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躲在衣櫃的齊大將軍!
穿成傻王爺,每天都讓反派破防 作者:鴻毛番薯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時間過得很快,一轉眼就十餘天過去了。
這幾日寧安城裏的挖金熱潮不減,不過百姓似乎也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氣氛越發緊張了。
“聽說了麽,現在出寧州的官路已經被完全封住了,誰都出不去,外麵也進不來!”
“聽說水路也快要封了!這怕是真要打起來啊!”
“誰打誰?”
“你還不知道?寧王......寧王殿下要造反,朝廷大軍很可能要打過來了!我衙門一個表哥說的,你們千萬別出去亂傳!”
“啥?傻王要造反?”
“王二狗,你他娘活膩了?小點聲!”
沒有不透風的牆,大戰在即的消息,終於還是在坊間傳開了。
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示不信,畢竟在他們眼裏寧王依舊是個傻子,證據是誰家正常王爺帶百姓到處搶錢啊?而傻子怎麽可能造反?
但也有一部分消息靈通的,開始瘋狂囤貨,搶購生活物資。
好在寧安城是水陸樞紐,全國各地乃至周邊國家的物資的都在這裏匯集,所以倒也沒出現物資短缺的情況。
王府中。
蘇躍山匯報了下當前民間的情況,隨後建議道,“學生覺得搶購風潮會愈演愈烈,而百姓遲早會知道開戰的消息。
故此,王爺不如提早發布清君側的檄文,以便立即封鎖寧安,接管所有物資,如此萬一戰局僵持,我們也能有序調配物資給百姓,防止窮人餓死。”
戰時封鎖城池,接管城內所有商鋪、倉庫的物資是必然之舉,否則商家一關門,就有無數人要餓死。
薛源之所以一直拖,是因為想盡量多流入一些物資到寧安城,畢竟一發檄文,就沒有物資敢運進寧安了。
但是近日朝廷那邊應該已經傳令各地州縣斷絕與寧安的聯係了,所以來寧安的船和商隊也越來越少了。
想到這裏,他看向王玉兒,問,“寧州各縣的秋糧收的如何了?”
王玉兒道,“迴王爺,據各縣的我會成員匯報,今秋的秋糧沒有一個衙門開始征收,都不約而同地推遲了。”
薛源苦笑了一下,說,“哪有不約而同,肯定是約好的。他們怕收上秋糧後,給本王也不對,給朝廷也不對。這幫老油條,都在觀望呢,看接下來誰能贏。”
不過,這點薛源也能理解,畢竟知縣夾在中間難做人,要是自己,自己也不收。
但這也更加說明,各地知縣都是牆頭草,隻要打贏這一戰,自己就能完全掌控寧州七縣。
於是沉吟了下,他說道,“那好,傳令,今日起封鎖寧安城及周邊區域。從碼頭到城內所有物資皆收歸官府管轄,統一調配。
此外,所有糧、鹽、肉、菜鋪子,全部由官府派人維持營業,但每人限購十五日之所需,賣完即止,注意不得漲價,所得錢財皆歸商家。
至於沒有積蓄購買的窮人,皆可去縣衙報名,由縣衙組織他們去加固城牆,或在城外構建工事,縣衙管飯,同時酌情給工錢。”
雖然接收了物資,但是薛源不打算無償分給百姓,因為這對商家是一種傷害。
另外,讓窮人去幹重活,而不是直接開粥鋪賑濟,是為了防止有能力的人來混吃混喝,畢竟人多了,誰都養不起。
至於十五日之後怎麽辦?那就隻能看一步算一步了。
好在蘇若薇經過詳細的摸底調查後,認為寧安城民間的儲糧至少夠支撐三個月。
而王府手裏,算上這幾天新增的五萬一千石秋收糧,漕運那截下的六萬五千石漕糧,糧商那強購的三萬一千石商品糧,以及北燕那頭過幾天能到的八萬多石,總計差不多能有二十五萬石糧。
約等於三千萬斤糧食,也夠百萬人吃一個月了。
所以薛源希望能在一個月內解決戰鬥,隻要在這一個月內擊潰朝廷主力,就有機會跟朝廷談判,畢竟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反賊,他是藩王,寧州本來就是他的屬地。
蘇躍山、周深等人聽完,起身說了句“王爺英明”,就下去安排了。
沒多久,老周拿著王府禮官寫的《奉天扶道清君側檄文》過來了,要薛源確認。
薛源哪看得懂這些生澀的古文,連忙甩給蘇若薇,說,“讓蘇總管確認即可。另外翻譯一份,弄個老百姓都看得懂的版本,張貼於縣衙。
翻譯版本要側重於寫朝廷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而京城權貴又是如何享樂的。
比如皇帝酒池肉林,丞相納了十二個妾,另外還養了三百六十多個美貌伶人啥的,還有中書那幫人,早上起床漱個口都用燕窩湯,拉屎都用純金的馬桶,擦屁股用上等的絹。”
這些當然是薛源自己的想的,但有沒有不重要,重要的是輿論戰必須打贏。
老周應聲退出。
薛源心裏琢磨,不知道齊元勝整訓成果如何?
