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王莽拜訪蘇遠楓
千年世家:蘇氏的傳承 作者:晨曦行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長安雲王府前,王莽一身樸素卻整潔的服飾,跟在在蘇景哲身側。
王莽微微欠身,臉上帶著些許謙遜的笑意:
“子明兄,今日承蒙丞相邀約前來,因家境欠佳,實在拿不出什麽貴重的禮物,帶了幾珍藏的幅字畫,還望屆時不會失禮。”
蘇景哲轉頭看向王莽笑道:
“巨君不必如此自謙。祖父對你也是讚賞有加啊,你這番心意已然足夠。”
二人邊說邊走進雲王府大門,一路上,不時有侍從往來穿梭,見到蘇景哲皆恭敬行禮。
正廳內,蘇遠楓身著一襲玄黑色曲裾深衣,坐在主位上。
蘇景哲和王莽趕忙上前,拱手行禮。
蘇景哲恭敬道:
“祖父,孫兒帶巨君前來拜見。”
王莽也忙跟著行禮,說道:
“晚生王莽,見過丞相大人。”
蘇遠楓微微點頭,目光在王莽身上打量了一番,
“不必多禮,久聞你才學出眾,品行端正,今日得見,果然氣宇不凡。”
王莽忙謙遜道:
“晚生不過是刻苦自勉,與蘇家世代英才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蘇遠楓哈哈一笑,說道:
“聽聞你對我蘇家先祖功績欽佩有加,不妨說說,你欽佩他哪一點?”
說罷,蘇遠楓指了指兩旁的座位,示意二人坐下。
王莽思索片刻,言辭懇切地說道:
“文昭王(蘇硯諡號)乃輔佐高祖成就帝業的第一功臣。於朝堂之上運籌帷幄,獻安邦定國之良策;於沙場上衝鋒陷陣,展勇冠三軍之雄姿。雲梧蘇家,更是代代俊彥輩出。在世家大族之中,堪稱獨樹一幟,無出其右者。”
蘇遠楓微微頷首:
“今日喚你前來,一則是景哲常跟我提起,你有意借閱我蘇家藏書;二則是久聞你的聲名,也想親眼瞧瞧王家子弟的風采。”
王莽謙遜地拱手道:
“晚生久仰蘇家藏書之名,其中定有不少珍本秘籍,若能借閱,實乃晚生之幸。至於晚生的聲名,不過是民間謬讚罷了,實不敢當。”
此時的王莽因為常常把自己的俸祿和財產拿出來賑濟窮人、已經贏得了民間的廣泛讚譽,有 “周公再世” 的美譽。
蘇遠楓打量著王莽:
“藏書借閱一事,還需我兄長點頭應允,當下不用著急。
如今你叔父王鳳已然病逝,而我也垂垂老矣,精力大不如前。這朝堂的未來,終究是屬於你們這些年輕人的。”
聽到蘇遠楓的話,蘇景哲趕忙趨步上前,臉上滿是關切與急切:
“祖父,您這說的是什麽話!您不過是偶感疲憊罷了,朝堂之上諸多事務還離不開您的經驗與謀略。您的威望,豈是我等晚輩能輕易企及的。”
王莽在一旁微微拱手,恭敬地說道:
“蘇公年高德劭,經驗豐富,實乃朝廷之柱石。還望蘇公保重身體,為朝廷繼續貢獻心力。”
蘇遠楓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抹寬慰的笑容:
“你們不必寬慰我。生老病死,自然之理,我心中有數。”
頓了頓,蘇遠楓將目光轉向王莽,認真問道:
“王莽,如今朝堂爭端紛紛,各方勢力明爭暗鬥;地方豪強日益做大,兼並土地之事屢見不鮮,你對此有何看法?”
王莽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色,片刻後,挺直脊背,沉穩說道:
“蘇公,晚生以為,朝堂爭端的根源在於權力分配不均,叔父曾與蘇公多有分歧與爭端。但晚生在家族中資曆淺薄,實在沒有足夠的話語權去斡旋調和。”
蘇遠楓微微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王莽接著道:
“而地方豪強做大,乃是因土地兼並嚴重,百姓無地可耕,生活困苦。朝廷應出台相關律法,限製豪強兼並土地,同時推行均田之策,讓百姓有田可種,有飯可吃。”
蘇遠楓輕撫著胡須:
“你所言有理,推行律法和均田之策聽起來確是良策。但你要知道,那些豪強在地方盤根錯節,勢力龐大,他們必然會極力反對這些舉措。朝廷若強行推行,隻怕會引發諸多變故啊。”
王莽微微低下頭,沉思片刻後抬起頭:
“蘇公所言極是,推行這些舉措定會遇到諸多阻力。但晚生以為,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為了百姓能安居樂業,即便困難重重,也應迎難而上......”
