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裏黃掙湊合睡了一晚,第二天一早和早起的常金花打了個招唿就要去朱箋書肆。
常金花喊他,“好歹用了早飯再去啊?”
黃掙都走到門口了,頭也不迴的答:“不吃了嬸!”
日上三竿孟晚才穿戴整齊的出了西屋門,宋亭舟在院子裏晾衣裳。
“娘呢?”
孟晚拿著牙刷子和牙粉出來問他。
宋亭舟走近居高臨下的看著他,突然彎腰親了他一口,“買菜去了,鍋裏給你留了飯,累不累?”
孟晚笑得甜滋滋的,“還好,睡足了就不累。”
宋亭舟摸摸他後頸,“一會兒娘迴來我要出去一趟,你跟不跟我同去?”
“去去去!”
孟晚坐在小凳子上刷牙洗臉,鍋裏是常金花熱的粥和餅子,他吃完後正在收拾,常金花便提著籃筐迴來了。
“起了?”
明明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話,孟晚竟然不好意思了,他含含糊糊的“嗯”了一聲,岔開話題問:“娘你去買菜了啊?附近有菜市場?都買了什麽?”
常金花將菜籃子放在地上給他看,幾個雞蛋,用草繩捆著的一把菠菜,一塊瘦多肥少的豬肉。
“我聽旁人說的,順著街道往東南方向走,有個禾穗街的,菜肉果糧都有,價錢也實惠,我就一路打聽著過去,沒成想還真找到了。”
孟晚豎起大拇指,“您可太棒了。”
常金花哼笑一聲,“你愛吃葉子菜,晚上蒸幹飯炒菠菜吃,再燉盤紅燒肉。”
“好,等我迴來幫你弄。”
她迴來,家裏有人看著,孟晚便準備和宋亭舟出門去了。
廂房的窗戶要找人改造,兩個灶台也要重新壘砌,這些活計要找個泥瓦匠來幹。
孟晚想到昨晩借她柴火的周嬸,大官村的丁樵夫昨日應該得了信,今早便送了柴來,如今都堆在角落的草棚下麵,今日該還人家一捆去,正好問問她知不知道附近的泥瓦匠。
宋亭舟拖著柴,孟晚走在他前頭,路過隔壁李家,他家房門仍是半開。兩人越過李家,周嬸正挎著籃子往外走,手裏還牽著個五六歲的小哥兒。
“周嬸,剛好你還沒走,我家今早買了柴來,過來還你昨日借的。”
周嬸客氣的說:“都是鄰裏鄰居住著,你這孩子本不用這麽急的,一捆柴而已,用就用了談什麽還不還的。”
孟晚不至於將人家客氣話當真,示意宋亭舟將柴直接送到人家院門口裏,笑著說道:“多虧了周嬸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該還的。還有件小事想問問您,家裏有地方需要修繕,不知附近可有泥瓦匠?”
周嬸指著巷口,“你出了巷子往街對麵看,斜對著咱們巷子口的也有一條小巷,最裏頭那家就是做泥瓦匠的,你和你男人隻管去找,便是他出去做活了也不要緊,他家老的少的都是做這營生的,找誰都行。”
得了消息,孟晚與宋亭舟便去找人,泥瓦匠家的二兒子在家,得了活計二話沒說就拿了家夥事過來,這點活計人家一上午就做完了。
下午孟晚沒出去,宋亭舟獨自去馬市看馬,他對此經驗全無,幹脆花錢雇了個馬車車夫裝作是同伴陪他前往。
因著隻是拉車用,對別的都不太看重,車夫便挑了匹青壯馬匹,花了三十四兩銀子,這馬性格溫順腳力好,他還教了宋亭舟怎麽騎馬。
但這種東西一日兩日難以學會,宋亭舟幹脆雇了他教自己十日功夫,等他上下學熟練了,便也能自行騎馬駕車了。
買了馬便要配馬槽,家裏日後做買賣要用的石碾子幹脆也一並買了,兩樣東西加一起又花了一百多文。
府城這點比鎮上好,雖然消費高些,但想買什麽基本當日都能買到。
家裏養牲口難免味大,院門口的草棚子便又重新騰了出來,當馬廄,宋亭舟將石槽挪進去,又挑了些較粗的木柴圍成簡易的柵欄。
