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錦衣衛都指揮使的新人選
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 作者:我老火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七月份正值盛夏。
深夜。
涼風習習而來,吹拂在麵門上,讓陳光宇整個人都忍不住精神一震。
他迴過頭看了一眼涼國公府的大門,此刻心神之中隻剩下振奮和激動。
今晚上的收獲,對他來說遠遠超過了之前的預期。
他不但不用參加科舉就獲得了同進士待遇,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獲得了藍武這位涼國公的賞識。
相比起前者,其實讓他更興奮的是後者。
作為北方士紳階層的代表,陳光宇對於大明這個朝廷一直以來抱有的感情其實是非常複雜的。
一方麵大明作為漢人王朝,讓他心中有一些異樣的歸屬感。
但之前幾代人,甚至是十幾代人他們都在侍奉異族。
先是遼、再是金,最後是元,時間真的過去了太久太久了,久的讓他都差點忘記了自己這個民族曾經創造出來的輝煌曆史。
久的讓他下意識的以為大明在不久的將來又會變成南人的朝廷,就像是宋朝那樣。
這讓他在潛意識裏對大明朝廷是有些敵意的。
但今晚和涼國公的深談讓他明白,大明終究不是南宋,作為真正靠著武勳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天下,在大明的血液裏,天生就擁有了勇武的基因。
而且相比起大明官場上那些來自江南的文臣,陳光宇發現自己竟然和身為武勳的涼國公更有共鳴,更有認同感。
正如藍武之前說的那樣,他其實同樣在期盼著大明可以像漢唐那樣威服四海,期盼著未來有一天,他可以因為自己明人的身份而自豪。
“是啊!”
“無論是漢還是唐,巔峰時期,全都有四夷臣服,萬國來朝的盛況,如今大明新建,為何就不能重現漢唐舊事呢?”
“涼國公說得對,事在人為,作為漢人,是要有一些遠大抱負的。”
陳光宇在夜色之中深吸了一口氣,雖然此刻涼風習習,雖然今天一整天他滴米未進,但這一刻他感覺自己的血變熱了。
“好小子!”
“還真是有大誌向啊!”
“咱喜歡這一封奏疏中的想法。”
第二天臨近傍晚的時候,朱棣看著藍武呈上來的這一封奏疏,兩隻眼睛不由就開始放出光來。
奏疏中的內容,正是藍武和陳光宇說的那些內容。
畢竟想要謀劃和金帳汗國的互通,是需要朝廷知道,並且給他下發旨意,給與一定量支持的,要不然他若是私自去做這件事,豈不是等於裏通外國了嗎?
自然他就要給朱棣上奏疏。
朱棣看過之後,立馬也激動起來。
作為一個戰爭狂人,沒人攛掇他都想打仗,更何況現在有了藍武的攛掇。
也就是現在時局實在不允許,若是允許,朱棣恨不得現在就舉兵北伐,徹底把蒙古滅了,進軍藍武口中的西伯利亞。
旁邊幫著朱棣處理政務的姚廣孝聞言,接過朱棣遞過來的這封奏疏看了起來,看過之後,他不由也讚歎起來。
“這位涼國公小小年紀,但誌向是真一點不小啊!”
“現如今蒙古都還是心腹大患,他卻已經在謀劃滅掉蒙古之後的事情了。”
“大師覺得此事可行嗎?”
朱棣滿臉期待的問道。
姚廣孝聞言,不由點頭道:“自然可行!”
“我看既然要做,不若便專門設一衛去做這件事吧!”
“咱們現在就可以派一些人去一趟金帳汗國,探查一下那邊如今到底是什麽情況?”
“順便也看看,他們和蒙古三部還有沒有聯係?”
“好!”
“隻是讓誰去做這件事呢?”朱棣看向老和尚問道。
姚廣孝聞言不由一笑,卻並沒有立刻說明人選,而是道:“殿下,三天前,被陛下派去江南推進謀害太子大案的蔣瓛迴來了。”
“同時他還帶迴來了此案的卷宗,查明是太子側妃呂氏的家族為主謀,其中牽扯了六十多家士紳大族,以及兩個書院。”
“這些人已經全部在江南被明正典刑了。”
“蔣瓛迴來了?”
