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趣,真是無趣。”


    李淵緩緩行走在街道上,目光空洞,仿佛沒有任何生氣。


    自從玄武門之變發生後,李淵徹底變了,性格變得異常沉默寡言。


    他的容顏似乎一下子蒼老了許多,滿頭白發,胡須也已花白,整個人的氣色頹廢,仿佛精力被徹底抽離。


    他就像一根枯萎的樹枝,隨時可能折斷。


    麵對這樣失魂落魄的李淵,李世民心急如焚,卻束手無策。


    太醫院的醫生們幾乎天天診治,但始終無法找到真正的病因。


    所有人都明白,太上皇的病是心病。


    然而,沒有人敢開口提及。


    大長子李建成和三子李元吉的死,仿佛就在李淵眼前上演。


    李世民直接奪走了他的權力,親情與事業幾乎在一夜之間崩塌,李淵無法接受這樣的打擊。


    於是,他選擇了沉默。


    六月的長安,正是草木繁盛、百花爭豔的時節。


    李淵依舊無聲地走著。


    長孫皇後與李君羨似乎早已習慣了李淵這種漫無目的的散步,每次都默默地跟隨在後。


    李淵的步伐如同行屍走肉,心神不定,眼中沒有焦距。


    往昔的片段在他腦海中像放映的幻燈片一樣不斷閃現。


    他開始迴憶起那些塵封已久的往事,仿佛是在逃避,現下的事他選擇拋之腦後。


    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孫子,李世民與長孫無垢的長子。


    自己當初為何造反?


    似乎就是為了這個孫子。


    他想要給這個孩子一個光明的未來,不希望看到他被楊家壓迫。


    然而,這個孩子早早離開了他,早早便從他生命中消失。


    李淵的心中一陣劇痛。


    這個孫子是他最愛的後代,然而,命運卻捉弄了他。


    他不禁想,自己究竟做錯了什麽?


    首先是最親愛的孫子離世,其後是親生兒子之間的刀光劍影!


    李淵的頭腦開始變得昏沉。


    突然,一座莊園出現在前方。


    這樣的莊園在長安周圍並不稀奇,他並未對此產生任何特別的興趣。


    然而,走著走著,他的眼神突然定住,眼眸緊縮。


    他看向一個院門口。


    在那裏,一個少年正在給一群衣衫襤褸的孩子分發饅頭。


    這個少年,竟然與自己的孫子長得極為相似!


    如果自己的孫子還活著,現在應該與他差不多大。


    李淵的喉嚨發出一種奇異的聲音。


    “孫兒……孫兒……”


    他張開嘴,發出了兩句模糊的唿喚。


    接著,他像是中了邪一樣,匆忙朝那少年走去。


    這一舉動讓跟在後頭的長孫皇後和李君羨大吃一驚。


    他們完全不明白李淵為何突然這樣。


    瞬間,兩人反應過來,急忙追了上去。


    “父皇怎麽了?太上皇瘋了嗎?”


    長孫皇後和李君羨滿心焦慮。


    “你們這些餓死鬼嗎?趕緊吃,吃完別站在門口。”


    “說好一個人一個,那個小胖子,怎麽你手裏有兩個?說的就是你!”


    “還想放迴去?你那髒手誰敢吃?趕緊走,別讓我再看到你不守規矩,下次誰都不準吃了。”


    李君滿臉無奈地訓斥著。


    不過,他倒也沒有太生氣,因為他即將擺脫這無聊的生活!


    李君,藍星穿越者!


    剛穿越過來的李君記憶模糊,且與家人從小因種種原因分離,對家人的記憶也漸漸模糊。


    最近他收到了一封信,信中提到家人要來接他,但似乎他的父親已經去世。


    這一消息讓李君反而鬆了口氣,終於能有家人了!


    雖然原主記憶久遠再加上自己穿越,導致自己根本記不到這一世的家人長啥樣。


    但最起碼,他也要有家人了!


    李君看著眼前這群貧苦的孩子,不禁感到一陣歎息。


    這就是盛世的貞觀時代嗎?


    實在是太慘了。


    最近幾天,他沒有事就為這些孩子送些包子饅頭,盡他所能去幫助。


    這些百姓的困苦讓他心中非常不安。


    然而,就在這時,李君的眼皮猛地跳了一下。


    他抬起頭,看見李淵急匆匆地走來。


    他的眼神閃爍了一下,又看到李淵身後跟著的長孫皇後以及像護衛般的李君羨。


    “臥槽!”