石磨則放到廂房外麵,院子裏的空地上,這東西不怕風吹雨打,放在哪兒都沒事,但幹柴卻不能就那樣放著,不然下雨都得澆濕。
宋亭舟幹脆給馬買草料的時候直接買了一車茅草迴來,又去木匠家裏尋來幾根木頭樁子,趁著有空在家重新搭了個堆木柴的草棚,還特意續長了些,若是往後想養些雞鴨也能在旁邊搭架子。
常金花和孟晚做好了菜,一直等著黃掙的音訊,直至黃昏時刻他才迴來報信,說是被留下了,過來取了行李就要走了。
宋亭舟勸他留下來在家裏吃了飯再走,常金花做為長輩又囑咐了他幾句貼己話,那套被褥也讓黃掙帶走蓋著用。
如此宋家三口人重新在昌平府安了家,白日裏宋亭舟入府城受業,常金花和孟晚就往家裏添置東西,抽空在院子的空地種著隨手吃的青菜蔥蒜等。
府城教學內容豐富,夫子最次也是秀才,大半都是舉人,除了教導四書五經、詩詞文賦外,禮儀規範、典章製度、天文曆法、九章算術等君子六藝皆包括在內。
宋亭舟現在最要緊的就是騎。
府學內練習騎射,上下學車夫再接著指導,熟悉了一段時日後,宋亭舟已經能卸下馬車車廂,獨自騎馬去上學。
家裏從木匠鋪子訂的桌椅板凳等也都被一一送來,這段時間他們錢動的厲害,也是時候支起買賣來了。
臨街的窗戶對扇打開支好,裏頭還是靠窗放著一扇桌子,窗戶旁是改的小門,供人進出堂食。
廂房裏通透敞亮,整齊擺放了六張桌子,勺子筷子都擦洗幹淨放進竹筒裏備用。
孟晚重新畫了張招旗掛在窗口,與鎮上招旗不同的是這次宋亭舟還題了字上去——
爆竹在小店門口劈裏啪啦作響,清晨的城西早已有工人開始忙碌,各類早食鋪子也傳出香味,爆竹的響聲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孟晚端著兩盤剪成小塊的油果子揚聲招唿。
“好吃的油果子免費試吃!”
還是同樣的招數,油果子的價格卻比鎮上漲了一丟丟。
“四文錢一根十文錢三根,豆腐腦三文一碗。”賣的雖貴,但量也實惠,一根大油條便夠孟晚吃的,城西清早做苦力的工人最多,一碗豆腐腦兩三根油條,連宋亭舟都能吃飽。
沒辦法,府城的東西賣的也貴,若不跟著漲價,就算不虧本,也賺不上價錢。
小鋪子裏漸漸有了客人,孟晚與常金花馬不停蹄的忙著炸油果子,豆腐腦更是早早賣空。
“失策了,知道這邊人流量大,沒想到會這麽大。”到後來他們根本來不及刷碗,碗都不夠用了,客人們自己拿碗的少,多是在這站著吃的。
“雇人,快快雇人!”
一上午累的要死,常金花還要準備明日要用的麵,這會她終於理解孟晚要雇小工的心了,再不雇人她倆不得累癱?且不說孟晚還要抽出空來寫話本子。
孟晚心裏其實早有計量,晚上宋亭舟迴來,兩人就寢時便提到了這事。
“怎麽樣?你在府學有遇見馮進章嗎?”
宋亭舟剛洗完澡一身水汽的進來,孟晚坐在被子裏問他。
宋亭舟鑽進被子裏將他帶進懷裏,“在騎禦課上遇見了,說了幾句話,問起春芳嫂子他支吾了幾句,聽他意思像是跟來了,不知在哪兒做活。”
府學入學的最低標準是秀才,往上還有舉人,舉人以甲、丙開頭,秀才以乙丁開頭。
每類又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分十二班。
除了剛入學是按科考時的成績分班外,每月、每季、每年還都有各式各樣的考核,優者除了可以留在優秀班裏,還可以得到真切實際的銀兩獎勵。
宋亭舟做為案首,入得是秀才中的乙子班,馮進章入得是乙亥末班,不過府學有考核製度,馮進章文采上等,入乙子班也隻是時間問題。
但他那人麵子大過天,自覺如今矮了宋亭舟一頭,在學堂上見了也不親厚,宋亭舟問他盧春芳的事,他也是含糊其辭,不願詳談。
孟晚在他懷裏仰頭問他:“你和他說了春芳嫂子若是過來幫忙,咱家包她吃住,每月還願意付九百文當作酬勞嗎?”
