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遼東情況,高開道作亂
楊廣假死:那朕就暴揍各路反王啦 作者:小小甲殼蟲339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世民!”
楊倓沒有說話,但是眼中的煞氣卻說明了一切。
原本他對李世民這個一手締造大唐盛世的男人,還是有那麽一點好感的。
然而現在,他眼中隻有殺意。
陣營敵對不說,對方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自己豈能放任他們父子。
“氣運之子是吧?”
“可惜朕乃是命運之子,你身上的氣運就由我一點點剝奪吧!”楊倓冷笑道。
他聲音冷冽,宛如寒冬潭水一般,響徹了大殿。
李世民的榮耀來自於大唐,不過卻也遺留了不少禍端。
那自己就打造一個更加強勢的大隋,將整個世界納入版圖,後人又豈能說自己半分不是。
唉!
沈光歎了口氣,李家父子真是作了一個大死,這是真的惹怒陛下啦。
說實話,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陛下如此憤怒,先前翟讓攻打洛口倉都沒有這麽嚴重。
可以想象,因為陛下的憤怒,李家父子的下場將會極為淒慘。
“參見陛下!”
這時候,楊義臣來了。
麵對這個自己孫子般大小的皇帝,楊義臣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是一揖到底。
他的眼眶發紅,淚水流轉。
曾幾何時他都絕望了,但是沒想到峰迴路轉,大隋迎來了新的希望。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大隋硬是從深淵之中殺迴來了。
他感激皇帝陛下,拯救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大隋,讓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楊倓連忙扶起了他,關憂道:“太尉快快請起,這次辛苦你了。”
對於這位為了大隋耗盡心力的老人,他的心中很是尊重。
這般忠誠本身就是一種美德,更何況還是忠誠自己的。
這也是楊倓封楊義臣為太尉,位列三公的原因,他的一生值得這個位子。
楊義臣聞言苦笑道:“陛下看得上老臣,臣自當為大隋效力。
還要多虧了陛下的靈藥,所以老臣才可以恢複,否則恐怕已經是要躺在病床上了。”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愛卿乃是大隋的定海神針,你一定要保重身體。
未來大隋還要攻伐突厥,還要有更多的事情,都需要你看著呢。”楊倓微笑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現在的楊義臣身上的價值,甚至在李靖這個軍神之上。
如果給他時間,他的名字將會更加輝煌。
“多謝陛下!”
楊義臣鄭重地點了點頭,他可以感受到陛下的信任和熱忱,這讓他很是感動。
先前被先帝忽視,他的心都已經碎掉了,都已經是心如死灰。
沒想到新帝居然如此信任器重自己,自己豈能不助陛下一臂之力。
隨後他也沒有賣關子,將河北、遼東一帶的事情說了一遍。
自從竇建德投靠大隋之後,楊義臣可沒有閑著,他再次打通了遼東,與李景一起梳理了周圍的起義勢力。
同時他還聯絡上了羅成,這個羅藝的兒子心中卻是忠心大隋。
因此楊義臣用他節製了羅藝,使得羅藝不得不迴京述職。
如今鎮守邊境的正是羅成、竇建德以及王琮等人,這些都是信得過的。
有了他們三條防線擋住突厥,已然是將東北麵的口子鎖死。
隻要馬邑、榆林那邊不出問題,突厥的南下之路幾乎鎖死。
楊倓滿意地點了點頭,微笑道:“愛卿這番布置之後,已然將突厥的威脅降低到了最小。
突厥無法從幽州、涿郡南下,那就得死磕馬邑,李淵想置身事外都不行了。”
“哈哈哈,李淵這小子活該。他躲到馬邑,放任突厥,養寇自重。
他自己卻一直暗中圖謀長安,滲透了太原、河西一帶。
現在將口子留給他,看他還跳不跳得起來。”楊義臣有些幸災樂禍道。
這幾道口子一鎖,榆林、朔方等地一鎖,那就隻剩下了馬邑。
再就是去隴右一帶,不過那地方可不好去,勢力太複雜了。
如此一來,馬邑就是最好的選擇。
李淵要是不想成為千古罪人,那就得死死頂在那裏,畢竟這次可沒人給他改曆史了。
敢放人進來,那就要遺臭萬年。
自從他聽說了皇帝的心思之後,就極為讚同這個方法。
李家不是一直想要取代楊氏嘛,那你們就先扛一扛責任,那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黃泥掉在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就看李淵還要不要先人了。
嘿嘿!
