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永定河畔的李景隆
大明:我哥朱重八,侄永樂帝標子 作者:肆塵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北平。
李景隆被朱重十留在北平,協助夏元吉、蘇宇行等人進行移民的任務。
北平城裏麵沒了大小王,這李景隆也開始作妖。
平日裏小公爺的模樣表露無疑,常森也被留在了北平城裏麵。
現在每個月都會有船從倭國運適齡的女子到北平。
官府發媳婦的中轉站就是北平,從內地遷徙來的老光棍子都在由各府縣轉運到北平。
路費由各府縣擔負,朝廷統計後上報到戶部,由海關負責最後的支付。
轉運的人比較多,也帶動了北平的經濟,李景隆看著人流川息的北平城,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帶著常森前往城外的永定河,看著寬大的河麵,李景隆笑道:“三子,你說要是在這永定河上弄些船,在弄點娘們。
這銀子不得花花的流過來?”
常森一巴掌扇在了李景隆的後腦勺上怒道:“你特麽叫誰三子呢?
告訴你,李景隆,你可別瞎整事,你要是人讓王爺知道你禍害大明的百姓,真把你特麽送到宮裏當太監去。”
這李景隆也是一個閑不住的人,有了想法就得去落實。
他對著常森笑道:“要不說你們常家就是老殺才呢,一點文化都沒有。
舅爺隻讓咱別禍害大明的百姓,可是沒說不讓禍害倭國和高麗的娘們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倭國和高麗的娘們一樣水靈。
而且那個活特別好,這也是一條生財之路啊!”
常森聽李景隆這麽一說也是兩眼放光,大喊道:“李景隆,你他娘的就是個人才。
老子怎麽沒想到呢?
對了,倭國的有渠道,高麗的呢?”
李景隆驕傲的看著常森笑道:“說你傻你還不信,誰在高麗呢?那不是咱家常大哥在高麗嗎?
這有兵有錢的,弄點高麗人還搞不定?”
提到常茂,常森有點嘀咕,這他哥要知道他幹這事不得削死他?
“九江,高麗人還是算了吧,不行就弄倭國人吧,這事要是讓大哥知道,他得揍死老子!”
李景隆指著常森笑道:“瞧你那個德行,想賺錢還怕事?
這事老子和常大哥說,保準成!
你就說你能出多少銀子購置花船吧?”
常森雖然是嫡子,可不是長子,在家裏錢財受到了嚴格的控製。
這也是仗著跟朱重十做事,常茂給他留了幾百兩銀子傍身。
朱重十也沒事給這個幾個孩子點銀子。
常森掰著手指頭算了下,笑道:“爺這邊銀子不是很多,弄個千八百兩最多了。”
李景隆指著常森大笑道:“就你這個窮酸樣,千八百兩夠弄幾條船的?
行了,錢的事老子來想招,這事你就坐等著收錢吧。”
李景隆這小子一肚子的壞水,而且人也比較精明。
有了想法,馬上就有了主意,這錢的事還真好解決。
二人返迴北平住處,李景隆馬上就去張羅這個事情。
金陵城的官道上,幾輛馬車前行。
身後是數百便裝的士兵跟隨。
車駕裏麵,老朱斜靠在馬車上對著旁邊年輕人嚷嚷道:“重十,找個地方吃飯吧?這都快餓癟了。”
朱重十此刻正在假寐,睜開眼懟道:“你說說你,不讓你來你非要跟著來。
這一天三頓飯的吃,誰受得了?
這出門在外能湊合口就不錯了,放著太上皇不當,非要出來受這份罪。”
“兄弟,這可不對啊,咱都退位了,這不當皇上還不能出來散散心?咱圖什麽呢。
你也是,這弟妹剛出月子你就往北平跑?
就你這男人,也忒不負責了。”
車駕內正是朱重十和老朱,二人一個心係遼東。
一個是退位後沒事可做,跟著他一起出來散心。
朱重十從駕車內探出個頭喊道:“蔣瓛!”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放慢速度,來到車駕前問道:“王爺,何事?”
“太上皇餓了,找個地方吃飯!”
朱標對錦衣衛比較有抵觸,如果不是朱重十強硬的保留錦衣衛,朱標的意思那就是裁撤掉。
這蔣瓛也一個頭,兩個大。
宮裏麵的主子不待見,老主子又退位成為太上皇。
蔣瓛是滿肚子的苦水,這聽聞太上皇前往北平視察,他是請旨要求伺候太上皇。
朱重十也是樂意身邊有幾個狗腿子,就將他帶在了身邊。
“王爺,前麵有個官家驛館,咱今日就在那邊歇息吧。”
朱重十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老朱,埋怨道:“你看看,就是因為你,這一天才趕多少路?
這得什麽時候到北平啊?明天就是在車上簡單吃點得了。”
老朱翹著二郎腿笑道:“咱是出來體察民情,當然得了解民間疾苦啊!