他家也就是早上要早起磨人些,下午還是有空閑的,這個價格已不少了。
宋亭舟輕啄他唇瓣,“說了,可他並無心動。”
孟晚若有所思,“那就是春芳嫂子現在做的活計掙得更多,可她一介婦人,又身無所長,能做什麽掙錢活計呢?”
倒不是他非要找盧春芳來做活,而是覺得對方勞累辛苦,人又和善,與他們相處一院也從沒有隔閡,是個頂好的人。若是一味在田裏操勞,隻會累壞了身體,馮進章不得巴不得累死她好娶個新老婆?
因此招誰也是招,不然幹脆就找她來,既能幫襯她一二,他和常金花對她知根知底用著也放心,他也能空出手來寫話本子。
宋亭舟想解他所憂,“不然明日我遇見馮兄再問問他?”
孟晚彎下眼睛,“那倒不必,他懶得理你,咱們還不搭理他呢,要不是春芳嫂子,之前我都不會叫你主動找他。”
宋亭舟摟緊了他,兩人耳鬢廝磨親密無間。
“我夫郎說的對,如此重名輕親的人,不值深交。”
孟晚捉住他在自己身上亂動的手,輕輕拍了兩下,警告說:“睡覺!明日還要早起的。”
靠炕邊位置貼著牆放了張書桌,夫夫兩人都用。
宋亭舟起身吹了油燈,“行,睡覺。”
被子裏身體湧動,不見有什麽安睡的姿態。
常金花與孟晚又撐了兩天,沒尋到盧春芳不說,鋪子裏的人反而越來越多,常金花實在撐不下去,前麵她看不過來,已經有好幾個手腳不幹淨的偷拿他家油條不給錢了。
日頭還沒升到當空,時間甚至還不到九點,婆媳倆便賣空了東西疲憊的收了鋪子。
擦桌掃地、關窗關門,錢匣子先抱迴屋裏,這個最要緊。鋪子裏堆積的碗筷等裝了兩大盆,倆人抬進院裏一會兒要刷洗幹淨,明日還要接著用。
收尾工作忙活到晌午,倆人開始坐在炕上數錢,數好了孟晚再著手盤算今天的支出與開銷,一筆筆的記著賬。
“今日做了兩鍋豆腐腦,炸油條用了三大盆的麵……去除成本共賺了七百零二個銅板。”
多是真多,累也是真累,中午歇過了勁孟晚開始坐在書桌旁寫招工簡章。條件沒寫全,他怕引來不懷好意的人。
小店招工:
洗碗一名,賣油果子的一名。
女娘或哥兒都可,管一頓飯食,銅錢再議。
應者可上門詳談。
寫完讓常金花貼在他家鋪子門上,孟晚還要練字寫話本子,常金花則是買菜準備晚上要吃的飯菜,倆人分工明確,向來都是心疼對方辛苦,從未有什麽矛盾。
孟晚正伏在桌案上抓耳撓腮的想書本構思,身懷絕世武藝的江湖浪子,與長相妖豔卻不諳世事、內心純潔如紙的小狐妖,兩者像觸碰激起愛情的火花,卻不為世間所容。
市麵上流出的不過是男女小愛,他這本都上升到突破禹國傳統意義上的鬼怪妖精了,就不信不火。
他腦子裏是刀光劍影,筆下跟著奮筆疾書,冷不丁聽到院門口有人叫門。
“有人在家嗎?”
孟晚筆尖一頓,冒出一小團墨水洇了草紙,他暗自可惜,好不容易來了靈感。嘴上答著:“來了。”
出去看向院門,常金花也迴來了,正拎著菜籃子打量門口的女子。
孟晚訝道:“是你啊?”原來叫門的正是他家隔壁的李家姑娘,上次讓他吃了閉門羹的那個。
“晚哥兒,你認得人家?”
“是咱們隔壁的李姑娘。”
李家姑娘臉上沒有一絲笑模樣,也沒與孟晚打招唿的意思,隻是抬著下巴對著常金花說:“就是你家要招工?我要做,多少錢一天?”
常金花被問的愣住了,她雖是村裏出來的不如城中人見識廣,好賴臉色還是能看出來的,這姑娘張嘴閉嘴與人說話連個稱謂都不叫,神色不說倨傲,卻也沒幾分對長輩的謙遜。
常金花皺了下眉,沒迴李家姑娘的話,而是對孟晚說:“我先進去摘菜,你同她說吧。”
常金花喊他,“好歹用了早飯再去啊?”
