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他是皇室成員?”
這個身份確實讓陳知文很是驚訝,不過他也對此不感到稀奇。
天蝗家族看似擁有顯赫的地位,實際上因為持續幾百年的近親結婚,幾乎沒有正常的孩子,就算存活下來的孩子也會存在各種問題。
中島由一夫看見陳知文隻是驚訝,並沒有其他的表現之後,就明白陳知文並不知道將一個皇室成員給治好到底能夠得到什麽。
作為日本的君主,天蝗一句話就能讓陳知文變成大人物,沒有日本人能夠拒絕這樣的機會。
陳知文要是一個純正的日本人,這時候應該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但是現在他隻感覺有些棘手。
陳知文想要的隻是獨善其身,安穩地度過這段時間,同時在戰爭結束之後不會受到清算。
但是命運似乎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但是陳知文現在也不能拒絕,他隻能硬著頭皮走一步看一步。
來到這一步,陳知文才第一次接觸患者。
陳知文進行診斷的地方不是在醫院裏,而是在東京郊區的一個公館裏。
在這裏,陳知文第一次見到那個生病的孩子。
這是一個幼小的嬰兒,但是他身旁有兩位仆人專門照看著。
陳知文來到這裏的時候,孩子正好睡醒,睜開眼睛。
這是一個不算醜的小男孩,陳知文查看了他的情況,發現他的皮膚還有身體沒有任何異常,隻有他隆起的肚子告訴陳知文這裏邊是一個腫瘤。
看過孩子之後,陳知文見到了他的母親。
這位是現任天蝗的表妹,名叫理愛和子,這是她的第一個孩子,所以非常心疼。
之前的醫生都告訴理愛和子,這應該是惡性腫瘤,以現在的醫學水平基本上沒有治好的可能。
但是陳知文的話給了她希望。
“殿下,您的孩子應該不是惡性腫瘤,更有可能隻是一個普通的腫瘤,隻要切除之後應該就沒有什麽問題了。”
理愛和子聽見陳知文的結論,流下來眼淚,“我的孩子真的還有救嗎?”
作為一個母親,誰都不願意自己懷胎十月的孩子離開自己,所以當陳知文給出結論之後,理愛和子非常激動。
陳知文不敢做出任何的保證。
“我隻是用排除法作出的結論,因為小殿下除了有腫瘤,並沒有其他的惡性腫瘤的症狀。”
這個孩子能吃能睡,除了有些營養不良的樣子,陳知文沒有發現其他任何問題。
但是陳知文不能給出任何保證,因為他沒有打開孩子的腹腔進行查看,隻是憑借常理進行推測。
後世憑借儀器判斷正確率都隻有百分之六十,何況陳知文現在沒有任何有用的儀器,隻是憑借一張模糊的x光相片還有自己的查體觀察來得出結論。
不過陳知文知道並且確認一件事情,孩子體內的腫瘤還在不斷地擴大,應該要及時做手術,要不然以後一定會壓迫腹腔器官。
理愛和子詢問陳知文是否能夠保住自己孩子的命,陳知文隻能沉默地站在那裏。
他不能說有,因為這個孩子最大的難處不是做手術,而是手術結束之後的恢複期。
現在這個孩子隻有不到一歲,不到一歲的孩子讓他進行手術,陳知文不能給出任何保證。
即使是後世,對於小孩子的手術也是非常慎重,就算是先天性的心髒病手術,隻要不在短時間內威脅孩子的生命,醫生都會建議等孩子長大一點之後再做手術。
要是麵前這個孩子情況穩定,陳知文肯定會建議等孩子長大一些之後再進行手術,但是當他看見孩子的腫瘤也在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大的時候,陳知文知道這個手術是非做不可。
理愛和子對陳知文不是那麽滿意,他翻看陳知文的檔案知道陳知文現在隻有二十三歲,二十三歲的醫生,還沒有畢業,她以為這是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在推卸責任,根本就不想給她的孩子做手術。
