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朱允熥:這些土人都好和善啊!
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 作者:我老火了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場盛大的宴會在大明最大的寶船之上召開。
參與宴會的有大明涼國公藍武,有大明的兩個親王,還有加祿族的未來族長乙六。
雙方在宴會上互相表達了對友好鄰邦的善意,並且正式簽訂了朝貢貿易體係下的國家聯盟。
大明承諾會庇護加祿族的安全,若有外敵來侵,大明會派遣大軍協助其討敵。
而加祿族則需要每年前往大明京城進行朝貢,若是發生族長更替,需要提前前往大明請求冊封,領取皇帝陛下頒發的金印和聖旨。
同時雙方承諾彼此開放海貿,不得設置貿易壁壘,堅持平等、互惠、互相尊重的原則,為雙方未來長久的友誼做出共同的貢獻……。
其實乙六之前還提議加祿族改變體製,建立國家的。
但藍武思考之後最終還是搖頭拒絕了,畢竟若是加祿族立了國家體製,那以後大明分封到這裏的藩王再建國可就有些不好說了。
還是現在這樣好,大明冊封了親王之後,加祿族順理成章的就會成為大明藩國的子民……。
寶船的角落裏,一個隨行的書吏員此刻正在奮筆疾書,為大明和加祿族締結合約畫上完美的句號。
等宴會結束,加祿族這一邊的人全部離開之後,藍武走過去拿起這書吏的筆記仔細閱讀了一遍,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
“大明下西洋的政策到這裏,算是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了。”
“幾百年後,等到後人看到了這一本航海筆記,肯定要讚歎他藍武領導的這一次下西洋乃是一次和平之旅,給沿海諸多部族和國家帶去了文明與和平。”
藍武想到這裏不由就咧嘴笑了起來。
“國公,您笑什麽?”
“可是也覺得呂宋這些土人挺好相處的?”
朱允熥因為喝了幾杯酒的緣故,臉色有些泛紅,他走到藍武身邊,雙手撐著欄杆遙望遠處那些離開的土人,忍不住感慨道。
藍武聞言臉上頓時就露出一個不置可否的表情。
“殿下,你是不是覺得這些土人相處起來特別和善、謙虛啊?”藍武問道。
“是啊!”
“之前我還擔心,南洋這邊的土人不通我們的語言,以後管理起來會很頭疼呢,結果現在看來是我多慮了。”
“特別是那位加祿族的族長乙六,若不是提前知道了他是土人,我還真要把他當做漢民了。”
“嗬嗬!”
藍武聞言不由就笑了起來,他想了想覺得還是要給朱允熥解釋清楚。
要不然這小子真在心裏留下這種印象,以後在這裏就藩可是要吃大虧的。
“殿下,我看你估計是誤會了,這些土人和善可不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本性,而是因為我剛剛殺了乙六他爹,也就是加祿族的族長,他們不得不和善。”
“至於乙六精通漢話,這的確是他的優點,若不是如此,我也不會選他做加祿族的新族長了。”
朱允熥聞言,臉上的笑容瞬間就僵住了,滿是不可思議道:“國公您剛才說什麽?您剛剛殺了他爹?”
藍武一臉認真的點了點頭:“是啊!”
“不但殺了他爹,而且還和加祿族打了一仗,殺了他們有上千人吧!”
朱允熥越發吃驚道:“那他為何還能這麽平和的和我們在這裏喝酒、談判?”
“他不為他爹報仇嗎?”
藍武聞言不由就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殿下,你馬上就要就藩了,這個答案你還是自己去探尋吧。”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在海外可不比大明,這裏是蠻荒之地,可沒有人講什麽道德仁義,父慈子孝,因為在這裏講這些的人,一般都活不長。”
朱允熥一臉懵懂,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藍武卻也沒有再多說,而是問起了他另外一件事。
“殿下,如今這邊的土著部落和漢民關係都已經理順了,相對而言,這裏應該算是就藩最輕鬆的地方了。”
“怎麽樣?可想好了要不要在這裏就藩?”
朱允熥聞言不由壓下心頭的震撼,搖了搖頭道:“我和二哥說好了,這裏留給他,我願意聽從國公之前的建議,去滿刺加就藩。”
“哦……!”