哪能出來受罪。”
一行人趕到館驛,也不湊巧,館驛內有幾十名北上的隊伍,正坐在院中大口吃著飯。
驛丞一見這麽多人,頭皮發麻。
“幾位大人,您看……這些人都是北上的百姓,戶部有行文,沿途的館驛負責接待。
也不湊巧,不行您幾位老爺就湊合湊合?”
朱重十和老朱倒是無所謂,隻要有口熱乎的吃食就行。
陪在一邊的蔣瓛一把將驛丞拽過來怒道:“瞎了你的狗眼,錦衣衛親軍辦差,你讓爺在外麵吃?”
驛丞急的滿頭大汗,這錦衣衛現在的名頭雖然沒有後世那麽大,可是也不是他一個小驛丞能得罪的。
老朱怒道:“又特麽的耍威風,裏麵什麽樣子看不見嗎?
驛丞,馬上準備些吃的,他們吃什麽咱就吃什麽。
士兵們都在外麵吃。”
老朱和朱重十坐在了地上,周邊都是蹲在地上端著碗吃飯的百姓。
這些人都是號召了朝廷的律令移民到遼東的。
一名一米八幾的大漢滿嘴流油的吃著飯,含糊不清的對旁邊夥伴笑道:“你說咱洪武爺咋想的,這去遼東,不光給地,還給蓋房子,最好的是給媳婦啊。
咱趙老三打了一輩子光棍了,這也是托了洪武爺的福能有媳婦了。”
旁邊一名二十多歲出頭的笑罵道:“你就知足吧,俺們村的周大力,父母雙亡,沒有田沒有地,不符合官府的條件。
和官府鬧了起來,被縣太爺給打了板子,關了起來。
要我說啊,當初要是有錢給兩個錢也就過去了。”
“是啊,這官府不要家中獨子,隻要老二,你說這事整的……”
老朱一邊吃,一邊聽著百姓們的聊天,前麵聽到誇獎的話還對朱重十擠眉弄眼。
後麵再聽後,臉色不悅,朱重十知道這老東西又是因為貪官的事。
不過這種現象也不是他一個王爺或者皇帝管的過來的。
“蔣瓛,派人去查查他們口中的縣太爺。
哥,臣弟覺得這個都已經絕戶獨子,想去也得把政策放寬了,一會讓錦衣衛給標兒傳個信。”
老朱吃的正香,聽到朱重十的話點了點頭。
李景隆被朱重十留在北平,協助夏元吉、蘇宇行等人進行移民的任務。
北平城裏麵沒了大小王,這李景隆也開始作妖。
平日裏小公爺的模樣表露無疑,常森也被留在了北平城裏麵。
現在每個月都會有船從倭國運適齡的女子到北平。
官府發媳婦的中轉站就是北平,從內地遷徙來的老光棍子都在由各府縣轉運到北平。
路費由各府縣擔負,朝廷統計後上報到戶部,由海關負責最後的支付。
轉運的人比較多,也帶動了北平的經濟,李景隆看著人流川息的北平城,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
帶著常森前往城外的永定河,看著寬大的河麵,李景隆笑道:“三子,你說要是在這永定河上弄些船,在弄點娘們。
這銀子不得花花的流過來?”
常森一巴掌扇在了李景隆的後腦勺上怒道:“你特麽叫誰三子呢?
告訴你,李景隆,你可別瞎整事,你要是人讓王爺知道你禍害大明的百姓,真把你特麽送到宮裏當太監去。”
這李景隆也是一個閑不住的人,有了想法就得去落實。
他對著常森笑道:“要不說你們常家就是老殺才呢,一點文化都沒有。
舅爺隻讓咱別禍害大明的百姓,可是沒說不讓禍害倭國和高麗的娘們啊。
你又不是不知道,這倭國和高麗的娘們一樣水靈。
而且那個活特別好,這也是一條生財之路啊!”
常森聽李景隆這麽一說也是兩眼放光,大喊道:“李景隆,你他娘的就是個人才。
老子怎麽沒想到呢?
對了,倭國的有渠道,高麗的呢?”
李景隆驕傲的看著常森笑道:“說你傻你還不信,誰在高麗呢?那不是咱家常大哥在高麗嗎?
這有兵有錢的,弄點高麗人還搞不定?”
提到常茂,常森有點嘀咕,這他哥要知道他幹這事不得削死他?
“九江,高麗人還是算了吧,不行就弄倭國人吧,這事要是讓大哥知道,他得揍死老子!”
李景隆指著常森笑道:“瞧你那個德行,想賺錢還怕事?
這事老子和常大哥說,保準成!
你就說你能出多少銀子購置花船吧?”
