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步騭巧言惑士徽,呂岱誌在破張飛
二周目阿鬥,開局給劉備念出師表 作者:滿地是菠蘿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士燮宴張飛之後,張飛繼續駐守營地。
士氏歸附之心也漸近圓滿。
此時,唯缺交州遣一使者,往荊州一行,再簽一簡約之盟書,如此,則交州便歸屬劉皇叔了。
而在這件事未成之前,一切都還有迴轉的餘地。
至少,士徽是這麽認為的。
在宴請張飛的翌日,他沐浴更衣,帶著桓鄰士祗二人去見另外的貴客。
三公子府外,兩車落帷,下來二人。
正是江東名士步騭,以及上將軍呂岱。
一見此二人,士徽眼睛便一亮。
隻見一文士身著月白錦袍,袍角雲紋若流,頭戴玉冠,束發深紫絲帶。
他身材頎長,麵龐輪廓分明,鼻梁高挺,雙眸深邃沉靜,既溫潤又冷峻,一看就是十分有教養之人。
舉手投足亦盡顯江東名士的風姿雋爽。
龐統要是站在他身旁,那臉都得丟到姥姥家去。
不用說,這就是步騭步子山先生了。
而另外一人,身著藏青色長袍,衣擺袖口繡銀線雲紋。身形高大壯碩,身姿筆挺,器宇軒昂。
其麵龐方正,長髯濃眉,雙眸銳利,一舉一動盡顯剛猛豪邁之氣。
他雖穿著文士錦袍,但一看就是精通治軍,久經沙場的武將。
也不用說,肯定是呂岱將軍了。
這打眼一看,就比張飛那種蠻橫之人正直多了。
士徽本就是外貌黨,見此二人氣質卓然不凡,心中驟然而生出結交攀附之心。
趕緊上前兩步,抱拳道:“在下士徽,敢問二位可是步子山先生,呂定公將軍?”
白衫士人一拱手:“在下正是步騭。”
青袍將軍亦一抱拳,豪邁道:“呂岱見過公子。”
士徽心下大喜,趕緊邀二人入堂說話。
關緊大門,士徽便問其來意。
二人亦未存絲毫隱諱,直陳欲與士公交好,懇請締結盟約於江東。
奈何荊州已先拔頭籌,是以從旁求見公子,祈望公子能設法斡旋。
聞聽此言,士徽看起來也很是為難。
“龐統以十八騎仆僮,力克我交州侍衛,令吾交州顏麵盡失。家父心有所憂,是以不敢輕易歸附荊州。”
步騭撫髯一笑:“哼哼,士公中那龐統之計也!”
士徽神色一凜:“哦?此話怎講?”
步騭眉目微醺,思索言道:“倘若我未猜錯,那十八騎並非仆僮,乃張飛麾下十八燕騎將也!”
“哦?”
士徽與桓鄰、士祗三人對視,都感到有些詫異。
“此十八燕騎將,究竟是何來曆?”
步騭撫髯道:“此十八燕將,久隨張飛南征北戰,皆久經戰陣,具先登陷陣之勇。縱劉備麾下士卒,以同等之數相較,亦無能勝此十八人者。今扮作童仆,實乃意在羞辱士公也!”
要說這步騭也是厲害。
得知龐統先入交州交州後,並未著急與士燮聯係。
而是暗中差人打探情報。
欲謀定而後動,探清虛實,再尋恰當時機與士燮交涉,以成東吳吞並交州之大業。
聞聽此言,士徽氣得一下子就站了起來,拍桌大叫道:“難怪如此,難怪如此!父親中龐統此賊奸計也!吾即刻便要稟明父親,萬不可輕信龐統、張飛之輩!”
步騭暗自欣喜。
士徽如此易為言辭所動,足見此人心浮氣躁,非成大器之人。
若得此人統領交州,則交州必歸我江東也!
他趕緊近身探手拉住士徽:“公子不得衝動。”
士徽恨恨道:“悔未早見先生,至鑄成大錯!”
然後又一拱手:“先生可有良策?”
“那公子,荊交可簽盟否?”
“交使尚未入荊,故而尚未成盟。”
步騭嗬嗬一笑:“既如此,一切都好說。”
步騭的笑,真讓士徽有種無比安心的感覺。
他治不了的龐統,終於有人能治了。
當即退後兩步,朝步騭拱手一拜,表態道:“先生既有妙策,士徽願聽驅使,但凡能挫荊州銳氣,願助交州歸心江東。”
步騭心中大喜,上前一步,將其扶起:“公子言重了,我等自當和衷共濟,攜手並心。”
“既如此,請先生獻計?”
步騭撫髯沉思片刻,問道:“張飛或者龐統可有向交州索要軍糧,以資城外之軍?”
