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這個日本商人就像自來熟一樣開始介紹自己。


    陳知文從他喋喋不休的話中了解到,這個商人名叫小島三郎,來自日本最著名的商業城市大阪。


    他這次來到中國是來做煤炭生意的。


    小島三郎有意在陳知文麵前顯擺自己作為日本人的豪邁,拿出自己珍藏的清酒邀請陳知文一起喝酒。


    然後還從自己的行李中找出來許多鹵味。


    陳知文沒想到對麵這位小島三郎這麽喜歡那些帶氣味的東西。


    因為他拿出來的鹵味裏邊就有豬大腸。


    這時候的豬大腸不會像後來那樣會用小蘇打仔細清洗,清洗完成之後還會用澱粉去去味道。


    這時候的鹵煮講究的就是那種正宗的味道,所謂的正宗就是重口味。


    將豬大腸清洗幹淨,實際上不用那些東西豬大腸永遠都是洗不幹淨的。


    清洗之後就是連切都不切,直接放在不知道多少年的陳年老鹵裏邊煮。


    陳知文待在旁邊簡直感覺自己像是進了豬圈,但是旁邊的小島三郎卻是一副享受的樣子。


    這種鹵味放在現在應該沒有幾個人能夠吃下去,因為你永遠都不知道你吃到嘴裏的是不是還帶著夾心。


    陳知文連忙從屋子裏出來,他感覺自己要是再不出來就能被這味道給直接熏死。


    陳知文本來以為這位商人應該是個有錢人,但是看他這麽喜歡吃這種有味道的東西,他就知道這位小島先生以前應該是過了一段苦日子。


    隻有那些經常進行體力勞動的人才會喜歡這些有味道,而且味道比較刺鼻的東西。


    就像吃辣一樣,那些經常從事大體力勞動的人,為了多吃點飯補充能量,會非常喜歡吃辣的東西。


    而有錢人吃飯的時候喜歡關注食材的本味,喜歡味道更加清淡一點。


    而經常去吃對感官刺激程度比較大的東西還會帶來一個後果,那就是味覺會變得不靈敏。


    那些所謂能吃辣的人,大多是因為自己味覺的靈敏度下降。


    看著小島三郎在自己麵前津津有味地吃著鹵味,陳知文隻能暫避鋒芒。


    從上海到東京的船需要走十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裏,陳知文隻好忍受著這位舍友帶給自己的折磨。


    不過除了晚上打唿嚕,喜歡放屁,喜歡吃味道特別重的食物之外,小島三郎也就沒有什麽缺點,可以說得上是個好人。


    在和陳知文在一個屋子裏待了兩天之後,小島三郎對喜歡學習,每天都在看書的陳知文非常喜歡。


    “連中國人都知道要努力學習,但是我的兒子卻不知道這件事情的重要性。”小島三郎在看見陳知文讀書讀了一個多小時都不曾停止過後讚歎道。


    “怎麽?你的孩子不喜歡學習?”陳知文在聽見小島的嘀咕之後說道。


    每個家長在談到自己的孩子的時候都是怎麽都說不夠的。


    小島三郎提到自己的兒子是個不爭氣的家夥,雖然長得非常壯實,但是從來不去學習,每天在學校裏隻知道打架,現在他在上高二,不知道能不能考上大學。


    陳知文雖然並不清楚日本的曆史,但是對於在曆史上非常有名的大阪師團還是有所耳聞。


    作為日本最會做生意的師團,大阪師團從開始到結束都保持著完整的體製,傷亡人數寥寥無幾。


    有這麽低的傷亡率,不是因為大阪師團有多麽厲害,實在是人家太會做生意了。


    將戰爭當成生意來經營,大阪師團的商人思維讓他不僅沒有在戰爭中損失什麽,反而靠著倒賣軍用物資,大阪師團從上到下都狠狠地賺了一筆。


    在日本戰敗之後,其他地方的退役士兵帶著滿身的傷痛和一枚枚不值錢的軍功章迴到日本本土,隻有大阪師團的士兵們帶著滿滿的鈔票,穿著光鮮亮麗的軍服迴到日本。


    作為日本人是辛苦的,但是如果你是大阪人,那你就是幸福的。


    小島三郎向陳知文請教應該讓自己的兒子上什麽學校。


    這一點陳知文還是非常清楚的,“你應該讓你的兒子去學機械或者獸醫,去學一門技術。”


    “去商科學校學習經商不是更好嗎?”小島三郎不解地問道。


    要是在和平年代,讓小島三郎的兒子去學經濟或者管理自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這是在戰爭年代。


    學經濟學文科對自己有用,但是這時候的國家並不需要那麽多的文科生。


    讓小小島去學習理工科專業,再加上他大阪人的身份,他能夠有滋有味地活到戰爭結束。


    侵華戰爭中,不隻是中國軍隊傷亡慘重,日本軍隊同樣也是傷亡慘重。


    日本軍隊不僅要和中國軍人在大陸上打持久戰遊擊戰,之後還要和美軍進行防守戰。


    能讓一個人順利地活到戰爭結束之後,這應該是陳知文能給出來的最大的祝福。


    是啊,戰爭。


    陳知文這才想起來,原來戰爭距離自己是這麽近。


    好像自己從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畢業之後就會趕上那場改變命運的戰爭,到時候他可以用什麽樣的身份?


    小島三郎的兒子陳知文可以給他指明一條可以發展的道路,但是自己的道路在哪裏?


    陳知文決定一定要盡快嶄露頭角,將自己的醫學天賦展現在大家的眼前,隻有這樣,自己才能擁有在亂世之中保護自己的能力。


    在東京帝國大學醫學院的最後一年並不是在學校裏學習理論知識,而是去實習醫院進行實習。


    醫生的差距並不是在學習的時候被拉開來的,而是在實踐的時候體現出來的。


    有些醫生理論知識學得相當紮實,但是要是他動手能力不行,那他就不是一個合格的醫生。


    陳知文在上學期間的成績是名列前茅的,他打算最後一年的實習也要震驚所有人。


    身旁的小島三郎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睡著了,開始打唿嚕,在這唿嚕聲中,陳知文開始為自己的未來規劃人生道路。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抗日:民國大醫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橘小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橘小貓並收藏抗日:民國大醫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