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繁華的齊王宮
趙匡胤重生韓信,劉邦急瘋了! 作者:虎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想到這,酈食其雖然不想背叛漢王,但,是漢王背叛他在先。
是漢王將他視為可有可無的棋子在先!
而眼前之人,為了救自己,險些延誤戰機,又要擔著掉腦袋的風險保著自己。
“臣酈食其,誓死追隨…齊王!”
趙匡胤愣了一下,接著擺擺手道:“我不是齊王,現在還不是。
現在,你隻有兩個選擇,要麽,我一劍殺了你,然後嫁禍給齊王,要麽,你按我說的做。”
趙匡胤又補充道。
酈食其此刻已經完全明白了漢王的用意,他也知道,漢王根本就沒把他當一迴事。
而眼前之人,可是在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救自己啊!
不管他有何種目的,不管自己今後是否依舊會是一枚棋子,但至少現在而言,他能好好活著,多虧了眼前之人。
想到這,酈食其立馬拱手拜道:“臣酈食其,願為齊王馬首是瞻!”
趙匡胤點點頭,接著起身道:“走吧,我們先滅了齊國。”
此刻酈食其也不想什麽仁義道德了,比起能活命,仁義道德算個屁?
況且命令是漢王下的,是漢王逼著韓信滅了齊國!
等到韓信取得大勝,那史書怎麽記載,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很快,大軍便已經兵臨城下。
一百裏的路,韓信大軍急行軍隻需要一日便可抵達。
抵達臨淄時已經是夜晚,大軍在距離臨淄城五裏外就地紮營,並形成合圍之勢。
齊王宮內,齊王廣焦急的來迴踱步,一旁的田丞相也是臉色難看。
他開口道:“大王,不幸的是,我們被那酈食其給騙了!我們不僅沒能讓韓信退兵,還放走了酈食其那個老狐狸!”
“不過幸運的是,韓信大軍似乎並沒有攻城的打算,他們的大軍對我們展開了合圍之勢,應該是想圍城,如此一來的話,我們應該有時間等到援軍抵達。”
就在田丞相剛剛外出,登上城牆觀察敵情時,齊王廣又收到了一封密報。
前去屯田的士兵們,根本來不及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力量,便被韓信的大軍剿滅。
現在,援軍來不了了。
就算援軍能來,怕是也沒幾個人。
畢竟齊國大部分區域都已經被漢軍占領。
齊王廣氣餒的癱坐在台階上,麵如死灰道:“完了,全完了。
我們什麽都沒有了。”
田丞相還不知道的是,韓信的打法與項羽的打法完全不同。
項羽的打法,完全就是打而不治,導致楚軍攻伐一座城池,轉頭這座城池就會重新組織起反抗力量。
而韓信每攻下一座城池,都會留守駐軍,在當地選拔官員,製定賦稅等等……
等於是韓信每打下一塊地,就會將其徹底消化掉!
這也是為什麽,至今為止,齊國都沒能再出現大批反抗力量。
“聽說,那韓信搞出來個什麽……州縣製,將齊國分成了幾個州,幾十個縣,每個州有刺史和州牧……
甚至他還,搞出來個什麽科舉製度,要讓天下的讀書人各憑本事,來考取功名,入朝為官?”
齊王廣自嘲的笑了笑,接著搖了搖頭道:“這科舉製度,確實是一妙計啊!解決了韓信無人可用的窘境。
起初,齊國的士族賢能們,都不願意為韓信效力,他們不想當漢家的官,但現在,韓信不需要他們了,我們唯一的依仗,現在也沒了。”
戰國時期的王公貴族們最大的支持者,便是士族集團,士族集團不僅壟斷了知識,同樣也壟斷了上升渠道。
而現在,穿越成了韓信的趙匡胤,則直接采用了從隋朝開始實行的科舉製度。
彼時天下的讀書人並不少,但問題是,擁有士族作為靠山的讀書人,卻少之又少。
讀書人隻能背靠士族,聽從士族們的命令。
而現在,讀書人靠自己也能入朝為官,對於齊國的底層百姓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辦法。
韓信此舉,無疑是獲得了齊國大部分底層人民的支持。
當然,趙匡胤也清楚,在缺少世家大族的支持下,齊國遲早會亂套。
但目前而言,這是一個維持地區穩定的辦法。
畢竟那些世家大族們總有辦法,即便自己開了科舉,世家大族們也能找到出路,最終,科舉製度也會名存實亡。
畢竟這個時代的書籍可比後世珍貴的多得多。
底層讀書人想要考取功名,那就需要讀更多的書,可他們買不起書,最終還會給世家大族們當狗。
但這個問題,就不是趙匡胤現在該考慮的了。
畢竟他此時的目的,僅僅是穩住齊國百姓。
以底層百姓的眼光來看,科舉製度無疑是好的,這就夠了。
至於以後如何解決世家大族找到科舉漏洞,繼續培養自己的人到朝廷做官這件事,等天下一統後,自己再慢慢解決。
次日一大早,齊王廣還在睡夢當中,便被一陣號角聲驚醒!