楊倓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樂道:“那就看李家造化了,他兩個兒子可是很能打的,正好為大隋做貢獻。
愛卿這次去了遼東、涿郡一帶,將能用的人寫在名單上,再交給朕。
如今大隋有了一絲起色,忠臣在裏麵起到了關鍵作用,朕不會虧待他們。
至於竇建德,再這次薛世雄、羅藝迴歸之後,他再迴洛陽,朕重重有賞!”
自從投靠了自己之後,雖然說心有怨言,但是做事可是沒有絲毫毛病。
不但積極防禦李淵和羅藝,還幫忙打通了遼東,盤活了遼東軍,這個功勞是很大的。
如果沒有一絲表示的話,還真說不過去。
“臣遵旨!”
楊義臣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猶豫了一下後,他凝聲道:“陛下,臣以為竇建德和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當賞。
此二人做事一絲不苟,前者屬於投效,後者可謂是拿命在硬抗,大隋不能虧待了他。”
說實話,他先前都以為遼東軍已經是快要崩潰了,沒想到李景居然還死死守著,沒有忘記陛下的囑托。
在當時,李景被叛軍高開道圍攻已經是兩個多月之久,傷亡極為慘重。
這種情況下,李景絲毫沒有叛變的意思,這般忠義蒼天可鑒。
“此忠臣也!”
邊上的沈光和王安也是感歎不已,大隋居然還有這般忠臣在,怎麽可能會滅亡。
天命還在大隋啊。
“好一個忠心耿耿的大將軍李景,有如此之忠臣,我大隋何其有幸!
幸好解救了他,否則我大隋痛失一員虎將啊!”楊倓聞言也忍不住長歎了口氣,感歎道。
這個高開道居然趁著遼東孤立無援,妄圖奪取遼東,可謂是有了取死之道啊。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更能襯托出李景的忠義,此人可大用。
眼睛一轉,已然是殺氣四溢。
楊倓沒有說話,但是眼中的煞氣卻說明了一切。
原本他對李世民這個一手締造大唐盛世的男人,還是有那麽一點好感的。
然而現在,他眼中隻有殺意。
陣營敵對不說,對方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自己豈能放任他們父子。
“氣運之子是吧?”
“可惜朕乃是命運之子,你身上的氣運就由我一點點剝奪吧!”楊倓冷笑道。
他聲音冷冽,宛如寒冬潭水一般,響徹了大殿。
李世民的榮耀來自於大唐,不過卻也遺留了不少禍端。
那自己就打造一個更加強勢的大隋,將整個世界納入版圖,後人又豈能說自己半分不是。
唉!
沈光歎了口氣,李家父子真是作了一個大死,這是真的惹怒陛下啦。
說實話,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陛下如此憤怒,先前翟讓攻打洛口倉都沒有這麽嚴重。
可以想象,因為陛下的憤怒,李家父子的下場將會極為淒慘。
“參見陛下!”
這時候,楊義臣來了。
麵對這個自己孫子般大小的皇帝,楊義臣沒有絲毫猶豫,直接是一揖到底。
他的眼眶發紅,淚水流轉。
曾幾何時他都絕望了,但是沒想到峰迴路轉,大隋迎來了新的希望。
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大隋硬是從深淵之中殺迴來了。
他感激皇帝陛下,拯救了這個風雨飄搖的大隋,讓他的努力沒有白費。
楊倓連忙扶起了他,關憂道:“太尉快快請起,這次辛苦你了。”
對於這位為了大隋耗盡心力的老人,他的心中很是尊重。
這般忠誠本身就是一種美德,更何況還是忠誠自己的。
這也是楊倓封楊義臣為太尉,位列三公的原因,他的一生值得這個位子。
楊義臣聞言苦笑道:“陛下看得上老臣,臣自當為大隋效力。
還要多虧了陛下的靈藥,所以老臣才可以恢複,否則恐怕已經是要躺在病床上了。”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愛卿乃是大隋的定海神針,你一定要保重身體。
未來大隋還要攻伐突厥,還要有更多的事情,都需要你看著呢。”楊倓微笑道。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現在的楊義臣身上的價值,甚至在李靖這個軍神之上。
如果給他時間,他的名字將會更加輝煌。
“多謝陛下!”