朱棣一愣,當聽到謀害太子案終於要落下帷幕的時候,心中不由就變得沉重了起來。
老朱給他的小本本上記載了很多事情,他自然已經知道,他的大侄子朱雄英就是被呂氏害死的。
雖然他大哥死確實是意外,但老爹借此發動大案,調查當年朱雄英被謀害之事兒,並且把曾經參與這件事的人全部滅殺,在他看來很合乎情理,也算是給自己大侄子在天之靈一點慰藉了。
姚廣孝點了點頭繼續道:“而且蔣瓛已經遞交了致仕的奏疏,說是在江南被小人暗算,落下了殘疾,無法再擔任錦衣衛都指揮使的職位,想要迴鄉榮養。”
朱棣沉默著點了點頭。
他知道這一定是老爹的意思,老爹這是要把大明的權柄一點一點的交接到他手裏的。
“殿下覺得下一任錦衣衛都指揮使讓藍武這位涼國公去做如何?”
姚廣孝突然問道。
朱棣愣了一下,卻很快就搖頭道:“這是不是有些不妥當,錦衣衛乃是鷹犬部門,是老爹用來刺探情報,辦案子用的,讓藍武這位涼國公去做豈不是自降身份,大材小用了嗎?”
姚廣孝聞言臉上卻是有些不以為然道:“殿下,你莫要忘記了,錦衣衛的前身是親軍都尉府,這個衙門是天子親軍,除了護衛、偵緝、刑獄、監察之責,最重要的還是軍事情報的刺探。”
“隻不過這些年因為特殊原因,這個權利被陛下從錦衣衛的職權裏拿掉,隻當做鷹犬機構來用了。”
“我倒是覺得隻是把錦衣衛當做一個鷹犬特務機構有些大材小用了,不若便從這一次開始,恢複他軍事刺探的職責,讓藍武這位國公接手,對錦衣衛進行一次全麵的改組和整頓。”
“依照這位涼國公的性格,若是把錦衣衛放在他的手裏,我覺得他會讓錦衣衛有一個全新的改變,甚至給我們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也說不定!”
“正好,這個刺探金帳汗國的事情就是涼國公提出來的,咱們便讓他徹底把這件事負責起來,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讓他借著這件事好好把錦衣衛操練一下,成為殿下以後對外征戰的一把利劍,這樣豈不是更好?”
深夜。
涼風習習而來,吹拂在麵門上,讓陳光宇整個人都忍不住精神一震。
他迴過頭看了一眼涼國公府的大門,此刻心神之中隻剩下振奮和激動。
今晚上的收獲,對他來說遠遠超過了之前的預期。
他不但不用參加科舉就獲得了同進士待遇,而且最重要的是他獲得了藍武這位涼國公的賞識。
相比起前者,其實讓他更興奮的是後者。
作為北方士紳階層的代表,陳光宇對於大明這個朝廷一直以來抱有的感情其實是非常複雜的。
一方麵大明作為漢人王朝,讓他心中有一些異樣的歸屬感。
但之前幾代人,甚至是十幾代人他們都在侍奉異族。
先是遼、再是金,最後是元,時間真的過去了太久太久了,久的讓他都差點忘記了自己這個民族曾經創造出來的輝煌曆史。
久的讓他下意識的以為大明在不久的將來又會變成南人的朝廷,就像是宋朝那樣。
這讓他在潛意識裏對大明朝廷是有些敵意的。
但今晚和涼國公的深談讓他明白,大明終究不是南宋,作為真正靠著武勳一刀一槍打下來的天下,在大明的血液裏,天生就擁有了勇武的基因。
而且相比起大明官場上那些來自江南的文臣,陳光宇發現自己竟然和身為武勳的涼國公更有共鳴,更有認同感。
正如藍武之前說的那樣,他其實同樣在期盼著大明可以像漢唐那樣威服四海,期盼著未來有一天,他可以因為自己明人的身份而自豪。
“是啊!”
“無論是漢還是唐,巔峰時期,全都有四夷臣服,萬國來朝的盛況,如今大明新建,為何就不能重現漢唐舊事呢?”
“涼國公說得對,事在人為,作為漢人,是要有一些遠大抱負的。”
陳光宇在夜色之中深吸了一口氣,雖然此刻涼風習習,雖然今天一整天他滴米未進,但這一刻他感覺自己的血變熱了。
“好小子!”
“還真是有大誌向啊!”
