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沁園春·雪》寫在兩宋,能排在什麽檔次?


    謝光陰陷入沉默,放在兩宋,嘖。


    那大概真算是不入流吧,畢竟宋朝人就沒見過北國風光,更沒見過長城內外。


    不入流,妥妥的不入流,這不純吹牛逼嘛?


    趙佶、趙桓:胡說八道,老子退休後天天看。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始皇麵色不虞,怎麽後世老是有什麽事就點他。


    你看看,這寫什麽“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不懂就問,他的文化水平很低嗎?


    唐太宗的朗笑震得腰間蹀躞帶金鉤作響,抬手間《貞觀政要》就擺在一邊以備翻閱。


    "孤當年在文學館設十八學士,命魏徵編《群書治要》。這《溫泉銘》飛白體……"說著以指代筆在空中勾畫,"不知可入得毛先生法眼?"


    眼尾掃過一眾帝王時笑意更深,沒想到啊沒想到,自己也能和這些人並列,雖然都是個頂個的暴政,窮兵黷武。但對華夏的再造之恩不可估量啊。


    如今自己也名列其中,這被後人肯定的滋味真不錯啊。更何況還是被後世盛世繁華的締造者所肯定。


    唐太宗指間狼毫懸在澄心堂紙上,忽聽得殿外颯颯鬆濤。鎏金博山爐騰起的青煙裏,恍惚見得魏徵捧《十漸疏》跪諫的模樣。


    "這飛白體終究欠些筋骨。"就著燭火細觀《溫泉銘》拓本,指尖撫過"其溫若湯"的波磔。忽有夜風穿廊而過,卷起案頭《帝範》十二篇,雪浪紙紛飛間露出朱批: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後麵未幹的墨跡倒是顯現出了新添的一筆。


    “以幕為序,可以知往來。”


    沁園春·雪


    近現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裏冰封,萬裏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餘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隻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蘇軾負手立於雪崖,襟袍獵獵如鬆濤。不遠處便是赤壁。


    "好個潑墨天河、裂石驚雷的筆力!我原道'大江東去'已是天地肝膽,哪知千年後竟有人把萬裏河山當酒盞,飲盡古今風雪。"


    碎雪簌簌而下,他的讚歎在山穀中迴蕩。


    "秦皇漢武不過硯邊墨漬,唐宗宋祖權作筆下枯枝,這等狂放倒是合我脾胃。"


    他啞然失笑,眼底掠過汴梁城的鐵鎖寒窗,想起了烏台詩案的種種。


    "可若教仁宗皇帝瞧見這'稍遜風騷'四字,怕是要連夜召禦史台磨墨了。"


    "最驚心是那句'數風流人物',分明聽得金鑾殿瓦當震顫,九百年科舉功名在雪地裏碎成齏粉。"


    "後生啊後生,你這哪是寫詩,分明是提著昆侖山當刻刀,在青史脊梁上雕龍畫鳳!"他仰頭飲盡殘酒,喉結滾動著吞咽凜冽的北風,心也熱了起來。


    "且慢笑我戰栗,蘇子瞻半生漂泊見慣風浪,今日卻在字縫裏窺見天地重開的霹靂……"他聲音漸低,融進蒼茫雪色。


    "這人間,終究要換種寫法了。"


    光是看著這詞,嶽飛淚流滿麵、宗澤淚流滿麵、辛棄疾淚流滿麵……兩宋愛國詞人詩人都淚流滿麵了。


    尤其是當天幕貼出作者的生平後。


    嶽飛撫須而立,目光灼灼凝視雪原,鐵甲在朔風中錚然作響。


    "好一個'江山如此多嬌'!此句真如北地霜刀劈開千年混沌。"


    他忽然轉身,手指重重扣在殘破的輿圖上。


    "若當年能有這等氣魄,何至十二道金牌斷送河山?看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作者竟將秦皇漢武視作過眼雲煙——痛快!痛快!我輩血戰半生未能驅除胡虜,他卻領著草鞋布衣改天換地,這才是真豪傑!"


    "東坡詞如大江東去,稼軒詞似鐵馬冰河,都比不得這闋詞裏吞吐天地的氣象!"辛棄疾猛然擲碎酒盞,醉步踉蹌卻字字鏗鏘。


    "當年我寫'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終究是紙上談兵!"


    "這闋詞劈開九霄,把這世道說頭,裁成三:截作寶劍贈予蒼生,截作旌旗漫卷西風,剩下一截碾成墨錠,寫下這改換乾坤的檄文!"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此言如利劍出鞘,刺破千年帝王冠冕。最妙是'俱往矣'三字……”


    “我們這些舊朝孤臣哭盡殘陽,他卻教蒼生做了江山主人!"他忽而仰天長笑,淚落青衫:


    "當浮三大白!當焚我舊稿!"


    二人隔著千山萬水仿佛對視上了,忽然同聲長吟,一句句重複這詞句。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聲震屋瓦。


    嶽飛解下瀝泉槍橫置案頭,辛棄疾揮毫潑墨。


    雪浪紙上赫然現出"人民萬歲"四字狂草。


    窗外北風驟緊,卷著雪片撲滅燭火。黑暗中,嶽飛的甲胄聲由遠及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通萬代,這是未來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仐並收藏天幕通萬代,這是未來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