常森雖然是嫡子,可不是長子,在家裏錢財受到了嚴格的控製。
這也是仗著跟朱重十做事,常茂給他留了幾百兩銀子傍身。
朱重十也沒事給這個幾個孩子點銀子。
常森掰著手指頭算了下,笑道:“爺這邊銀子不是很多,弄個千八百兩最多了。”
李景隆指著常森大笑道:“就你這個窮酸樣,千八百兩夠弄幾條船的?
行了,錢的事老子來想招,這事你就坐等著收錢吧。”
李景隆這小子一肚子的壞水,而且人也比較精明。
有了想法,馬上就有了主意,這錢的事還真好解決。
二人返迴北平住處,李景隆馬上就去張羅這個事情。
金陵城的官道上,幾輛馬車前行。
身後是數百便裝的士兵跟隨。
車駕裏麵,老朱斜靠在馬車上對著旁邊年輕人嚷嚷道:“重十,找個地方吃飯吧?這都快餓癟了。”
朱重十此刻正在假寐,睜開眼懟道:“你說說你,不讓你來你非要跟著來。
這一天三頓飯的吃,誰受得了?
這出門在外能湊合口就不錯了,放著太上皇不當,非要出來受這份罪。”
“兄弟,這可不對啊,咱都退位了,這不當皇上還不能出來散散心?咱圖什麽呢。
你也是,這弟妹剛出月子你就往北平跑?
就你這男人,也忒不負責了。”
車駕內正是朱重十和老朱,二人一個心係遼東。
一個是退位後沒事可做,跟著他一起出來散心。
朱重十從駕車內探出個頭喊道:“蔣瓛!”
錦衣衛指揮使蔣瓛放慢速度,來到車駕前問道:“王爺,何事?”
“太上皇餓了,找個地方吃飯!”
朱標對錦衣衛比較有抵觸,如果不是朱重十強硬的保留錦衣衛,朱標的意思那就是裁撤掉。
這蔣瓛也一個頭,兩個大。
宮裏麵的主子不待見,老主子又退位成為太上皇。
蔣瓛是滿肚子的苦水,這聽聞太上皇前往北平視察,他是請旨要求伺候太上皇。
朱重十也是樂意身邊有幾個狗腿子,就將他帶在了身邊。
“王爺,前麵有個官家驛館,咱今日就在那邊歇息吧。”
朱重十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老朱,埋怨道:“你看看,就是因為你,這一天才趕多少路?
這得什麽時候到北平啊?明天就是在車上簡單吃點得了。”
老朱翹著二郎腿笑道:“咱是出來體察民情,當然得了解民間疾苦啊!
哪能出來受罪。”
一行人趕到館驛,也不湊巧,館驛內有幾十名北上的隊伍,正坐在院中大口吃著飯。
驛丞一見這麽多人,頭皮發麻。
“幾位大人,您看……這些人都是北上的百姓,戶部有行文,沿途的館驛負責接待。
也不湊巧,不行您幾位老爺就湊合湊合?”
朱重十和老朱倒是無所謂,隻要有口熱乎的吃食就行。
陪在一邊的蔣瓛一把將驛丞拽過來怒道:“瞎了你的狗眼,錦衣衛親軍辦差,你讓爺在外麵吃?”
驛丞急的滿頭大汗,這錦衣衛現在的名頭雖然沒有後世那麽大,可是也不是他一個小驛丞能得罪的。
老朱怒道:“又特麽的耍威風,裏麵什麽樣子看不見嗎?
驛丞,馬上準備些吃的,他們吃什麽咱就吃什麽。
士兵們都在外麵吃。”
老朱和朱重十坐在了地上,周邊都是蹲在地上端著碗吃飯的百姓。
這些人都是號召了朝廷的律令移民到遼東的。
一名一米八幾的大漢滿嘴流油的吃著飯,含糊不清的對旁邊夥伴笑道:“你說咱洪武爺咋想的,這去遼東,不光給地,還給蓋房子,最好的是給媳婦啊。
咱趙老三打了一輩子光棍了,這也是托了洪武爺的福能有媳婦了。”
旁邊一名二十多歲出頭的笑罵道:“你就知足吧,俺們村的周大力,父母雙亡,沒有田沒有地,不符合官府的條件。
和官府鬧了起來,被縣太爺給打了板子,關了起來。
要我說啊,當初要是有錢給兩個錢也就過去了。”
“是啊,這官府不要家中獨子,隻要老二,你說這事整的……”
老朱一邊吃,一邊聽著百姓們的聊天,前麵聽到誇獎的話還對朱重十擠眉弄眼。
後麵再聽後,臉色不悅,朱重十知道這老東西又是因為貪官的事。
不過這種現象也不是他一個王爺或者皇帝管的過來的。
“蔣瓛,派人去查查他們口中的縣太爺。
哥,臣弟覺得這個都已經絕戶獨子,想去也得把政策放寬了,一會讓錦衣衛給標兒傳個信。”
老朱吃的正香,聽到朱重十的話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