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賜婚
逆天!傻王布局逃京,皇帝傻眼了 作者:翻臉比翻書慢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寧懷瑾雖然久經沙場,但麵對如此美人,也難免衝動。
隻見他喉結滾動,艱難地咽了口唾沫,目光緊緊鎖住眼前的美人。
蘇媚在他身上嗅了嗅,輕聲道:
“王爺喝酒了?”
寧懷瑾再也按捺不住,長臂一伸,將蘇媚狠狠摟進懷中,聲音裏滿是壓抑的情愫:
“要不,我們先去沐浴。”
他本以為蘇媚是不喜歡酒味兒,正準備叫人準備熱水,誰知蘇媚卻將食指抵在他的唇上。
“別洗,奴家喜歡聞…”
下一刻,仿佛天地都變了顏色。
不由得讓寧懷瑾想起平安縣城的那一幕…
“李雲龍,你開炮啊,別讓我瞧不起你。”
……
數日後。
京城。
皇宮。
柴榮端坐在龍案前,目光緊鎖在手中那份由寧懷瑾呈遞的奏折上。
下方不遠處,沈文伯坐在椅子上,如坐針氈。
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扶手,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
眼下,郭皇帝病入膏肓,全靠著虎狼之藥勉強吊著一口氣。
朝堂局勢風雲變幻,柴榮雖未正式登基稱帝,但大權在握,滿朝文武皆對其俯首稱臣,與皇帝無異。
或者說,他現在就是真正的皇帝,隻是少了一道登基和昭告天下的程序。
“瞧瞧吧,你女婿遞上來的奏折。”
柴榮終於打破沉默,抬眸看向沈文伯,聲音低沉而有力。
隨即將手中奏折遞給身旁垂首而立的小太監。
沈文伯隻是看了一眼,神色驟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痛心疾首道:
“陛下,小女的確與那寧懷瑾有婚約,但微臣並未應允。他是私自拐走了小女,還請陛下治他誘拐之罪。”
說完,沈文伯一個頭重重磕在地上。
“怎麽?堂堂北靖王還配不上你家小女?”
沈文伯在官場混跡多年,他發現自己竟聽不出皇帝的語氣和話裏的意思。
一時間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隻能等著下文。
柴榮起身,背著手踱步,片刻後才悠悠開口:
“朕不僅要賜婚,還要賞賜北靖王。”
這一下沈文伯徹底懵了,郭皇帝之前就不待見寧懷瑾,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現在新皇繼位怎麽還要賞賜寧懷瑾?
難道說真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皇帝要拉攏他,為己所用?
不過現在我還不能急著表態,伴君如伴虎,誰知道新皇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打定主意的沈文伯一言不發。
“小喜子,擬旨……”
……
新年的第一縷曙光,透過厚重的雲層,灑在易州的大地上,喚醒了沉睡的人們。
天還未大亮,街頭巷尾已然熱鬧起來。
小販們早早出攤,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放在攤位上整齊碼放。
不遠處,賣春聯、年畫的鋪子前圍滿了人,墨香混合著人們的歡聲笑語,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王府內,丫鬟小廝們穿梭忙碌。
廊下掛起了嶄新的紅燈籠,隨風輕輕搖曳,映紅了周圍的一切。
江韻親自上陣,扯著嗓子指揮眾人布置府邸,聲音洪亮有力:
“都仔細著些,把這福字貼正了,可別壞了喜慶!”
王府廚房內,熱氣騰騰,煙火繚繞。
廚師們各顯神通,爐灶上的大鍋燉煮著各種美食,濃鬱的香味撲鼻而來。
小廝們一趟趟地端著菜肴點心,腳步匆匆,隻為能讓府裏眾人早日品嚐到這新年的味道。
一桌人圍在一起,正準備吃個團圓飯。
卻在此時一道不和諧的公鴨嗓聲突然響起:
“聖旨到,北靖王速速出來接旨。”
之前寧懷瑾就在估算著日子,想想差不多也該到了。
還奇怪,為什麽皇帝已讀不迴。
現在這道聖旨可算來了。
寧懷瑾立刻帶領人全家老小,跪迎聖旨。
與其說跪,倒不如說他坐在地上更穩妥,有衣服遮擋,倒也看不出來。
哪怕太監看出來了,估摸著他也不敢說什麽。
這可是自己的地盤。
太監清了清嗓子,扯著嗓子開始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承天景命,君臨天下,四海升平,實賴諸臣輔弼,將士用命。
今北靖王寧懷瑾,朕之兄弟,性行純良,忠勇可嘉。
為國戍邊,禦敵寇於塞外,守疆土之安寧。
其赤膽忠心,日月可鑒,朕甚感欣慰。
宰相沈文伯,輔政朝堂,殫精竭慮,謀略深遠,為社稷民生操持勞心。
其女沈清婉,自幼秉承庭訓,端莊賢淑,知書達理,才情出眾,實乃閨閣典範。
朕念北靖王與沈氏女,皆人中龍鳳,門當戶對。
為成其良緣,特賜二人結為夫婦。
願爾等婚後,夫妻恩愛,琴瑟和鳴。
北靖王仍當勤勉守邊,不負朕之信任,沈清婉亦當賢助王府,弘揚閨德。
自此良緣締結,家國同輝。
望二人同心同德,共襄盛舉,以報皇恩,以安黎庶。欽此!”
