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朱元璋的心聲:咱也曾想過妥協
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 作者:我老火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陳錦隨著船隊走了之後,藍武便和老朱換乘了一輛馬車,直接悄無聲息的奔赴鳳陽。
他們一行人隻有二十多個,但其實暗中卻有超過兩千人的親衛以各種各樣的身份,時時刻刻保衛在老朱左右。
而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更多的探子在以老朱為中心,向著四麵八方擴散開來。
特別是此去鳳陽的必經之路上,探子更是多的嚇人。
可以這麽說,在老朱的方圓百裏之內,無論有什麽風吹草動,老朱都會是第一個知道的人。
這是老朱掌握的最為核心的力量之一。
之前替他掌握這一切的是陳錦,而現在卻是變成了藍武。
說實話藍武自己都沒想到,老朱竟然能對他這麽信任,真的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到了自己手裏。
而讓他更沒想到的是,老朱身邊這些親衛竟然專業到了這種程度。
特別是情報收集能力,讓藍武連連驚歎。
藍武覺得未來,這些人在自己手裏必定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如何,咱的這些親衛還行吧?”
路上朱元璋笑眯眯的看著藍武問道。
“何止是行啊!”
“簡直太厲害了。”藍武滿臉驚歎道。
“你能用得著就行!”
朱元璋歎了一口氣道:“這些人咱本來是想要留給老四的,但可惜,老四身邊有一個姚廣孝,此人同樣是一個厲害人物,他很早就給老四培養了一批人手。”
“咱得這些親衛之前在京城嚐試著和他們交過手,很厲害!”
“既然老四已經有了自己的情報機構,這些人手咱便不給他了,咱把這些人留給你了,也算是你這些年為咱做事的報酬之一。”
“也謝謝你當年能把宿慧中大明朝的未來曆史毫無保留的告訴咱。”
朱元璋說到這裏,不由就把朱允熥送給他的那個雕像拿了出來,不停的摩挲著。
“要不然,咱也不會發現咱其實還有一個這麽懂事的孫子在。”
藍武聞言臉色不由一肅,朝著老朱行禮道:“陛下言重了,這都是我該做的,我想就算不是我,無論是誰在知道了華夏往後幾百年的曆史之後,又重新迴到大明朝,都會和我一樣想盡辦法阻止未來蠻夷的再一次入主中原的。”
“陛下,不管您相不相信,我這樣做不止是為了您,也不止是為了我涼國公府,我是為了大明,為了華夏的未來!”
朱元璋定定的看著藍武,不由就嗬嗬笑了起來道:“咱信!”
“一個人嘴上可以說謊,但行動永遠是最真實的,咱能夠從你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中,看的出你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你是一個真正為咱的大明好的人。”
藍武從來都沒有和老朱這麽交心的談過話,但這一刻,不知為何,他就是覺得自己能夠從這位洪武大帝的眼神中看到真正的信任感。
這一刻,藍武覺得自己之前做了那麽多,都是值得的。
最起碼老朱沒有辜負自己的所作所為。
十多天後,當洪武三十年的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候,藍武和老朱一路風塵仆仆,終於趕到了鳳陽府。
不過朱元璋卻是並沒有帶著藍武去如今的中都,而是中途轉道,去了一個早已經破敗了的小山村。
“藍武,你知道這裏是什麽地方嗎?”
朱元璋站在這個小山村之前,轉頭看向藍武問道。
藍武心中雖然有所猜測,但卻還是搖了搖頭,等待著老朱自己說。
“這是咱得老家!”
“咱小時候,便是在這裏度過的!”
“那裏!”
