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給趙構畫大餅
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 作者:天官青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桓聽到趙構的話,心中也快速思考。莫非趙佶找了趙構,讓趙構出手,可是趙構轉眼來宮中稟報。
嘿,有意思了。
趙桓身體微微前傾,微笑道:“小九有什麽機密大事要稟報?”
趙構迴答道:“陛下,父皇意圖再一次奪權。”
趙桓問道:“哦,父皇要怎麽奪權?”
趙構取出趙佶的血詔,捧在手中道:“父皇單獨接見,拿了一封血詔給我,讓我去江南聯絡文官,唿籲陛下交出權力,讓父皇執政。”
趙桓接過來瀏覽。
看完後,趙桓神色如常,看不出半點的憤怒,繼續問道:“除了讓你去江南,還有什麽消息?”
趙構迴憶著趙佶囑咐的話,迴答道:“父皇說東京有太學生叩闋,讓我去江南策應。”
“我思來想去,父皇應該不止給了我血詔,必定有其他人。”
“否則,他無法控製東京局勢。”
趙構拱手道:“請陛下明察。”
趙桓點了點頭,問道:“你認為,還有哪些人可能得到血詔?”
趙構道:“趙楷!”
趙桓繼續道:“還有嗎?”
趙構搖頭道:“除了趙楷外,應該沒有其他人。如果拿到血詔的人太多,反而容易走漏消息。趙楷在內,我在外麵,就是裏應外合,更何況其他人沒有足夠的膽量。”
趙桓看趙構的眼神,多了一抹讚許。
聰明人啊!
上一次趙佶要奪權,趙構站在他一方,提醒他小心趙佶。現在趙佶又要奪權,趙構又站在他的一方。
倒是可以用一用。
趙桓沉聲道:“你的心意,朕知道了,想要什麽獎勵?”
趙構說道:“陛下,我什麽獎勵都不要。”
“隻希望將來有征戰的機會,能征戰沙場,而不是一輩子待在東京城皓首窮經,或者研究琴棋書畫之類。”
宋朝的宗室沒有半點權利,連結交大臣都不準許。
所有宗室,都被圈養在東京城,或是研究書法,或是醉酒當歌,或是研究人體藝術。
老藝術家蠻多的,硬骨頭卻很少。
都被養廢了!
趙桓略作思考,迴答道:“你想征戰疆場,國內不行。等將來征戰番邦蠻夷,朕許你機會。如果你的表現好,朕破例讓你去外藩為王。”
在趙桓心中,又補了一句,去高麗,或是去倭國。
這是宗室可能的去處。
圈養在東京城,一個個縱情享樂,不如讓這些有想法的人往外走。
你有本事有膽量,就去外麵闖蕩。
多少年以後,外麵的人想殺迴來,或者有什麽想法,那是以後的事情。
反正,肉爛在鍋裏麵。
趙構聽到趙桓的話,卻是眼前一亮。
外藩為王!
一旦真的實施,他就是第一個有實際封地的藩王。
他也有自己的野心,隻是見識了皇帝禦駕親征的手段,見到了皇帝算計太上皇的謀略,加上皇帝隱忍二十多年,登基後才顯露手段,趙構有些怕。
不惹皇帝。
和皇帝搞好關係,去外藩當土皇帝也好。
趙構高聲道:“陛下讓臣做什麽,臣就做什麽。血詔已經交給陛下,臣告退。”
“不著急!”
趙桓伸手製止。
趙構問道:“陛下還有什麽吩咐?”
趙桓起身走到趙構的麵前,笑著道:“朕想了想,你去江南的安排很好。”
“你拿著父皇的血詔,去江南蠱惑當地的權貴和官商,讓他們跟著你支持父皇。”
“朕收拾完東京的局麵,就來解決江南的亂局。”
“小九,朕也給你造反的機會,看你能不能假戲真做,能不能在江南糾集兵馬,殺到東京來了。”
之前,楊時提過放寬江南的茶和鹽管控政策。
隻是,不容易推動。
對底層的百姓來說,放寬鹽的自由買賣,他們能更好生活。可是官商勾結的大商人,這些人購買鹽鈔,壟斷了賺錢的渠道。
放開管控,既得利益的群體會遭到損失,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阻止。
直接派兵殺人,影響太大,也不合適。
現在江南的官商為了利益,跟著趙構造反,殺起來就師出有名。
趙構聽到趙桓的安排,感受到那深深的算計,心頭一跳。
又來了!
