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韓信怎麽什麽都知道?蒯通懵了
趙匡胤重生韓信,劉邦急瘋了! 作者:虎陌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一旁的張良開口道:“算下時間,此時,大將軍應該已經在攻打趙國了,大將軍的目標是從魏地,一路東進,殺向齊國,所過之地,皆為漢土。
要攻打這麽多國,二十萬人恐怕遠遠不夠啊!”
劉邦聞言,想了想,隨即看向蕭何道:“蕭大人,你從後方帶來多少兵馬?”
蕭何拱手拜道:“大王,由於連年的戰亂,再加上關中的饑荒,餓死了不少百姓,恕蕭何無能,所招人數,並不理想。”
“不理想……是多少?”
“十萬。”
韓信在短短一個多月,就弄來了四十萬,蕭何在後方苦心經營多年,也才弄來十萬。
劉邦更對韓信有所忌憚了。
劉邦嘖了嘖舌,看了看在場的幾人道:“你們說,那我該不該給他兵?”
言罷,劉邦拿起趙匡胤派人送來的竹簡道:“信中,他管我要五萬人。”
如今韓信手上有三十萬人,劉邦手上有二十萬,加上蕭何帶來的十萬,正好三十萬。
韓信現在要要走五萬,到時候這韓信手上的人,豈不又和自己的人數一樣了?
這才是劉邦忌憚的一點。
張良立即迴答道:“在下以為,應該給他增兵。”
“為什麽?”
劉邦好奇道。
“如果韓將軍得到了兵源,他攻打趙國會更加順利。”
話音剛落,盧綰便開口道:“子房先生,如果把兵都給了韓信,現在的滎陽城怎麽辦?何況韓信已經帶走了二十萬人,現在他又要人,萬一他擁兵自重怎麽辦?”
此言一出,劉邦頓時眼前一亮!
不過很快他便將自己的想法隱藏了起來。
張良則繼續道:“盧將軍,如果韓將軍得不到兵源,會對整個戰局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他對漢王的情義。
更何況,這個時候,我們更加應該信任他,彭城之戰,若我們能夠對他百分百的信任,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此言一出,劉邦又是眉頭緊鎖。
的確,當初就是因為自己對他的不夠信任,才造就了如今的局麵。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道理,劉邦還是懂的。
可他並不知道的是,彭城戰敗,也在趙匡胤的計劃之中。
曆史上,彭城之戰,漢軍慘敗。
而現如今,即便趙匡胤這個來自一千多年以後的大宋皇帝成為了韓信,即便他有足夠的把握打贏彭城之戰,他也不會選擇贏。
彭城之戰,必須失敗!
隻有那場仗敗了,劉邦才能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會放心的把兵權全都交給自己。
劉邦思索許久,微微點頭道:“給他。”
“我不光給他兵,我還要給他王。”
聽聞此言,在場眾人都愣住了!
這,便是劉邦的馭人之術。
劉邦之所以給韓信封王,並不是出於信任,相反,是出於不信任。
信任的自家兄弟,如樊噲等人,劉邦大可以晾著他們,他們也不會有半句怨言。
但韓信不一樣,如今整個漢軍,全靠韓信一個人撐著,他又手握重兵,不給他點甜頭,他能善罷甘休嗎?
當然,這隻是劉邦的想法。
……
此時此刻,韓信大營中。
蒯通一邊喝著酒,一邊好奇的開口問道:“你說你,手上都有二十萬人了,為何還要找漢王要那五萬人啊?再說你又不是不會招兵。
在滎陽的時候,你那個法子,是真的妙!”
趙匡胤白了蒯通一眼道:“哼!這都看不出來?還想給我當謀士?給我出謀劃策?”
言罷,趙匡胤起身解釋道:“我大可以在攻陷趙國之後,大張旗鼓的招兵買馬,可糧草哪來?漢王若是知道了又當如何?
我隻是個將,他讓我招兵,我就招兵,他沒讓我招兵,我就得找他要兵。
更何況,我得到消息,蕭何又從關中帶來了十萬人馬,我找他要五萬,很多嗎?”
蒯通愣了一下,隨即指著趙匡胤,笑了笑道:“想不到大將軍還有點心眼。
不過,大將軍放心吧,漢王會給你兵的,他不僅會給你兵,還會給你王!”