朱元璋說著指了指遠處一個小山坡笑道:“那裏便是咱當年給地主家放牛經常去的地方。”
“還有那裏,本來有一條小河,夏天的時候,咱經常去河裏摸泥鰍,每次帶迴去,咱娘都會誇咱。”
“嗬嗬!”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追憶,滿臉笑容。
但漸漸地他臉上的表情變淡了一些,一甩袖子繼續道:“後來咱當了皇帝,為了把村子保留下來,便把村裏麵的人都送去了中都生活。”
“早些年的時候,咱每過一段時間都會過來看一看,想一想當年咱是怎麽餓肚子,咱的父母、大哥、小妹是怎麽活生生的在咱眼前餓死的。”
“隻有想到這些,咱才能堅定信念,和那些貪官汙吏,地主士紳們鬥到底。”
“因為咱不和他們鬥,他們就會去欺負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和咱當年一樣,被欺負的吃不上飯,然後被迫起來提著腦袋造反,就會推翻咱得大明。”
說到這裏朱元璋不由轉頭看向藍武:“藍武,你信不信,當年咱造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做皇帝,咱為的隻是義軍之中每天都有白麵饅頭吃。”
“在咱加入義軍之前,咱一輩子都沒有吃過白麵饅頭,咱想吃啊!”
藍武聞言不由就抿了抿嘴,他當然相信。
一個人連飯都吃不飽的人起來造反,本來就不可能是奔著當皇帝去的。
“可惜,咱這些年漸漸地就有些忘了挨餓的滋味了。”
“咱在教導標兒的時候,竟然也學會了妥協,和那些士紳地主們妥協,咱在自己心裏說,這都是為了大明,為了咱的子孫後代。”
“嗬嗬!”
朱元璋說到這裏臉上露出一絲自嘲的笑意。
“藍武,要不是你,咱在洪武二十五年,咱的標兒死了的時候,就真的要說服自己妥協了。”
“咱累了,實在是對付不了這天下前仆後繼的士紳,咱向他們投降了,咱選了允炆,讓他做皇帝。”
“去和士紳文臣們共天下!”
“嗬嗬,咱如何不知允炆不是當皇帝的料,咱如何不知老四的能力啊!”
“但咱隻是害怕,咱讓老四當了皇帝,會害了他,讓他落得和標兒一個下場。”
朱元璋說到這裏,眼中不由就閃過一絲苦澀。
他緩緩的坐在了一片土坡上,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
“咱隻是想要咱得兒孫,能夠歇一歇,不像是咱這樣這麽累,僅此而已。”
藍武看著麵前的佝僂著身子的老朱。
他相信這是這位洪武大帝的心聲。
但顯然老朱卻是忘記了一句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想要做好一個皇帝,有些擔子本來就是要擔在肩上的。
他們一行人隻有二十多個,但其實暗中卻有超過兩千人的親衛以各種各樣的身份,時時刻刻保衛在老朱左右。
而除了這些人之外,還有更多的探子在以老朱為中心,向著四麵八方擴散開來。
特別是此去鳳陽的必經之路上,探子更是多的嚇人。
可以這麽說,在老朱的方圓百裏之內,無論有什麽風吹草動,老朱都會是第一個知道的人。
這是老朱掌握的最為核心的力量之一。
之前替他掌握這一切的是陳錦,而現在卻是變成了藍武。
說實話藍武自己都沒想到,老朱竟然能對他這麽信任,真的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交到了自己手裏。
而讓他更沒想到的是,老朱身邊這些親衛竟然專業到了這種程度。
特別是情報收集能力,讓藍武連連驚歎。
藍武覺得未來,這些人在自己手裏必定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如何,咱的這些親衛還行吧?”
路上朱元璋笑眯眯的看著藍武問道。
“何止是行啊!”
“簡直太厲害了。”藍武滿臉驚歎道。
“你能用得著就行!”
朱元璋歎了一口氣道:“這些人咱本來是想要留給老四的,但可惜,老四身邊有一個姚廣孝,此人同樣是一個厲害人物,他很早就給老四培養了一批人手。”
“咱得這些親衛之前在京城嚐試著和他們交過手,很厲害!”
“既然老四已經有了自己的情報機構,這些人手咱便不給他了,咱把這些人留給你了,也算是你這些年為咱做事的報酬之一。”
“也謝謝你當年能把宿慧中大明朝的未來曆史毫無保留的告訴咱。”
朱元璋說到這裏,不由就把朱允熥送給他的那個雕像拿了出來,不停的摩挲著。
“要不然,咱也不會發現咱其實還有一個這麽懂事的孫子在。”
藍武聞言臉色不由一肅,朝著老朱行禮道:“陛下言重了,這都是我該做的,我想就算不是我,無論是誰在知道了華夏往後幾百年的曆史之後,又重新迴到大明朝,都會和我一樣想盡辦法阻止未來蠻夷的再一次入主中原的。”
“陛下,不管您相不相信,我這樣做不止是為了您,也不止是為了我涼國公府,我是為了大明,為了華夏的未來!”
