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師徒談心
紅色家庭的我,在漢東巔峰對決 作者:寫報的小郡主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候亮平在李達康的專車上抓了歐陽菁,昨天晚上,李達康又讓侯亮平帶隊到山水莊園掃了高育良的前秘書陳清泉。
理由當然都是光明正大,但是到底因為什麽大家都心知肚明,隻是有人不願意承認而已。
祁同偉迫於趙家的壓力,又為了自己能夠上位副省長的考慮,找到高育良,希望可以出麵調解,更希望高育良可以提醒季昌明,有些事兒有些人得過且過,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當然,此時的高育良鬥誌昂揚,想要爭奪話語權,想要爭奪存在感,更想挑戰一下沙李配的謠言,沙瑞金也好,李達康也罷,你們都要牢牢記住漢東還有我高育良不容邊緣也不容忽視。
所以,麵對祁同偉給出的請求,高育良很輕鬆的就拒絕了,理由嘛 很簡單,管不了!
“你真以為我這個政法委書記能一手遮天呀?你太幼稚了!”
“但是老師啊,侯亮平的家,您總當的了吧?”
“你以為那隻猴子是你呀?”
“是,我們兩個人的確生活在不同的時空裏,我每天有那麽多的破事,要去妥協,要去處理,亮平倒好,每天都是橫衝直撞的,你看他這樣倒是什麽都沒落下,所以說老師,有時候人比人氣死人。”
高育良的意思很明顯,侯亮平堅持正義,斷然不會妥協,斷然不會和解,祁同偉卻故意曲解了高育良的意思,甚至給出威脅。
勸人聽話,總是離不開威逼或者利誘,利誘高於零成功的概率不大,那就隻能威逼。
“很多時候我知道有些事情不合理不合法,但是上麵指名道姓的讓你去做,我不能不聽話,我要是不聽話,上麵就會換一個聽話的人去做。”
祁同偉沒說的是,等到追責的時候,還得需要我來承擔,我個上麵到底是誰?就隻有趙立春,其實還有高育良!
和神秘的嶽父還有一個強悍的老婆,侯亮平當然可以橫衝直撞,就好像趙瑞龍一樣,但凡趙立春再升半格,什麽沙瑞金,什麽田國富,統統都是反動派,實力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但是祁同偉不同,靠山已經沒了,隻能依靠於高育良的報恩和趙立春的賞賜。敢不聽話嗎?不聽話就給你換了,取代位置還隻是常規操作,突然消失,都沒什麽稀奇!
“老師,適當的時候約束一下侯亮平,官場的潛規則,他沒必要不知道吧?”
此言一出,高育良果然變得老實,就連語氣都開始變得緩和:“我能叫醒一個睡著的人,但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你懂嗎?”
如果侯亮平真不懂,高育良或許可以約束,但如果侯亮平裝不懂,或者壓根就不在乎,高育良還真就控製不了侯亮平!
侯亮平並非祁同偉,以前壓根就不指望高育良的庇護和提拔,想裝睡就能裝睡,想不醒就能永遠不醒。
“依我看,瑞金書記是想用侯亮平和祁高歌這兩把劍打破漢東省的政治生態平衡,讓您和李達康書記自相殘殺。”
“您和李達康書記是老書記趙立春在漢東省的左膀右臂,他如果不把這左膀右臂砍掉的話,怎麽可能在漢中樹立自己的政治權威?”
“先安撫好李達康,您要知道還有沙李配這麽個大胡蘿卜擺在沙瑞金書記麵前。更何況您曾經是老書記,趙立春極力向中書門下推薦的省委書記第一候選人。”
江湖從來都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江湖是金杯共如飲,白刃不相饒。
然而,高育良並不相信他依然認為沙瑞金就是想要拉攏李達康,讓自己邊緣化,高育良當然不傻,他隻是當局者迷罷了,甚至他還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你這種解讀太狹隘了,不是一個政治家的情懷。”
祁同偉卻給出了這樣的解釋“達康書記就有政治家的情懷。116事件發生前,他李達康對陳岩石不理不睬,現在呢嗯,陳老的承諾反而成了他的承諾,他利用政府墊資安排了大風廠下崗工人的安置,又把侯亮平調到京州市委做巡視組副組長。”
“逼迫山水集團讓渡員工股權,他這是做給誰看啊?就是做給沙瑞金書記看,他做的這一係列事情,可以說是大有深意!”