陳知文巴不得理愛和子把自己換掉,換成一個看起來比較成熟的醫生,但是被後趕來的孩子的父親給攔下來。
孩子的父親是個商人,對待孩子的手術更加理智。
“我們之前說過,要是醫院不願意做手術可以直接說出來,但是他們經過討論之後將這位醫生給推薦過來,我認為一定是有原因的,並不是在故意敷衍我們。”
在將孩子送到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之前,他們將孩子帶到其他醫院問過,向京都醫院這些醫院都表示沒有辦法去做手術。
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是他們的最後一站,在給孩子看病之前他就安慰醫院不能手術絕對不會怪罪,手術失敗也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報複。
但是他們依然推薦了陳知文過來,這說明陳知文絕對是有能力的。
就這樣手術之前的準備就這樣開始了。
手術還是在醫院裏進行的,在手術之前,陳知文將自己手上所有的醫療器械都進行了更新。
首先就是手術刀套裝。
陳知文以前使用的手術刀都是醫院裏的統一規格的手術刀,手術刀質量還不錯,但是陳知文用起來並不順手。
陳知文身材高大,手也比較大,握住手術刀總是感覺有點小,能用是能用,隻是不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實力。
在理愛和子和她丈夫的支持下,陳知文換上了最高級的手術刀套裝,這個套裝是根據自己的手掌大小進行定製的,能讓自己做出更加微小準確的動作。
手術刀隻是最基礎的部分,他還升級了自己的聽診器還有眼鏡。
陳知文的眼睛並不近視,但是為了更好地縫合嬰兒的血管,他還是配了一套戴在頭上的放大鏡。
這個放大鏡的鏡片是德國蔡司的鏡片,不管是透明度還是大小都是最合適的。
但是德國進口的東西是好,就是有一個缺點,貴。
光這一個放大鏡,就要一千多日元,這讓陳知文來出錢他是絕對不願意的。
但是這還不是最豪橫的一件事,更豪橫的是當人家知道陳知文隻做過一台這樣類型的手術後,人家大手一揮,這怎麽能行。
這個身份確實讓陳知文很是驚訝,不過他也對此不感到稀奇。
天蝗家族看似擁有顯赫的地位,實際上因為持續幾百年的近親結婚,幾乎沒有正常的孩子,就算存活下來的孩子也會存在各種問題。
中島由一夫看見陳知文隻是驚訝,並沒有其他的表現之後,就明白陳知文並不知道將一個皇室成員給治好到底能夠得到什麽。
作為日本的君主,天蝗一句話就能讓陳知文變成大人物,沒有日本人能夠拒絕這樣的機會。
陳知文要是一個純正的日本人,這時候應該已經激動得說不出話來,但是現在他隻感覺有些棘手。
陳知文想要的隻是獨善其身,安穩地度過這段時間,同時在戰爭結束之後不會受到清算。
但是命運似乎和他開了一個玩笑。
但是陳知文現在也不能拒絕,他隻能硬著頭皮走一步看一步。
來到這一步,陳知文才第一次接觸患者。
陳知文進行診斷的地方不是在醫院裏,而是在東京郊區的一個公館裏。
在這裏,陳知文第一次見到那個生病的孩子。
這是一個幼小的嬰兒,但是他身旁有兩位仆人專門照看著。
陳知文來到這裏的時候,孩子正好睡醒,睜開眼睛。
這是一個不算醜的小男孩,陳知文查看了他的情況,發現他的皮膚還有身體沒有任何異常,隻有他隆起的肚子告訴陳知文這裏邊是一個腫瘤。
看過孩子之後,陳知文見到了他的母親。
這位是現任天蝗的表妹,名叫理愛和子,這是她的第一個孩子,所以非常心疼。
之前的醫生都告訴理愛和子,這應該是惡性腫瘤,以現在的醫學水平基本上沒有治好的可能。
但是陳知文的話給了她希望。
“殿下,您的孩子應該不是惡性腫瘤,更有可能隻是一個普通的腫瘤,隻要切除之後應該就沒有什麽問題了。”
理愛和子聽見陳知文的結論,流下來眼淚,“我的孩子真的還有救嗎?”