士徽搖搖頭:“隻送珠寶特產,家父雖有許諾,卻暫未送過糧草。”
“這說明,盟誓未成之前,為安士公之心,仍由荊州調撥糧草。”
“應該是如此。”
步騭笑了笑:“先拖住交州派使。張飛駐守交州城外之兵所依者乃荊州供糧,若得呂將軍截斷荊交糧道,張飛於城外必得餓肚子,而向士公求救。”
士徽不解道:“以家父現今與龐統、張飛之親厚,一旦有事,必不假思索,傾力相助啊!”
“嗬嗬!雖蒙其相救,然張飛究竟是何狀況,士公亦當能洞察分明。值此之際,公子可向主公請纓,擔起輸送糧草之責。隻需拖延幾日,我自有破張飛之軍的良策。”
“妙計,妙計也……等等!”
士徽好像想到了什麽:“對了,江東與荊州本為盟友,唇齒相依。今若行此等事,可否會遭荊州怨恨?”
“無妨!”
步騭擺擺手,胸有成竹:“公子,我且問你,交州之山林,可有匪盜橫行?”
士徽歎氣道:“至黃巾軍後,天下紛擾,四海淆亂,哪裏沒有匪盜?”
“如此甚好。可令我江東軍詐為匪盜,突襲張飛大營以破之。
迴頭鳳雛問起,交州再來個一問三不知。
不不不,公子到時亦可以反問:張翼德將軍素稱天下無敵,緣何竟為山野匪盜所敗,且敗得這般不堪?
然後公子再派龍編營侍衛剿匪,自可重獲交州之威望。”
士徽麵顯激動之色:“此真妙計也!”
接著,他又好像想到了什麽:“可張飛治軍甚為強悍,駐軍兩千精兵,又有十八燕騎相助,先生如何能破之啊?”
“嗬嗬嗬……”
呂岱撫髯一笑:“公子,你剛才說,張飛駐軍多少兵馬?”
士徽坦然言道:“兩千精兵。”
呂岱微微晃頭,麵露些許得意與輕蔑之色:“公子可知,本將軍有多少人馬?”
士徽問道:“將軍所帶精卒幾何?”
呂岱冷然一笑:“足足五千江東精兵,正扮作匪盜,伏蟄於交趾郡北山林之中。”
士徽大喜,覺得擊破張飛有望。
竟未詳思,江東這五千銳卒,何以能神鬼不覺,悄然而抵達於交趾郡外。
【裴鬆之注引吳書:江東呂岱,曾欲以兵二千人西誘漢中賊帥張魯到漢興寋城,(長安附近,屬右扶風管轄),其路線詭異程度,比我上本書江東偷襲漢中還誇張。而本書交州地廣人稀,扮作匪盜行至此地並非不可能。故而,大家不要為此詬病】
士氏歸附之心也漸近圓滿。
此時,唯缺交州遣一使者,往荊州一行,再簽一簡約之盟書,如此,則交州便歸屬劉皇叔了。
而在這件事未成之前,一切都還有迴轉的餘地。
至少,士徽是這麽認為的。
在宴請張飛的翌日,他沐浴更衣,帶著桓鄰士祗二人去見另外的貴客。
三公子府外,兩車落帷,下來二人。
正是江東名士步騭,以及上將軍呂岱。
一見此二人,士徽眼睛便一亮。
隻見一文士身著月白錦袍,袍角雲紋若流,頭戴玉冠,束發深紫絲帶。
他身材頎長,麵龐輪廓分明,鼻梁高挺,雙眸深邃沉靜,既溫潤又冷峻,一看就是十分有教養之人。
舉手投足亦盡顯江東名士的風姿雋爽。
龐統要是站在他身旁,那臉都得丟到姥姥家去。
不用說,這就是步騭步子山先生了。
而另外一人,身著藏青色長袍,衣擺袖口繡銀線雲紋。身形高大壯碩,身姿筆挺,器宇軒昂。
其麵龐方正,長髯濃眉,雙眸銳利,一舉一動盡顯剛猛豪邁之氣。
他雖穿著文士錦袍,但一看就是精通治軍,久經沙場的武將。
也不用說,肯定是呂岱將軍了。
這打眼一看,就比張飛那種蠻橫之人正直多了。
士徽本就是外貌黨,見此二人氣質卓然不凡,心中驟然而生出結交攀附之心。
趕緊上前兩步,抱拳道:“在下士徽,敢問二位可是步子山先生,呂定公將軍?”
白衫士人一拱手:“在下正是步騭。”
青袍將軍亦一抱拳,豪邁道:“呂岱見過公子。”
士徽心下大喜,趕緊邀二人入堂說話。
關緊大門,士徽便問其來意。
二人亦未存絲毫隱諱,直陳欲與士公交好,懇請締結盟約於江東。
奈何荊州已先拔頭籌,是以從旁求見公子,祈望公子能設法斡旋。
聞聽此言,士徽看起來也很是為難。
“龐統以十八騎仆僮,力克我交州侍衛,令吾交州顏麵盡失。家父心有所憂,是以不敢輕易歸附荊州。”
步騭撫髯一笑:“哼哼,士公中那龐統之計也!”