    李君忍不住咧嘴笑了笑。


    這麽快就來了?


    真是措手不及。


    此刻李君已經不再懷疑,眼前的人若不是自己的爺爺,怎會這麽急切地走過來?


    還有那位婦人,若非自己的母親,怎會目光充滿焦慮?


    沒錯了!


    李君深吸一口氣,立即迎了上去。


    “爺爺!”


    李君緊緊抓住李淵的手臂,熱情地喊道。


    這一聲“爺爺”直接讓李淵愣住了。


    而同時,也讓他漸漸清醒過來。


    “娘!”


    “哎呀,娘,別跑那麽快,慢點走。”


    李君再次朝長孫皇後走去。


    “爺爺,娘,你們來的真快,辛苦了吧。”


    “快進屋,好好休息一下。”


    李君帶著兩人走進院子。


    還不忘向李君羨笑著點頭:“小哥,迴家了,別那麽緊張,喝口水放鬆一下。”


    這護衛還挺盡責,看來是準備拔刀?


    李君羨:????


    他愣住了。


    這一下,他不知道該怎麽辦了。


    剛才少年叫太上皇“爺爺”,稱皇後為“娘”,這到底是怎麽迴事?


    如果被長安城的權貴看見,怕是都得大吃一驚。


    畢竟,李淵和長孫皇後幾乎是世上最有權勢的人。


    “爺爺,怎麽愣著呢?走啊。”


    “迴家吧,迴家。”


    “在外漂泊了十多年,還是家裏最舒服。”


    “可惜我那個倒黴的父親,哎,黑發人送白發人。”


    “我再也沒機會見他了。”


    李君歎了口氣。


    他又望了望長孫皇後。


    自己的母親,雖然衣著樸素,卻氣質高貴,端莊大方,渾身散發著貴族的氣息。


    皮膚如雪,雙眸如星辰。


    而自己的父親,倒黴至極。


    李君再次歎息。


    李淵:……


    這少年說的是什麽?


    如果自己真是他爺爺,長孫無垢是他娘親,那他說的“倒黴的父親”難道就是李世民嗎?


    “黑發人送白發人”?


    難道是在咒罵李世民?


    李淵忍不住笑了出來。


    不由得,他看李君越來越順眼了。


    剛才在精神恍惚之際,他以為李君就是自己失去多年的孫子。


    但現在,他已清醒過來。


    他知道,那個孫子已經永遠消失了。


    當年,那個罪魁禍首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而如今他正被關在地牢裏,生死未卜。


    他自己也親口承認,那個孫子在被擄走後不久便因病去世。


    是自己害了他。


    想到這裏,李淵心中充滿悲痛。


    然而,這個孩子,似乎和自己的逆子有幾分相似。


    “你,不必拔刀。”


    “乖孫,走吧,迴家說,迴家說。”


    李淵眼神嚴厲地掃了李君羨一眼,然後溫柔地拉住了李君的胳膊,帶著他走向院子。


    他已年邁。


    兒子們幾乎全都死去了,剩下的僅有一個。


    對於這個兒子,李淵甚至希望他早些離世。


    大兒子和三兒子的孩子也都死於非命,或是被關押。


    因此,他對李承乾等孫子們,早已沒有半點親情。


    如今他已無親人。


    和眼前的這位少年,盡管沒有血緣,但聽到“爺爺”這兩字,心中竟然感到一絲溫暖。


    李淵想多與李君聊聊。


    四年來,他幾乎沒有真正與人說過話。


    長孫皇後暗示李君羨保持安靜。


    她感到,這位少年並無惡意。


    李君羨默默跟隨。


    “爺爺,收到你們的信我真高興,終於有人記得我了。”


    “別為爹的事難過,已經過去了。”


    “我現在長大了,放心吧,一定能照顧好你和娘。”


    李君將李淵扶進院子,迅速拿來凳子,放到桌子旁。


    “娘,你也坐。”


    長孫皇後微微點頭。


    “那封信呢?”


    “還在嗎?”


