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考工處
魂穿袁紹,開局月下追郭嘉! 作者:二須公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清晨,和煦的陽光宛如金色的紗幔一般,輕輕地透過雕花窗戶灑在了郭嘉那俊逸的臉龐之上。暖洋洋的光線讓他感到無比愜意和舒適,於是郭嘉滿足地伸展了一下身體。
然而就在這時,他突然意識到自己躺在袁紹的床上!郭嘉猛地扭過頭去,發現身旁空無一人,心中不禁鬆了一口氣。
他匆忙坐起身子,開始四處尋找自己的衣物。正當他手忙腳亂之際,一直守在屋外的丫鬟聽到屋內的動靜後,連忙快步走了進來。
隻見這名丫鬟動作輕柔而熟練,她小心翼翼地幫助郭嘉穿戴整齊,並向他款款施了一個的萬福,輕聲說道:“主公已在前廳等候郭先生共用早膳,請先生隨奴婢一同前往吧。”
郭嘉點了點頭,整理了一下衣衫,便跟著丫鬟穿過庭院,來到了前廳。
此時,袁紹正端坐在桌前,看到郭嘉到來,微笑著招手示意他坐下。
待郭嘉入座之後,豐盛的早餐也陸續擺上了桌麵。
在用餐期間,袁紹忽然開口對郭嘉說道:“奉孝啊,我最近習得了一套拳法,可以起到強身健體之效。不知飯後你是否願意隨我一同演練一番呢?”
郭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愕之色,好奇的說:“兄長居然還精於此道?小弟真是孤陋寡聞了。”
袁紹聽後幹笑了一聲,心中暗自懷念起來。想當年,每次去到爺爺家中時,都會被那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家拉著打上好幾趟太極拳呢。
而這太極確實可以強身健體,舒筋活血。希望能對郭嘉孱弱的身體有所幫助。
另一方麵,因多日未曾見到主公袁紹召集眾人商議要事,心急火燎的田豐再也按捺不住性子,打算不顧一切地闖進袁府,向主公慷慨直諫。
心急如焚的田豐在侍衛引領下來到袁府的後花園。
剛踏入花園,田豐就被眼前那令人忍俊不禁又倍感詫異的場景給吸引住了——隻見主公袁紹正領著一個看起來有點麵熟,但一時之間又叫不出姓名的年輕人,以一種不緊不慢的節奏,悠然自得地做著一係列稀奇古怪的動作。
這些動作既像是舞蹈,又似乎蘊含著某種深意,讓人摸不著頭腦。主公袁紹口中還念念有詞,其聲線悠長而緩慢,仿佛在吟唱一首古老的歌謠一般:
“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隨著袁紹每念出一個招式名稱,他和那個年輕人的身體便會相應地做出一番行雲流水般的動作變化。
目睹此景,田豐原本焦躁不安的心緒竟奇跡般地平複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寧靜與祥和。
此刻,他實在不忍心貿然上前去打斷這看似莫名其妙卻又無比和諧的一幕。
就這樣,他靜靜地站在一旁,宛如一尊雕塑,全神貫注地欣賞著袁紹和那位年輕人的表演。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當袁紹和那年輕人做完最後一組動作,緩緩收腳合抱,然後旋臂分手,最後下落收勢時,田豐這才如夢初醒般迴過神來。
他連忙整理衣冠,快步走上前去,向著袁紹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不卑不亢的說“主公,如今冀州初定,百廢待興。主公絕不可因私廢公,耽於享樂而疏於政務!”
田豐深吸一口氣,心中已然明了,此次進諫恐怕少不了一番斥責。
然而,他那堅定如磐石般的人生信條——“寧可直言死於諫、不願諂媚圖榮華”始終支撐著他勇往直前。即便明知此舉可能觸怒主公袁紹,那些肺腑之言仍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正當田豐鼓足勇氣,準備繼續將諫言脫口而出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預想之中的嚴厲訓斥並未降臨,甚至連袁紹那向來容易陰沉的臉色也未有所變化。
隻見袁紹依舊麵色和緩,悠悠地開口說道:“元皓啊,你說說看,你這剛直不阿、屢屢犯上的壞毛病究竟何時才能改掉呢?
