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教會在上海的負責人是一個看起來就非常精明的老頭,名叫約翰。


    他在上海開展工作已經很多年了,對於業務流程都非常熟悉。


    在得知陳知文想要成立一個醫生組織為在戰爭中受傷的中國平民提供人道主義援助之後,他眼前一亮。


    這不就是個宣傳的好機會嗎?


    要知道這些教會都是大戶人家,剛開始進入中國傳教的時候都是用雞蛋來換人頭,不管你是不是真心想要加入教會,隻要你來到教堂,人家就給你發雞蛋。


    但是不要以為這是人家大方,實際上都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當你領了雞蛋之後,你就發現自己好像不知道什麽時候真的被洗腦了。


    要知道一個人的知識水平越低越願意相信這些。


    當你真的成為信徒之後,教會就會讓你把之前的雞蛋都吐出來,而且還是加倍奉還。


    約翰是個牧師,他認為這是一個好機會。


    平時光送雞蛋就能得到不少的信仰,要是打著教會的名義去治病,那麽能獲得的利益也就更多了。


    所以約翰思考了一下,就笑眯眯地說道,“陳先生,非常感謝你的過來,我們將會全力幫助你。”


    約翰也有自己的思考。


    首先就是圈錢。


    雖然說現在自己手下有一批信徒非常願意捐錢,但是想要搞募捐還是要有名頭的,要不然時間長了人家也會厭煩。


    陳知文隻是想要約翰幫助自己從政府層麵上解決一些問題,但是約翰覺得自己可以幫忙解決一些資金問題。


    去幫助平民怎麽可能不需要藥物還有資金上的支持呢。


    約翰覺得自己應該在自己的信徒內部舉行一場募捐。


    當然這場募捐也不是無償的,自己還有教會這邊肯定是需要收取一些中間費用。


    在陳知文看來獲取政府的支持是一樁難事,但是在約翰看來這實在是太簡單了,自己隻要一句話,約瑟夫這個領事就要答應他的請求。


    結果也確實像約翰想的那樣,他甚至都沒有親自去領事館,隻是和約瑟夫打了一個電話,那邊就非常輕鬆地同意了幫助陳知文成立這個醫生組織。


    約翰放下電話,對著陳知文得意洋洋地說道,“陳,你可以開始你的事業了,這些問題我已經幫你解決了。”


    陳知文在得到答複之後鬆了口氣,自己終於將這件事情給解決了。


    對於成立一個醫生組織這件事情,應該是他這些天以來最上心的一件事情。


    現在這個組織終於要成立了,他又有些不知所措。


    這個組織能夠發揮他應有的作用嗎?


    他不知道,但是東京帝國大學裏許多學生現在看到了陳知文的信息。


    這是東京帝國大學的學生宿舍,兩個大三的醫學生在聊天。


    他們聊的內容就是這幾天最火的,中村知文學長想要在中國成立醫生組織,而且組建專門針對他們這些醫學生的培訓班的消息。


    山島見人對於陳知文的培訓班非常心動。


    因為陳知文承諾將會在培訓班裏傳授學員在戰場上的急救知識,力求能在短時間內將這些學員變成合格的軍醫。


    山島見人對於成為軍醫是非常心動的,他之前想要提前退學入伍,但是被學院院長中島由一夫給直接拒絕了。


    當時中島由一夫是這樣對他說的,“山島君,我知道你希望盡快為國效力,但是你要知道,你不是一個普通的青年,你是最優秀的醫學生,你應該成為軍醫,這樣會更有未來更有潛力。”


    但是山島見人不是這樣認為的。


    報紙上都是“三個月滅亡中國”的宣言,要是等自己畢業了,到時候戰爭應該都已經結束了。


    但是他又遇到了中島由一夫這樣死板的院長。


    “要不是中島先生,我現在應該在軍營裏進行訓練了。”


    “現在好不容易有這樣的機會,我一定要把握住。”山島見人是這樣對他的舍友說的。


    他已經開始幻想加入軍隊之後升職加薪的日子了。


    山島見人這種軍醫未來是有很大概率能活下來,但是他以後的日子應該不太好過,因為陳知文要傳授的知識似乎不是那麽容易被人家接受的。


    山島見人這邊開始幻想自己經過培訓之後將會成為日本有名的醫生,從此以後光宗耀祖。


    這邊陳知文也在研究應該如何安排這些學員,把什麽知識教給他們。


    很快培訓班的學員就過來了。


    他們以為來到這裏之後就能順利地學習手術相關的知識,但是結果沒想到來到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被陳知文派出去給位於租界外邊的難民提供救治。


    山島見人作為其中的學員,因為年級比較高,大三已經接觸過簡單的縫合,所以被安排去給難民縫合傷口。


    現在上海周圍已經聚集了一群難民,這些難民大多是來自江浙一帶,因為軍隊駐防,他們失去了生存的土地還有房屋,隻能來到這裏來找口飯吃。


    那些地主還好,身上帶來一些錢財,還可以租房子或者買房子住,但是這些普通的農民千裏迢迢過來早就花完了盤纏,隻能在城市外圍自己找一些垃圾搭建簡單的窩棚。


    不過還好上海城裏一些善良的市民聯合起來給這些難民提供一些簡單的食物還有衣服,但是這些微薄的物資對於龐大的難民來說實在是杯水車薪。


    因為難民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這些難民知道自己隻有兩個去處,要不然就是和政府單位一樣前往內陸,要不然就隻有上海這一個去處。


    當然也有很多人選擇留在當地,因為在他們看來不管是誰統治,對於他們這些普通老百姓都是要給一條活路的。


    選擇前往內陸,這可不是一趟簡單的路程。


    有點家產的選擇坐火車或者是輪船,但是這兩種交通方式都需要幾天甚至十幾天的時間,這對於成年人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對於那些老弱來說,這就是在找死。


    對於那些沒錢的人來說,那就隻有走路這一個辦法,但是幾千公裏的路程,沒人能毫發無損地走過去。


    所以對於那些逃離的難民來說,隻有來到上海,才有活下去的希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民國大醫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橘小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橘小貓並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