這幾天他一直想去看來著,但是又怕亂了他的節奏,也顯得自己沉不住氣,所以沒去看。
另外,還有一點他也不太放心。
五萬大軍有了,但是現在缺將領啊!
齊元勝雖然提拔了一批,但是他看過這些人的詞條,忠誠方麵倒是沒問題,但是大都並非天生的將領,“猛將”、“騎將”一類的詞條,一個都沒有。
不由心中感慨,“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古人老話果然說得沒錯!”
這時,隻聽外邊突然傳來一陣吵嚷聲。
“齊將軍?”
“齊將軍你怎麽了?”
“齊將軍你要見王爺?容老奴通報一聲,欸,欸,你怎生硬闖,這成何體統?”
薛源隱約聽得齊元勝來了,心中一喜,他正想找齊元勝了解下整訓情況呢。
忙道,“老周,讓他進來!”
和往常一樣,齊元勝走路虎虎生風,快步而入。
不過今天,這廝似乎有點鬼鬼祟祟、畏畏縮縮的樣子。
“元勝,兵訓得如何了?這幾日本王一直想去看,又不忍打攪你,所以......”
薛源還沒說完呢,隻見齊元勝慌慌張張地說道,“兵沒問題,但是王爺得救我啊!”
薛源一愣,忙問,“怎麽了?”
“我二姐,我二姐......”
齊元勝一邊說,一邊無頭蒼蠅一樣在屋裏亂竄。
薛源忙道,“你二姐來了?無妨,本王......耶,人呢?”
薛源一轉頭,就發現齊元勝已經鑽進了自己的衣櫃。
我擦???
這下,連劍七都放下了書本,眼睛微微一眯。
薛源更是勃然大怒!
豈有此理,何方悍婦,竟讓本王手下大將怕成這樣?
就在這時,隻聽外頭傳來一陣嬌斥。
“齊元勝,你給我出來,今天看我不打斷你的腿!”
這幾日寧安城裏的挖金熱潮不減,不過百姓似乎也嗅到了不同尋常的味道,氣氛越發緊張了。
“聽說了麽,現在出寧州的官路已經被完全封住了,誰都出不去,外麵也進不來!”
“聽說水路也快要封了!這怕是真要打起來啊!”
“誰打誰?”
“你還不知道?寧王......寧王殿下要造反,朝廷大軍很可能要打過來了!我衙門一個表哥說的,你們千萬別出去亂傳!”
“啥?傻王要造反?”
“王二狗,你他娘活膩了?小點聲!”
沒有不透風的牆,大戰在即的消息,終於還是在坊間傳開了。
這其中,有相當一部分人表示不信,畢竟在他們眼裏寧王依舊是個傻子,證據是誰家正常王爺帶百姓到處搶錢啊?而傻子怎麽可能造反?
但也有一部分消息靈通的,開始瘋狂囤貨,搶購生活物資。
好在寧安城是水陸樞紐,全國各地乃至周邊國家的物資的都在這裏匯集,所以倒也沒出現物資短缺的情況。
王府中。
蘇躍山匯報了下當前民間的情況,隨後建議道,“學生覺得搶購風潮會愈演愈烈,而百姓遲早會知道開戰的消息。
故此,王爺不如提早發布清君側的檄文,以便立即封鎖寧安,接管所有物資,如此萬一戰局僵持,我們也能有序調配物資給百姓,防止窮人餓死。”
戰時封鎖城池,接管城內所有商鋪、倉庫的物資是必然之舉,否則商家一關門,就有無數人要餓死。
薛源之所以一直拖,是因為想盡量多流入一些物資到寧安城,畢竟一發檄文,就沒有物資敢運進寧安了。
但是近日朝廷那邊應該已經傳令各地州縣斷絕與寧安的聯係了,所以來寧安的船和商隊也越來越少了。
想到這裏,他看向王玉兒,問,“寧州各縣的秋糧收的如何了?”