藍武聞言眼中頓時就流露出一絲訝異來,他抬起頭看向遠處的朱允炆。
或許是察覺到了藍武的目光,這位原本曆史上的建文皇帝目光立馬就開始躲閃起來,好似是害怕和藍武對視。
說起來他這皇太孫的位置還是藍武給他搞下去的。
但這位皇孫非但沒有對他表現出敵意,好像還很怕他的樣子。
藍武不知道他是裝的還是內心真的害怕他,但這些都不重要了,畢竟他若是留在了這裏,那以後自己和他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再見麵了。
“好啊!”
“我隻能說你這是明智的選擇!”
“雖然這個選擇現在看起來有些傻,甚至還會有些艱苦,但十年、二十年後,你會感謝現在的選擇的。”
藍武滿是鼓勵的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
朱允熥得到了藍武的認可,心中立馬就開始振奮起來。
畢竟他從走出皇宮開始,就一直住在涼國公府,藍武對他來說更像是一位無所不能的大哥,能得到這位大哥的認可,他自然興奮。
大明現在所說的滿刺加其實就是馬六甲海峽附近,若是事情順利,朱允熥真能在那邊就藩,藍武準備和老朱商量讓朱允熥在未來的新加坡就藩。
同時還要利用藩王就藩的時機,在那裏建城,設置衛所進行屯田。
可以這麽說,隻要扼住了這個通道,那麽整個東南亞就早晚都是大明的盤中餐。
而且有朱允熥在那裏,未來若是真的在朝中有了什麽不測之事,那裏也不失為他的一條退路。
“行了,你去和你二哥說吧!”
“我看他也等著急了。”
藍武嗬嗬笑著再次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轉身向著船艙裏走去,他準備把朱允熥的想法和老朱說一下。
畢竟老朱以六十多歲的高齡還要坐船下南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要親自安置他這兩個寶貝孫子。
兩人選定就藩之地這麽重要的事情,最後拍板拿主意的隻能是老朱。
參與宴會的有大明涼國公藍武,有大明的兩個親王,還有加祿族的未來族長乙六。
雙方在宴會上互相表達了對友好鄰邦的善意,並且正式簽訂了朝貢貿易體係下的國家聯盟。
大明承諾會庇護加祿族的安全,若有外敵來侵,大明會派遣大軍協助其討敵。
而加祿族則需要每年前往大明京城進行朝貢,若是發生族長更替,需要提前前往大明請求冊封,領取皇帝陛下頒發的金印和聖旨。
同時雙方承諾彼此開放海貿,不得設置貿易壁壘,堅持平等、互惠、互相尊重的原則,為雙方未來長久的友誼做出共同的貢獻……。
其實乙六之前還提議加祿族改變體製,建立國家的。
但藍武思考之後最終還是搖頭拒絕了,畢竟若是加祿族立了國家體製,那以後大明分封到這裏的藩王再建國可就有些不好說了。
還是現在這樣好,大明冊封了親王之後,加祿族順理成章的就會成為大明藩國的子民……。
寶船的角落裏,一個隨行的書吏員此刻正在奮筆疾書,為大明和加祿族締結合約畫上完美的句號。
等宴會結束,加祿族這一邊的人全部離開之後,藍武走過去拿起這書吏的筆記仔細閱讀了一遍,頓時滿意的點了點頭。
“不錯!”
“大明下西洋的政策到這裏,算是有了一個非常好的開始了。”
“幾百年後,等到後人看到了這一本航海筆記,肯定要讚歎他藍武領導的這一次下西洋乃是一次和平之旅,給沿海諸多部族和國家帶去了文明與和平。”
藍武想到這裏不由就咧嘴笑了起來。
“國公,您笑什麽?”
“可是也覺得呂宋這些土人挺好相處的?”
朱允熥因為喝了幾杯酒的緣故,臉色有些泛紅,他走到藍武身邊,雙手撐著欄杆遙望遠處那些離開的土人,忍不住感慨道。
藍武聞言臉上頓時就露出一個不置可否的表情。
“殿下,你是不是覺得這些土人相處起來特別和善、謙虛啊?”藍武問道。
“是啊!”