哎,罷了罷了!日後若得空閑,不妨常來我府上坐坐,與我一同修習這太極拳,也好修身養性一番。
來來來,且讓我為你引見一人。這位乃是我的義弟郭嘉,郭奉孝。你們二人皆為當世之大才,往後還需多多往來,相互切磋交流才是。”
田豐聞言,原本已到嘴邊的話語生生咽了迴去。當聽到“義弟”二字時,他心頭不禁猛地一顫,滿腹狐疑瞬間湧上心頭。
但此時此刻,縱有再多疑問,他也深知不可失禮於人前。於是,田豐強壓下內心的疑慮,衝著郭嘉拱手施禮,恭聲道:“田豐見過郭先生。”
郭嘉見狀,亦是不敢怠慢,連忙拱手迴禮道:“久聞田公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嘉之榮幸。”
田豐剛要轉身麵向袁紹開口說些什麽,隻見袁紹輕輕揮了一下手,示意他停下。
袁紹心裏暗自思忖著:“雖說忠言逆耳利於行,但逆耳總歸還是逆耳,怎能任由你這耿直的田豐將我此刻的愉悅心情破壞殆盡呢。罷了罷了,若再不亮出點真本事,恐怕你們都要以為我隻是個沉溺於聲色犬馬、貪圖享樂的昏庸之主了。嘿嘿,那就讓你們好好見識一番吧,但願一會兒不要驚掉下巴。”
想到此處,袁紹麵帶微笑神秘地說道:“奉孝,元皓,暫且隨我前來。”
話畢,他便當先邁步朝著書房走去。郭嘉和田豐見狀,不敢怠慢,趕忙緊隨其後。
進入書房後,袁紹小心翼翼地從案幾上取出昨日精心繪製完成的兵器圖解帛布,然後動作輕柔地將其逐一鋪展開來。
他轉頭看向田豐,緩緩說道:“元皓啊,昨日我雖未曾召集眾人商議要事,然而我卻也未有絲毫懈怠,一直都在為此籌謀。你來瞧瞧這件物事如何?”
郭嘉田豐聞言圍了過來,圖上所繪之物似是兵器和弓弩,可是哪一樣都沒有在現實中見到過。
看到一臉茫然的二人,袁紹笑吟吟的說:“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
“此為陌刀,全長一丈,刀開雙刃,刃長三尺。雙手握持可劈、砍、削等,以步對騎,力劈之下,人馬俱碎!”
“此為神臂弓,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麵牙發,麻繩紮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
“此為床子弩,在架上安裝十二石強弩,以軸轉車張弦開弓,弩臂上有七條矢道,居中的矢道擱一枝巨箭,長三尺五寸,圍五寸,以鐵葉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諸箭一發齊起,所中城壘無不摧毀,樓櫓亦顛墜。也可發射“踏橛箭”,箭支有如標槍,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到城牆裏麵,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緣而上。”
“此為元戎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駑十矢俱發。不過此弩製作複雜,射程較近,出世時機未到且先擱置。”
隨著袁紹滔滔不絕地逐一介紹著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武器裝備,郭嘉和田豐起初隻是感到震驚,但隨著了解的深入,他們的表情逐漸由震驚轉為駭然。
那傳說中的陌刀,揮舞起來竟然能讓人馬俱碎;而神臂弓更是驚人,其射程可達三百四十餘步之遙;還有那威力無比的床子弩,諸箭一旦同時發射,所命中的城壘瞬間便會被摧毀得支離破碎,就連高聳堅固的樓櫓也會在刹那間崩塌墜落;更有那神奇的元戎弩,一弩能夠同時射出十矢……
郭嘉與田豐皆乃當世少有的智者,對於兵法更是有著極深造詣。他們深知,這些神兵利器一旦問世並投入戰場使用,將會給整個戰爭格局帶來何種翻天覆地般的巨大影響。
一時間,兩人驚得張大了嘴巴,呆若木雞,竟是連一個字都吐不出來。過了許久,他們才如夢初醒般緩緩迴過神來。
隻見袁紹滿臉得意之色,微笑著輕輕拍了拍他倆的肩膀說道:“帶上這些帛布,隨本將軍一同前往考工處吧。”
聽到這話,二人才徹底清醒過來,如同木偶一般呆滯地點點頭,齊聲應道:“諾!”
隨後,他們相互對視一眼,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帛布收妥放好,緊緊跟隨著袁紹朝著城南的考工處快步走去。
城南考工處。
袁紹一行三人正襟危坐於大堂之上,其麵色凝重,似乎心中有所謀劃。
就在此時,隻見兩名管事行色匆匆地奔入堂內,隨後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俯身叩首道:“屬下歐冶春、公輸羽拜見主公,不知主公此番親臨所為何事?還請主公示下。”
當袁紹聽聞這兩人如此奇特的姓氏時,他的內心忽然湧起一陣好奇與激動。隻見他微微眯起雙眸,凝視著眼前的二人,緩聲問道:“你二人之祖,可有什麽特別的來曆或出處?”