作為一個母親,誰都不願意自己懷胎十月的孩子離開自己,所以當陳知文給出結論之後,理愛和子非常激動。
陳知文不敢做出任何的保證。
“我隻是用排除法作出的結論,因為小殿下除了有腫瘤,並沒有其他的惡性腫瘤的症狀。”
這個孩子能吃能睡,除了有些營養不良的樣子,陳知文沒有發現其他任何問題。
但是陳知文不能給出任何保證,因為他沒有打開孩子的腹腔進行查看,隻是憑借常理進行推測。
後世憑借儀器判斷正確率都隻有百分之六十,何況陳知文現在沒有任何有用的儀器,隻是憑借一張模糊的x光相片還有自己的查體觀察來得出結論。
不過陳知文知道並且確認一件事情,孩子體內的腫瘤還在不斷地擴大,應該要及時做手術,要不然以後一定會壓迫腹腔器官。
理愛和子詢問陳知文是否能夠保住自己孩子的命,陳知文隻能沉默地站在那裏。
他不能說有,因為這個孩子最大的難處不是做手術,而是手術結束之後的恢複期。
現在這個孩子隻有不到一歲,不到一歲的孩子讓他進行手術,陳知文不能給出任何保證。
即使是後世,對於小孩子的手術也是非常慎重,就算是先天性的心髒病手術,隻要不在短時間內威脅孩子的生命,醫生都會建議等孩子長大一點之後再做手術。
要是麵前這個孩子情況穩定,陳知文肯定會建議等孩子長大一些之後再進行手術,但是當他看見孩子的腫瘤也在隨著時間流逝而變大的時候,陳知文知道這個手術是非做不可。
理愛和子對陳知文不是那麽滿意,他翻看陳知文的檔案知道陳知文現在隻有二十三歲,二十三歲的醫生,還沒有畢業,她以為這是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在推卸責任,根本就不想給她的孩子做手術。
陳知文巴不得理愛和子把自己換掉,換成一個看起來比較成熟的醫生,但是被後趕來的孩子的父親給攔下來。
孩子的父親是個商人,對待孩子的手術更加理智。
“我們之前說過,要是醫院不願意做手術可以直接說出來,但是他們經過討論之後將這位醫生給推薦過來,我認為一定是有原因的,並不是在故意敷衍我們。”
在將孩子送到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之前,他們將孩子帶到其他醫院問過,向京都醫院這些醫院都表示沒有辦法去做手術。
東京帝國大學附屬醫院是他們的最後一站,在給孩子看病之前他就安慰醫院不能手術絕對不會怪罪,手術失敗也絕對不會有任何的報複。
但是他們依然推薦了陳知文過來,這說明陳知文絕對是有能力的。
就這樣手術之前的準備就這樣開始了。
手術還是在醫院裏進行的,在手術之前,陳知文將自己手上所有的醫療器械都進行了更新。
首先就是手術刀套裝。
陳知文以前使用的手術刀都是醫院裏的統一規格的手術刀,手術刀質量還不錯,但是陳知文用起來並不順手。
陳知文身材高大,手也比較大,握住手術刀總是感覺有點小,能用是能用,隻是不容易發揮出自己的最大實力。
在理愛和子和她丈夫的支持下,陳知文換上了最高級的手術刀套裝,這個套裝是根據自己的手掌大小進行定製的,能讓自己做出更加微小準確的動作。
手術刀隻是最基礎的部分,他還升級了自己的聽診器還有眼鏡。
陳知文的眼睛並不近視,但是為了更好地縫合嬰兒的血管,他還是配了一套戴在頭上的放大鏡。
這個放大鏡的鏡片是德國蔡司的鏡片,不管是透明度還是大小都是最合適的。
但是德國進口的東西是好,就是有一個缺點,貴。
光這一個放大鏡,就要一千多日元,這讓陳知文來出錢他是絕對不願意的。
但是這還不是最豪橫的一件事,更豪橫的是當人家知道陳知文隻做過一台這樣類型的手術後,人家大手一揮,這怎麽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