又是這種釣魚手段。
上一次,皇帝禦駕親征釣了父皇入甕。如今將計就計,擺明了要算計江南的官商。
至於假戲真做?
不可能的。
江南的那點烏合之眾,不可能和皇帝的精銳抗衡。更何況皇帝扶持種師道擔任樞密使,武將們正愁沒機會表現。
和皇帝對著幹,找死啊!
趙構越想越心驚,更擔心去江南不好辦,訕訕道:“陛下,能不去嗎?”
趙桓笑道:“不想立功了?不想有自己的封地?”
“想!”
趙構咬牙迴答。
趙桓笑道:“既然有想法,那就去江南。等事情結束,朕會替你正名的,也借此告訴父皇,他的那點手段太低劣。”
趙構麵頰抽了抽。
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父皇怕是會氣得吐血吧?
至於被他坑的江南官員,估計也會恨不得殺了他。
趙構越想越是背脊生寒,總感覺在皇帝的麵前,喘息都有些困難。可是走到這一步,他無路可退。
他想當土皇帝啊!
在朝廷內,他鬥不贏皇帝。可是去了番邦,會怕一群番邦蠻夷嗎?
趙構深吸口氣,恭敬道:“臣一切聽陛下的安排。”
趙桓把血詔遞迴去,吩咐道:“抓緊時間離開東京城,皇城司的人不會管你。”
“遵命!”
趙構行了一禮就告退。
趙桓望著趙構離去的背影,卻是笑了笑,他倒也不會因為這些,就徹底相信趙構。
不看他說什麽,看他會做什麽?
時間會證明一切。
趙桓想著趙佶的運作,還得加把火,吩咐周瑾稍微放鬆對龍德宮的管控,放任幾個人被趙佶策反。
這樣一來,趙佶才能出龍德宮。
除此外,又安排朱伯材加大對鄆王府的滲透,要進一步打探鄆王府的消息。
一切安排下去,趙桓又走了一趟軍營,讓王宗濋、李孝忠和韓世忠等人控製軍營。沒有他的調令,誰都不能調動軍隊。
事情忙完,趙桓才迴宮。
舞台搭好,該老三趙楷登台唱大戲了!
嘿,有意思了。
趙桓身體微微前傾,微笑道:“小九有什麽機密大事要稟報?”
趙構迴答道:“陛下,父皇意圖再一次奪權。”
趙桓問道:“哦,父皇要怎麽奪權?”
趙構取出趙佶的血詔,捧在手中道:“父皇單獨接見,拿了一封血詔給我,讓我去江南聯絡文官,唿籲陛下交出權力,讓父皇執政。”
趙桓接過來瀏覽。
看完後,趙桓神色如常,看不出半點的憤怒,繼續問道:“除了讓你去江南,還有什麽消息?”
趙構迴憶著趙佶囑咐的話,迴答道:“父皇說東京有太學生叩闋,讓我去江南策應。”
“我思來想去,父皇應該不止給了我血詔,必定有其他人。”
“否則,他無法控製東京局勢。”
趙構拱手道:“請陛下明察。”
趙桓點了點頭,問道:“你認為,還有哪些人可能得到血詔?”
趙構道:“趙楷!”
趙桓繼續道:“還有嗎?”
趙構搖頭道:“除了趙楷外,應該沒有其他人。如果拿到血詔的人太多,反而容易走漏消息。趙楷在內,我在外麵,就是裏應外合,更何況其他人沒有足夠的膽量。”
趙桓看趙構的眼神,多了一抹讚許。
聰明人啊!
上一次趙佶要奪權,趙構站在他一方,提醒他小心趙佶。現在趙佶又要奪權,趙構又站在他的一方。
倒是可以用一用。
趙桓沉聲道:“你的心意,朕知道了,想要什麽獎勵?”
趙構說道:“陛下,我什麽獎勵都不要。”
“隻希望將來有征戰的機會,能征戰沙場,而不是一輩子待在東京城皓首窮經,或者研究琴棋書畫之類。”
宋朝的宗室沒有半點權利,連結交大臣都不準許。
所有宗室,都被圈養在東京城,或是研究書法,或是醉酒當歌,或是研究人體藝術。
老藝術家蠻多的,硬骨頭卻很少。
都被養廢了!