“咱喜歡這一封奏疏中的想法。”
第二天臨近傍晚的時候,朱棣看著藍武呈上來的這一封奏疏,兩隻眼睛不由就開始放出光來。
奏疏中的內容,正是藍武和陳光宇說的那些內容。
畢竟想要謀劃和金帳汗國的互通,是需要朝廷知道,並且給他下發旨意,給與一定量支持的,要不然他若是私自去做這件事,豈不是等於裏通外國了嗎?
自然他就要給朱棣上奏疏。
朱棣看過之後,立馬也激動起來。
作為一個戰爭狂人,沒人攛掇他都想打仗,更何況現在有了藍武的攛掇。
也就是現在時局實在不允許,若是允許,朱棣恨不得現在就舉兵北伐,徹底把蒙古滅了,進軍藍武口中的西伯利亞。
旁邊幫著朱棣處理政務的姚廣孝聞言,接過朱棣遞過來的這封奏疏看了起來,看過之後,他不由也讚歎起來。
“這位涼國公小小年紀,但誌向是真一點不小啊!”
“現如今蒙古都還是心腹大患,他卻已經在謀劃滅掉蒙古之後的事情了。”
“大師覺得此事可行嗎?”
朱棣滿臉期待的問道。
姚廣孝聞言,不由點頭道:“自然可行!”
“我看既然要做,不若便專門設一衛去做這件事吧!”
“咱們現在就可以派一些人去一趟金帳汗國,探查一下那邊如今到底是什麽情況?”
“順便也看看,他們和蒙古三部還有沒有聯係?”
“好!”
“隻是讓誰去做這件事呢?”朱棣看向老和尚問道。
姚廣孝聞言不由一笑,卻並沒有立刻說明人選,而是道:“殿下,三天前,被陛下派去江南推進謀害太子大案的蔣瓛迴來了。”
“同時他還帶迴來了此案的卷宗,查明是太子側妃呂氏的家族為主謀,其中牽扯了六十多家士紳大族,以及兩個書院。”
“這些人已經全部在江南被明正典刑了。”
“蔣瓛迴來了?”
朱棣一愣,當聽到謀害太子案終於要落下帷幕的時候,心中不由就變得沉重了起來。
老朱給他的小本本上記載了很多事情,他自然已經知道,他的大侄子朱雄英就是被呂氏害死的。
雖然他大哥死確實是意外,但老爹借此發動大案,調查當年朱雄英被謀害之事兒,並且把曾經參與這件事的人全部滅殺,在他看來很合乎情理,也算是給自己大侄子在天之靈一點慰藉了。
姚廣孝點了點頭繼續道:“而且蔣瓛已經遞交了致仕的奏疏,說是在江南被小人暗算,落下了殘疾,無法再擔任錦衣衛都指揮使的職位,想要迴鄉榮養。”
朱棣沉默著點了點頭。
他知道這一定是老爹的意思,老爹這是要把大明的權柄一點一點的交接到他手裏的。
“殿下覺得下一任錦衣衛都指揮使讓藍武這位涼國公去做如何?”
姚廣孝突然問道。
朱棣愣了一下,卻很快就搖頭道:“這是不是有些不妥當,錦衣衛乃是鷹犬部門,是老爹用來刺探情報,辦案子用的,讓藍武這位涼國公去做豈不是自降身份,大材小用了嗎?”
姚廣孝聞言臉上卻是有些不以為然道:“殿下,你莫要忘記了,錦衣衛的前身是親軍都尉府,這個衙門是天子親軍,除了護衛、偵緝、刑獄、監察之責,最重要的還是軍事情報的刺探。”
“隻不過這些年因為特殊原因,這個權利被陛下從錦衣衛的職權裏拿掉,隻當做鷹犬機構來用了。”
“我倒是覺得隻是把錦衣衛當做一個鷹犬特務機構有些大材小用了,不若便從這一次開始,恢複他軍事刺探的職責,讓藍武這位國公接手,對錦衣衛進行一次全麵的改組和整頓。”
“依照這位涼國公的性格,若是把錦衣衛放在他的手裏,我覺得他會讓錦衣衛有一個全新的改變,甚至給我們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也說不定!”
“正好,這個刺探金帳汗國的事情就是涼國公提出來的,咱們便讓他徹底把這件事負責起來,要人給人、要錢給錢,讓他借著這件事好好把錦衣衛操練一下,成為殿下以後對外征戰的一把利劍,這樣豈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