想想看當年大風廠事件,就因為陳岩石一句小金子,李達康就能說出您這話深刻呀!沙書記,所以哪有什麽狹隘的解讀,隻有更狹隘的操作。
再來看看高育良是怎麽解釋的:“也是給老百姓看116事件影響這麽大,如果不處理好,對上對下都沒有個交代。”
好一個也字,徹底表明了高育良內心掙紮的心理,不得不讚同祁同偉的解讀,還得找其他什麽原因,隻是這句做給老百姓看,隻怕是高育良自己都不願意相信,
“侯亮平是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的二級調研員,而且還是您的學生,他這麽一弄,別人會怎麽看,李達康書記會怎麽認為?人家不認為說是他個人的事情,別人就會想到說是我們漢大幫,為了上位,在清除自己的障礙,清除異己!”
祁同偉和高育良在省委大院裏轉著,高育良就默默地聽著祁同偉說。
“育良書記,丁義珍到現在,還沒有抓到,省裏麵120多名幹部,這個任命問題全部都凍結了,你說他這種關鍵的時候你去招惹人家幹嘛?那不是招惹麻煩嗎?”
高育良停下腳步,問祁同偉:“你還是在想你這個副省長吧?”
祁同偉訕笑一聲,說:“嗨,當然有這個因素之一,您也知道這次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如果我再上一步,也就上去了,如果上不去的話,可能我的政治生命也就到此為止了。”
“您看您還有一年時間就要退居二線,您要知道,您一退,那咱們省裏好多幹部的政治資源,可以說就都沒有了。
“政治資源,誰發明這詞啊?啊?”
祁同偉提出了兩個新詞,政治資源和政治平衡。
理由當然都是光明正大,但是到底因為什麽大家都心知肚明,隻是有人不願意承認而已。
祁同偉迫於趙家的壓力,又為了自己能夠上位副省長的考慮,找到高育良,希望可以出麵調解,更希望高育良可以提醒季昌明,有些事兒有些人得過且過,這才是最理想的狀態。
當然,此時的高育良鬥誌昂揚,想要爭奪話語權,想要爭奪存在感,更想挑戰一下沙李配的謠言,沙瑞金也好,李達康也罷,你們都要牢牢記住漢東還有我高育良不容邊緣也不容忽視。
所以,麵對祁同偉給出的請求,高育良很輕鬆的就拒絕了,理由嘛 很簡單,管不了!
“你真以為我這個政法委書記能一手遮天呀?你太幼稚了!”
“但是老師啊,侯亮平的家,您總當的了吧?”
“你以為那隻猴子是你呀?”
“是,我們兩個人的確生活在不同的時空裏,我每天有那麽多的破事,要去妥協,要去處理,亮平倒好,每天都是橫衝直撞的,你看他這樣倒是什麽都沒落下,所以說老師,有時候人比人氣死人。”
高育良的意思很明顯,侯亮平堅持正義,斷然不會妥協,斷然不會和解,祁同偉卻故意曲解了高育良的意思,甚至給出威脅。
勸人聽話,總是離不開威逼或者利誘,利誘高於零成功的概率不大,那就隻能威逼。
“很多時候我知道有些事情不合理不合法,但是上麵指名道姓的讓你去做,我不能不聽話,我要是不聽話,上麵就會換一個聽話的人去做。”
祁同偉沒說的是,等到追責的時候,還得需要我來承擔,我個上麵到底是誰?就隻有趙立春,其實還有高育良!
