開工,真是用心良苦。”
曾廣通聽完蕭亦山的話,表情明顯有一絲驚愕,但很快,他又恢複那一臉諂媚微笑:
“蕭公子真是過獎了,但您有所不知,
這西集鎮房屋錯亂,巷道縱橫,如果我們貿然抓人,那些欽犯一旦逃竄,便有可能混入人流,難以緝捕,
嗬嗬,說句實話吧,我也就是想借著蕭大人營建的暫住之所,然後將那五名欽犯,”
說著,曾廣通用手指在麵前畫了一個圈,這才又道:
“圈而抓之。”
蕭清遠在一旁抹著自己的漂亮胡須,不禁微微點頭。
似乎還覺得這是什麽好主意。
蕭亦山來不及對老爹吐槽,便又看向曾廣通。
“曾總領也說過,西集鎮有五萬人,即便如你所言,等到這些百姓聚集後再行抓捕,你不覺得周圍這幾百人仍是不夠嗎?”
曾廣通似乎早有應對,立刻便說道:“蕭公子不用擔心,我京巡衙門已經在周圍布置了不少暗網,隻要先把人聚集起來,不論那五名賊子是束手就擒還是舍命逃亡,都絕對逃不掉。”
他又嗬嗬的笑了兩聲:“嗬嗬,如果不這麽辦,那我也可以等蕭大人宣讀完陛下聖旨,然後直接到西集鎮抓人,隻是如此樣一來,這時間上......嗬嗬,就不好保證了。”
蕭亦山心裏覺得十分古怪,京巡衙門如此大張旗鼓,不可能白來一趟。
如果最終發現那五名麻黃鬥篷不在西集鎮,那被打臉,被斥責的,肯定也是他們。
“不能心存僥幸,那五個人一定是在這裏,如果放任他們去抓人,那就是把主動權交給了京巡衙門,老爹這邊會很難做。”
“當然,老爹也可以上書朝廷要求延期,可這樣一來,就等於工程還沒開始便遇到阻礙,
老爹好不容易在皇帝麵前建立起來的那點好感也會消失,
皇帝會認為老爹沒有處理各種關係的能力,
我們蕭家要想走得更遠,就不能讓皇帝有這種感覺。”
這時,老爹也將蕭亦山拉到一旁。
“伯安,這事可怎麽辦?要不然,我還是先去見一見陛下,或者給陛下上書奏明此事再做定奪?”
老爹,你這想法還真是如我所料。
“不行。”蕭亦山立刻否定,並將自己先前的想法告訴老爹。
“爹,這個曾廣通絕對沒安好心,他背後多半是受袁鵬指使,眼下我們還不清楚他到底要幹什麽,不管怎麽做,都會陷入對方的圈套。”
蕭亦山說完,老爹頓時更為苦惱。
“那該怎麽辦?”
蕭亦山略一沉思,隨後說道:“爹,你不用急,我們就按既定的計劃,先宣讀聖旨,然後開始組織西集鎮百姓搬去暫住地,
哼,既然京巡衙門來了這麽多人,曾廣通又顯得那麽客氣,我們不是正愁人手不足嗎?那爹你就用這些人來組織搬遷,
既然他們這麽有耐心,說明不會在短時間行動,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這些時間,想出解決的辦法。”
老爹聽完,雖然心下仍是惶恐,但看著二子說話的表情,他不知為何,也莫名的多了一絲信心。
“伯安,那該怎麽想辦法?”老爹問道。
“我打算去找一個人。”
父子兩商議一番之後,蕭清遠便來到曾廣通麵前。
“曾總領,本官已經想好,就按曾總領你說的辦。”
“哦,那可就多謝蕭大人了。”
“嗬嗬,哪裏哪裏。”
蕭清遠又靠近曾廣通,低聲道:
“不過,曾總領等會兒可要讓京巡衛們幫著我這邊處理搬遷之事,我這衙門裏實在沒那麽多人,陛下雖劃撥了勞役錢,但那錢......”
曾廣通立刻笑道:“大人無需多言,我懂,您放心,搬遷之事對你我都很重要,下官一定好好去辦。”
就在二人說話時,蕭清遠與陸堅各自跨上馬匹,朝著帝京疾馳而去。
“伯安,你想到了什麽破解之法?”
馬背上,陸堅問道。
“還沒想到,等見到楊公,讓他幫著我們一起想。”蕭亦山說道。
“楊公?”
陸堅略一沉思,說道:
“楊公此刻多半在聖文學宮,你身無功名,如何進得去?總不能讓楊公出來見你吧?”