趙匡胤一副悠然自得的躺在榻上,拿起身旁的兵書,邊看邊說道:“我知道。”
蒯通又愣了一下,接著道:“你?你怎麽知道的?”
“猜的。”
趙匡胤能說什麽?還能告訴他自己是從一千年以後的大宋朝穿越來的?自己也是個皇帝?平定了五代十國?
“猜的?”
蒯通一臉不解。
自從跟了韓信,蒯通總覺得自己這個謀士似乎沒什麽用處了。
每次他自以為聰明的時候,眼前之人卻總能擺出一副早有預料的樣子。
“自我暗度陳倉,平定關中,挽救彭城敗局,又平定魏地後,整個漢營當中,有誰的功勞比我大?
我知道,我現在如日中天,但我也知道,漢王給我兵,是需要我幫他打仗。
但他給我王,是因為忌憚我,畢竟我功高蓋主,不給我點甜頭嚐嚐,我會不管他。
而我找他要兵,一來,是想告訴他,我隻聽你漢王的命令,你不讓我招兵,我就隻能找你要兵。
二來,是需要藏拙,讓他以為我本事沒那麽大,讓他卸下對我的防範。”
一番分析後,蒯通懵了。
這……
這全是自己的分析啊!
自己還沒等說,他韓信全給說出來了?
那還要我這個謀士幹嘛?
蒯通眉頭一緊,道:“這……既然,大將軍什麽都知道,自我蒯通入了將軍的營後,好像什麽忙也沒幫上…為何將軍還要留著我?”
趙匡胤上下打量了蒯通一番,開口道:“不留著你,你萬一跑到別處呢?你萬一跑到漢王那邊呢?那我怎麽辦?
我的想法豈不是都被你猜中了?”
轟——
此言一出,蒯通心髒狂跳!
他知道,自己沒找錯人!
就看韓信的這番分析,在看韓信的忌憚,蒯通就能猜得出,此人心有大誌!
雖然他表麵上沒說,但蒯通知道,楚漢之後,必然是劉韓之爭!
“將軍這是……心有宏圖大誌啊!”
蒯通滿麵喜悅。
趙匡胤卻擺了擺手道:“行行行,別扯那些沒用的,我沒那麽多想法,我就想好好打贏這場仗,讓漢王別亂猜。”
要攻打這麽多國,二十萬人恐怕遠遠不夠啊!”
劉邦聞言,想了想,隨即看向蕭何道:“蕭大人,你從後方帶來多少兵馬?”
蕭何拱手拜道:“大王,由於連年的戰亂,再加上關中的饑荒,餓死了不少百姓,恕蕭何無能,所招人數,並不理想。”
“不理想……是多少?”
“十萬。”
韓信在短短一個多月,就弄來了四十萬,蕭何在後方苦心經營多年,也才弄來十萬。
劉邦更對韓信有所忌憚了。
劉邦嘖了嘖舌,看了看在場的幾人道:“你們說,那我該不該給他兵?”
言罷,劉邦拿起趙匡胤派人送來的竹簡道:“信中,他管我要五萬人。”
如今韓信手上有三十萬人,劉邦手上有二十萬,加上蕭何帶來的十萬,正好三十萬。
韓信現在要要走五萬,到時候這韓信手上的人,豈不又和自己的人數一樣了?
這才是劉邦忌憚的一點。
張良立即迴答道:“在下以為,應該給他增兵。”
“為什麽?”
劉邦好奇道。
“如果韓將軍得到了兵源,他攻打趙國會更加順利。”
話音剛落,盧綰便開口道:“子房先生,如果把兵都給了韓信,現在的滎陽城怎麽辦?何況韓信已經帶走了二十萬人,現在他又要人,萬一他擁兵自重怎麽辦?”
此言一出,劉邦頓時眼前一亮!
不過很快他便將自己的想法隱藏了起來。
張良則繼續道:“盧將軍,如果韓將軍得不到兵源,會對整個戰局產生不利的影響,甚至會影響他對漢王的情義。
更何況,這個時候,我們更加應該信任他,彭城之戰,若我們能夠對他百分百的信任,也不至於落得如此下場。”
此言一出,劉邦又是眉頭緊鎖。
的確,當初就是因為自己對他的不夠信任,才造就了如今的局麵。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這個道理,劉邦還是懂的。
可他並不知道的是,彭城戰敗,也在趙匡胤的計劃之中。
曆史上,彭城之戰,漢軍慘敗。
而現如今,即便趙匡胤這個來自一千多年以後的大宋皇帝成為了韓信,即便他有足夠的把握打贏彭城之戰,他也不會選擇贏。
彭城之戰,必須失敗!