他嚇得從床上滾了下來,披上長袍,光著腳便往外走。
一邊走,還一邊朝著外麵大喊:“田橫!田橫!外麵什麽情況?”
話音剛落,隻見齊王廣的大門打開,田橫捂著胸口,滿身是血的衝了進來,瞪著眼珠子道:“齊王,齊王!他們,他們……殺進來了!快跑!快跑啊!”
……
兩個時辰後,趙匡胤帶著幾名親兵,緩緩走進齊王宮的大殿中。
來到大殿裏,趙匡胤先是坐在象征王權的王座之上,左顧右盼一番,又接著起身,離開大殿。
他來迴閑逛,從正殿到偏殿,從前殿到後宮。
最終,他來到寢宮,安靜的躺在了齊王曾經的臥榻之上。
許久沒有體驗到這種感覺了。
雖然這裏隻是王宮,並非皇宮,但在此時,這座齊王宮,也是相當不錯了。
單論麵積,甚至要比開封的大內還要大。
沒辦法,開封的皇宮,是節度使府邸改的,迴想起自己登基後,也覺得那座皇宮有些過於寒酸,也曾多次想要擴建。
可周圍盡是民宅,想要拆除民宅擴建皇宮,所花費的銀兩,可不在少數啊。
是漢王將他視為可有可無的棋子在先!
而眼前之人,為了救自己,險些延誤戰機,又要擔著掉腦袋的風險保著自己。
“臣酈食其,誓死追隨…齊王!”
趙匡胤愣了一下,接著擺擺手道:“我不是齊王,現在還不是。
現在,你隻有兩個選擇,要麽,我一劍殺了你,然後嫁禍給齊王,要麽,你按我說的做。”
趙匡胤又補充道。
酈食其此刻已經完全明白了漢王的用意,他也知道,漢王根本就沒把他當一迴事。
而眼前之人,可是在冒著掉腦袋的風險救自己啊!
不管他有何種目的,不管自己今後是否依舊會是一枚棋子,但至少現在而言,他能好好活著,多虧了眼前之人。
想到這,酈食其立馬拱手拜道:“臣酈食其,願為齊王馬首是瞻!”
趙匡胤點點頭,接著起身道:“走吧,我們先滅了齊國。”
此刻酈食其也不想什麽仁義道德了,比起能活命,仁義道德算個屁?
況且命令是漢王下的,是漢王逼著韓信滅了齊國!
等到韓信取得大勝,那史書怎麽記載,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很快,大軍便已經兵臨城下。
一百裏的路,韓信大軍急行軍隻需要一日便可抵達。
抵達臨淄時已經是夜晚,大軍在距離臨淄城五裏外就地紮營,並形成合圍之勢。
齊王宮內,齊王廣焦急的來迴踱步,一旁的田丞相也是臉色難看。
他開口道:“大王,不幸的是,我們被那酈食其給騙了!我們不僅沒能讓韓信退兵,還放走了酈食其那個老狐狸!”