以楊公之豁達,說不定人家會願意呢。
不過我也知道好歹,是不可能這麽做的。
一個時辰之後,帝京聖文學宮正門。
聖文學宮乃大鄴儒門至高之所,每日一大清早,正門口都會出現許多嚴父、慈母。
他們領著自家孩子,走到聖文學宮那高大恢宏的正門前,先是感歎一番,接著便都低頭看向自己家的孩子,告訴他們,兒啊,好好努力,將來你也能進入這裏,成為國之棟梁。
不過,那些小孩對左邊街拐角的油炸饅頭往往更感興趣,所以,聖文學宮正門前時常唿出現小男孩的哭聲。
此刻,三名聖文學宮學子,正站在台階周圍高聲吟誦儒家經文。
此乃聖文學宮每日宣教,以儒家經典來點撥從門前經過的百姓。
看似無用,但久而久之,著實在這五百年裏對不少人造成了深遠影響。
規定的文章朗誦完畢,林逸不禁念起那首《遊帝江贈楊公》。
身旁眾人聽到,逐漸收斂自己的聲音,紛紛看向林逸。
柳承恩說道:“林逸,進入九品夫子境後,詩詞從你口中誦出,實在是別有意境。”
王觀在一旁附和道:“不錯,我仿佛已然身處江邊,心中感慨不已。”
林逸搖頭笑道:“境界是一方麵,但更多的還是這半闕詞實在太過驚人。”
“嗬嗬,昨日也算見過那位大才,真是一表人才,氣度非凡。”王觀道。
“隻不過,得罪了袁鵬,他之後恐怕會有大難。”柳承恩道。
“沒錯,那袁鵬不僅跋扈,為人更是陰險狡詐至極,他若是......”
正說著,隻見兩匹快馬齊齊奔來。
三人一看,柳承恩大唿:“真是說到就到。”
蕭亦山剛一下馬,三人便立刻迎了上去。
“三位大儒,在下蕭亦山,想要進入聖文學宮。”蕭亦山開門見山。
他方才便提醒蕭亦山,曾廣通外號笑麵狼,說話真假難辨,毫無信義,卻極善討好上司。
此刻聽曾廣通對老爹這麽一說,蕭亦山便道:
“京巡衙門可真是會辦事,曾總領帶了這麽多人過來,不立刻抓人,卻要等到西集鎮開工,真是用心良苦。”
曾廣通聽完蕭亦山的話,表情明顯有一絲驚愕,但很快,他又恢複那一臉諂媚微笑:
“蕭公子真是過獎了,但您有所不知,
這西集鎮房屋錯亂,巷道縱橫,如果我們貿然抓人,那些欽犯一旦逃竄,便有可能混入人流,難以緝捕,
嗬嗬,說句實話吧,我也就是想借著蕭大人營建的暫住之所,然後將那五名欽犯,”
說著,曾廣通用手指在麵前畫了一個圈,這才又道:
“圈而抓之。”
蕭清遠在一旁抹著自己的漂亮胡須,不禁微微點頭。
似乎還覺得這是什麽好主意。
蕭亦山來不及對老爹吐槽,便又看向曾廣通。
“曾總領也說過,西集鎮有五萬人,即便如你所言,等到這些百姓聚集後再行抓捕,你不覺得周圍這幾百人仍是不夠嗎?”
曾廣通似乎早有應對,立刻便說道:“蕭公子不用擔心,我京巡衙門已經在周圍布置了不少暗網,隻要先把人聚集起來,不論那五名賊子是束手就擒還是舍命逃亡,都絕對逃不掉。”
他又嗬嗬的笑了兩聲:“嗬嗬,如果不這麽辦,那我也可以等蕭大人宣讀完陛下聖旨,然後直接到西集鎮抓人,隻是如此樣一來,這時間上......嗬嗬,就不好保證了。”
蕭亦山心裏覺得十分古怪,京巡衙門如此大張旗鼓,不可能白來一趟。
如果最終發現那五名麻黃鬥篷不在西集鎮,那被打臉,被斥責的,肯定也是他們。
“不能心存僥幸,那五個人一定是在這裏,如果放任他們去抓人,那就是把主動權交給了京巡衙門,老爹這邊會很難做。”
“當然,老爹也可以上書朝廷要求延期,可這樣一來,就等於工程還沒開始便遇到阻礙,
老爹好不容易在皇帝麵前建立起來的那點好感也會消失,
皇帝會認為老爹沒有處理各種關係的能力,
我們蕭家要想走得更遠,就不能讓皇帝有這種感覺。”
這時,老爹也將蕭亦山拉到一旁。
“伯安,這事可怎麽辦?要不然,我還是先去見一見陛下,或者給陛下上書奏明此事再做定奪?”