黃掙都走到門口了,頭也不迴的答:“不吃了嬸!”
日上三竿孟晚才穿戴整齊的出了西屋門,宋亭舟在院子裏晾衣裳。
“娘呢?”
孟晚拿著牙刷子和牙粉出來問他。
宋亭舟走近居高臨下的看著他,突然彎腰親了他一口,“買菜去了,鍋裏給你留了飯,累不累?”
孟晚笑得甜滋滋的,“還好,睡足了就不累。”
宋亭舟摸摸他後頸,“一會兒娘迴來我要出去一趟,你跟不跟我同去?”
“去去去!”
孟晚坐在小凳子上刷牙洗臉,鍋裏是常金花熱的粥和餅子,他吃完後正在收拾,常金花便提著籃筐迴來了。
“起了?”
明明是平平常常的一句話,孟晚竟然不好意思了,他含含糊糊的“嗯”了一聲,岔開話題問:“娘你去買菜了啊?附近有菜市場?都買了什麽?”
常金花將菜籃子放在地上給他看,幾個雞蛋,用草繩捆著的一把菠菜,一塊瘦多肥少的豬肉。
“我聽旁人說的,順著街道往東南方向走,有個禾穗街的,菜肉果糧都有,價錢也實惠,我就一路打聽著過去,沒成想還真找到了。”
孟晚豎起大拇指,“您可太棒了。”
常金花哼笑一聲,“你愛吃葉子菜,晚上蒸幹飯炒菠菜吃,再燉盤紅燒肉。”
“好,等我迴來幫你弄。”
她迴來,家裏有人看著,孟晚便準備和宋亭舟出門去了。
廂房的窗戶要找人改造,兩個灶台也要重新壘砌,這些活計要找個泥瓦匠來幹。
孟晚想到昨晩借她柴火的周嬸,大官村的丁樵夫昨日應該得了信,今早便送了柴來,如今都堆在角落的草棚下麵,今日該還人家一捆去,正好問問她知不知道附近的泥瓦匠。
宋亭舟拖著柴,孟晚走在他前頭,路過隔壁李家,他家房門仍是半開。兩人越過李家,周嬸正挎著籃子往外走,手裏還牽著個五六歲的小哥兒。
“周嬸,剛好你還沒走,我家今早買了柴來,過來還你昨日借的。”
周嬸客氣的說:“都是鄰裏鄰居住著,你這孩子本不用這麽急的,一捆柴而已,用就用了談什麽還不還的。”
孟晚不至於將人家客氣話當真,示意宋亭舟將柴直接送到人家院門口裏,笑著說道:“多虧了周嬸解了我家的燃眉之急,該還的。還有件小事想問問您,家裏有地方需要修繕,不知附近可有泥瓦匠?”
周嬸指著巷口,“你出了巷子往街對麵看,斜對著咱們巷子口的也有一條小巷,最裏頭那家就是做泥瓦匠的,你和你男人隻管去找,便是他出去做活了也不要緊,他家老的少的都是做這營生的,找誰都行。”
得了消息,孟晚與宋亭舟便去找人,泥瓦匠家的二兒子在家,得了活計二話沒說就拿了家夥事過來,這點活計人家一上午就做完了。
下午孟晚沒出去,宋亭舟獨自去馬市看馬,他對此經驗全無,幹脆花錢雇了個馬車車夫裝作是同伴陪他前往。
因著隻是拉車用,對別的都不太看重,車夫便挑了匹青壯馬匹,花了三十四兩銀子,這馬性格溫順腳力好,他還教了宋亭舟怎麽騎馬。
但這種東西一日兩日難以學會,宋亭舟幹脆雇了他教自己十日功夫,等他上下學熟練了,便也能自行騎馬駕車了。
買了馬便要配馬槽,家裏日後做買賣要用的石碾子幹脆也一並買了,兩樣東西加一起又花了一百多文。
府城這點比鎮上好,雖然消費高些,但想買什麽基本當日都能買到。
家裏養牲口難免味大,院門口的草棚子便又重新騰了出來,當馬廄,宋亭舟將石槽挪進去,又挑了些較粗的木柴圍成簡易的柵欄。
石磨則放到廂房外麵,院子裏的空地上,這東西不怕風吹雨打,放在哪兒都沒事,但幹柴卻不能就那樣放著,不然下雨都得澆濕。
宋亭舟幹脆給馬買草料的時候直接買了一車茅草迴來,又去木匠家裏尋來幾根木頭樁子,趁著有空在家重新搭了個堆木柴的草棚,還特意續長了些,若是往後想養些雞鴨也能在旁邊搭架子。