楊義臣鄭重地點了點頭,他可以感受到陛下的信任和熱忱,這讓他很是感動。
先前被先帝忽視,他的心都已經碎掉了,都已經是心如死灰。
沒想到新帝居然如此信任器重自己,自己豈能不助陛下一臂之力。
隨後他也沒有賣關子,將河北、遼東一帶的事情說了一遍。
自從竇建德投靠大隋之後,楊義臣可沒有閑著,他再次打通了遼東,與李景一起梳理了周圍的起義勢力。
同時他還聯絡上了羅成,這個羅藝的兒子心中卻是忠心大隋。
因此楊義臣用他節製了羅藝,使得羅藝不得不迴京述職。
如今鎮守邊境的正是羅成、竇建德以及王琮等人,這些都是信得過的。
有了他們三條防線擋住突厥,已然是將東北麵的口子鎖死。
隻要馬邑、榆林那邊不出問題,突厥的南下之路幾乎鎖死。
楊倓滿意地點了點頭,微笑道:“愛卿這番布置之後,已然將突厥的威脅降低到了最小。
突厥無法從幽州、涿郡南下,那就得死磕馬邑,李淵想置身事外都不行了。”
“哈哈哈,李淵這小子活該。他躲到馬邑,放任突厥,養寇自重。
他自己卻一直暗中圖謀長安,滲透了太原、河西一帶。
現在將口子留給他,看他還跳不跳得起來。”楊義臣有些幸災樂禍道。
這幾道口子一鎖,榆林、朔方等地一鎖,那就隻剩下了馬邑。
再就是去隴右一帶,不過那地方可不好去,勢力太複雜了。
如此一來,馬邑就是最好的選擇。
李淵要是不想成為千古罪人,那就得死死頂在那裏,畢竟這次可沒人給他改曆史了。
敢放人進來,那就要遺臭萬年。
自從他聽說了皇帝的心思之後,就極為讚同這個方法。
李家不是一直想要取代楊氏嘛,那你們就先扛一扛責任,那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黃泥掉在褲襠裏,不是屎也是屎,就看李淵還要不要先人了。
嘿嘿!
楊倓也忍不住笑了起來,樂道:“那就看李家造化了,他兩個兒子可是很能打的,正好為大隋做貢獻。
愛卿這次去了遼東、涿郡一帶,將能用的人寫在名單上,再交給朕。
如今大隋有了一絲起色,忠臣在裏麵起到了關鍵作用,朕不會虧待他們。
至於竇建德,再這次薛世雄、羅藝迴歸之後,他再迴洛陽,朕重重有賞!”
自從投靠了自己之後,雖然說心有怨言,但是做事可是沒有絲毫毛病。
不但積極防禦李淵和羅藝,還幫忙打通了遼東,盤活了遼東軍,這個功勞是很大的。
如果沒有一絲表示的話,還真說不過去。
“臣遵旨!”
楊義臣點了點頭,答應了下來。
猶豫了一下後,他凝聲道:“陛下,臣以為竇建德和右武衛大將軍李景當賞。
此二人做事一絲不苟,前者屬於投效,後者可謂是拿命在硬抗,大隋不能虧待了他。”
說實話,他先前都以為遼東軍已經是快要崩潰了,沒想到李景居然還死死守著,沒有忘記陛下的囑托。
在當時,李景被叛軍高開道圍攻已經是兩個多月之久,傷亡極為慘重。
這種情況下,李景絲毫沒有叛變的意思,這般忠義蒼天可鑒。
“此忠臣也!”
邊上的沈光和王安也是感歎不已,大隋居然還有這般忠臣在,怎麽可能會滅亡。
天命還在大隋啊。
“好一個忠心耿耿的大將軍李景,有如此之忠臣,我大隋何其有幸!
幸好解救了他,否則我大隋痛失一員虎將啊!”楊倓聞言也忍不住長歎了口氣,感歎道。
這個高開道居然趁著遼東孤立無援,妄圖奪取遼東,可謂是有了取死之道啊。
不過也正因為如此,更能襯托出李景的忠義,此人可大用。
眼睛一轉,已然是殺氣四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