跪在地上的歐冶春稍稍抬頭,臉上流露出既恭敬又帶著幾分自豪的神情,恭聲迴答道:“迴稟主公,在下的祖上乃是春秋時期的歐冶子;而這位公輸羽兄,則是戰國時期魯班大師的後裔。”
聞得此言,袁紹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他急忙快步走下大堂,雙手將二人扶起,並難掩興奮之情地道:
“真是未曾想到啊,鄴城之中竟然是臥虎藏龍之地!就連這小小的考工之處,都能有你們二位如此出眾之大賢。快快隨我過來。”
話音未落,袁紹便不由分說地拉起二人的手,一同走到了台案之前。
接著,袁紹小心翼翼地攤開隨身攜帶而來的帛布,開始逐一向他們詳細講解起來。
而此刻,歐冶春和公輸羽的表情就如同當初在書房內見到這份圖稿的郭嘉和田豐一般無二。
起初,他們滿臉皆是難以置信的震驚之色,但很快這種震驚就被難以抑製的欣喜所取代。
隻見二人瞪大了雙眼,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帛布上的圖紙,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語道:“巧奪天工,巧奪天工啊……主公您真可謂是天縱奇才!便是先祖在世也斷然設計不出這等奇物。”
他們的目光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這些精妙絕倫的設計即將變為現實的輝煌景象。
而後,隻見袁紹那原本就寬闊的麵龐上此刻更是堆滿了期待與希冀之色,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麵前二人,用略微急切的口吻問道:“不知二位對於能否成功將這些兵械製作出來可有十足的把握?”
一時間,整個房間都仿佛被這緊張的氣氛所籠罩。
沉默片刻之後,公輸羽深吸一口氣,率先打破了這份沉寂。
他微微躬身,一臉自信地迴答道:“迴主公,關於神臂弓和床子弩,屬下確有把握能夠製出。然而,若要實現批量生產,恐怕並非易事。畢竟咱們軍中工匠雖多,但真正稱得上巧匠者卻是鳳毛麟角!而像這般精妙複雜的機關器械,非得技藝高超之巧匠方可為之。”
說罷,他不禁輕皺眉頭,流露出一絲憂慮之情。
“嗯……”袁紹聞言,先是輕聲應了一句,然後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抹睿智之光,胸有成竹地說道:
“我倒是想到一個法子。不妨設立零件處、校驗處以及組裝處三個部門。零件處可安排少量巧匠師傅帶領大批普通工匠,按照批次分別負責製造某一特定的單一零件;待所有零件製成後,則交由校驗處逐一仔細檢查其質量是否合格、是否可用;最後,那些通過檢驗的零件將會被送至組裝處以供巧匠師傅們進行最後的組裝工作。如此分工協作,想必定能提高效率,解決批量生產之難題。”
聽到這裏,公輸羽雙眼一亮,情不自禁地雙手一拍,臉上滿是欽佩與欣喜之色,高聲讚道:“主公真乃神人也!此計甚妙,如此一來,批量生產之事當再無後顧之憂矣!”
緊接著,所有人的視線都不約而同地匯聚到了歐冶春身上。
隻見他麵色凝重,露出一副為難之色,緩緩開口說道:“依著主公您給出的這陌刀圖形來進行打造,其實並非難事。然而……”
說到這裏,歐冶春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有些猶豫該不該繼續講下去。此時,袁紹察覺到了歐冶春心中的顧慮,便向他微微點頭示意,讓他不必有所顧忌,直言即可。
得到主公的許可後,歐冶春深吸一口氣,仿佛下了極大的決心一般,咬了咬牙,然後突然間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誠惶誠恐地說道:
“啟稟主公,請恕屬下鬥膽直言!屬下仔細觀察過此陌刀,發現其刀身極其修長。如此之長的刀身,在遭遇尋常兵器時,自然能夠勢如破竹、攻無不克。可是,正因為刀身過長,就必然導致它質地脆弱、易於折斷。若是碰上重型兵器,恐怕很輕易就會被損毀;即便沒有與重型兵器交鋒,想要長時間使用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啊!屬下以為,此刀不僅製作難度頗高,而且極易斷裂損壞,實在算不上是上乘之選呐!屬下今日冒昧進言,純屬出於對主公和三軍戰事的考慮。如有冒犯之處,還望主公降罪懲處!”
這番話一出口,在場眾人皆是心頭一驚,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要知道,歐冶春心裏非常清楚,此時此刻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出這樣一番話,無疑是公然駁斥了主公的顏麵。可這陌刀倘若真的按照計劃去批量生產,不但白白耗費大量的錢財物資,更重要的是,如果因此而耽誤了三軍作戰,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所以,哪怕明知道自己可能會遭受主公的責罰,歐冶春也覺得必須得把這些心裏話給講出來才行。
袁紹並未如眾人所料那般勃然大怒或垂頭喪氣,反倒是猛地一拍大腿,霍然起身,急匆匆地將歐冶春一把拉起。
可不是嘛!此事怎能怪罪於歐冶春呢?純粹是他自己考慮不夠周全罷了。
需知,盡管此時正值三國時期,冶鐵技術已然相對成熟,但那灌鋼技術卻方才嶄露頭角、蹣跚起步而已。
以當下的技術水準來打造陌刀,莫說是遭遇重型兵器了,哪怕隻是朝著一棵樹揮出一刀,恐怕這刀都會瞬間斷作兩截。
如此想來,歐冶春之前所言,著實已是相當客氣了。
袁紹親切地將歐冶春拉近身前,而後緩緩地開始講述起後世唐宋時期名震天下的鍛鋼技術。
他從爐壁的適宜厚度,講到怎樣嚴密地進行密封;從應當如何精心挑選水源,再談到如何巧妙地實施淋鐵以及氧化鐵渣的分離……
二人一個講得全神貫注、一絲不苟,另一個則聽得聚精會神、專心致誌。
前者依靠著腦海中的記憶照本宣科,後者則憑借自身積累的豐富經驗不斷地舉一反三。
這般場景,直教周圍眾人聽得如墜雲霧的同時個個瞠目結舌,甚至連半點聲音都不敢發出。
待到二人討論完成,歐冶春和公輸羽看向袁紹的目光已完全變了,他們眼中袁紹已不僅僅是位明主,而是伯牙子期那樣難覓的千古知音。得主如此,夫複何求!