蘇遠楓靜靜地聆聽著,他的目光始終落在王莽身上,深邃的眼眸中不時閃過一絲讚許。
作為在官場沉浮多年的老臣,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今的朝廷猶如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巨輪,積弊叢生,搖搖欲墜,正迫切需要一位有膽識、有謀略且敢為天下先的人物來力挽狂瀾,推動變革。
王莽提出的治國理念,雖在實施過程中必定會麵臨重重挑戰,每一步都如同在荊棘叢中前行,但卻如同在這暮氣沉沉的朝廷中撕開了一道口子,讓一縷充滿希望的曙光透了進來。
蘇家多年來對王莽密切觀察,蘇遠楓深知這個年輕人的厲害之處。
王莽極其懂得“名”的力量,無論是侍奉家族長輩時的恭順孝悌,結交士大夫時的謙遜有禮,還是救濟百姓時的慷慨解囊,每一個舉動都如同精心雕琢的棋子,最終的落點都是為了積累名聲。
在這個時代,對於世代為官的家族而言,才能或許可以有所欠缺,但名聲卻如同一麵旗幟,是立足官場、延續家族榮耀的根本。
這,正是蘇遠楓要會見王莽的原因。在他漫長的宦海生涯裏,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物,可論及名聲,王莽是蘇家之下第一人。
此番會麵,他首要之事便是試探王莽對蘇家的態度。倘若王莽心懷敵意,蘇遠楓會及早將這潛在的威脅鏟除,以絕後患。
可要是王莽並無敵意,那對於蘇遠楓而言,這無疑是上天賜予蘇家的絕佳機遇。
他會借用王莽的力量來完成朝廷的變革,實現漢朝的中興。
一旦這個目標達成,蘇家的聲望必將再次到達一個新的高點,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更為輝煌的印記。
王莽微微欠身,臉上帶著些許謙遜的笑意:
“子明兄,今日承蒙丞相邀約前來,因家境欠佳,實在拿不出什麽貴重的禮物,帶了幾珍藏的幅字畫,還望屆時不會失禮。”
蘇景哲轉頭看向王莽笑道:
“巨君不必如此自謙。祖父對你也是讚賞有加啊,你這番心意已然足夠。”
二人邊說邊走進雲王府大門,一路上,不時有侍從往來穿梭,見到蘇景哲皆恭敬行禮。
正廳內,蘇遠楓身著一襲玄黑色曲裾深衣,坐在主位上。
蘇景哲和王莽趕忙上前,拱手行禮。
蘇景哲恭敬道:
“祖父,孫兒帶巨君前來拜見。”
王莽也忙跟著行禮,說道:
“晚生王莽,見過丞相大人。”
蘇遠楓微微點頭,目光在王莽身上打量了一番,
“不必多禮,久聞你才學出眾,品行端正,今日得見,果然氣宇不凡。”
王莽忙謙遜道:
“晚生不過是刻苦自勉,與蘇家世代英才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蘇遠楓哈哈一笑,說道:
“聽聞你對我蘇家先祖功績欽佩有加,不妨說說,你欽佩他哪一點?”