常金花和孟晚做好了菜,一直等著黃掙的音訊,直至黃昏時刻他才迴來報信,說是被留下了,過來取了行李就要走了。
宋亭舟勸他留下來在家裏吃了飯再走,常金花做為長輩又囑咐了他幾句貼己話,那套被褥也讓黃掙帶走蓋著用。
如此宋家三口人重新在昌平府安了家,白日裏宋亭舟入府城受業,常金花和孟晚就往家裏添置東西,抽空在院子的空地種著隨手吃的青菜蔥蒜等。
府城教學內容豐富,夫子最次也是秀才,大半都是舉人,除了教導四書五經、詩詞文賦外,禮儀規範、典章製度、天文曆法、九章算術等君子六藝皆包括在內。
宋亭舟現在最要緊的就是騎。
府學內練習騎射,上下學車夫再接著指導,熟悉了一段時日後,宋亭舟已經能卸下馬車車廂,獨自騎馬去上學。
家裏從木匠鋪子訂的桌椅板凳等也都被一一送來,這段時間他們錢動的厲害,也是時候支起買賣來了。
臨街的窗戶對扇打開支好,裏頭還是靠窗放著一扇桌子,窗戶旁是改的小門,供人進出堂食。
廂房裏通透敞亮,整齊擺放了六張桌子,勺子筷子都擦洗幹淨放進竹筒裏備用。
孟晚重新畫了張招旗掛在窗口,與鎮上招旗不同的是這次宋亭舟還題了字上去——
爆竹在小店門口劈裏啪啦作響,清晨的城西早已有工人開始忙碌,各類早食鋪子也傳出香味,爆竹的響聲吸引了大部分人的目光,孟晚端著兩盤剪成小塊的油果子揚聲招唿。
“好吃的油果子免費試吃!”
還是同樣的招數,油果子的價格卻比鎮上漲了一丟丟。
“四文錢一根十文錢三根,豆腐腦三文一碗。”賣的雖貴,但量也實惠,一根大油條便夠孟晚吃的,城西清早做苦力的工人最多,一碗豆腐腦兩三根油條,連宋亭舟都能吃飽。
沒辦法,府城的東西賣的也貴,若不跟著漲價,就算不虧本,也賺不上價錢。
小鋪子裏漸漸有了客人,孟晚與常金花馬不停蹄的忙著炸油果子,豆腐腦更是早早賣空。
“失策了,知道這邊人流量大,沒想到會這麽大。”到後來他們根本來不及刷碗,碗都不夠用了,客人們自己拿碗的少,多是在這站著吃的。
“雇人,快快雇人!”
一上午累的要死,常金花還要準備明日要用的麵,這會她終於理解孟晚要雇小工的心了,再不雇人她倆不得累癱?且不說孟晚還要抽出空來寫話本子。
孟晚心裏其實早有計量,晚上宋亭舟迴來,兩人就寢時便提到了這事。
“怎麽樣?你在府學有遇見馮進章嗎?”
宋亭舟剛洗完澡一身水汽的進來,孟晚坐在被子裏問他。
宋亭舟鑽進被子裏將他帶進懷裏,“在騎禦課上遇見了,說了幾句話,問起春芳嫂子他支吾了幾句,聽他意思像是跟來了,不知在哪兒做活。”
府學入學的最低標準是秀才,往上還有舉人,舉人以甲、丙開頭,秀才以乙丁開頭。
每類又以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各分十二班。
除了剛入學是按科考時的成績分班外,每月、每季、每年還都有各式各樣的考核,優者除了可以留在優秀班裏,還可以得到真切實際的銀兩獎勵。
宋亭舟做為案首,入得是秀才中的乙子班,馮進章入得是乙亥末班,不過府學有考核製度,馮進章文采上等,入乙子班也隻是時間問題。
但他那人麵子大過天,自覺如今矮了宋亭舟一頭,在學堂上見了也不親厚,宋亭舟問他盧春芳的事,他也是含糊其辭,不願詳談。
孟晚在他懷裏仰頭問他:“你和他說了春芳嫂子若是過來幫忙,咱家包她吃住,每月還願意付九百文當作酬勞嗎?”
