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電子煙肺炎
重生:我靠一張奇葩彩票逆轉未來 作者:半夜瘋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天後,濱海工業園的藍衛科技生產基地。
陳峰正在自己的臨時辦公室內,忙著處理一些文件。
企業的規模一大,需要管理的事情就會變得複雜。
哪怕陳峰隻是獨攬了財務部門的大額審批權限,抓住了整個公司的經濟命脈。
但是各部門之間一些無法處理的重大決議,還是會時不時地從釘釘和微信上傳過來。
“哎!”
“想當甩手掌櫃不容易,看來得配幾個秘書助理了。”陳峰心中嘀咕道。
他想起了那些富豪榜上的各路大佬,出門在外基本都是身邊跟著烏央烏央的一群團隊。
除了保鏢、司機之外,其中就有不少專職的秘書。
甚至有一些富豪還會聘請職業經理人,幫助自己打理名下的產業。
當然,給手底下員工們適當的放權也是有必要的。
隻是眼下藍衛科技和鼎峰資管成立沒多久,對於幾位高管的秉性陳峰還有點摸不準。
特別是財務這塊事關一家企業的命脈,不能輕易放出去。
要是被內外勾結,把公司賬麵上的資金給掏空那樂子可就大了!
正思索間,謝誌康從外麵風風火火地敲門進來:“陳董,byd那邊談好的32條生產線已經運過來了,現在正在往車間裏安裝調試,要不要過去看看?”
“走!去看看!”
陳峰一聽家夥事到了,立馬撂挑子開溜,打算迴頭再批複那些細枝末節的內務文件。
當兩人從辦公室出來,一路來到一間刷滿了藍色環氧地坪的無菌無塵車間時,一隊身穿byd工作服的技術人員正在忙著將一些大型的機械設備往車間裏擺弄。
“這樣一條線日產最高能到多少?”陳峰好奇問道。
因為眼前的口罩生產線,比他前世記憶中的口罩機可先進了不少。
在藍衛科技的重金懸賞下,byd方麵接下了這單業務,甚至還派出技術團隊對傳統口罩機進行了改進。
眼下這版生產線已經是迭代後的最終型號,具備自動化生產、封裝等一係列功能。
隻要把熔噴布、口罩耳帶線、塑封袋裝進配料區,就能源源不斷生產出能夠上市銷售的醫用口罩出來。
“普通的一次性口罩日產能到230萬隻,n95的話就少一點,大概能有個120萬隻。”謝誌康拿著一份資料介紹道。
“32條線,那差不多日產7300多萬隻了。”
陳峰覺得這數量勉強管夠,於是就在巡視口罩車間期間,提議讓謝誌康再向byd多下18條線當中備用生產線。
工行的30億額度貸款剛剛下來,一大筆經營性貸款放手裏不用起來那妥妥就是浪費。
畢竟股票質押貸款利息相當高,6%的年化,光是一年利息就達到了1.8個億。
要是不提前把這筆錢轉換成產能,陳峰心中屬實是安定不下來。
“18條備用線?”
“陳董,需要這麽多嗎?”謝誌康一臉狐疑。
因為眼下32條線的產能,就足以擠進世界第一口罩廠的行列。
再多引進幾條生產線雖說費不了多少錢,一條線的報價才800多萬。
可是口罩這玩意兒在2019年這會兒畢竟消耗量有限,造多了沒人買也是個麻煩的事情。
總不能生產線引進了,擱那不開工吧?
那不是資源浪費嘛!
陳峰沒多廢話,直接反問起了這個心腹下屬:“我讓你調查的威斯康星州的電子煙肺炎,有結果了嗎?”
謝誌康點了點頭神色一凜道:“有結果了!這種電子煙肺炎在老美那邊鬧的挺兇,傳染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難不成……”
在拿下濱海工業園的生產基地後,陳峰就特意吩咐讓謝誌康留意老美那邊的與傳染病相關的資料。
再一想到董事長吩咐他要多備生產線,謝誌康就越發覺得這裏麵有相當大的內幕故事。
“威斯康星州的電子煙肺炎7月份就爆發了,而且來勢洶洶。我有幾個在那邊工作的親戚,說這種肺炎可能比當年的非典還厲害!”