說罷,蘇遠楓指了指兩旁的座位,示意二人坐下。
王莽思索片刻,言辭懇切地說道:
“文昭王(蘇硯諡號)乃輔佐高祖成就帝業的第一功臣。於朝堂之上運籌帷幄,獻安邦定國之良策;於沙場上衝鋒陷陣,展勇冠三軍之雄姿。雲梧蘇家,更是代代俊彥輩出。在世家大族之中,堪稱獨樹一幟,無出其右者。”
蘇遠楓微微頷首:
“今日喚你前來,一則是景哲常跟我提起,你有意借閱我蘇家藏書;二則是久聞你的聲名,也想親眼瞧瞧王家子弟的風采。”
王莽謙遜地拱手道:
“晚生久仰蘇家藏書之名,其中定有不少珍本秘籍,若能借閱,實乃晚生之幸。至於晚生的聲名,不過是民間謬讚罷了,實不敢當。”
此時的王莽因為常常把自己的俸祿和財產拿出來賑濟窮人、已經贏得了民間的廣泛讚譽,有 “周公再世” 的美譽。
蘇遠楓打量著王莽:
“藏書借閱一事,還需我兄長點頭應允,當下不用著急。
如今你叔父王鳳已然病逝,而我也垂垂老矣,精力大不如前。這朝堂的未來,終究是屬於你們這些年輕人的。”
聽到蘇遠楓的話,蘇景哲趕忙趨步上前,臉上滿是關切與急切:
“祖父,您這說的是什麽話!您不過是偶感疲憊罷了,朝堂之上諸多事務還離不開您的經驗與謀略。您的威望,豈是我等晚輩能輕易企及的。”
王莽在一旁微微拱手,恭敬地說道:
“蘇公年高德劭,經驗豐富,實乃朝廷之柱石。還望蘇公保重身體,為朝廷繼續貢獻心力。”
蘇遠楓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抹寬慰的笑容:
“你們不必寬慰我。生老病死,自然之理,我心中有數。”
頓了頓,蘇遠楓將目光轉向王莽,認真問道:
“王莽,如今朝堂爭端紛紛,各方勢力明爭暗鬥;地方豪強日益做大,兼並土地之事屢見不鮮,你對此有何看法?”
王莽微微皺眉,眼神中透露出思索之色,片刻後,挺直脊背,沉穩說道:
“蘇公,晚生以為,朝堂爭端的根源在於權力分配不均,叔父曾與蘇公多有分歧與爭端。但晚生在家族中資曆淺薄,實在沒有足夠的話語權去斡旋調和。”
蘇遠楓微微點頭,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王莽接著道:
“而地方豪強做大,乃是因土地兼並嚴重,百姓無地可耕,生活困苦。朝廷應出台相關律法,限製豪強兼並土地,同時推行均田之策,讓百姓有田可種,有飯可吃。”
蘇遠楓輕撫著胡須:
“你所言有理,推行律法和均田之策聽起來確是良策。但你要知道,那些豪強在地方盤根錯節,勢力龐大,他們必然會極力反對這些舉措。朝廷若強行推行,隻怕會引發諸多變故啊。”
王莽微微低下頭,沉思片刻後抬起頭:
“蘇公所言極是,推行這些舉措定會遇到諸多阻力。但晚生以為,為了朝廷的長治久安,為了百姓能安居樂業,即便困難重重,也應迎難而上......”
蘇遠楓靜靜地聆聽著,他的目光始終落在王莽身上,深邃的眼眸中不時閃過一絲讚許。
作為在官場沉浮多年的老臣,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如今的朝廷猶如一艘在暴風雨中飄搖的巨輪,積弊叢生,搖搖欲墜,正迫切需要一位有膽識、有謀略且敢為天下先的人物來力挽狂瀾,推動變革。
王莽提出的治國理念,雖在實施過程中必定會麵臨重重挑戰,每一步都如同在荊棘叢中前行,但卻如同在這暮氣沉沉的朝廷中撕開了一道口子,讓一縷充滿希望的曙光透了進來。
蘇家多年來對王莽密切觀察,蘇遠楓深知這個年輕人的厲害之處。
王莽極其懂得“名”的力量,無論是侍奉家族長輩時的恭順孝悌,結交士大夫時的謙遜有禮,還是救濟百姓時的慷慨解囊,每一個舉動都如同精心雕琢的棋子,最終的落點都是為了積累名聲。
在這個時代,對於世代為官的家族而言,才能或許可以有所欠缺,但名聲卻如同一麵旗幟,是立足官場、延續家族榮耀的根本。
這,正是蘇遠楓要會見王莽的原因。在他漫長的宦海生涯裏,見過形形色色的人物,可論及名聲,王莽是蘇家之下第一人。
此番會麵,他首要之事便是試探王莽對蘇家的態度。倘若王莽心懷敵意,蘇遠楓會及早將這潛在的威脅鏟除,以絕後患。
可要是王莽並無敵意,那對於蘇遠楓而言,這無疑是上天賜予蘇家的絕佳機遇。
他會借用王莽的力量來完成朝廷的變革,實現漢朝的中興。
一旦這個目標達成,蘇家的聲望必將再次到達一個新的高點,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更為輝煌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