還沒等眾人從心中那深深的歎服之情中迴過神來,袁紹突然表情嚴肅得說道:
“此等兵械製作之法,實乃我軍克敵製勝之關鍵所在,堪稱軍中最高機密。如今這小小的考工處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了。
因此,本將軍決定在城南二十裏之外廣袤之地大興土木,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工坊,並將其更名為軍工廠。”
說到這裏,袁紹微微一頓,目光掃視全場,接著說道:
“此外招募天下能工巧匠之事也至關重要,萬不可有絲毫馬虎大意。必須要經過層層篩選,仔細甄別,以防有心懷叵測之人混入其中充當奸細。
高幹乃是我的外甥,對本將軍忠心耿耿,值得信賴。現命他率領一千名親衛日夜不停地在軍工廠周圍巡邏護衛,確保此地安全無虞。
同時規定,每一名工匠若無緊要之事,一律不得擅自外出。若確有需要外出者,則務必詳細登記在冊,並且要有守衛人員全程陪同方可成行。膽敢有未經允許擅自闖入軍工廠者,格殺勿論!
若是有膽敢泄露軍工廠內的機密信息者,當株連其九族,絕不姑息!”
袁紹深吸一口氣,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又道:
“為了讓眾工匠能夠安心工作,本將軍特下令,所有參與軍工廠勞作的工匠以及他們的家屬皆可免除兵役之苦。
除此之外,普通工匠每年可得俸祿二十石糧食,而那些技藝精湛的巧匠則每年可領俸祿五百石。這些俸祿每年工匠家屬可憑名冊到府衙申領。
另外,歐陽先生和公輸先生二人擔任軍工廠的左右執事一職,每年俸祿為兩千石糧食外加五百貫銅錢。
元皓,拿著孤的手令前去府庫支取十萬貫銅錢,用以軍工廠一應所需。從今往後,但凡軍工廠有所需求,兩位執事均可直接與元皓對接商議解決。”
當聽聞工匠竟然還能領取俸祿時,在場眾人皆暗自思忖著這等好事怕是連傳說中的堯舜之治也難以企及啊!
需知在此亂世之際,當兵之人大多也僅僅隻能求得一口飽飯果腹罷了。
更有甚者,所遇主公窮困潦倒、吝嗇至極,莫說溫飽難以保障,就連上陣殺敵所需的兵甲都需自家籌備。
至於收入,更是全賴戰後對敵軍和百姓的燒殺搶掠方可略有斬獲。這些士兵與土匪相比,無非就是多了一個所謂的官方身份而已。
而工匠之流更是與徭役區別不大,餓殺之人不在少數。
冀州之富甲天下,所以此前工匠們都能吃飽喝足,早已個個樂在其中。這要傳令下去還能惠及家人,天下工匠不得蜂擁而至?
然而,郭嘉和田豐卻看得更為深遠。他們心中暗道:主公心懷錦繡,卻外無驕矜;既有關愛百姓的仁慈之心,又具備雷厲風行的果敢手段,實乃吾主也!
隻是此刻任何的歌功頌德之言似乎都顯得蒼白無力,眾人竟無一敢再多言語半句。於是乎,大家紛紛領受命令後便匆匆離去。
最終,原地隻剩下袁紹和郭嘉兩人。隻見袁紹緩聲道:
“奉孝,且隨我走走吧。”語畢,他便當先邁步而行,郭嘉則緊隨其後,兩人就這樣緩緩地走進了鄴城那錯綜複雜的大街小巷之中。
然而就在這時,他突然意識到自己躺在袁紹的床上!郭嘉猛地扭過頭去,發現身旁空無一人,心中不禁鬆了一口氣。
他匆忙坐起身子,開始四處尋找自己的衣物。正當他手忙腳亂之際,一直守在屋外的丫鬟聽到屋內的動靜後,連忙快步走了進來。
隻見這名丫鬟動作輕柔而熟練,她小心翼翼地幫助郭嘉穿戴整齊,並向他款款施了一個的萬福,輕聲說道:“主公已在前廳等候郭先生共用早膳,請先生隨奴婢一同前往吧。”
郭嘉點了點頭,整理了一下衣衫,便跟著丫鬟穿過庭院,來到了前廳。
此時,袁紹正端坐在桌前,看到郭嘉到來,微笑著招手示意他坐下。
待郭嘉入座之後,豐盛的早餐也陸續擺上了桌麵。
在用餐期間,袁紹忽然開口對郭嘉說道:“奉孝啊,我最近習得了一套拳法,可以起到強身健體之效。不知飯後你是否願意隨我一同演練一番呢?”