寧懷瑾倒是知道一般這種聖旨裏都要先誇讚一番,但是沒想到這麽離譜。
自己才來多久啊,一場仗都沒打過,守個毛線。
我赤膽忠心?我怎麽不知道?
他想的入神,一時間竟忘記接聖旨了。
沈清婉趕緊在旁提醒:
“瑾哥哥,接旨啊。”
寧懷瑾這才收迴思緒,雙手舉起,朗聲道:
“臣,北靖王寧懷瑾,接旨,謝恩。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監恭敬的將聖旨穩穩地放在寧懷瑾手中,又諂媚的將他扶起,隨後拱手說道: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同喜,同喜。”
寧懷瑾客氣了一下,掏出幾張銀票塞給傳旨太監。
“哎喲,王爺,您太客氣了。”
嘴上這麽說,但身體很誠實,他隻是掃了一眼銀票,就收進了袖子裏。
“王爺,陛下不僅為您賜了婚,還給您準備了禮物。太監10名,宮女20名。這都是陛下特意為您挑選的,都是最會伺候人的。”
傳旨太監說完,又靠近了寧懷瑾一些,小聲說道:
“陛下還有話讓奴才帶給您,陛下說,這裏沒有細作,讓你放心使喚。”
寧懷瑾的眼神微眯,周身彌漫起一股肅殺之氣。
好手段,當真是好手段。
比那位郭皇帝高明了不止一個檔次。
隻見他喉結滾動,艱難地咽了口唾沫,目光緊緊鎖住眼前的美人。
蘇媚在他身上嗅了嗅,輕聲道:
“王爺喝酒了?”
寧懷瑾再也按捺不住,長臂一伸,將蘇媚狠狠摟進懷中,聲音裏滿是壓抑的情愫:
“要不,我們先去沐浴。”
他本以為蘇媚是不喜歡酒味兒,正準備叫人準備熱水,誰知蘇媚卻將食指抵在他的唇上。
“別洗,奴家喜歡聞…”
下一刻,仿佛天地都變了顏色。
不由得讓寧懷瑾想起平安縣城的那一幕…
“李雲龍,你開炮啊,別讓我瞧不起你。”
……
數日後。
京城。
皇宮。
柴榮端坐在龍案前,目光緊鎖在手中那份由寧懷瑾呈遞的奏折上。
下方不遠處,沈文伯坐在椅子上,如坐針氈。
他的雙手不自覺地握緊扶手,指關節因用力而泛白。
眼下,郭皇帝病入膏肓,全靠著虎狼之藥勉強吊著一口氣。
朝堂局勢風雲變幻,柴榮雖未正式登基稱帝,但大權在握,滿朝文武皆對其俯首稱臣,與皇帝無異。
或者說,他現在就是真正的皇帝,隻是少了一道登基和昭告天下的程序。
“瞧瞧吧,你女婿遞上來的奏折。”
柴榮終於打破沉默,抬眸看向沈文伯,聲音低沉而有力。
隨即將手中奏折遞給身旁垂首而立的小太監。
沈文伯隻是看了一眼,神色驟變,撲通一聲跪倒在地上,痛心疾首道:
“陛下,小女的確與那寧懷瑾有婚約,但微臣並未應允。他是私自拐走了小女,還請陛下治他誘拐之罪。”
說完,沈文伯一個頭重重磕在地上。
“怎麽?堂堂北靖王還配不上你家小女?”
沈文伯在官場混跡多年,他發現自己竟聽不出皇帝的語氣和話裏的意思。
一時間他也不知道該怎麽迴答,隻能等著下文。
柴榮起身,背著手踱步,片刻後才悠悠開口:
“朕不僅要賜婚,還要賞賜北靖王。”
這一下沈文伯徹底懵了,郭皇帝之前就不待見寧懷瑾,恨不得除之而後快。
現在新皇繼位怎麽還要賞賜寧懷瑾?