    李淵看著李君忙碌的身影,沉默片刻,笑著問。


    他曾是帝王,深知天下的事。


    他明白,若能見那封信,便能理解李君為何會認他為爺爺。


    “哦。”


    “就在這裏,一直貼身帶著。”


    李君從懷裏拿出信,放到桌上:“爺爺,我去給你們倒水。”


    李淵拿起信紙。


    長孫皇後也湊了過去。


    他們掃了一眼信的內容,瞬間明白了。


    原來這位名叫李君的少年,將他們誤認為是從南方歸來的爺爺和母親。


    這真是個巧合。


    李淵迴想起剛才的激動,望向長孫皇後,微笑道:“這孩子……”


    長孫皇後笑著搖頭,感到無言。


    的確,巧合不已。


    她剛才急忙催促李淵,以為自己落後,但從外人看,自己明明是朝著李君走去的。


    “來,爺爺,娘,喝水。”


    “還熱,小心燙。”


    李君端著茶杯,將水倒入,放到兩人麵前。


    李淵把信悄悄放迴桌上。


    “嗯,隨便放哪裏都好。”


    “君兒,最近你過得如何?”


    李淵凝視著李君的麵龐。


    奇怪的是,他越看越覺得李君熟悉。


    這張臉英俊非凡,動作之間,仿佛能看到……那個逆子的影子!


    李淵不由對李君產生了更多的好奇。


    從信裏來看,這家人離開已經十多年,隻剩下李君一人在長安,顯然是狠心拋下他。


    “還好。”


    “這些年有你們的幫助,雖然孤獨,但生活還過得去。”


    李君迴答道。


    “唉……那就好。”李淵歎了口氣。


    “對了,剛才我看到你在門口幫那些窮人?”李淵想起之前的一幕。


    “是啊,都是些貧困孩子。”


    “有的從外地流浪來,都是孤兒。”


    “能幫多少就幫多少。”


    “他們的日子,比我還苦。”


    “沒想到,長安城裏竟然有這麽多乞丐,其他地方該是如何呢?”


    “爺爺,南方那兒,吃不飽的百姓多嗎?”


    這段時間,李君逐漸融入了大唐,也了解了百姓的疾苦。


    同時,他也深刻領悟了那句話:“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貞觀年間,曆史上被稱為盛唐的開端。


    然而,即便是這樣繁榮的時期,百姓依舊如此困苦,不禁讓李君感到一陣痛心。


    “那邊……也不少。”


    李淵沉默片刻後說道。


    曾為皇帝的他,清楚現在的天下局勢。


    經過多年的戰亂,百姓早已民不聊生。


    雖然戰爭已經結束多年,百姓依然未能從困境中恢複。


    “唉……這世道。”


    “算了,還是顧好我們自己吧。”


    “對了,爺爺,娘,剛好我有件事想告訴你們。”


    “我打算做做鹽業,這行掙錢快,操作也不複雜。”


    “你們覺得怎麽樣?”


    李君擼起袖子,提起了自己的計劃。


    大唐的鹽業尚未正規化,處於野蠻發展的階段。


    任何人都能參與。


    朝廷的監管也不嚴密,李君知道,專門的鹽稅目前尚未建立。


    “鹽?”


    李淵挑了挑眉。


    他萬萬沒想到,自己的孫子竟然開始打起鹽業的主意。


    鹽業主要由兩方掌控,一方是朝廷,另一方是世家門閥。


    鹽,這簡直是暴利。


    然而,能用的鹽礦幾乎都被朝廷和世族掌控。


    “這是個好買賣。”


    “不過我們沒有鹽礦。”


    “還是想想別的辦法吧。鹽業這條路已經被掌控了。”


    李淵笑了。


    長孫皇後和李君羨也笑了。


    他們心裏已經為李君打上了標簽——異想天開!


    “別啊。”


    “我聽說,長安周圍有不少山頭,那裏也有鹽。”


    “那些山頭都荒廢了,買下來不貴。”


    “爺爺,娘,給我點錢,我去買個山頭。”


    李君並不打算放棄這個機會。


    鹽!


    這東西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做。


    這暴利讓他無法忽視。


    而且,他已經掌握了製鹽的技術。


    這些山頭對別人或許毫無價值,但對他而言,卻是寶貴的資源。


    一本萬利!


    不,準確來說,是一本億利!


    “不行!那些鹽不能吃。”


    長孫皇後皺眉拒絕道:“那些鹽是毒鹽,吃了會導致全身發紫,血液凝固。”


    “對,沒錯。那些鹽礦不能用,否則朝廷和世族早就把它們拿下了。”李淵也直接說道。


    李君微微眯眼。


    “爺爺,娘,你們不必擔心。”


    “給我點錢,不,借我點錢,等我賺錢了,定會成倍歸還。”


    李君直接伸手要錢。


    既然不能靠別人,那就得依賴自己。


    “這……”李淵笑了。


    這孩子,是不是傻了?