郭嘉聞言,眼中閃過一絲驚愕之色,好奇的說:“兄長居然還精於此道?小弟真是孤陋寡聞了。”
袁紹聽後幹笑了一聲,心中暗自懷念起來。想當年,每次去到爺爺家中時,都會被那位精神矍鑠的老人家拉著打上好幾趟太極拳呢。
而這太極確實可以強身健體,舒筋活血。希望能對郭嘉孱弱的身體有所幫助。
另一方麵,因多日未曾見到主公袁紹召集眾人商議要事,心急火燎的田豐再也按捺不住性子,打算不顧一切地闖進袁府,向主公慷慨直諫。
心急如焚的田豐在侍衛引領下來到袁府的後花園。
剛踏入花園,田豐就被眼前那令人忍俊不禁又倍感詫異的場景給吸引住了——隻見主公袁紹正領著一個看起來有點麵熟,但一時之間又叫不出姓名的年輕人,以一種不緊不慢的節奏,悠然自得地做著一係列稀奇古怪的動作。
這些動作既像是舞蹈,又似乎蘊含著某種深意,讓人摸不著頭腦。主公袁紹口中還念念有詞,其聲線悠長而緩慢,仿佛在吟唱一首古老的歌謠一般:
“野馬分鬃……白鶴亮翅……摟膝拗步……手揮琵琶……”隨著袁紹每念出一個招式名稱,他和那個年輕人的身體便會相應地做出一番行雲流水般的動作變化。
目睹此景,田豐原本焦躁不安的心緒竟奇跡般地平複下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前所未有的寧靜與祥和。
此刻,他實在不忍心貿然上前去打斷這看似莫名其妙卻又無比和諧的一幕。
就這樣,他靜靜地站在一旁,宛如一尊雕塑,全神貫注地欣賞著袁紹和那位年輕人的表演。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終於,當袁紹和那年輕人做完最後一組動作,緩緩收腳合抱,然後旋臂分手,最後下落收勢時,田豐這才如夢初醒般迴過神來。
他連忙整理衣冠,快步走上前去,向著袁紹恭恭敬敬地施了一禮。不卑不亢的說“主公,如今冀州初定,百廢待興。主公絕不可因私廢公,耽於享樂而疏於政務!”
田豐深吸一口氣,心中已然明了,此次進諫恐怕少不了一番斥責。
然而,他那堅定如磐石般的人生信條——“寧可直言死於諫、不願諂媚圖榮華”始終支撐著他勇往直前。即便明知此舉可能觸怒主公袁紹,那些肺腑之言仍如鯁在喉,不吐不快。
正當田豐鼓足勇氣,準備繼續將諫言脫口而出時,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預想之中的嚴厲訓斥並未降臨,甚至連袁紹那向來容易陰沉的臉色也未有所變化。
隻見袁紹依舊麵色和緩,悠悠地開口說道:“元皓啊,你說說看,你這剛直不阿、屢屢犯上的壞毛病究竟何時才能改掉呢?
哎,罷了罷了!日後若得空閑,不妨常來我府上坐坐,與我一同修習這太極拳,也好修身養性一番。
來來來,且讓我為你引見一人。這位乃是我的義弟郭嘉,郭奉孝。你們二人皆為當世之大才,往後還需多多往來,相互切磋交流才是。”
田豐聞言,原本已到嘴邊的話語生生咽了迴去。當聽到“義弟”二字時,他心頭不禁猛地一顫,滿腹狐疑瞬間湧上心頭。
但此時此刻,縱有再多疑問,他也深知不可失禮於人前。於是,田豐強壓下內心的疑慮,衝著郭嘉拱手施禮,恭聲道:“田豐見過郭先生。”
郭嘉見狀,亦是不敢怠慢,連忙拱手迴禮道:“久聞田公大名,今日得見,實乃嘉之榮幸。”
田豐剛要轉身麵向袁紹開口說些什麽,隻見袁紹輕輕揮了一下手,示意他停下。
袁紹心裏暗自思忖著:“雖說忠言逆耳利於行,但逆耳總歸還是逆耳,怎能任由你這耿直的田豐將我此刻的愉悅心情破壞殆盡呢。罷了罷了,若再不亮出點真本事,恐怕你們都要以為我隻是個沉溺於聲色犬馬、貪圖享樂的昏庸之主了。嘿嘿,那就讓你們好好見識一番吧,但願一會兒不要驚掉下巴。”
想到此處,袁紹麵帶微笑神秘地說道:“奉孝,元皓,暫且隨我前來。”
話畢,他便當先邁步朝著書房走去。郭嘉和田豐見狀,不敢怠慢,趕忙緊隨其後。
進入書房後,袁紹小心翼翼地從案幾上取出昨日精心繪製完成的兵器圖解帛布,然後動作輕柔地將其逐一鋪展開來。
他轉頭看向田豐,緩緩說道:“元皓啊,昨日我雖未曾召集眾人商議要事,然而我卻也未有絲毫懈怠,一直都在為此籌謀。你來瞧瞧這件物事如何?”