難道說真的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皇帝要拉攏他,為己所用?
不過現在我還不能急著表態,伴君如伴虎,誰知道新皇葫蘆裏賣的什麽藥?
打定主意的沈文伯一言不發。
“小喜子,擬旨……”
……
新年的第一縷曙光,透過厚重的雲層,灑在易州的大地上,喚醒了沉睡的人們。
天還未大亮,街頭巷尾已然熱鬧起來。
小販們早早出攤,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放在攤位上整齊碼放。
不遠處,賣春聯、年畫的鋪子前圍滿了人,墨香混合著人們的歡聲笑語,在空氣中彌漫開來。
王府內,丫鬟小廝們穿梭忙碌。
廊下掛起了嶄新的紅燈籠,隨風輕輕搖曳,映紅了周圍的一切。
江韻親自上陣,扯著嗓子指揮眾人布置府邸,聲音洪亮有力:
“都仔細著些,把這福字貼正了,可別壞了喜慶!”
王府廚房內,熱氣騰騰,煙火繚繞。
廚師們各顯神通,爐灶上的大鍋燉煮著各種美食,濃鬱的香味撲鼻而來。
小廝們一趟趟地端著菜肴點心,腳步匆匆,隻為能讓府裏眾人早日品嚐到這新年的味道。
一桌人圍在一起,正準備吃個團圓飯。
卻在此時一道不和諧的公鴨嗓聲突然響起:
“聖旨到,北靖王速速出來接旨。”
之前寧懷瑾就在估算著日子,想想差不多也該到了。
還奇怪,為什麽皇帝已讀不迴。
現在這道聖旨可算來了。
寧懷瑾立刻帶領人全家老小,跪迎聖旨。
與其說跪,倒不如說他坐在地上更穩妥,有衣服遮擋,倒也看不出來。
哪怕太監看出來了,估摸著他也不敢說什麽。
這可是自己的地盤。
太監清了清嗓子,扯著嗓子開始宣讀聖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朕,承天景命,君臨天下,四海升平,實賴諸臣輔弼,將士用命。
今北靖王寧懷瑾,朕之兄弟,性行純良,忠勇可嘉。
為國戍邊,禦敵寇於塞外,守疆土之安寧。
其赤膽忠心,日月可鑒,朕甚感欣慰。
宰相沈文伯,輔政朝堂,殫精竭慮,謀略深遠,為社稷民生操持勞心。
其女沈清婉,自幼秉承庭訓,端莊賢淑,知書達理,才情出眾,實乃閨閣典範。
朕念北靖王與沈氏女,皆人中龍鳳,門當戶對。
為成其良緣,特賜二人結為夫婦。
願爾等婚後,夫妻恩愛,琴瑟和鳴。
北靖王仍當勤勉守邊,不負朕之信任,沈清婉亦當賢助王府,弘揚閨德。
自此良緣締結,家國同輝。
望二人同心同德,共襄盛舉,以報皇恩,以安黎庶。欽此!”
寧懷瑾倒是知道一般這種聖旨裏都要先誇讚一番,但是沒想到這麽離譜。
自己才來多久啊,一場仗都沒打過,守個毛線。
我赤膽忠心?我怎麽不知道?
他想的入神,一時間竟忘記接聖旨了。
沈清婉趕緊在旁提醒:
“瑾哥哥,接旨啊。”
寧懷瑾這才收迴思緒,雙手舉起,朗聲道:
“臣,北靖王寧懷瑾,接旨,謝恩。願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太監恭敬的將聖旨穩穩地放在寧懷瑾手中,又諂媚的將他扶起,隨後拱手說道:
“恭喜王爺,賀喜王爺。”
“同喜,同喜。”
寧懷瑾客氣了一下,掏出幾張銀票塞給傳旨太監。
“哎喲,王爺,您太客氣了。”
嘴上這麽說,但身體很誠實,他隻是掃了一眼銀票,就收進了袖子裏。
“王爺,陛下不僅為您賜了婚,還給您準備了禮物。太監10名,宮女20名。這都是陛下特意為您挑選的,都是最會伺候人的。”
傳旨太監說完,又靠近了寧懷瑾一些,小聲說道:
“陛下還有話讓奴才帶給您,陛下說,這裏沒有細作,讓你放心使喚。”
寧懷瑾的眼神微眯,周身彌漫起一股肅殺之氣。
好手段,當真是好手段。
比那位郭皇帝高明了不止一個檔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