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嗬嗬,劉大學士說這些話是什麽意思?”


    “咱隻是就事論事而已,你何必把問題上升到儒家君臣父子的倫理綱常的層麵上來?”


    “莫非是想要拿儒家那一套來壓咱?”


    朱元璋看向劉三吾,又是一個素質三連問。


    劉三吾其實心中的確是這個想法。


    大明立國的核心雖然是軍功貴族和超過五百萬的軍戶,但無論是武勳還是那些軍戶,基本上都是泥腿子農夫出身,他們打下這個國家靠的是搶劫,依靠他們是治理不好國家的。


    當年朱元璋顯然也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才會在開國之初,就重用了劉基、宋濂等江南文人,或者說前元舊臣,選擇了以儒家來治國。


    宋濂和劉基等人也投桃報李,直接上奏朱元璋,把儒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這一套朱熹當年的理論用在了國家的底層建設上。


    包括科舉製都是建立在這一套規矩上的選人製度。


    這一套東西,就是要用禮法約束百姓,約束所有人。


    皇帝既是君又是父,百姓既是民又是子,在這一套規矩中父親對兒子擁有無上的權威,自然皇帝對臣民也同樣擁有無上的權威。


    儒家正是靠著這一套東西,以及底層的大量士紳來幫助朱元璋維護著大明最基礎統治的。


    劉三吾此刻提出儒家的倫理綱常、提出皇帝和太子父慈子孝的話題,就是在問朱元璋,陛下您難道真打算和儒家翻臉嗎?


    難道您真的要徹底推翻儒家和皇帝共治天下的默契,強行把儒家趕出朝堂嗎?


    難道您真不怕沒有了儒家的約束,天下徹底大亂嗎?


    這些話劉三吾雖然沒有說出口,但表現的卻是明明白白,他也相信這位陛下是一定能明白他的意思的。


    所以此刻,他沒有絲毫要狡辯的意思,直接匍匐在了地上,恭恭敬敬的道:“陛下,臣不敢以儒家那一套來壓迫陛下,臣隻是希望陛下能給我等儒臣留一條活路。”


    朱元璋背著手看著跪在地上的這一片片文臣,沉默了好一會兒才終於開口道:“咱給過你們機會的!”


    “是你們自己沒有把握住。”


    底下的文臣聞言臉上都忍不住疑惑了起來。


    他們不知道朱元璋說的這個機會是什麽意思。


    隻有藍武聽懂了。


    因為在原本的曆史上,朱元璋最終的確選擇了文臣。


    而且是付出了巨大心力,以徹底放棄勳貴,以藍玉案殺掉了幾萬勳貴為代價,在臨死之前幫助文臣掌控住朝堂局麵的梭哈式選擇。


    但即便是如此,那些文臣最終依然把這大好的局麵給丟掉了。


    他們上位之後太急,太想要掌控住大明這個國家。


    黃子澄、齊秦等人一上來就開始慫恿建文帝削藩,想要收迴九邊塞王手裏的軍權,徹底讓大明變成文臣的大明,想要把大明變成另外一個宋朝,實現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美夢。


    實則就是想要把皇帝當成泥塑木偶,所有事情盡皆自己掌控。


    結果就是有這個雄心,卻沒有這個能力,直接讓朱棣成為曆史上第一位在邊疆造反成功的親王,從北京打到打南京,掀翻了那些文臣,然後再次被壓製二十年。


    之後朱高熾因為要和朱高煦進行奪嫡之爭,又一次選擇了和文臣合作,最終又一次讓文臣壓製武勳,成為了大明的主導者。


    但他們最終又拉了一坨大的。


    從洪熙朝開始,所謂的三楊上位之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削弱九邊軍鎮,收縮大明朝外釋放的諸多觸角,放棄安南,放棄海外一切港口,停止下西洋,北方鑄造長城,放棄洪武、永樂兩朝一直延續的,定時出兵掃蕩草原的壓製策略。


    這樣做的後果就是大明軍力越發羸弱,四方蠻夷開始不斷侵擾邊塞,而文官卻因為不願讓武勳抬頭,不敢輕啟戰事,不斷退讓,不斷收縮兵力,不斷放棄邊疆領土。


    最終終於釀成了土木堡之變這個惡果。


    雖說明堡宗朱祁鎮和王振這個大太監也在其中出了大力氣,但土木堡距離當時的國都北京隻有一百多裏的距離,而且是在諸多軍鎮的保護之間。


    大明的皇帝能夠在這個地方被也先擊敗,甚至俘虜,這已經說明了很大的問題。


    至少,即便到了後世也沒有人能說清楚,也先到底是如何越過長城,帶著幾萬人打到土木堡這個地方來的。


    隻能說從建文朝到正統朝,兩次文臣掌權,兩次導致的結果都極差。


    這些事情,藍武全部都和老朱說過,老朱當時聽的差點腦溢血,當著藍武的麵痛罵不孝子孫,和那些狗屁不如的文臣。


    現在自然是不可能再給他們一丁點掌握大明實權的機會了。


    “多餘的話咱不想多說了。”


    “論起大道理,咱說不過你們這些文臣,但咱隻知道,咱的兒子死了,而且現在劉良佐告訴咱,他死的有蹊蹺,懷疑是被人謀害,所以咱是無論如何都要一查到底的。”


    “劉三吾,咱交給你的事情是今年開春的科舉,你隻管把這件事做好就是,別的事情你就不用操心了。”


    “你也放心,有咱在,大明亂不了。”


    朱元璋麵色平靜的說完這句話,轉身又迴到皇帝寶座上坐下。


    他轉頭看向蔣瓛,神情再次變得陰沉道:“這件事咱就交給錦衣衛來查,蔣瓛你給咱賣一次力氣,先調查一年內所有和太子府有過文書往來的官員,給咱查咱的標兒去世前後,有誰和太子妃有過聯係。”


    “還有,太子府暫時封鎖,在沒有查明真相之前,太子妃呂氏,皇孫朱允炆等人,一律禁足,不得和任何外人接觸。”


    “明白嗎?”


    “是,陛下!”


    蔣瓛滿臉激動的抱拳,聲音鏗鏘有力的應下了此案。


    雖說不知等這件案子查完,自己還有沒有命活,但從今天開始,他蔣瓛將會是整個大明朝除了陛下之外最有權勢之人。


    無論是世襲國公,還是世家大儒,他隻要想殺,就能殺。


    “不管怎麽說,老子這也算是能在曆史上留名了啊!”


    蔣瓛目光掃視四周的文武百官,嘴角不由自主的開始上翹到一個略顯變態的高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老火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老火了並收藏大明:曆經六朝,終成大將軍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