郭嘉田豐聞言圍了過來,圖上所繪之物似是兵器和弓弩,可是哪一樣都沒有在現實中見到過。
看到一臉茫然的二人,袁紹笑吟吟的說:“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
“此為陌刀,全長一丈,刀開雙刃,刃長三尺。雙手握持可劈、砍、削等,以步對騎,力劈之下,人馬俱碎!”
“此為神臂弓,以檿為身,檀為弰,鐵為登子槍頭,銅為馬麵牙發,麻繩紮絲為弦。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長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長數寸,射三百四十餘步,入榆木半笴。”
“此為床子弩,在架上安裝十二石強弩,以軸轉車張弦開弓,弩臂上有七條矢道,居中的矢道擱一枝巨箭,長三尺五寸,圍五寸,以鐵葉為翎,左右各放三枝略小的箭矢,諸箭一發齊起,所中城壘無不摧毀,樓櫓亦顛墜。也可發射“踏橛箭”,箭支有如標槍,近距離發射可以直接釘入到城牆裏麵,齊射的時候,成排成行的踏橛箭牢牢地釘入城牆,攻城兵士可以藉此攀緣而上。”
“此為元戎弩,以鐵為矢,矢長八寸,一駑十矢俱發。不過此弩製作複雜,射程較近,出世時機未到且先擱置。”
隨著袁紹滔滔不絕地逐一介紹著這些令人瞠目結舌的武器裝備,郭嘉和田豐起初隻是感到震驚,但隨著了解的深入,他們的表情逐漸由震驚轉為駭然。
那傳說中的陌刀,揮舞起來竟然能讓人馬俱碎;而神臂弓更是驚人,其射程可達三百四十餘步之遙;還有那威力無比的床子弩,諸箭一旦同時發射,所命中的城壘瞬間便會被摧毀得支離破碎,就連高聳堅固的樓櫓也會在刹那間崩塌墜落;更有那神奇的元戎弩,一弩能夠同時射出十矢……
郭嘉與田豐皆乃當世少有的智者,對於兵法更是有著極深造詣。他們深知,這些神兵利器一旦問世並投入戰場使用,將會給整個戰爭格局帶來何種翻天覆地般的巨大影響。
一時間,兩人驚得張大了嘴巴,呆若木雞,竟是連一個字都吐不出來。過了許久,他們才如夢初醒般緩緩迴過神來。
隻見袁紹滿臉得意之色,微笑著輕輕拍了拍他倆的肩膀說道:“帶上這些帛布,隨本將軍一同前往考工處吧。”
聽到這話,二人才徹底清醒過來,如同木偶一般呆滯地點點頭,齊聲應道:“諾!”
隨後,他們相互對視一眼,小心翼翼地將手中的帛布收妥放好,緊緊跟隨著袁紹朝著城南的考工處快步走去。
城南考工處。
袁紹一行三人正襟危坐於大堂之上,其麵色凝重,似乎心中有所謀劃。
就在此時,隻見兩名管事行色匆匆地奔入堂內,隨後毫不猶豫地雙膝跪地,俯身叩首道:“屬下歐冶春、公輸羽拜見主公,不知主公此番親臨所為何事?還請主公示下。”
當袁紹聽聞這兩人如此奇特的姓氏時,他的內心忽然湧起一陣好奇與激動。隻見他微微眯起雙眸,凝視著眼前的二人,緩聲問道:“你二人之祖,可有什麽特別的來曆或出處?”