    他已經明確告訴李君,那些山頭不過是廢地。


    那些鹽不僅不能吃,還不能種植任何莊稼。


    事實上,那些地方完全就是荒涼的不毛之地。


    “我沒錢,去找你娘要。我得留錢給自己買棺材。”李淵拒絕了。


    “娘?”李君看向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翻了個白眼:“我也沒錢,我得去長安買個院子,你爺爺年紀大了,要住在長安,這樣有個病什麽的,能及時醫治。”


    李君不禁露出苦笑。


    這話一說,意思明擺著——我們可真是各有各的算盤。


    “好了,天色不早了。”


    “我們住不慣這裏,要迴長安了。”


    長孫皇後準備離開。


    天色確實不早,是時候迴去了。


    她對這次出來的效果非常滿意。


    很久沒看到李淵笑得如此放鬆。


    盡管李君的腦袋有點不切實際,完全不靠譜。


    李淵抬頭看了看天色。


    是時候迴去了。


    他知道,如果不迴去,那個逆子肯定會派人來找他。


    李淵心中想著,如果能多和李君聊一聊,心裏會更安穩。


    若身份暴露,李君大概會徹底不理自己。


    李君輕笑了一下。


    這家夥,敗家子。


    到家了,還要去長安置房。


    看來,買房這個念頭早就深深紮根在這個時代了。


    李君無奈,隻能起身相送,畢竟他們是自己的爺爺和娘親。


    送走他們三人後,李君關上院門。


    鹽的製作技術他已經掌握。


    他不可能坐在家裏空等,而是決定利用這一切。


    他現在急需錢。


    因為,係統已經加載完成,但要激活它,需要一萬貫!


    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


    既然無法啃老,那隻能自己想辦法。


    當然,辦法還是賣鹽。


    隻是不能直接去買山頭了。


    李君想到這裏,又拿了一筐饅頭放到門口。


    很快,一群孩子圍了上來。


    但這次,李君沒有直接發饅頭。


    而是給了每個孩子一個袋子,讓他們通過勞動來換取食物。


    這是什麽?


    大唐時代的“以工代賑”!


    長安的官道上,


    夕陽的餘暉灑在大地上,


    李淵的神情再次恢複了往常的沉默,


    不過這一次,與以前不同,


    他腦海中一直迴蕩著李君的身影。


    這孩子,真是……


    太像了!


    不論是與那個逆子的相似,還是與自己,


    都有幾分相像。


    雖說李君的話讓人有些難以信服,


    但李淵的直覺告訴他,這孩子絕不簡單。


    這份直覺,乃是一位帝王的本能。


    看來,還是得去刑部大牢一趟。


    那個人,應該還沒死。


    李淵的心中做出了決定,


    腳步也隨之加快。


    抵達長安後,李淵直接前往刑部大牢,


    絲毫不做解釋。


    長孫皇後和李君羨雖然心中滿是疑惑,但也不敢多問,


    隻能默默跟隨。


    不過,既然已經到了長安,


    兩人也不再感到擔憂,


    畢竟在這裏,


    沒有人敢輕易動李淵。


    走到刑部時,長孫皇後麵色微變,


    她瞬間明白了李淵為何要來此。


    她的“大寶”,


    正是死於地牢那個人之手。


    果然,李淵徑直走向刑部地牢最深處。


    見到李淵和長孫皇後走下,


    牢中的守衛們不禁全身一震。


    當他們來到最深處的單間,


    值班官吏急忙迎了上來。


    “死了嗎?”


    李淵冷冷問道,


    目光定格在單間內癱倒在地的囚犯身上。


    “迴稟太上皇,未死。”


    “今日的刑罰,已經執行過。”


    值班官吏急忙答道。


    在刑部,每日都有一名犯人受刑,而這個人,每天都在受罰,


    其他官吏也不知道他犯了什麽罪,


    但可以確定,這人罪孽深重。


    否則也不會將他吊命折磨如此。


    “把他吊起來。”


    “我要問話。”


    李淵的語氣冷冽。


    “是!”


    “不過,太上皇,此人身體已經大為透支,恐怕大限已至。”


    有官吏低聲提醒。


    李淵微微眯眼,沉默片刻。


    官吏不敢再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認祖歸宗李淵,這娃亂認親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蕭天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蕭天剛並收藏大唐:認祖歸宗李淵,這娃亂認親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