趙桓略作思考,迴答道:“你想征戰疆場,國內不行。等將來征戰番邦蠻夷,朕許你機會。如果你的表現好,朕破例讓你去外藩為王。”
在趙桓心中,又補了一句,去高麗,或是去倭國。
這是宗室可能的去處。
圈養在東京城,一個個縱情享樂,不如讓這些有想法的人往外走。
你有本事有膽量,就去外麵闖蕩。
多少年以後,外麵的人想殺迴來,或者有什麽想法,那是以後的事情。
反正,肉爛在鍋裏麵。
趙構聽到趙桓的話,卻是眼前一亮。
外藩為王!
一旦真的實施,他就是第一個有實際封地的藩王。
他也有自己的野心,隻是見識了皇帝禦駕親征的手段,見到了皇帝算計太上皇的謀略,加上皇帝隱忍二十多年,登基後才顯露手段,趙構有些怕。
不惹皇帝。
和皇帝搞好關係,去外藩當土皇帝也好。
趙構高聲道:“陛下讓臣做什麽,臣就做什麽。血詔已經交給陛下,臣告退。”
“不著急!”
趙桓伸手製止。
趙構問道:“陛下還有什麽吩咐?”
趙桓起身走到趙構的麵前,笑著道:“朕想了想,你去江南的安排很好。”
“你拿著父皇的血詔,去江南蠱惑當地的權貴和官商,讓他們跟著你支持父皇。”
“朕收拾完東京的局麵,就來解決江南的亂局。”
“小九,朕也給你造反的機會,看你能不能假戲真做,能不能在江南糾集兵馬,殺到東京來了。”
之前,楊時提過放寬江南的茶和鹽管控政策。
隻是,不容易推動。
對底層的百姓來說,放寬鹽的自由買賣,他們能更好生活。可是官商勾結的大商人,這些人購買鹽鈔,壟斷了賺錢的渠道。
放開管控,既得利益的群體會遭到損失,他們一定會想盡辦法阻止。
直接派兵殺人,影響太大,也不合適。
現在江南的官商為了利益,跟著趙構造反,殺起來就師出有名。
趙構聽到趙桓的安排,感受到那深深的算計,心頭一跳。
又來了!
又是這種釣魚手段。
上一次,皇帝禦駕親征釣了父皇入甕。如今將計就計,擺明了要算計江南的官商。
至於假戲真做?
不可能的。
江南的那點烏合之眾,不可能和皇帝的精銳抗衡。更何況皇帝扶持種師道擔任樞密使,武將們正愁沒機會表現。
和皇帝對著幹,找死啊!
趙構越想越心驚,更擔心去江南不好辦,訕訕道:“陛下,能不去嗎?”
趙桓笑道:“不想立功了?不想有自己的封地?”
“想!”
趙構咬牙迴答。
趙桓笑道:“既然有想法,那就去江南。等事情結束,朕會替你正名的,也借此告訴父皇,他的那點手段太低劣。”
趙構麵頰抽了抽。
真相大白的那一天,父皇怕是會氣得吐血吧?
至於被他坑的江南官員,估計也會恨不得殺了他。
趙構越想越是背脊生寒,總感覺在皇帝的麵前,喘息都有些困難。可是走到這一步,他無路可退。
他想當土皇帝啊!
在朝廷內,他鬥不贏皇帝。可是去了番邦,會怕一群番邦蠻夷嗎?
趙構深吸口氣,恭敬道:“臣一切聽陛下的安排。”
趙桓把血詔遞迴去,吩咐道:“抓緊時間離開東京城,皇城司的人不會管你。”
“遵命!”
趙構行了一禮就告退。
趙桓望著趙構離去的背影,卻是笑了笑,他倒也不會因為這些,就徹底相信趙構。
不看他說什麽,看他會做什麽?
時間會證明一切。
趙桓想著趙佶的運作,還得加把火,吩咐周瑾稍微放鬆對龍德宮的管控,放任幾個人被趙佶策反。
這樣一來,趙佶才能出龍德宮。
除此外,又安排朱伯材加大對鄆王府的滲透,要進一步打探鄆王府的消息。
一切安排下去,趙桓又走了一趟軍營,讓王宗濋、李孝忠和韓世忠等人控製軍營。沒有他的調令,誰都不能調動軍隊。
事情忙完,趙桓才迴宮。
舞台搭好,該老三趙楷登台唱大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