朱元璋定定的看著藍武,不由就嗬嗬笑了起來道:“咱信!”
“一個人嘴上可以說謊,但行動永遠是最真實的,咱能夠從你一直以來的所作所為中,看的出你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你是一個真正為咱的大明好的人。”
藍武從來都沒有和老朱這麽交心的談過話,但這一刻,不知為何,他就是覺得自己能夠從這位洪武大帝的眼神中看到真正的信任感。
這一刻,藍武覺得自己之前做了那麽多,都是值得的。
最起碼老朱沒有辜負自己的所作所為。
十多天後,當洪武三十年的新年即將到來的時候,藍武和老朱一路風塵仆仆,終於趕到了鳳陽府。
不過朱元璋卻是並沒有帶著藍武去如今的中都,而是中途轉道,去了一個早已經破敗了的小山村。
“藍武,你知道這裏是什麽地方嗎?”
朱元璋站在這個小山村之前,轉頭看向藍武問道。
藍武心中雖然有所猜測,但卻還是搖了搖頭,等待著老朱自己說。
“這是咱得老家!”
“咱小時候,便是在這裏度過的!”
“那裏!”
朱元璋說著指了指遠處一個小山坡笑道:“那裏便是咱當年給地主家放牛經常去的地方。”
“還有那裏,本來有一條小河,夏天的時候,咱經常去河裏摸泥鰍,每次帶迴去,咱娘都會誇咱。”
“嗬嗬!”
朱元璋眼中閃過一絲追憶,滿臉笑容。
但漸漸地他臉上的表情變淡了一些,一甩袖子繼續道:“後來咱當了皇帝,為了把村子保留下來,便把村裏麵的人都送去了中都生活。”
“早些年的時候,咱每過一段時間都會過來看一看,想一想當年咱是怎麽餓肚子,咱的父母、大哥、小妹是怎麽活生生的在咱眼前餓死的。”
“隻有想到這些,咱才能堅定信念,和那些貪官汙吏,地主士紳們鬥到底。”
“因為咱不和他們鬥,他們就會去欺負老百姓,老百姓就會和咱當年一樣,被欺負的吃不上飯,然後被迫起來提著腦袋造反,就會推翻咱得大明。”
說到這裏朱元璋不由轉頭看向藍武:“藍武,你信不信,當年咱造反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過做皇帝,咱為的隻是義軍之中每天都有白麵饅頭吃。”
“在咱加入義軍之前,咱一輩子都沒有吃過白麵饅頭,咱想吃啊!”
藍武聞言不由就抿了抿嘴,他當然相信。
一個人連飯都吃不飽的人起來造反,本來就不可能是奔著當皇帝去的。
“可惜,咱這些年漸漸地就有些忘了挨餓的滋味了。”
“咱在教導標兒的時候,竟然也學會了妥協,和那些士紳地主們妥協,咱在自己心裏說,這都是為了大明,為了咱的子孫後代。”
“嗬嗬!”
朱元璋說到這裏臉上露出一絲自嘲的笑意。
“藍武,要不是你,咱在洪武二十五年,咱的標兒死了的時候,就真的要說服自己妥協了。”
“咱累了,實在是對付不了這天下前仆後繼的士紳,咱向他們投降了,咱選了允炆,讓他做皇帝。”
“去和士紳文臣們共天下!”
“嗬嗬,咱如何不知允炆不是當皇帝的料,咱如何不知老四的能力啊!”
“但咱隻是害怕,咱讓老四當了皇帝,會害了他,讓他落得和標兒一個下場。”
朱元璋說到這裏,眼中不由就閃過一絲苦澀。
他緩緩的坐在了一片土坡上,長長的吐出一口濁氣。
“咱隻是想要咱得兒孫,能夠歇一歇,不像是咱這樣這麽累,僅此而已。”
藍武看著麵前的佝僂著身子的老朱。
他相信這是這位洪武大帝的心聲。
但顯然老朱卻是忘記了一句話,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想要做好一個皇帝,有些擔子本來就是要擔在肩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