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個瞬間你覺得讀書真有用?]


    謝光陰想起了曾經課上看的課外書,零零碎碎的已經不記得看了什麽,也沒什麽用,就是單純的懷念。


    他覺得讀書並不是能用有沒有用來衡量的。曾經讀過的書都變成了自己的一部分,就像培根所說的一樣。


    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但如今,手機刷多了,就沒時間真正翻開一本書,來看書了。


    也許刷到這個也是手機爹在勸自己多看看書?


    但是眾所周知,一部手機的壽命隻有三到五年,人的一生會有很多部手機,還是多陪陪自己的手機吧。


    謝光陰心安理得地刷下去。


    魯哀公三年,陳蔡之圍的第七日。


    看著天幕上提出的問題,孔子輕笑,撫竹簡道:\"朝聞道,夕死可矣。若不曾讀《易》,我何以知天命?\"


    饑腸轆轆的弟子們看著夫子在顛簸牛車上用麻繩穿綴散落的竹簡,斷裂的韋編在他掌心勒出血痕。


    \"若不通《易》,何以見群龍無首則吉?\"


    他蘸著雨水在地上畫出六十四卦,\"天行健的奧義,不在龜甲裂紋裏,在反複摩挲的竹紋中。


    晨光裏整理《周易》韋編三絕的手微微顫抖,卻依舊堅定。


    鹹陽宮外的青銅焚書爐冒著青煙,博士淳於越諫分封製的奏章正在其中卷曲。


    李斯想起了,秦始皇焚書時,他在灰燼前的低語:書中有六國魂魄,不焚盡如何統禦文字?


    李斯拿去身邊的《商君書》,在\"壹民\"二字上久久摩挲:


    \"當年在蘭陵拜師荀卿時,他說治國如烹小鮮需要文火——可六國的文字比戰車更難馴服。\"


    他最終還是放下了,接著為帝國的發展、為自己的、法家的理想加磚添瓦。


    [這是台灣奧美廣告公司早年為天下文化出版公司25周年慶活動創作的文案,獲業界著名的創意大獎。


    “不知何時開始,我害怕閱讀的人。就像我們不知道冬天從哪天開始,隻會感覺夜的黑越來越漫長。


    我害怕閱讀的人。一跟他們談話,我就像一個透明的人,蒼白的腦袋無法隱藏。我所擁有的內涵是什麽?不就是人人能脫口而出,遊蕩在空氣中最通俗的認知嗎?像心髒在身體的左邊。春天之後是夏天。美國總統是世界上最有權力的人。但閱讀的人在知識裏遨遊,能從食譜論及管理學,八卦周刊講到社會趨勢,甚至空中躍下的貓,都能讓他們對建築防震理論侃侃而談。相較之下,我隻是一台在mp3世代的錄音機;過氣、無法調整。我最引以為傲的論述,恐怕隻是他多年前書架上某本書裏的某段文字,而且,還是不被熒光筆畫線注記的那一段。


    我害怕閱讀的人。當他們閱讀時,臉就藏匿在書後麵。書一放下,就以貴族王者的形象在我麵前閃耀。舉手投足都是自在風采。讓我明了,閱讀不隻是知識,更是魔力。他們是懂美學的牛頓。懂人類學的梵穀。懂孫子兵法的甘地。血液裏充滿答案,越來越少的問題能讓他們恐懼。彷佛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習慣俯視一切。那自信從容,是這世上最好看的一張臉。


    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很幸運;當眾人擁抱孤獨、或被寂寞擁抱時,他們的生命卻毫不封閉,不缺乏朋友的忠實、不缺少安慰者的溫柔,甚至連互相較勁的對手,都不至匱乏。他們一翻開書,有時會因心有靈犀,而大聲讚歎,有時又會因立場不同而陷入激辨,有時會獲得勸導或慰藉。這一切毫無保留,又不帶條件,是帶親情的愛情,是熱戀中的友誼。一本一本的書,就像一節節的脊椎,穩穩的支持著閱讀的人。你看,書一打開,就成為一個擁抱的姿式。這一切,不正是我們畢生苦苦找尋的?


    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總是不知足。有人說,女人學會閱讀,世界上才冒出婦女問題,也因為她們開始有了問題,女人更加讀書。就連愛因斯坦;這個世界上智者中的最聰明者,臨終前都曾說:「我看我自己,就像一個在海邊玩耍的孩子,找到一塊光滑的小石頭,就覺得開心。後來我才知道自己麵對的,還有一片真理的大海,那沒有盡頭」。讀書人總是低頭看書,忙著澆灌自己的饑渴,他們讓自己是敞開的桶子,隨時準備裝入更多、更多、更多。而我呢?手中抓住小石頭,隻為了無聊地打水漂而已。有個笑話這樣說:人每天早上起床,隻要強迫自己吞一隻蟾蜍,不管發生什麽,都不再害怕。我想,我快知道蟾蜍的味道。


    我害怕閱讀的人。我祈禱他們永遠不知道我的不安,免得他們會更輕易擊垮我,甚至連打敗我的意願都沒有。我如此害怕閱讀的人,因為他們的榜樣是偉人,就算做不到,退一步也還是一個,我遠不及的成功者。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知道「無知」在小孩身上才可愛,而我已經是一個成年的人。我害怕閱讀的人,因為大家都喜歡有智慧人。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能避免我要經曆的失敗。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懂得生命太短,人總是聰明得太遲。我害怕閱讀的人,他們的一小時,就是我的一生。我害怕閱讀的人,


    尤其是,還在閱讀的人。”]


    知識從來不是黃金屋,是墜落時突然托住你的網。當生活把你摔向地麵,那些讀過的字句會從記憶裂縫裏湧出來,在空中織成柔軟的繭。


    李白劍穗甩出攬月般的氣勢,碎銀般的詩句劈啪炸響,他舉酒對月高聲道:


    \"且看某用醉墨織網!\"


    青崖白鹿馱著斷簡,在雲層褶皺處,兜住下墜的謫仙。


    他像是對天幕那段話欣賞極了,大笑著不知說了什麽,大抵又是些詩句,隻依稀聽見最後的。


    “與君共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天幕通萬代,這是未來華夏?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蘇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蘇仐並收藏天幕通萬代,這是未來華夏?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