跪在地上的歐冶春稍稍抬頭,臉上流露出既恭敬又帶著幾分自豪的神情,恭聲迴答道:“迴稟主公,在下的祖上乃是春秋時期的歐冶子;而這位公輸羽兄,則是戰國時期魯班大師的後裔。”
聞得此言,袁紹眼中閃過一絲驚喜之色,他急忙快步走下大堂,雙手將二人扶起,並難掩興奮之情地道:
“真是未曾想到啊,鄴城之中竟然是臥虎藏龍之地!就連這小小的考工之處,都能有你們二位如此出眾之大賢。快快隨我過來。”
話音未落,袁紹便不由分說地拉起二人的手,一同走到了台案之前。
接著,袁紹小心翼翼地攤開隨身攜帶而來的帛布,開始逐一向他們詳細講解起來。
而此刻,歐冶春和公輸羽的表情就如同當初在書房內見到這份圖稿的郭嘉和田豐一般無二。
起初,他們滿臉皆是難以置信的震驚之色,但很快這種震驚就被難以抑製的欣喜所取代。
隻見二人瞪大了雙眼,目不轉睛地盯著那帛布上的圖紙,口中不停地喃喃自語道:“巧奪天工,巧奪天工啊……主公您真可謂是天縱奇才!便是先祖在世也斷然設計不出這等奇物。”
他們的目光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仿佛已經看到了這些精妙絕倫的設計即將變為現實的輝煌景象。
而後,隻見袁紹那原本就寬闊的麵龐上此刻更是堆滿了期待與希冀之色,他目光灼灼地看向麵前二人,用略微急切的口吻問道:“不知二位對於能否成功將這些兵械製作出來可有十足的把握?”
一時間,整個房間都仿佛被這緊張的氣氛所籠罩。
沉默片刻之後,公輸羽深吸一口氣,率先打破了這份沉寂。
他微微躬身,一臉自信地迴答道:“迴主公,關於神臂弓和床子弩,屬下確有把握能夠製出。然而,若要實現批量生產,恐怕並非易事。畢竟咱們軍中工匠雖多,但真正稱得上巧匠者卻是鳳毛麟角!而像這般精妙複雜的機關器械,非得技藝高超之巧匠方可為之。”
說罷,他不禁輕皺眉頭,流露出一絲憂慮之情。
“嗯……”袁紹聞言,先是輕聲應了一句,然後便陷入了沉思之中。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緩緩抬起頭來,眼中閃過一抹睿智之光,胸有成竹地說道:
“我倒是想到一個法子。不妨設立零件處、校驗處以及組裝處三個部門。零件處可安排少量巧匠師傅帶領大批普通工匠,按照批次分別負責製造某一特定的單一零件;待所有零件製成後,則交由校驗處逐一仔細檢查其質量是否合格、是否可用;最後,那些通過檢驗的零件將會被送至組裝處以供巧匠師傅們進行最後的組裝工作。如此分工協作,想必定能提高效率,解決批量生產之難題。”
聽到這裏,公輸羽雙眼一亮,情不自禁地雙手一拍,臉上滿是欽佩與欣喜之色,高聲讚道:“主公真乃神人也!此計甚妙,如此一來,批量生產之事當再無後顧之憂矣!”
緊接著,所有人的視線都不約而同地匯聚到了歐冶春身上。
隻見他麵色凝重,露出一副為難之色,緩緩開口說道:“依著主公您給出的這陌刀圖形來進行打造,其實並非難事。然而……”
說到這裏,歐冶春稍稍停頓了一下,似乎有些猶豫該不該繼續講下去。此時,袁紹察覺到了歐冶春心中的顧慮,便向他微微點頭示意,讓他不必有所顧忌,直言即可。
得到主公的許可後,歐冶春深吸一口氣,仿佛下了極大的決心一般,咬了咬牙,然後突然間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誠惶誠恐地說道:
“啟稟主公,請恕屬下鬥膽直言!屬下仔細觀察過此陌刀,發現其刀身極其修長。如此之長的刀身,在遭遇尋常兵器時,自然能夠勢如破竹、攻無不克。可是,正因為刀身過長,就必然導致它質地脆弱、易於折斷。若是碰上重型兵器,恐怕很輕易就會被損毀;即便沒有與重型兵器交鋒,想要長時間使用也是相當困難的事情啊!屬下以為,此刀不僅製作難度頗高,而且極易斷裂損壞,實在算不上是上乘之選呐!屬下今日冒昧進言,純屬出於對主公和三軍戰事的考慮。如有冒犯之處,還望主公降罪懲處!”