王玉兒道,“迴王爺,據各縣的我會成員匯報,今秋的秋糧沒有一個衙門開始征收,都不約而同地推遲了。”
薛源苦笑了一下,說,“哪有不約而同,肯定是約好的。他們怕收上秋糧後,給本王也不對,給朝廷也不對。這幫老油條,都在觀望呢,看接下來誰能贏。”
不過,這點薛源也能理解,畢竟知縣夾在中間難做人,要是自己,自己也不收。
但這也更加說明,各地知縣都是牆頭草,隻要打贏這一戰,自己就能完全掌控寧州七縣。
於是沉吟了下,他說道,“那好,傳令,今日起封鎖寧安城及周邊區域。從碼頭到城內所有物資皆收歸官府管轄,統一調配。
此外,所有糧、鹽、肉、菜鋪子,全部由官府派人維持營業,但每人限購十五日之所需,賣完即止,注意不得漲價,所得錢財皆歸商家。
至於沒有積蓄購買的窮人,皆可去縣衙報名,由縣衙組織他們去加固城牆,或在城外構建工事,縣衙管飯,同時酌情給工錢。”
雖然接收了物資,但是薛源不打算無償分給百姓,因為這對商家是一種傷害。
另外,讓窮人去幹重活,而不是直接開粥鋪賑濟,是為了防止有能力的人來混吃混喝,畢竟人多了,誰都養不起。
至於十五日之後怎麽辦?那就隻能看一步算一步了。
好在蘇若薇經過詳細的摸底調查後,認為寧安城民間的儲糧至少夠支撐三個月。
而王府手裏,算上這幾天新增的五萬一千石秋收糧,漕運那截下的六萬五千石漕糧,糧商那強購的三萬一千石商品糧,以及北燕那頭過幾天能到的八萬多石,總計差不多能有二十五萬石糧。
約等於三千萬斤糧食,也夠百萬人吃一個月了。
所以薛源希望能在一個月內解決戰鬥,隻要在這一個月內擊潰朝廷主力,就有機會跟朝廷談判,畢竟他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反賊,他是藩王,寧州本來就是他的屬地。
蘇躍山、周深等人聽完,起身說了句“王爺英明”,就下去安排了。
沒多久,老周拿著王府禮官寫的《奉天扶道清君側檄文》過來了,要薛源確認。
薛源哪看得懂這些生澀的古文,連忙甩給蘇若薇,說,“讓蘇總管確認即可。另外翻譯一份,弄個老百姓都看得懂的版本,張貼於縣衙。
翻譯版本要側重於寫朝廷苛捐雜稅多如牛毛,而京城權貴又是如何享樂的。
比如皇帝酒池肉林,丞相納了十二個妾,另外還養了三百六十多個美貌伶人啥的,還有中書那幫人,早上起床漱個口都用燕窩湯,拉屎都用純金的馬桶,擦屁股用上等的絹。”
這些當然是薛源自己的想的,但有沒有不重要,重要的是輿論戰必須打贏。
老周應聲退出。
薛源心裏琢磨,不知道齊元勝整訓成果如何?
這幾天他一直想去看來著,但是又怕亂了他的節奏,也顯得自己沉不住氣,所以沒去看。
另外,還有一點他也不太放心。
五萬大軍有了,但是現在缺將領啊!
齊元勝雖然提拔了一批,但是他看過這些人的詞條,忠誠方麵倒是沒問題,但是大都並非天生的將領,“猛將”、“騎將”一類的詞條,一個都沒有。
不由心中感慨,“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古人老話果然說得沒錯!”
這時,隻聽外邊突然傳來一陣吵嚷聲。
“齊將軍?”
“齊將軍你怎麽了?”
“齊將軍你要見王爺?容老奴通報一聲,欸,欸,你怎生硬闖,這成何體統?”
薛源隱約聽得齊元勝來了,心中一喜,他正想找齊元勝了解下整訓情況呢。
忙道,“老周,讓他進來!”
和往常一樣,齊元勝走路虎虎生風,快步而入。
不過今天,這廝似乎有點鬼鬼祟祟、畏畏縮縮的樣子。
“元勝,兵訓得如何了?這幾日本王一直想去看,又不忍打攪你,所以......”
薛源還沒說完呢,隻見齊元勝慌慌張張地說道,“兵沒問題,但是王爺得救我啊!”
薛源一愣,忙問,“怎麽了?”
“我二姐,我二姐......”
齊元勝一邊說,一邊無頭蒼蠅一樣在屋裏亂竄。
薛源忙道,“你二姐來了?無妨,本王......耶,人呢?”
薛源一轉頭,就發現齊元勝已經鑽進了自己的衣櫃。
我擦???
這下,連劍七都放下了書本,眼睛微微一眯。
薛源更是勃然大怒!
豈有此理,何方悍婦,竟讓本王手下大將怕成這樣?
就在這時,隻聽外頭傳來一陣嬌斥。
“齊元勝,你給我出來,今天看我不打斷你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