“不過幸運的是,韓信大軍似乎並沒有攻城的打算,他們的大軍對我們展開了合圍之勢,應該是想圍城,如此一來的話,我們應該有時間等到援軍抵達。”
就在田丞相剛剛外出,登上城牆觀察敵情時,齊王廣又收到了一封密報。
前去屯田的士兵們,根本來不及組織起有效的反擊力量,便被韓信的大軍剿滅。
現在,援軍來不了了。
就算援軍能來,怕是也沒幾個人。
畢竟齊國大部分區域都已經被漢軍占領。
齊王廣氣餒的癱坐在台階上,麵如死灰道:“完了,全完了。
我們什麽都沒有了。”
田丞相還不知道的是,韓信的打法與項羽的打法完全不同。
項羽的打法,完全就是打而不治,導致楚軍攻伐一座城池,轉頭這座城池就會重新組織起反抗力量。
而韓信每攻下一座城池,都會留守駐軍,在當地選拔官員,製定賦稅等等……
等於是韓信每打下一塊地,就會將其徹底消化掉!
這也是為什麽,至今為止,齊國都沒能再出現大批反抗力量。
“聽說,那韓信搞出來個什麽……州縣製,將齊國分成了幾個州,幾十個縣,每個州有刺史和州牧……
甚至他還,搞出來個什麽科舉製度,要讓天下的讀書人各憑本事,來考取功名,入朝為官?”
齊王廣自嘲的笑了笑,接著搖了搖頭道:“這科舉製度,確實是一妙計啊!解決了韓信無人可用的窘境。
起初,齊國的士族賢能們,都不願意為韓信效力,他們不想當漢家的官,但現在,韓信不需要他們了,我們唯一的依仗,現在也沒了。”
戰國時期的王公貴族們最大的支持者,便是士族集團,士族集團不僅壟斷了知識,同樣也壟斷了上升渠道。
而現在,穿越成了韓信的趙匡胤,則直接采用了從隋朝開始實行的科舉製度。
彼時天下的讀書人並不少,但問題是,擁有士族作為靠山的讀書人,卻少之又少。
讀書人隻能背靠士族,聽從士族們的命令。
而現在,讀書人靠自己也能入朝為官,對於齊國的底層百姓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辦法。
韓信此舉,無疑是獲得了齊國大部分底層人民的支持。
當然,趙匡胤也清楚,在缺少世家大族的支持下,齊國遲早會亂套。
但目前而言,這是一個維持地區穩定的辦法。
畢竟那些世家大族們總有辦法,即便自己開了科舉,世家大族們也能找到出路,最終,科舉製度也會名存實亡。
畢竟這個時代的書籍可比後世珍貴的多得多。
底層讀書人想要考取功名,那就需要讀更多的書,可他們買不起書,最終還會給世家大族們當狗。
但這個問題,就不是趙匡胤現在該考慮的了。
畢竟他此時的目的,僅僅是穩住齊國百姓。
以底層百姓的眼光來看,科舉製度無疑是好的,這就夠了。
至於以後如何解決世家大族找到科舉漏洞,繼續培養自己的人到朝廷做官這件事,等天下一統後,自己再慢慢解決。
次日一大早,齊王廣還在睡夢當中,便被一陣號角聲驚醒!
他嚇得從床上滾了下來,披上長袍,光著腳便往外走。
一邊走,還一邊朝著外麵大喊:“田橫!田橫!外麵什麽情況?”
話音剛落,隻見齊王廣的大門打開,田橫捂著胸口,滿身是血的衝了進來,瞪著眼珠子道:“齊王,齊王!他們,他們……殺進來了!快跑!快跑啊!”
……
兩個時辰後,趙匡胤帶著幾名親兵,緩緩走進齊王宮的大殿中。
來到大殿裏,趙匡胤先是坐在象征王權的王座之上,左顧右盼一番,又接著起身,離開大殿。
他來迴閑逛,從正殿到偏殿,從前殿到後宮。
最終,他來到寢宮,安靜的躺在了齊王曾經的臥榻之上。
許久沒有體驗到這種感覺了。
雖然這裏隻是王宮,並非皇宮,但在此時,這座齊王宮,也是相當不錯了。
單論麵積,甚至要比開封的大內還要大。
沒辦法,開封的皇宮,是節度使府邸改的,迴想起自己登基後,也覺得那座皇宮有些過於寒酸,也曾多次想要擴建。
可周圍盡是民宅,想要拆除民宅擴建皇宮,所花費的銀兩,可不在少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