隻有那場仗敗了,劉邦才能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才會放心的把兵權全都交給自己。
劉邦思索許久,微微點頭道:“給他。”
“我不光給他兵,我還要給他王。”
聽聞此言,在場眾人都愣住了!
這,便是劉邦的馭人之術。
劉邦之所以給韓信封王,並不是出於信任,相反,是出於不信任。
信任的自家兄弟,如樊噲等人,劉邦大可以晾著他們,他們也不會有半句怨言。
但韓信不一樣,如今整個漢軍,全靠韓信一個人撐著,他又手握重兵,不給他點甜頭,他能善罷甘休嗎?
當然,這隻是劉邦的想法。
……
此時此刻,韓信大營中。
蒯通一邊喝著酒,一邊好奇的開口問道:“你說你,手上都有二十萬人了,為何還要找漢王要那五萬人啊?再說你又不是不會招兵。
在滎陽的時候,你那個法子,是真的妙!”
趙匡胤白了蒯通一眼道:“哼!這都看不出來?還想給我當謀士?給我出謀劃策?”
言罷,趙匡胤起身解釋道:“我大可以在攻陷趙國之後,大張旗鼓的招兵買馬,可糧草哪來?漢王若是知道了又當如何?
我隻是個將,他讓我招兵,我就招兵,他沒讓我招兵,我就得找他要兵。
更何況,我得到消息,蕭何又從關中帶來了十萬人馬,我找他要五萬,很多嗎?”
蒯通愣了一下,隨即指著趙匡胤,笑了笑道:“想不到大將軍還有點心眼。
不過,大將軍放心吧,漢王會給你兵的,他不僅會給你兵,還會給你王!”
趙匡胤一副悠然自得的躺在榻上,拿起身旁的兵書,邊看邊說道:“我知道。”
蒯通又愣了一下,接著道:“你?你怎麽知道的?”
“猜的。”
趙匡胤能說什麽?還能告訴他自己是從一千年以後的大宋朝穿越來的?自己也是個皇帝?平定了五代十國?
“猜的?”
蒯通一臉不解。
自從跟了韓信,蒯通總覺得自己這個謀士似乎沒什麽用處了。
每次他自以為聰明的時候,眼前之人卻總能擺出一副早有預料的樣子。
“自我暗度陳倉,平定關中,挽救彭城敗局,又平定魏地後,整個漢營當中,有誰的功勞比我大?
我知道,我現在如日中天,但我也知道,漢王給我兵,是需要我幫他打仗。
但他給我王,是因為忌憚我,畢竟我功高蓋主,不給我點甜頭嚐嚐,我會不管他。
而我找他要兵,一來,是想告訴他,我隻聽你漢王的命令,你不讓我招兵,我就隻能找你要兵。
二來,是需要藏拙,讓他以為我本事沒那麽大,讓他卸下對我的防範。”
一番分析後,蒯通懵了。
這……
這全是自己的分析啊!
自己還沒等說,他韓信全給說出來了?
那還要我這個謀士幹嘛?
蒯通眉頭一緊,道:“這……既然,大將軍什麽都知道,自我蒯通入了將軍的營後,好像什麽忙也沒幫上…為何將軍還要留著我?”
趙匡胤上下打量了蒯通一番,開口道:“不留著你,你萬一跑到別處呢?你萬一跑到漢王那邊呢?那我怎麽辦?
我的想法豈不是都被你猜中了?”
轟——
此言一出,蒯通心髒狂跳!
他知道,自己沒找錯人!
就看韓信的這番分析,在看韓信的忌憚,蒯通就能猜得出,此人心有大誌!
雖然他表麵上沒說,但蒯通知道,楚漢之後,必然是劉韓之爭!
“將軍這是……心有宏圖大誌啊!”
蒯通滿麵喜悅。
趙匡胤卻擺了擺手道:“行行行,別扯那些沒用的,我沒那麽多想法,我就想好好打贏這場仗,讓漢王別亂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