士徽神色一凜:“哦?此話怎講?”
步騭眉目微醺,思索言道:“倘若我未猜錯,那十八騎並非仆僮,乃張飛麾下十八燕騎將也!”
“哦?”
士徽與桓鄰、士祗三人對視,都感到有些詫異。
“此十八燕騎將,究竟是何來曆?”
步騭撫髯道:“此十八燕將,久隨張飛南征北戰,皆久經戰陣,具先登陷陣之勇。縱劉備麾下士卒,以同等之數相較,亦無能勝此十八人者。今扮作童仆,實乃意在羞辱士公也!”
要說這步騭也是厲害。
得知龐統先入交州交州後,並未著急與士燮聯係。
而是暗中差人打探情報。
欲謀定而後動,探清虛實,再尋恰當時機與士燮交涉,以成東吳吞並交州之大業。
聞聽此言,士徽氣得一下子就站了起來,拍桌大叫道:“難怪如此,難怪如此!父親中龐統此賊奸計也!吾即刻便要稟明父親,萬不可輕信龐統、張飛之輩!”
步騭暗自欣喜。
士徽如此易為言辭所動,足見此人心浮氣躁,非成大器之人。
若得此人統領交州,則交州必歸我江東也!
他趕緊近身探手拉住士徽:“公子不得衝動。”
士徽恨恨道:“悔未早見先生,至鑄成大錯!”
然後又一拱手:“先生可有良策?”
“那公子,荊交可簽盟否?”
“交使尚未入荊,故而尚未成盟。”
步騭嗬嗬一笑:“既如此,一切都好說。”
步騭的笑,真讓士徽有種無比安心的感覺。
他治不了的龐統,終於有人能治了。
當即退後兩步,朝步騭拱手一拜,表態道:“先生既有妙策,士徽願聽驅使,但凡能挫荊州銳氣,願助交州歸心江東。”
步騭心中大喜,上前一步,將其扶起:“公子言重了,我等自當和衷共濟,攜手並心。”
“既如此,請先生獻計?”
步騭撫髯沉思片刻,問道:“張飛或者龐統可有向交州索要軍糧,以資城外之軍?”
士徽搖搖頭:“隻送珠寶特產,家父雖有許諾,卻暫未送過糧草。”
“這說明,盟誓未成之前,為安士公之心,仍由荊州調撥糧草。”
“應該是如此。”
步騭笑了笑:“先拖住交州派使。張飛駐守交州城外之兵所依者乃荊州供糧,若得呂將軍截斷荊交糧道,張飛於城外必得餓肚子,而向士公求救。”
士徽不解道:“以家父現今與龐統、張飛之親厚,一旦有事,必不假思索,傾力相助啊!”
“嗬嗬!雖蒙其相救,然張飛究竟是何狀況,士公亦當能洞察分明。值此之際,公子可向主公請纓,擔起輸送糧草之責。隻需拖延幾日,我自有破張飛之軍的良策。”
“妙計,妙計也……等等!”
士徽好像想到了什麽:“對了,江東與荊州本為盟友,唇齒相依。今若行此等事,可否會遭荊州怨恨?”
“無妨!”
步騭擺擺手,胸有成竹:“公子,我且問你,交州之山林,可有匪盜橫行?”
士徽歎氣道:“至黃巾軍後,天下紛擾,四海淆亂,哪裏沒有匪盜?”
“如此甚好。可令我江東軍詐為匪盜,突襲張飛大營以破之。
迴頭鳳雛問起,交州再來個一問三不知。
不不不,公子到時亦可以反問:張翼德將軍素稱天下無敵,緣何竟為山野匪盜所敗,且敗得這般不堪?
然後公子再派龍編營侍衛剿匪,自可重獲交州之威望。”
士徽麵顯激動之色:“此真妙計也!”
接著,他又好像想到了什麽:“可張飛治軍甚為強悍,駐軍兩千精兵,又有十八燕騎相助,先生如何能破之啊?”
“嗬嗬嗬……”
呂岱撫髯一笑:“公子,你剛才說,張飛駐軍多少兵馬?”
士徽坦然言道:“兩千精兵。”
呂岱微微晃頭,麵露些許得意與輕蔑之色:“公子可知,本將軍有多少人馬?”
士徽問道:“將軍所帶精卒幾何?”
呂岱冷然一笑:“足足五千江東精兵,正扮作匪盜,伏蟄於交趾郡北山林之中。”
士徽大喜,覺得擊破張飛有望。
竟未詳思,江東這五千銳卒,何以能神鬼不覺,悄然而抵達於交趾郡外。
【裴鬆之注引吳書:江東呂岱,曾欲以兵二千人西誘漢中賊帥張魯到漢興寋城,(長安附近,屬右扶風管轄),其路線詭異程度,比我上本書江東偷襲漢中還誇張。而本書交州地廣人稀,扮作匪盜行至此地並非不可能。故而,大家不要為此詬病】