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既安了李綱的心,又敲打了李孝忠,氣氛緩和過來。


    李孝忠善戰,他也想聽聽對方的想法。


    趙桓說道:“李孝忠,你頗有膽略,說說看,該怎麽抵擋即將南下的金人?”


    李孝忠不急不緩道:“有官家主戰,李相公在政事堂籌劃,加上種公坐鎮太原府,已經是上下一心。”


    “即便金人再度南下,抵抗也不會雜亂無序。”


    “隻是在野外作戰,要正麵擊敗金人,很難。因為在野外正麵作戰,金人的鐵浮屠和拐子馬幾乎是無敵的。”


    李綱聽到這話,催促道:“困難大家都知道,不必贅述。”


    趙桓倒是不急,頗為期待。


    李孝忠繼續道:“臣剛才說了金人的情況,要正麵擊敗很難。”


    “現如今,地方有很多的義軍,紛紛抵抗金人,實際上都不成規模。故而和金國決戰,不能在北方的門戶真定府,也不能在西路的重鎮太原府。”


    “臣建議把金人放進來。”


    “比如,在開封府北麵的滑州,或者在黃河兩岸決戰,借助有利地形和金人決戰。”


    趙桓眼前一亮。


    把金人放進來,是拉長金人的後勤補給,讓金人深入腹地。


    這也是趙桓心中的想法。


    他也想去真定府打,可是禦駕親征的危險太大,尤其是地方上的忠臣不多,絕大多數是牆頭草,一旦局勢不利就會賣掉趙桓。


    為了自己的安全,隻能在開封府附近作戰。


    黃河,或者是滑州!


    當趙桓對外作戰一次一次的取勝,有了足夠的威望,再禦駕親征不遲。


    現在還不行。


    趙桓心中更多了期待,繼續道:“太原府是戰略要地,不可能放開。唯一能放開的,也就是東路的真定府。如果任由金人南下,這些地方該怎麽應對呢?”


    “很簡單!”


    李孝忠笑了笑,迴答道:“通知地方義軍,襲擊金人的糧道和後勤補給,避開大戰。”


    “金人的大軍南下後,各地的義軍隻需去截斷金人的糧草。當金人主動出擊,義軍又全部撤退,迴到城池鎮守。”


    “當金人休整,義軍又分成小股兵力,四處襲擾金人,讓他們無法安穩。”


    “總之,通過襲擊和擾敵,削弱金人的力量。”


    李孝忠沉聲道:“有義軍的策應,縱然金人的大軍南下,也是孤軍,會迫切的想和我們決戰。一旦他們急了,我們就有了破敵的機會。”


    趙桓更是眼前一亮。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這是高明策略。


    曆史上,李孝忠靠著這樣的策略,才屢屢取勝,以少勝多,讓完顏婁室吃了大虧。


    趙桓讚許道:“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進。這樣的策略,的確是一個好辦法。”


    李孝忠聽得眼前一亮。


    他知道怎麽打,卻沒有總結出策略。


    聽完趙桓總結出的十六字方針,越是琢磨,越是激動,高唿道:“官家聖明,這十六字方針,真乃用兵的精髓。”


    當然是精髓了,這是教員軍事思想的精髓。


    趙桓又問道:“說完北方地區的處置,放任金人南下,我們要怎麽應對?”


    李孝忠說道:“放任金人南下,臣請官家禦駕親征。”


    “不行!”


    李綱毫不猶豫迴答。


    他身上殺氣騰騰,嗬斥道:“李孝忠,你彈劾本相,我不會追究你。”


    “可是,你蠱惑官家禦駕親征,簡直罪該萬死。”


    “官家身係社稷安危,你可知道,一旦禦駕親征出了任何差池,後果是多麽的大?如果後方再有人奪權,又是多大的麻煩?”


    趙桓卻很平靜,問道:“李孝忠,說說你的理由。”


    李孝忠繼續道:“迴稟官家,禦駕親征的好處太多,至少是一箭三雕。”


    李綱怒道:“你真是……”


    趙桓伸手阻止李綱,笑著道:“李相公,先讓他說完。到底有沒有道理,聽完了再反駁。如果沒道理,不采納就是。”


    李綱狠狠的瞪了李孝忠一眼,順手擼了擼衣袖。


    如果道理講不通,他也要略懂拳腳了。


    趙桓囑咐道:“李孝忠,盡管暢所欲言。你的計劃有道理,朕全力支持。”


    “官家聖明!”


    李孝忠見自己膽大包天的計劃,沒有被官家反駁,也激動起來。


    這是他考慮許久的計劃。


    李孝忠眼神燦然,迅速道:“陛下禦駕親征,第一個好處是能鼓舞前軍的士氣,讓將士悍不畏死的廝殺。”


    “第二個好處,是官家禦駕親征取勝,才能建立威望。”


    “官家不去前線,當戰士取得勝利,威望是軍中將領的。官家去了前線,縱然負責打仗的是軍中大將,最大的功勞也是官家的。”


    “國家處在危難,官家要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必須有無上的威望,才能震懾宵小,掃蕩一切牛鬼蛇神。”


    李綱對此不屑一顧,追道:“第三個好處呢?”


    趙桓隨之看過來。


    剛才的兩個好處很普通,可是風險和利益不對等。


    李孝忠眸子中掠過幽幽光芒,說道:“官家在東京城,太上皇卻去了江南。”


    “想必,官家也擔心太上皇,更煩惱太上皇在江南的問題。”


    “太上皇坐斷江南,已經影響到官家。”


    “臣更是聽坊間傳聞,太上皇有意在江南另立朝廷。一旦太上皇這麽做,官家的處境會很麻煩,也會很尷尬。”


    “官家主動禦駕親征,把消息傳到江南。”


    “在整體局勢轉好的前提下,您說太上皇,會不會自己迴東京城呢?”


    “官家出征前就把東京城的一切安排好,等著太上皇迴來。”


    “這是請君入甕!”


    李孝忠擲地有聲道:“屆時官家在前線取勝,裹挾大勝之勢迴到東京。太上皇縱然有身份,在官家的麵前也會徹底被壓製。一戰,解決太上皇的麻煩。”


    嘶!


    李綱倒吸了口涼氣,一臉驚詫的看著李孝忠。


    這個計劃太大膽了。


    卻也厲害!


    趙桓看李孝忠的眼神更是明亮,明朝人評價李孝忠用兵如神,雖古名將不能過。


    這人真是善於謀劃!


    利用禦駕親征的機會,把渣爹從江南騙迴來,解決江南小朝廷的麻煩,好處實在是太多了。


    相比於好處,禦駕親征的風險可以承擔。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天官青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天官青龍並收藏大宋:朕不賣國,金狗你急什麽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