“感染者之間通過飛沫就能傳播,一旦擴散開來,估計咱們這32條生產線都不夠用。”陳峰耐心解釋道。
前世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來曆爭論早就塵埃落定,那就是從老美的生物實驗室裏泄露出來的。
而這種出現在威斯康星州的‘電子煙肺炎’就是新冠肺炎爆發的前兆。
隻不過2019年這會兒老美的疾控中心對‘電子煙肺炎’的消息封鎖厲害,疫情初期又是在國內鄂省爆發。
為了抹黑華夏的形象,老美就發動輿論機器製造假新聞,汙蔑新冠肺炎的源頭來自國人吃野生動物。
就跟當年非典當中背鍋的果子狸一樣。
作為一個普通重生者,陳峰沒能力製止新冠肺炎的爆發。
那玩意兒是老美搞的生物戰,目的就是圍堵華夏的經濟發展。老美自家內部都控製不過來,已經在數個州蔓延開來。
陳峰一個民間商人又有什麽能力去控製?
但是為祖國排憂解難,揭開疫情來曆真相對陳峰這個重生者而言卻是手到擒來。
因為在陳峰的印象裏,疫情期間國內互聯網上群魔亂舞。
各種收了外務省經費的水軍、公知二狗子都冒出來陰陽怪氣,把疫情的矛頭指向華夏。
為了應對這種狀況,陳峰特意讓藍衛科技新建立的市場公關部門,在國內外各大知名社交媒體app上開設了賬號。
就等著3個多月後疫情爆發,站出來現身說法。
至於陳峰口中的美國親戚,也並不是他在扯謊。
溫市瑞縣這邊僑鄉遍地,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一大批拿著洋務運動經費去歐美留學的秀才、童生。
改革開放後,80、90年代溫市經濟崛起,其中有一半功勞都是這些出國華僑把辛苦賺的外匯寄迴來,扶持起了家鄉的工商產業。
所以當陳鋒說‘自己有幾個親戚在美國’時,謝誌康這個外人不僅沒感到意外,反倒覺得非常合理。
“比非典還嚴重?”
“飛沫就能傳播?人傳人的唿吸道感染病毒?”謝誌康眉頭一皺。
他拿到的那份商業調查報告全都是英文件,之前忙著收編江南高纖那邊的業務,隻是粗略瀏覽了一下。
眼下再聽陳峰這位董事長提起,謝誌康立馬意識到這種‘電子煙肺炎’的嚴重性。
“難怪陳董之前敢這麽下重注在口罩這單品上!”
“為了製造口罩還提前買了一家上市公司,前後陸陸續續砸了30多個億進去。看來是在賭這種電子煙肺炎爆發後的市場反應了。”謝誌康心中嘀咕。
二話不說就聯係上了byd分管銷售的副總,重新下單了18條這種改進型生產線。
陳峰正在自己的臨時辦公室內,忙著處理一些文件。
企業的規模一大,需要管理的事情就會變得複雜。
哪怕陳峰隻是獨攬了財務部門的大額審批權限,抓住了整個公司的經濟命脈。
但是各部門之間一些無法處理的重大決議,還是會時不時地從釘釘和微信上傳過來。
“哎!”
“想當甩手掌櫃不容易,看來得配幾個秘書助理了。”陳峰心中嘀咕道。
他想起了那些富豪榜上的各路大佬,出門在外基本都是身邊跟著烏央烏央的一群團隊。
除了保鏢、司機之外,其中就有不少專職的秘書。
甚至有一些富豪還會聘請職業經理人,幫助自己打理名下的產業。
當然,給手底下員工們適當的放權也是有必要的。
隻是眼下藍衛科技和鼎峰資管成立沒多久,對於幾位高管的秉性陳峰還有點摸不準。
特別是財務這塊事關一家企業的命脈,不能輕易放出去。
要是被內外勾結,把公司賬麵上的資金給掏空那樂子可就大了!
正思索間,謝誌康從外麵風風火火地敲門進來:“陳董,byd那邊談好的32條生產線已經運過來了,現在正在往車間裏安裝調試,要不要過去看看?”
“走!去看看!”
陳峰一聽家夥事到了,立馬撂挑子開溜,打算迴頭再批複那些細枝末節的內務文件。
當兩人從辦公室出來,一路來到一間刷滿了藍色環氧地坪的無菌無塵車間時,一隊身穿byd工作服的技術人員正在忙著將一些大型的機械設備往車間裏擺弄。
“這樣一條線日產最高能到多少?”陳峰好奇問道。
因為眼前的口罩生產線,比他前世記憶中的口罩機可先進了不少。
在藍衛科技的重金懸賞下,byd方麵接下了這單業務,甚至還派出技術團隊對傳統口罩機進行了改進。
眼下這版生產線已經是迭代後的最終型號,具備自動化生產、封裝等一係列功能。
隻要把熔噴布、口罩耳帶線、塑封袋裝進配料區,就能源源不斷生產出能夠上市銷售的醫用口罩出來。
“普通的一次性口罩日產能到230萬隻,n95的話就少一點,大概能有個120萬隻。”謝誌康拿著一份資料介紹道。
“32條線,那差不多日產7300多萬隻了。”
陳峰覺得這數量勉強管夠,於是就在巡視口罩車間期間,提議讓謝誌康再向byd多下18條線當中備用生產線。
工行的30億額度貸款剛剛下來,一大筆經營性貸款放手裏不用起來那妥妥就是浪費。
畢竟股票質押貸款利息相當高,6%的年化,光是一年利息就達到了1.8個億。
要是不提前把這筆錢轉換成產能,陳峰心中屬實是安定不下來。
“18條備用線?”
