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廣告,假如張謙是一個vlog博主。謝光陰看著這標題就點了進去。之前看的都是泰國的各種奇葩廣告,這個標題對他的吸引力可真不小。


    如果廣告真的做的好看,天天看也不是不行,但現在的廣告除了千篇一律的旋律還有不斷重複的洗腦台詞,就沒有別的了。


    這也能算作是廣告?


    開頭便是濃厚的陝北口音,倒是讓老秦人們倍感親切。同樣覺得親切的還有漢家子民。


    “張騫……”漢武帝低頭沉默思索著這個名字。


    “這不是我派出去的使臣嘛?怎麽會出現在天幕之上?這標題倒也有意思,假如張騫是vlog博主,那就是後世人假扮的了。”


    [認出我沒?張騫!上一次更新是…在建雲二年。]


    背後是黃沙滿天飛,毛發瘋長的糙漢,吐著一口鄉音,通過天幕對地下的人露出質樸的微笑,感覺和村口的二大爺沒有任何區別。


    [來自十三年前的禮物]


    鏡頭一轉,露出的是是剛要準備出使西域的張騫。此時的他,手持旌節,頭戴官帽,看上去和那些高高在上的官老爺沒有任何區別,也不知怎樣他遭受怎樣的波折,才會展露出視頻開頭那樣的滄桑。


    明明身穿著官服,卻依舊那麽親切。被鵝追,但依舊親切詢問自己身邊的父老鄉親們有沒有什麽其實想要收到的來自西域的物品。


    在當時的人們眼中,西域是一個不毛之地,又能有什麽好東西呢?


    得到了否定迴答冷臉貼熱屁股的張騫卻依舊開朗。辭別了父老鄉親。踏上了屬於他西域的旅途。


    這一走就是十三年。


    建元三年,張騫於長安出發,經匈奴,被俘,被困十年,後逃脫。西行至大宛,經康居,抵達大月氏,再至大夏,停留了一年多才返迴。


    在歸途中,張騫改從南道,依傍南山,企圖避免被匈奴發現,但仍為匈奴所得,又被拘留一年多。元朔三年,匈奴內亂,張騫這才趁機逃迴漢朝了,被武帝授以太中大夫。


    冷冰冰的文字,通過畫麵和張騫親切的談吐展現了出來。仿佛他從未離去,一直生活在我們身邊。


    [除了人生大禮,我還帶來了一些正宗的西域貨。]這得意的小模樣,任誰看了都會為他發自內心的感到高興。


    [這個是大月氏的地圖,不方便看。]


    [這是大宛國特產:葡萄酒!這可是中原沒有的美味!]


    [舉杯獨飲,往事如夢啊!]


    身後的太陽照耀在他滄桑的麵龐,勾勒出一層金黃色的餘暉。這也許就是曆史的厚重吧。


    但,有人打破了原本有些許沉重的氣氛,畫麵一轉露出的居然是一隻貓貓頭?


    原來這廣告是天貓的啊,謝光陰莞爾一笑。


    現代與曆史的碰撞仿佛打破了原來的壁壘。什麽時候我們真的能和古人坐下來席地暢談,聊聊那些曆史上的偉大瞬間呢?


    [這是來自法國羅納河穀的酒,前輩如果再往西走一些,說不定也能發現它。]


    果然現代人想的其實都差不多,誰不想彌補曆史的遺憾,讓中國的版圖越變越大呢?


    [兩千年來,中國人從未停止對新生活的發現,


    今天的我們,還想再發現兩千年。]


    這一串的字幕的打出,讓觀眾們多少有點酸澀,多麽自豪,多麽感慨。


    生於斯,長於斯,無論時光變遷,對華夏子民自始至終如一。


    雖然張騫在兩千多年前就逝去了,雖然天幕底下的人民還有兩千多年才能看到當下的生活。但此時此刻的感動是跨越時間長河,滋潤心底的。


    這樣的文化交流,或者說跨越時空的接觸,又讓謝光陰想起了之前的那個新聞:國家寶藏中談到的文物修複員在工作過程中,偶然抬頭看到了兵馬俑的唇上留下的匠人的指紋。


    什麽叫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通萬代,這是未來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仐並收藏天幕通萬代,這是未來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