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遵紀守法霽某人:不擺野攤
天庭打工三百年,又被返聘了 作者:清澈的小皮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路上行人和車輛漸漸多了起來,為防止蘇吉利嚇到人,霽祥隻能繼續自己慢悠悠地開車。
接下來行程非常正常,路過一輛停在路邊的小轎車,那車門“哐”得一下就開了,差點把小四輪給磕到。
先前那個買過竹筒飯的大叔小跑上前,扒著車杆子,眼神火熱地看著霽祥,急得大喘氣:
“老、老板,終於……等到你了,快快給我各都來一份,算了各來兩份,你這酸奶也每個來一碗,全打包!”
霽祥本想以趕路為由婉拒,畢竟這還在路邊,這樣不太美觀。
結果下一秒,全家都搖下車窗,炯炯有神地盯著他,最重要的是那金頭毫不吝嗇地迎麵朝他砸來。
閃得他下意識閉上眼睛,比劃了一個ok的手勢,停在邊上的空地。
這個地方有一個岔道,進去估計是個小村子,很多地方都會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裏去。
這裏也不例外,平時冷清的村口車來車往,停著不少車。
一看到這麽個地方還有擺攤,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
“誒,要不要去看看?”
“算了吧,媽做了一桌子菜呢,留著肚子迴去吃。”
“聞到臘肉的味道了,我去看一眼價格再迴來。”
“喂等等,你咋排上隊了??”
國人刻在基因裏的屬性,看到排隊就想上去湊熱鬧。
最開始還是大叔一家人怕他提不了這麽多東西自發下來幫忙,站著站著就有第四個人出現來排隊。
有了第四個帶頭的,人就漸漸地多了起來。
第四位本以為很快就輪到自己了,結果玩了好一會手機都沒拿到,抬頭仔細觀察才發現自己前麵排的貌似是一家人。
眼看著最前麵的大叔手上的包裝越來越多,他忍不住問:“叔,您這都是買給自己吃的啊?”
聽到有人打聽,大叔可就起勁了,迴頭還被不知什麽時候組建起來的長隊嚇了一大跳。
“你是不知道啊,我剛剛在上個山頭的時候碰到老板,原本隻是自家小孩餓了想吃,我看便宜就都買了一份。”
大叔興致勃勃地講述:
“咱們怕涼了,就停在空地上先吃完再走,你猜怎麽著,好吃得想咬掉舌頭!太好吃了!”
“我媳婦之前還說我八輩子沒吃過飯一樣,最後還不是和我一個樣哈哈哈!”
大叔媳婦在後麵聽到這話,狠狠給了他一肘子。
“那叫一個意猶未盡噢,車也不想開了,就慢慢蹲老板,不再吃一次總感覺嘴巴都沒味。”
大叔安利完,一臉滿足地提了滿手迴到車上。
有那麽誇張嗎……
要不是那叔帶了一家三口,後備箱還買了些菜啊牛奶之類的禮盒,他都以為是老板雇來的托兒。
終於輪到他,接過竹筒子,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嘟囔了一嘴:“老板還挺大方,十幾塊錢的飯又是竹筒又是鋼勺。”
他也顧不上找個地方坐下,就站在路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根本不舍得多說一句話。
而後麵買到的沒地方坐,或蹲或站著直接開吃。
那種存在感極強的飯香讓排隊的人內心瘙癢,觀望的也逐漸蠢蠢欲動。
霽祥鍋鏟掄到飛起,看似隻有十幾個人的隊伍愣是給他炒出了三十餘份。
有些人吃完了自覺又跑到隊伍後麵排著,一直誇誇誇,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
前麵的見此哪裏忍得住,本來味道就很香了,為了防止像後麵幾位兄弟一樣,直接買了雙份甚至三份。
一直到天黑得徹底,霽祥才終於解放雙手重新坐在駕駛座上。
為防止出現剛才被攔在路上的情況,霽祥決定趁著夜深大路暢通,直接通宵趕路。
前往烏岩嶺的途中會經過景寧,這個少數民族在閩、浙、贛、粵、黔、皖等六省一百多個市、縣的部分山區都有分布。
但人數很少。
這次去主要是霽祥想見識一下景寧佘族的春節和曬冬活動。
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這段時間,是佘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
在這期間,佘民會家家貼紅,人人著新衣,備辦三牲厚禮祭祖。
從農曆十月開始,就準備糯米釀製 “過年酒”,用糯米、灰堿水做糍粑,糍粑類似於浙江省省飯年糕。
除夕之夜,他們一般通宵不眠,前半夜走家串戶,後半夜就要點燃香燭、鳴放鞭炮迎接新年。
正月初一淩晨雞鳴時,年輕人打開大門放鞭炮,主婦們趕去井邊 “汲新水” 煮線麵做早點,孩子們會去竹林 “搖毛竹”。
四輪車緩緩駛入景寧,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之間雲霧繚繞,水底的石頭和遊動的小魚清晰可見,閃爍著粼粼波光。
繼續前行,來到了縣城的中心區域,街道兩旁的建築飛簷鬥拱,牆壁上繪著精美的鳳凰展翅、彩帶飛舞的圖案,充滿了濃鬱的民族風情,
混合著遠處傳來的佘家炊煙的味道,讓人不知不覺放鬆了身心。
這裏也是有集市的,過年前後人並不多,但因為現在流行旅遊式過年,也不算太荒涼。
不過霽祥比較喜歡清淨的地方,經過一路打聽,最後選定了雲中大漈景區。
廊橋下溪水潺潺流淌,沿著蜿蜒的石板路,找到合適的擺攤位置後,霽祥突然想起了一個嚴肅的問題。
他沒有辦理相關的證件,是不是算擺野攤?