這番話一出口,在場眾人皆是心頭一驚,紛紛倒吸了一口涼氣。要知道,歐冶春心裏非常清楚,此時此刻當著這麽多人的麵說出這樣一番話,無疑是公然駁斥了主公的顏麵。可這陌刀倘若真的按照計劃去批量生產,不但白白耗費大量的錢財物資,更重要的是,如果因此而耽誤了三軍作戰,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所以,哪怕明知道自己可能會遭受主公的責罰,歐冶春也覺得必須得把這些心裏話給講出來才行。
袁紹並未如眾人所料那般勃然大怒或垂頭喪氣,反倒是猛地一拍大腿,霍然起身,急匆匆地將歐冶春一把拉起。
可不是嘛!此事怎能怪罪於歐冶春呢?純粹是他自己考慮不夠周全罷了。
需知,盡管此時正值三國時期,冶鐵技術已然相對成熟,但那灌鋼技術卻方才嶄露頭角、蹣跚起步而已。
以當下的技術水準來打造陌刀,莫說是遭遇重型兵器了,哪怕隻是朝著一棵樹揮出一刀,恐怕這刀都會瞬間斷作兩截。
如此想來,歐冶春之前所言,著實已是相當客氣了。
袁紹親切地將歐冶春拉近身前,而後緩緩地開始講述起後世唐宋時期名震天下的鍛鋼技術。
他從爐壁的適宜厚度,講到怎樣嚴密地進行密封;從應當如何精心挑選水源,再談到如何巧妙地實施淋鐵以及氧化鐵渣的分離……
二人一個講得全神貫注、一絲不苟,另一個則聽得聚精會神、專心致誌。
前者依靠著腦海中的記憶照本宣科,後者則憑借自身積累的豐富經驗不斷地舉一反三。
這般場景,直教周圍眾人聽得如墜雲霧的同時個個瞠目結舌,甚至連半點聲音都不敢發出。
待到二人討論完成,歐冶春和公輸羽看向袁紹的目光已完全變了,他們眼中袁紹已不僅僅是位明主,而是伯牙子期那樣難覓的千古知音。得主如此,夫複何求!
還沒等眾人從心中那深深的歎服之情中迴過神來,袁紹突然表情嚴肅得說道:
“此等兵械製作之法,實乃我軍克敵製勝之關鍵所在,堪稱軍中最高機密。如今這小小的考工處顯然已經無法滿足我們的需求了。
因此,本將軍決定在城南二十裏之外廣袤之地大興土木,建造一座規模宏大的工坊,並將其更名為軍工廠。”
說到這裏,袁紹微微一頓,目光掃視全場,接著說道:
“此外招募天下能工巧匠之事也至關重要,萬不可有絲毫馬虎大意。必須要經過層層篩選,仔細甄別,以防有心懷叵測之人混入其中充當奸細。
高幹乃是我的外甥,對本將軍忠心耿耿,值得信賴。現命他率領一千名親衛日夜不停地在軍工廠周圍巡邏護衛,確保此地安全無虞。
同時規定,每一名工匠若無緊要之事,一律不得擅自外出。若確有需要外出者,則務必詳細登記在冊,並且要有守衛人員全程陪同方可成行。膽敢有未經允許擅自闖入軍工廠者,格殺勿論!
若是有膽敢泄露軍工廠內的機密信息者,當株連其九族,絕不姑息!”
袁紹深吸一口氣,稍稍平複了一下情緒,又道:
“為了讓眾工匠能夠安心工作,本將軍特下令,所有參與軍工廠勞作的工匠以及他們的家屬皆可免除兵役之苦。
除此之外,普通工匠每年可得俸祿二十石糧食,而那些技藝精湛的巧匠則每年可領俸祿五百石。這些俸祿每年工匠家屬可憑名冊到府衙申領。
另外,歐陽先生和公輸先生二人擔任軍工廠的左右執事一職,每年俸祿為兩千石糧食外加五百貫銅錢。
元皓,拿著孤的手令前去府庫支取十萬貫銅錢,用以軍工廠一應所需。從今往後,但凡軍工廠有所需求,兩位執事均可直接與元皓對接商議解決。”
當聽聞工匠竟然還能領取俸祿時,在場眾人皆暗自思忖著這等好事怕是連傳說中的堯舜之治也難以企及啊!
需知在此亂世之際,當兵之人大多也僅僅隻能求得一口飽飯果腹罷了。
更有甚者,所遇主公窮困潦倒、吝嗇至極,莫說溫飽難以保障,就連上陣殺敵所需的兵甲都需自家籌備。
至於收入,更是全賴戰後對敵軍和百姓的燒殺搶掠方可略有斬獲。這些士兵與土匪相比,無非就是多了一個所謂的官方身份而已。
而工匠之流更是與徭役區別不大,餓殺之人不在少數。
冀州之富甲天下,所以此前工匠們都能吃飽喝足,早已個個樂在其中。這要傳令下去還能惠及家人,天下工匠不得蜂擁而至?
然而,郭嘉和田豐卻看得更為深遠。他們心中暗道:主公心懷錦繡,卻外無驕矜;既有關愛百姓的仁慈之心,又具備雷厲風行的果敢手段,實乃吾主也!
隻是此刻任何的歌功頌德之言似乎都顯得蒼白無力,眾人竟無一敢再多言語半句。於是乎,大家紛紛領受命令後便匆匆離去。
最終,原地隻剩下袁紹和郭嘉兩人。隻見袁紹緩聲道:
“奉孝,且隨我走走吧。”語畢,他便當先邁步而行,郭嘉則緊隨其後,兩人就這樣緩緩地走進了鄴城那錯綜複雜的大街小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