和神秘的嶽父還有一個強悍的老婆,侯亮平當然可以橫衝直撞,就好像趙瑞龍一樣,但凡趙立春再升半格,什麽沙瑞金,什麽田國富,統統都是反動派,實力就是最有力的證據。
但是祁同偉不同,靠山已經沒了,隻能依靠於高育良的報恩和趙立春的賞賜。敢不聽話嗎?不聽話就給你換了,取代位置還隻是常規操作,突然消失,都沒什麽稀奇!
“老師,適當的時候約束一下侯亮平,官場的潛規則,他沒必要不知道吧?”
此言一出,高育良果然變得老實,就連語氣都開始變得緩和:“我能叫醒一個睡著的人,但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你懂嗎?”
如果侯亮平真不懂,高育良或許可以約束,但如果侯亮平裝不懂,或者壓根就不在乎,高育良還真就控製不了侯亮平!
侯亮平並非祁同偉,以前壓根就不指望高育良的庇護和提拔,想裝睡就能裝睡,想不醒就能永遠不醒。
“依我看,瑞金書記是想用侯亮平和祁高歌這兩把劍打破漢東省的政治生態平衡,讓您和李達康書記自相殘殺。”
“您和李達康書記是老書記趙立春在漢東省的左膀右臂,他如果不把這左膀右臂砍掉的話,怎麽可能在漢中樹立自己的政治權威?”
“先安撫好李達康,您要知道還有沙李配這麽個大胡蘿卜擺在沙瑞金書記麵前。更何況您曾經是老書記,趙立春極力向中書門下推薦的省委書記第一候選人。”
江湖從來都不是打打殺殺,江湖是人情世故,江湖是金杯共如飲,白刃不相饒。
然而,高育良並不相信他依然認為沙瑞金就是想要拉攏李達康,讓自己邊緣化,高育良當然不傻,他隻是當局者迷罷了,甚至他還給出了這樣的評價:“你這種解讀太狹隘了,不是一個政治家的情懷。”
祁同偉卻給出了這樣的解釋“達康書記就有政治家的情懷。116事件發生前,他李達康對陳岩石不理不睬,現在呢嗯,陳老的承諾反而成了他的承諾,他利用政府墊資安排了大風廠下崗工人的安置,又把侯亮平調到京州市委做巡視組副組長。”
“逼迫山水集團讓渡員工股權,他這是做給誰看啊?就是做給沙瑞金書記看,他做的這一係列事情,可以說是大有深意!”
想想看當年大風廠事件,就因為陳岩石一句小金子,李達康就能說出您這話深刻呀!沙書記,所以哪有什麽狹隘的解讀,隻有更狹隘的操作。
再來看看高育良是怎麽解釋的:“也是給老百姓看116事件影響這麽大,如果不處理好,對上對下都沒有個交代。”
好一個也字,徹底表明了高育良內心掙紮的心理,不得不讚同祁同偉的解讀,還得找其他什麽原因,隻是這句做給老百姓看,隻怕是高育良自己都不願意相信,
“侯亮平是漢東省檢察院反貪局的二級調研員,而且還是您的學生,他這麽一弄,別人會怎麽看,李達康書記會怎麽認為?人家不認為說是他個人的事情,別人就會想到說是我們漢大幫,為了上位,在清除自己的障礙,清除異己!”
祁同偉和高育良在省委大院裏轉著,高育良就默默地聽著祁同偉說。
“育良書記,丁義珍到現在,還沒有抓到,省裏麵120多名幹部,這個任命問題全部都凍結了,你說他這種關鍵的時候你去招惹人家幹嘛?那不是招惹麻煩嗎?”
高育良停下腳步,問祁同偉:“你還是在想你這個副省長吧?”
祁同偉訕笑一聲,說:“嗨,當然有這個因素之一,您也知道這次對我來說實在是太重要,如果我再上一步,也就上去了,如果上不去的話,可能我的政治生命也就到此為止了。”
“您看您還有一年時間就要退居二線,您要知道,您一退,那咱們省裏好多幹部的政治資源,可以說就都沒有了。
“政治資源,誰發明這詞啊?啊?”
祁同偉提出了兩個新詞,政治資源和政治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