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光陰打開app,首頁就是安理會的日常撕逼,或者更準確地來說,是米方再一次的潑髒水。


    1月17號,安理會,被再次攻擊說我們幹涉軍事行動。華夏發言人更直白的點明,如果真是提供了武器,那麽戰爭的局勢早已不是今天這個樣子了。


    長達六分多鍾的視頻,卻讓天幕下的帝王將相們對當今世界波詭雲譎國的際局勢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看似人數眾多的會議,實際上不過是華夏與米國雙人博弈的戰場。


    看到米國代表那典型的亞裔麵孔,雖然看上去不像是我們種花家的人,但還是讓老祖宗們生氣了。


    “一個個的數典忘祖,站在一堆鬼老裏就她最突兀。”朱元璋本就應明朝的惱火,看到這樣的麵孔更是氣不打一處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現在這樣一個麵孔本應是我們的朝貢國,卻幫著我們未來的對手做事,吃裏扒外的一群家夥。


    “出海之後咱也別隻貿易,宣揚國威了。打出大明的旗幟,凡有不誠服者,皆死。”朱棣對著領旨將要出海的鄭和叮囑道。


    “可以跑遠點,天幕早已指引我們世界那麽大,不過去都不知道別的地方有多麽富饒,不過去都不知道還有那麽多對我們虎視眈眈的存在。”


    看了天幕才知曉世界有多大的朱棣,在三寶太監要出海之前,臨時加急配又配備了多艘寶船和水兵。


    此行的目的也早已從原世界線上的宣揚國威,宣揚大明,而變成了探索世界,占領無主之地,開疆拓土。


    現在還沒有能力做到完全占領,但隻要要留下了旗幟。留下了文字,那麽想必對後世也有一定的幫助。


    早晚有一天整個世界都將會臣服在大明這條巨龍之下。


    明末又如何?隻要發展的夠快,隻要領地夠大,實在不行就分封。隻要封的夠多,這天下共主是漢人便可,何必執著於大明江山永固,日月長存呢?


    隻要不被那異族侵占毀我山河就好,現在的朱棣已經想開了。


    天幕仍在繼續,前麵那一段嘰裏呱啦的鳥語,總結下來無非就是華夏幫助他國侵占別國領土,華夏違背和平有罪,要贖罪。


    天幕下的“使節們”虎軀一震,這畢竟是後世的外交官,我們這些做外交的使臣,倒想看看有何不同?


    [美國代表,持續傳播虛假敘事,對中方進行汙蔑抹黑]


    [這完全不可接受]


    簡潔幹脆明了,將先前的那堆話全部拋給了美國。


    [美方的觀點概括起來無非三點:


    我們提供援助,我們幹涉戰爭,我們阻礙和平,……]


    [這些徹頭徹尾都是謊言]


    分點駁斥,很有名家那味。就算是公孫龍那般苛刻,都在心中暗暗點了點頭。


    假設論證、事實論證,用多種方式巧妙的擺脫了美方的邏輯陷阱。


    話頭一轉直指米國。


    [自戰爭爆發以來,美方就開始趁機推進資源地緣戰略。]


    概括起來,反倒是美國在不斷自己不斷擴大自身影響;挑動陣營對立,製造分裂,以對抗打壓孤立華夏的目的。


    在安理會上義正言辭的樣子,反倒是讓米國這個惡人倒打一耙,來塑造自己的正麵形象。


    華夏則秉持著一貫的和平態度,表達了希望兩方談判,各國加強團結合作,推動世界和平,穩固發展的美好願望。


    氣場沉穩彰顯大國風範,這正是悠久的文化底蘊所帶來的獨有氣質。


    看到最後的祖先著實是為當今的華夏感到欣慰和自豪,同時也有一些小小的不滿。


    為什麽?為什麽現在還要跟這些蠻夷坐在一個桌子上談話?和平固然好,但解甲休兵,不動動真刀子可不是什麽好事。


    我們又不是不想打,要不是咱媽拉著我們,早就開打了。謝光陰看完這個視頻,還是對米國的無恥程度而感到震驚。


    謝光陰不由得感慨不是世界不打仗,隻是我們被保護的很好,不過按照現在的局勢,可能好日子也不會有多久了。


    還是來日方長吧。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通萬代,這是未來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仐並收藏天幕通萬代,這是未來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