霽祥拿出下凡後出現在自己身邊的包裹看了看,一個身份證,一個戶口本,還有一個健康證,一個不知道什麽牌子的手機,沒了。
堂堂灶王爺,要是因為擺野攤被罰款,也太丟臉了……
這個地方肯定有土地,土地知道了就等於城隍知道了,城隍知道了地府也不遠,地府知道天庭肯定也落不下。
……
腦海中已經想象到順風耳向天庭眾神仙宣揚霽府君下凡擺攤被罰款五百的那副嘴臉了。
霽祥沉默,決定休息一天把這些七七八八的程序走完再說。
龍二辦事比較靠譜,就全權交給龍二去辦,至於霽祥,他打算先去逛逛,若是有機會見一見佘鄉十大名菜,也不枉走上一遭。
當冬日的暖陽毫不吝嗇地傾灑而下,屋舍前,竹竿被有序地架起,辣椒、玉米棒子串成串,,一旁的簸箕裏,晾曬著烏黑的梅幹菜。
佘族的阿婆們坐在自家門口,戴著老花鏡,手中熟練地擺弄著針線繡鞋墊。
年輕的媳婦們則三兩成群,一邊翻曬著手中的食材,一邊嘮著家常。
村裏多出一個生麵孔,自然引起了她們的注意,霽祥其實希望有時候自己的聽力不要這麽好。
接下來行程非常正常,路過一輛停在路邊的小轎車,那車門“哐”得一下就開了,差點把小四輪給磕到。
先前那個買過竹筒飯的大叔小跑上前,扒著車杆子,眼神火熱地看著霽祥,急得大喘氣:
“老、老板,終於……等到你了,快快給我各都來一份,算了各來兩份,你這酸奶也每個來一碗,全打包!”
霽祥本想以趕路為由婉拒,畢竟這還在路邊,這樣不太美觀。
結果下一秒,全家都搖下車窗,炯炯有神地盯著他,最重要的是那金頭毫不吝嗇地迎麵朝他砸來。
閃得他下意識閉上眼睛,比劃了一個ok的手勢,停在邊上的空地。
這個地方有一個岔道,進去估計是個小村子,很多地方都會在寒暑假把孩子接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那裏去。
這裏也不例外,平時冷清的村口車來車往,停著不少車。
一看到這麽個地方還有擺攤,紛紛投來好奇的目光。
“誒,要不要去看看?”
“算了吧,媽做了一桌子菜呢,留著肚子迴去吃。”
“聞到臘肉的味道了,我去看一眼價格再迴來。”
“喂等等,你咋排上隊了??”
國人刻在基因裏的屬性,看到排隊就想上去湊熱鬧。
最開始還是大叔一家人怕他提不了這麽多東西自發下來幫忙,站著站著就有第四個人出現來排隊。
有了第四個帶頭的,人就漸漸地多了起來。
第四位本以為很快就輪到自己了,結果玩了好一會手機都沒拿到,抬頭仔細觀察才發現自己前麵排的貌似是一家人。
眼看著最前麵的大叔手上的包裝越來越多,他忍不住問:“叔,您這都是買給自己吃的啊?”
聽到有人打聽,大叔可就起勁了,迴頭還被不知什麽時候組建起來的長隊嚇了一大跳。
“你是不知道啊,我剛剛在上個山頭的時候碰到老板,原本隻是自家小孩餓了想吃,我看便宜就都買了一份。”
大叔興致勃勃地講述:
“咱們怕涼了,就停在空地上先吃完再走,你猜怎麽著,好吃得想咬掉舌頭!太好吃了!”
“我媳婦之前還說我八輩子沒吃過飯一樣,最後還不是和我一個樣哈哈哈!”