“之前我還擔心,南洋這邊的土人不通我們的語言,以後管理起來會很頭疼呢,結果現在看來是我多慮了。”
“特別是那位加祿族的族長乙六,若不是提前知道了他是土人,我還真要把他當做漢民了。”
“嗬嗬!”
藍武聞言不由就笑了起來,他想了想覺得還是要給朱允熥解釋清楚。
要不然這小子真在心裏留下這種印象,以後在這裏就藩可是要吃大虧的。
“殿下,我看你估計是誤會了,這些土人和善可不是因為這是他們的本性,而是因為我剛剛殺了乙六他爹,也就是加祿族的族長,他們不得不和善。”
“至於乙六精通漢話,這的確是他的優點,若不是如此,我也不會選他做加祿族的新族長了。”
朱允熥聞言,臉上的笑容瞬間就僵住了,滿是不可思議道:“國公您剛才說什麽?您剛剛殺了他爹?”
藍武一臉認真的點了點頭:“是啊!”
“不但殺了他爹,而且還和加祿族打了一仗,殺了他們有上千人吧!”
朱允熥越發吃驚道:“那他為何還能這麽平和的和我們在這裏喝酒、談判?”
“他不為他爹報仇嗎?”
藍武聞言不由就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語重心長道:“殿下,你馬上就要就藩了,這個答案你還是自己去探尋吧。”
“但我要告訴你的是,在海外可不比大明,這裏是蠻荒之地,可沒有人講什麽道德仁義,父慈子孝,因為在這裏講這些的人,一般都活不長。”
朱允熥一臉懵懂,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藍武卻也沒有再多說,而是問起了他另外一件事。
“殿下,如今這邊的土著部落和漢民關係都已經理順了,相對而言,這裏應該算是就藩最輕鬆的地方了。”
“怎麽樣?可想好了要不要在這裏就藩?”
朱允熥聞言不由壓下心頭的震撼,搖了搖頭道:“我和二哥說好了,這裏留給他,我願意聽從國公之前的建議,去滿刺加就藩。”
“哦……!”
藍武聞言眼中頓時就流露出一絲訝異來,他抬起頭看向遠處的朱允炆。
或許是察覺到了藍武的目光,這位原本曆史上的建文皇帝目光立馬就開始躲閃起來,好似是害怕和藍武對視。
說起來他這皇太孫的位置還是藍武給他搞下去的。
但這位皇孫非但沒有對他表現出敵意,好像還很怕他的樣子。
藍武不知道他是裝的還是內心真的害怕他,但這些都不重要了,畢竟他若是留在了這裏,那以後自己和他或許一輩子都不會再見麵了。
“好啊!”
“我隻能說你這是明智的選擇!”
“雖然這個選擇現在看起來有些傻,甚至還會有些艱苦,但十年、二十年後,你會感謝現在的選擇的。”
藍武滿是鼓勵的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
朱允熥得到了藍武的認可,心中立馬就開始振奮起來。
畢竟他從走出皇宮開始,就一直住在涼國公府,藍武對他來說更像是一位無所不能的大哥,能得到這位大哥的認可,他自然興奮。
大明現在所說的滿刺加其實就是馬六甲海峽附近,若是事情順利,朱允熥真能在那邊就藩,藍武準備和老朱商量讓朱允熥在未來的新加坡就藩。
同時還要利用藩王就藩的時機,在那裏建城,設置衛所進行屯田。
可以這麽說,隻要扼住了這個通道,那麽整個東南亞就早晚都是大明的盤中餐。
而且有朱允熥在那裏,未來若是真的在朝中有了什麽不測之事,那裏也不失為他的一條退路。
“行了,你去和你二哥說吧!”
“我看他也等著急了。”
藍武嗬嗬笑著再次拍了拍朱允熥的肩膀,轉身向著船艙裏走去,他準備把朱允熥的想法和老朱說一下。
畢竟老朱以六十多歲的高齡還要坐船下南洋,其中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要親自安置他這兩個寶貝孫子。
兩人選定就藩之地這麽重要的事情,最後拍板拿主意的隻能是老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