“陳董,需要這麽多嗎?”謝誌康一臉狐疑。
因為眼下32條線的產能,就足以擠進世界第一口罩廠的行列。
再多引進幾條生產線雖說費不了多少錢,一條線的報價才800多萬。
可是口罩這玩意兒在2019年這會兒畢竟消耗量有限,造多了沒人買也是個麻煩的事情。
總不能生產線引進了,擱那不開工吧?
那不是資源浪費嘛!
陳峰沒多廢話,直接反問起了這個心腹下屬:“我讓你調查的威斯康星州的電子煙肺炎,有結果了嗎?”
謝誌康點了點頭神色一凜道:“有結果了!這種電子煙肺炎在老美那邊鬧的挺兇,傳染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難不成……”
在拿下濱海工業園的生產基地後,陳峰就特意吩咐讓謝誌康留意老美那邊的與傳染病相關的資料。
再一想到董事長吩咐他要多備生產線,謝誌康就越發覺得這裏麵有相當大的內幕故事。
“威斯康星州的電子煙肺炎7月份就爆發了,而且來勢洶洶。我有幾個在那邊工作的親戚,說這種肺炎可能比當年的非典還厲害!”
“感染者之間通過飛沫就能傳播,一旦擴散開來,估計咱們這32條生產線都不夠用。”陳峰耐心解釋道。
前世有關新冠肺炎病毒的來曆爭論早就塵埃落定,那就是從老美的生物實驗室裏泄露出來的。
而這種出現在威斯康星州的‘電子煙肺炎’就是新冠肺炎爆發的前兆。
隻不過2019年這會兒老美的疾控中心對‘電子煙肺炎’的消息封鎖厲害,疫情初期又是在國內鄂省爆發。
為了抹黑華夏的形象,老美就發動輿論機器製造假新聞,汙蔑新冠肺炎的源頭來自國人吃野生動物。
就跟當年非典當中背鍋的果子狸一樣。
作為一個普通重生者,陳峰沒能力製止新冠肺炎的爆發。
那玩意兒是老美搞的生物戰,目的就是圍堵華夏的經濟發展。老美自家內部都控製不過來,已經在數個州蔓延開來。
陳峰一個民間商人又有什麽能力去控製?
但是為祖國排憂解難,揭開疫情來曆真相對陳峰這個重生者而言卻是手到擒來。
因為在陳峰的印象裏,疫情期間國內互聯網上群魔亂舞。
各種收了外務省經費的水軍、公知二狗子都冒出來陰陽怪氣,把疫情的矛頭指向華夏。
為了應對這種狀況,陳峰特意讓藍衛科技新建立的市場公關部門,在國內外各大知名社交媒體app上開設了賬號。
就等著3個多月後疫情爆發,站出來現身說法。
至於陳峰口中的美國親戚,也並不是他在扯謊。
溫市瑞縣這邊僑鄉遍地,早在清朝末年就有一大批拿著洋務運動經費去歐美留學的秀才、童生。
改革開放後,80、90年代溫市經濟崛起,其中有一半功勞都是這些出國華僑把辛苦賺的外匯寄迴來,扶持起了家鄉的工商產業。
所以當陳鋒說‘自己有幾個親戚在美國’時,謝誌康這個外人不僅沒感到意外,反倒覺得非常合理。
“比非典還嚴重?”
“飛沫就能傳播?人傳人的唿吸道感染病毒?”謝誌康眉頭一皺。
他拿到的那份商業調查報告全都是英文件,之前忙著收編江南高纖那邊的業務,隻是粗略瀏覽了一下。
眼下再聽陳峰這位董事長提起,謝誌康立馬意識到這種‘電子煙肺炎’的嚴重性。
“難怪陳董之前敢這麽下重注在口罩這單品上!”
“為了製造口罩還提前買了一家上市公司,前後陸陸續續砸了30多個億進去。看來是在賭這種電子煙肺炎爆發後的市場反應了。”謝誌康心中嘀咕。
二話不說就聯係上了byd分管銷售的副總,重新下單了18條這種改進型生產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