大叔媳婦在後麵聽到這話,狠狠給了他一肘子。
“那叫一個意猶未盡噢,車也不想開了,就慢慢蹲老板,不再吃一次總感覺嘴巴都沒味。”
大叔安利完,一臉滿足地提了滿手迴到車上。
有那麽誇張嗎……
要不是那叔帶了一家三口,後備箱還買了些菜啊牛奶之類的禮盒,他都以為是老板雇來的托兒。
終於輪到他,接過竹筒子,迫不及待地拿起勺子,嘟囔了一嘴:“老板還挺大方,十幾塊錢的飯又是竹筒又是鋼勺。”
他也顧不上找個地方坐下,就站在路邊,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根本不舍得多說一句話。
而後麵買到的沒地方坐,或蹲或站著直接開吃。
那種存在感極強的飯香讓排隊的人內心瘙癢,觀望的也逐漸蠢蠢欲動。
霽祥鍋鏟掄到飛起,看似隻有十幾個人的隊伍愣是給他炒出了三十餘份。
有些人吃完了自覺又跑到隊伍後麵排著,一直誇誇誇,一副意猶未盡的模樣。
前麵的見此哪裏忍得住,本來味道就很香了,為了防止像後麵幾位兄弟一樣,直接買了雙份甚至三份。
一直到天黑得徹底,霽祥才終於解放雙手重新坐在駕駛座上。
為防止出現剛才被攔在路上的情況,霽祥決定趁著夜深大路暢通,直接通宵趕路。
前往烏岩嶺的途中會經過景寧,這個少數民族在閩、浙、贛、粵、黔、皖等六省一百多個市、縣的部分山區都有分布。
但人數很少。
這次去主要是霽祥想見識一下景寧佘族的春節和曬冬活動。
農曆正月初一到十五這段時間,是佘族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之一。
在這期間,佘民會家家貼紅,人人著新衣,備辦三牲厚禮祭祖。
從農曆十月開始,就準備糯米釀製 “過年酒”,用糯米、灰堿水做糍粑,糍粑類似於浙江省省飯年糕。
除夕之夜,他們一般通宵不眠,前半夜走家串戶,後半夜就要點燃香燭、鳴放鞭炮迎接新年。
正月初一淩晨雞鳴時,年輕人打開大門放鞭炮,主婦們趕去井邊 “汲新水” 煮線麵做早點,孩子們會去竹林 “搖毛竹”。
四輪車緩緩駛入景寧,遠處連綿起伏的青山之間雲霧繚繞,水底的石頭和遊動的小魚清晰可見,閃爍著粼粼波光。
繼續前行,來到了縣城的中心區域,街道兩旁的建築飛簷鬥拱,牆壁上繪著精美的鳳凰展翅、彩帶飛舞的圖案,充滿了濃鬱的民族風情,
混合著遠處傳來的佘家炊煙的味道,讓人不知不覺放鬆了身心。
這裏也是有集市的,過年前後人並不多,但因為現在流行旅遊式過年,也不算太荒涼。
不過霽祥比較喜歡清淨的地方,經過一路打聽,最後選定了雲中大漈景區。
廊橋下溪水潺潺流淌,沿著蜿蜒的石板路,找到合適的擺攤位置後,霽祥突然想起了一個嚴肅的問題。
他沒有辦理相關的證件,是不是算擺野攤?
霽祥拿出下凡後出現在自己身邊的包裹看了看,一個身份證,一個戶口本,還有一個健康證,一個不知道什麽牌子的手機,沒了。
堂堂灶王爺,要是因為擺野攤被罰款,也太丟臉了……
這個地方肯定有土地,土地知道了就等於城隍知道了,城隍知道了地府也不遠,地府知道天庭肯定也落不下。
……
腦海中已經想象到順風耳向天庭眾神仙宣揚霽府君下凡擺攤被罰款五百的那副嘴臉了。
霽祥沉默,決定休息一天把這些七七八八的程序走完再說。
龍二辦事比較靠譜,就全權交給龍二去辦,至於霽祥,他打算先去逛逛,若是有機會見一見佘鄉十大名菜,也不枉走上一遭。
當冬日的暖陽毫不吝嗇地傾灑而下,屋舍前,竹竿被有序地架起,辣椒、玉米棒子串成串,,一旁的簸箕裏,晾曬著烏黑的梅幹菜。
佘族的阿婆們坐在自家門口,戴著老花鏡,手中熟練地擺弄著針線繡鞋墊。
年輕的媳婦們則三兩成群,一邊翻曬著手中的食材,一邊嘮著家常。
村裏多出一個生麵孔,自然引起了她們的注意,霽祥其實希望有時候自己的聽力不要這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