老爹,你這想法還真是如我所料。
“不行。”蕭亦山立刻否定,並將自己先前的想法告訴老爹。
“爹,這個曾廣通絕對沒安好心,他背後多半是受袁鵬指使,眼下我們還不清楚他到底要幹什麽,不管怎麽做,都會陷入對方的圈套。”
蕭亦山說完,老爹頓時更為苦惱。
“那該怎麽辦?”
蕭亦山略一沉思,隨後說道:“爹,你不用急,我們就按既定的計劃,先宣讀聖旨,然後開始組織西集鎮百姓搬去暫住地,
哼,既然京巡衙門來了這麽多人,曾廣通又顯得那麽客氣,我們不是正愁人手不足嗎?那爹你就用這些人來組織搬遷,
既然他們這麽有耐心,說明不會在短時間行動,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利用這些時間,想出解決的辦法。”
老爹聽完,雖然心下仍是惶恐,但看著二子說話的表情,他不知為何,也莫名的多了一絲信心。
“伯安,那該怎麽想辦法?”老爹問道。
“我打算去找一個人。”
父子兩商議一番之後,蕭清遠便來到曾廣通麵前。
“曾總領,本官已經想好,就按曾總領你說的辦。”
“哦,那可就多謝蕭大人了。”
“嗬嗬,哪裏哪裏。”
蕭清遠又靠近曾廣通,低聲道:
“不過,曾總領等會兒可要讓京巡衛們幫著我這邊處理搬遷之事,我這衙門裏實在沒那麽多人,陛下雖劃撥了勞役錢,但那錢......”
曾廣通立刻笑道:“大人無需多言,我懂,您放心,搬遷之事對你我都很重要,下官一定好好去辦。”
就在二人說話時,蕭清遠與陸堅各自跨上馬匹,朝著帝京疾馳而去。
“伯安,你想到了什麽破解之法?”
馬背上,陸堅問道。
“還沒想到,等見到楊公,讓他幫著我們一起想。”蕭亦山說道。
“楊公?”
陸堅略一沉思,說道:
“楊公此刻多半在聖文學宮,你身無功名,如何進得去?總不能讓楊公出來見你吧?”
以楊公之豁達,說不定人家會願意呢。
不過我也知道好歹,是不可能這麽做的。
一個時辰之後,帝京聖文學宮正門。
聖文學宮乃大鄴儒門至高之所,每日一大清早,正門口都會出現許多嚴父、慈母。
他們領著自家孩子,走到聖文學宮那高大恢宏的正門前,先是感歎一番,接著便都低頭看向自己家的孩子,告訴他們,兒啊,好好努力,將來你也能進入這裏,成為國之棟梁。
不過,那些小孩對左邊街拐角的油炸饅頭往往更感興趣,所以,聖文學宮正門前時常唿出現小男孩的哭聲。
此刻,三名聖文學宮學子,正站在台階周圍高聲吟誦儒家經文。
此乃聖文學宮每日宣教,以儒家經典來點撥從門前經過的百姓。
看似無用,但久而久之,著實在這五百年裏對不少人造成了深遠影響。
規定的文章朗誦完畢,林逸不禁念起那首《遊帝江贈楊公》。
身旁眾人聽到,逐漸收斂自己的聲音,紛紛看向林逸。
柳承恩說道:“林逸,進入九品夫子境後,詩詞從你口中誦出,實在是別有意境。”
王觀在一旁附和道:“不錯,我仿佛已然身處江邊,心中感慨不已。”
林逸搖頭笑道:“境界是一方麵,但更多的還是這半闕詞實在太過驚人。”
“嗬嗬,昨日也算見過那位大才,真是一表人才,氣度非凡。”王觀道。
“隻不過,得罪了袁鵬,他之後恐怕會有大難。”柳承恩道。
“沒錯,那袁鵬不僅跋扈,為人更是陰險狡詐至極,他若是......”
正說著,隻見兩匹快馬齊齊奔來。
三人一看,柳承恩大唿:“真是說到就到。”
蕭亦山剛一下馬,三人便立刻迎了上去。
“三位大儒,在下蕭亦山,想要進入聖文學宮。”蕭亦山開門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