他家也就是早上要早起磨人些,下午還是有空閑的,這個價格已不少了。
宋亭舟輕啄他唇瓣,“說了,可他並無心動。”
孟晚若有所思,“那就是春芳嫂子現在做的活計掙得更多,可她一介婦人,又身無所長,能做什麽掙錢活計呢?”
倒不是他非要找盧春芳來做活,而是覺得對方勞累辛苦,人又和善,與他們相處一院也從沒有隔閡,是個頂好的人。若是一味在田裏操勞,隻會累壞了身體,馮進章不得巴不得累死她好娶個新老婆?
因此招誰也是招,不然幹脆就找她來,既能幫襯她一二,他和常金花對她知根知底用著也放心,他也能空出手來寫話本子。
宋亭舟想解他所憂,“不然明日我遇見馮兄再問問他?”
孟晚彎下眼睛,“那倒不必,他懶得理你,咱們還不搭理他呢,要不是春芳嫂子,之前我都不會叫你主動找他。”
宋亭舟摟緊了他,兩人耳鬢廝磨親密無間。
“我夫郎說的對,如此重名輕親的人,不值深交。”
孟晚捉住他在自己身上亂動的手,輕輕拍了兩下,警告說:“睡覺!明日還要早起的。”
靠炕邊位置貼著牆放了張書桌,夫夫兩人都用。
宋亭舟起身吹了油燈,“行,睡覺。”
被子裏身體湧動,不見有什麽安睡的姿態。
常金花與孟晚又撐了兩天,沒尋到盧春芳不說,鋪子裏的人反而越來越多,常金花實在撐不下去,前麵她看不過來,已經有好幾個手腳不幹淨的偷拿他家油條不給錢了。
日頭還沒升到當空,時間甚至還不到九點,婆媳倆便賣空了東西疲憊的收了鋪子。
擦桌掃地、關窗關門,錢匣子先抱迴屋裏,這個最要緊。鋪子裏堆積的碗筷等裝了兩大盆,倆人抬進院裏一會兒要刷洗幹淨,明日還要接著用。
收尾工作忙活到晌午,倆人開始坐在炕上數錢,數好了孟晚再著手盤算今天的支出與開銷,一筆筆的記著賬。
“今日做了兩鍋豆腐腦,炸油條用了三大盆的麵……去除成本共賺了七百零二個銅板。”
多是真多,累也是真累,中午歇過了勁孟晚開始坐在書桌旁寫招工簡章。條件沒寫全,他怕引來不懷好意的人。
小店招工:
洗碗一名,賣油果子的一名。
女娘或哥兒都可,管一頓飯食,銅錢再議。
應者可上門詳談。
寫完讓常金花貼在他家鋪子門上,孟晚還要練字寫話本子,常金花則是買菜準備晚上要吃的飯菜,倆人分工明確,向來都是心疼對方辛苦,從未有什麽矛盾。
孟晚正伏在桌案上抓耳撓腮的想書本構思,身懷絕世武藝的江湖浪子,與長相妖豔卻不諳世事、內心純潔如紙的小狐妖,兩者像觸碰激起愛情的火花,卻不為世間所容。
市麵上流出的不過是男女小愛,他這本都上升到突破禹國傳統意義上的鬼怪妖精了,就不信不火。
他腦子裏是刀光劍影,筆下跟著奮筆疾書,冷不丁聽到院門口有人叫門。
“有人在家嗎?”
孟晚筆尖一頓,冒出一小團墨水洇了草紙,他暗自可惜,好不容易來了靈感。嘴上答著:“來了。”
出去看向院門,常金花也迴來了,正拎著菜籃子打量門口的女子。
孟晚訝道:“是你啊?”原來叫門的正是他家隔壁的李家姑娘,上次讓他吃了閉門羹的那個。
“晚哥兒,你認得人家?”
“是咱們隔壁的李姑娘。”
李家姑娘臉上沒有一絲笑模樣,也沒與孟晚打招唿的意思,隻是抬著下巴對著常金花說:“就是你家要招工?我要做,多少錢一天?”
常金花被問的愣住了,她雖是村裏出來的不如城中人見識廣,好賴臉色還是能看出來的,這姑娘張嘴閉嘴與人說話連個稱謂都不叫,神色不說倨傲,卻也沒幾分對長輩的謙遜。
常金花皺了下眉,沒迴李家姑娘的話,而是對孟晚說:“我先進去摘菜,你同她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